使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光生物调节疗法(photobiomodulation,PBM)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总结治疗方案、结局指标和疗效,为后续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本文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使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光生物调节疗法(photobiomodulation,PBM)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总结治疗方案、结局指标和疗效,为后续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本文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最终共纳入13项研究。结果发现PBM治疗能够有效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以及大脑结构,可以作为传统治疗的有益补充。但是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仍然较少,选用的治疗参数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还需要开展大规模、长时间的研究来进一步探究其疗效。展开更多
多基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PRS)作为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补充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复杂性状疾病的遗传学研究中,精神疾病一直是PRS应用的重要领域。国际上关于PRS的研究范式渐趋成熟。...多基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PRS)作为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补充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复杂性状疾病的遗传学研究中,精神疾病一直是PRS应用的重要领域。国际上关于PRS的研究范式渐趋成熟。国内关于PRS方法的综述主要关注于复杂性状疾病的总体进展[1-2],或将其作为遗传风险分析方法的一种类型进行介绍[3]。展开更多
目的 比较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和抑郁障碍患者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损害及其错误类型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躁狂发作患者54例,抑郁障碍患者54例,健康对照者52名。采用中文版社会认知视频测查工具(Chinese version of the m...目的 比较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和抑郁障碍患者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损害及其错误类型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躁狂发作患者54例,抑郁障碍患者54例,健康对照者52名。采用中文版社会认知视频测查工具(Chinese version of the movie for the assessment of social cognition,MASC-C)评估被试ToM能力,计算被试在MASC-C任务中正确得分及三种错误ToM得分(包括“ToM-过度”、“ToM-不足”及“没有-ToM”)。躁狂发作组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c rating scale,YMRS)评定躁狂症状,抑郁障碍组使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评估抑郁症状。结果 躁狂发作组和抑郁障碍组MASC-C总分均低于对照组[25.0(23.0,28.0)、29.5(25.0,32.0) vs. 31.5(29.3,33.0),均P<0.01]。躁狂发作组“ToM-过度”得分高于其他两组[9.5(8.0,10.0) vs. 6.0(3.8,7.3)、5.0(3.3,6.0),均P<0.01],躁狂发作组、抑郁障碍组“ToM-不足”得分高于对照组[5.0(4.0,7.0)、6.0(4.0,7.3) vs. 5.0(4.0,6.0),P<0.05]。MASC-C总分与YMRS量表分(r=-0.277,P=0.042)、HAMD-24量表分(r=-0.635,P<0.001)呈负相关,“ToM-过度”得分与YMRS量表分呈正相关(r=0.460,P<0.001),“没有-ToM”得分与HAMD-24量表分呈正相关(r=0.540,P<0.001)。结论 躁狂发作及抑郁障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ToM损害,躁狂发作ToM损害重于抑郁障碍,且主要表现为过度加工,抑郁障碍则主要表现为加工不足,情感症状的严重程度与ToM损害有关,ToM损害可能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核心特征。展开更多
文摘使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光生物调节疗法(photobiomodulation,PBM)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总结治疗方案、结局指标和疗效,为后续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本文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最终共纳入13项研究。结果发现PBM治疗能够有效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以及大脑结构,可以作为传统治疗的有益补充。但是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仍然较少,选用的治疗参数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还需要开展大规模、长时间的研究来进一步探究其疗效。
文摘多基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PRS)作为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补充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复杂性状疾病的遗传学研究中,精神疾病一直是PRS应用的重要领域。国际上关于PRS的研究范式渐趋成熟。国内关于PRS方法的综述主要关注于复杂性状疾病的总体进展[1-2],或将其作为遗传风险分析方法的一种类型进行介绍[3]。
文摘目的 比较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和抑郁障碍患者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损害及其错误类型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躁狂发作患者54例,抑郁障碍患者54例,健康对照者52名。采用中文版社会认知视频测查工具(Chinese version of the movie for the assessment of social cognition,MASC-C)评估被试ToM能力,计算被试在MASC-C任务中正确得分及三种错误ToM得分(包括“ToM-过度”、“ToM-不足”及“没有-ToM”)。躁狂发作组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c rating scale,YMRS)评定躁狂症状,抑郁障碍组使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评估抑郁症状。结果 躁狂发作组和抑郁障碍组MASC-C总分均低于对照组[25.0(23.0,28.0)、29.5(25.0,32.0) vs. 31.5(29.3,33.0),均P<0.01]。躁狂发作组“ToM-过度”得分高于其他两组[9.5(8.0,10.0) vs. 6.0(3.8,7.3)、5.0(3.3,6.0),均P<0.01],躁狂发作组、抑郁障碍组“ToM-不足”得分高于对照组[5.0(4.0,7.0)、6.0(4.0,7.3) vs. 5.0(4.0,6.0),P<0.05]。MASC-C总分与YMRS量表分(r=-0.277,P=0.042)、HAMD-24量表分(r=-0.635,P<0.001)呈负相关,“ToM-过度”得分与YMRS量表分呈正相关(r=0.460,P<0.001),“没有-ToM”得分与HAMD-24量表分呈正相关(r=0.540,P<0.001)。结论 躁狂发作及抑郁障碍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ToM损害,躁狂发作ToM损害重于抑郁障碍,且主要表现为过度加工,抑郁障碍则主要表现为加工不足,情感症状的严重程度与ToM损害有关,ToM损害可能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核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