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磺胺类药物过敏和交叉过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
作者 徐慧敏 蔡宏文 +1 位作者 李天元 魏尔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7-902,共6页
磺胺类药物是指含有-SO2NH2结构的药物。磺胺类药物的交叉过敏仍是困扰临床的一个用药难题。有磺胺类抗菌药过敏史的患者在临床上并不罕见,这些患者是否可以使用其他磺胺类药物,相关药品说明书的描述并不一致,也无标准的操作流程或指南... 磺胺类药物是指含有-SO2NH2结构的药物。磺胺类药物的交叉过敏仍是困扰临床的一个用药难题。有磺胺类抗菌药过敏史的患者在临床上并不罕见,这些患者是否可以使用其他磺胺类药物,相关药品说明书的描述并不一致,也无标准的操作流程或指南。本文回顾了磺胺类抗菌药发生超敏反应的机制,发现其发生主要与磺胺类抗菌药N4位的芳香胺取代基和N1位的杂环取代基有关,而多数磺胺类非抗菌药(如呋塞米、噻嗪类利尿剂、塞来昔布等)并不含有这两个取代基,因此磺胺类抗菌药和非抗菌药之间发生交叉过敏的可能性较低。此外,本文也对磺胺类药物交叉过敏的相关临床研究进行了回顾。一个大规模的回顾性研究提示,有磺胺类抗菌药过敏史者使用磺胺类非抗菌药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较无磺胺过敏史者高,但并非与磺胺基团有关,而是和患者本身过敏反应易感性高有关。磺胺类抗菌药和非抗菌药之间发生交叉过敏的理论和循证依据尚不充分,但鉴于有磺胺类抗菌药过敏史的患者对药物过敏的易感性较高,这些患者是否可使用其他磺胺类药物,取决于相关药品说明书的规定、既往发生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有其他替代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药 磺胺类抗菌药 芳香胺磺胺 交叉过敏 超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头孢菌粉水提物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姚红伊 沈礼 +4 位作者 林国华 沈岳良 王如伟 谢强敏 颜小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观察采用专利改良技术获得的虫草头孢菌粉(Cordyceps Cephalosporium Mycelia,CCM)提取物对氯仿、乌头碱和缺血/再灌诱发的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专利改良技术获得的CCM提取物主要化合物分别为:腺苷38.1%、尿苷35%和胸苷13%。采用氯... 目的观察采用专利改良技术获得的虫草头孢菌粉(Cordyceps Cephalosporium Mycelia,CCM)提取物对氯仿、乌头碱和缺血/再灌诱发的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专利改良技术获得的CCM提取物主要化合物分别为:腺苷38.1%、尿苷35%和胸苷13%。采用氯仿诱导小鼠心律失常,静脉注射乌头碱和冠脉结扎法诱导大鼠心律失常,均术前给予CCM提取物,记录并分析心电图曲线。结果 CCM提取物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发生率,延长乌头碱诱发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降低缺血复灌性心律失常评分。结论改良技术获得的CCM提取物有效部位可对抗氯仿、乌头碱和缺血诱导的实验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头孢菌粉 心律失常 氯仿 乌头碱 缺血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山龙醇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单海丽 单瑞平 傅旭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研究穿山龙醇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降血尿酸作用。方法:分别用次黄嘌呤灌胃同时皮下注射氧嗪酸钾(模型A)和皮下注射尿酸(模型B)的方法建立两种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并用穿山龙醇提取物干预两种模型,评估其降尿酸的效果... 目的:研究穿山龙醇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降血尿酸作用。方法:分别用次黄嘌呤灌胃同时皮下注射氧嗪酸钾(模型A)和皮下注射尿酸(模型B)的方法建立两种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并用穿山龙醇提取物干预两种模型,评估其降尿酸的效果。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尿酸含量。结果:对于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诱导的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模型A组、空白对照组和穿山龙醇提取物组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40.03±27.24)、(4.08±1.47)和(18.10±8.87) g/mL,穿山龙醇提取物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于尿酸诱导的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模型B组、空白对照组和穿山龙醇提取物组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18.57±3.83)、(4.29±2.36)和(15.36±2.71)g/mL,穿山龙醇提取物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上述两种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穿山龙醇提取物组均有显著的降血尿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龙/治疗应用 中草药提取物 高尿酸血症/药物疗法 次黄嘌呤 尿酸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对FSL-1与IL-4共刺激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胡玉平 周海云 +1 位作者 黄巧玲 姚轶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研究牡丹皮提取物丹皮酚对TLR2配体FSL-1刺激诱导慢性前炎因子释放的分子机制,为天然药物治疗慢性皮炎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s)分成5组,对照组、FSL-1刺激组、丹皮酚低、中、高剂量干预组(25、50、100μg/m... 目的:研究牡丹皮提取物丹皮酚对TLR2配体FSL-1刺激诱导慢性前炎因子释放的分子机制,为天然药物治疗慢性皮炎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s)分成5组,对照组、FSL-1刺激组、丹皮酚低、中、高剂量干预组(25、50、100μg/m L),所有组均给予10 ng/m L rm IL-4环境培养,ELISA法检测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IL-12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表面MHC-II、CD40和CD86分子表达的水平。结果:各组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刺激组与对照组相比,树突状细胞表面MHCII、CD40和CD86表达量明显增加(P <0. 05)。丹皮酚干预组与刺激组相比,DCs表面MHC-II、CD40和CD86表达量均降低,且高、中剂量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刺激组与对照组相比,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明显降低(P <0. 05),而前炎细胞因子IL-12的水平明显升高(P <0. 05);丹皮酚干预组与FSL-1刺激组相比,各个干预组的IL-10的分泌水平显著上升(P <0. 05),丹皮酚干预组中IL-12的分泌水平均有下降,但仅高、中剂量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TLR2配体FSL-1可以和IL-4共刺激DCs,促进DCs活化并成熟,促进前炎性因子IL-12释放,抑制IL-10等抗炎细胞因子分泌,诱导CD4+T细胞向Th1分化,导致了Th1极化状态,诱导慢性皮肤炎症;而天然药物丹皮酚可抑制TLR2配体介导TLR2通路活化DCs这一过程,具有抑制皮肤慢性炎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慢性皮炎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小G蛋白与中性粒细胞趋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姚红伊 颜小锋 吴希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07-1409,共3页
Rho家族小G蛋白(Rho Small GTPase)作为"分子开关",不仅调控细胞骨架,而且参与调节细胞周期、细胞运动、生长、黏附、基因转录和信号转导。Rac GTPase是其主要的家族成员之一,该文通过Rac GTPase影响中性粒细胞极化、黏附、... Rho家族小G蛋白(Rho Small GTPase)作为"分子开关",不仅调控细胞骨架,而且参与调节细胞周期、细胞运动、生长、黏附、基因转录和信号转导。Rac GTPase是其主要的家族成员之一,该文通过Rac GTPase影响中性粒细胞极化、黏附、跨膜、迁移及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调控中性粒细胞趋化,研究其在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炎症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 中性粒细胞 趋化 迁移 NADPH氧化酶 细胞骨架 内皮细胞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方向对咖啡因电穿孔与离子导入经皮渗透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巧红 蒋鸿雁 +1 位作者 许东航 杨惠珍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8期740-743,共4页
目的研究电穿孔及离子导入时电场方向对分子型药物咖啡因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室扩散池方法,进行咖啡因饱和水溶液经人尸体皮肤被动扩散,电穿孔导入(指数衰减型脉冲,脉冲幅度为350 V,脉冲率为4次.m in-1,脉冲数为25,放电容量为22... 目的研究电穿孔及离子导入时电场方向对分子型药物咖啡因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室扩散池方法,进行咖啡因饱和水溶液经人尸体皮肤被动扩散,电穿孔导入(指数衰减型脉冲,脉冲幅度为350 V,脉冲率为4次.m in-1,脉冲数为25,放电容量为22μF)、离子导入[0.25 mA.(cm2)-1,4 h]实验,考察电穿孔及离子导入对药物经皮渗透速率、累积经皮渗透量的影响,比较电穿孔与离子导入的促透作用。结果电穿孔与离子导入的咖啡因经皮渗透速率和累积渗透量均显著大于被动扩散。电场方向改变,电穿孔的促透作用无明显改变,离子导入的促透作用明显改变,正极离子导入的促透作用显著大于负极导入。在该实验条件下,外加脉冲的促透作用显著低于离子导入。结论与被动扩散相比,电穿孔和离子导入可显著增加分子型药物咖啡因的经皮渗透速率和累积渗透量。电场方向对电穿孔的促透作用无影响,而对离子导入的促透作用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 电穿孔 电场方向 离子导入 经皮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致周围神经病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长艳 戴海斌 韩永龙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4期429-429,共1页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7岁,因"双下肢乏力10月余,加重4月"收治入院。患者2014年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乏力,表现为右足上翘无力,当时未予重视,无任何诊治。2015年3月又出现左足类似症状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建议手术治疗。
关键词 拉米夫定 周围神经病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国产与进口盐酸格拉司琼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吴丽影 倪立方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10期626-626,共1页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盐酸格拉司琼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经济有效的药物。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试验法 ,对国产与进口盐酸格拉司琼进行了恶性肿瘤患者顺铂联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监测 ,治疗组 30...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盐酸格拉司琼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经济有效的药物。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试验法 ,对国产与进口盐酸格拉司琼进行了恶性肿瘤患者顺铂联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监测 ,治疗组 30例 ,给予国产盐酸格拉司琼治疗 ;对照组 30例 ,给予进口盐酸格拉司琼治疗。并进行了两组的期望成本比较。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每例患者止吐费用约为对照组的 1 4。结论 :国产盐酸格拉司琼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同进口盐酸格拉司琼一样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司琼 药物经济学 疗效评价 盐酸格拉司琼 康泉 止吐药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转染H_3受体基因的HEK293细胞株的鉴定及新型非咪唑类H_3受体拮抗剂的筛选
9
作者 何萍 谭丽 +3 位作者 胡薇薇 戴海斌 胡永洲 陈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6-282,共7页
目的:鉴定转染大鼠组胺H3受体基因的HEK293细胞株受体表达情况,筛选具有H3受体拮抗活性的新型非咪唑类化合物。方法:利用RT-PCR和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转染细胞株组胺H3受体的表达,以阳性刺激物forskolin诱导细胞内cAMP含量升高为指标,初... 目的:鉴定转染大鼠组胺H3受体基因的HEK293细胞株受体表达情况,筛选具有H3受体拮抗活性的新型非咪唑类化合物。方法:利用RT-PCR和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转染细胞株组胺H3受体的表达,以阳性刺激物forskolin诱导细胞内cAMP含量升高为指标,初步筛选具有拮抗作用的化合物。结果:细胞鉴定结果显示,稳定转染H3受体基因的HEK293细胞株高表达大鼠H3受体。H3受体选择性激动剂(R)-α-甲基组胺可浓度依赖性抑制阳性刺激物forskolin(10μmol/L)诱导的cAMP含量升高(P<0.05),当(R)-α-甲基组胺浓度达到30 nmol/L时,抑制率接近平台值(P>0.05)。而H3受体拮抗剂噻普酰胺和新合成的非咪唑类化合物XHA23及XHA25则能够浓度依赖性阻断(R)-α-甲基组胺对forskolin诱导的cAMP含量升高的抑制作用(P<0.05),IC50分别为3.62μmol/L、0.49μmol/L、0.14μmol/L。结论:高表达H3受体的HEK293细胞株可用于有H3受体拮抗活性化合物的筛选,而非咪唑类化合物XHA23和XHA25具有一定的H3受体拮抗剂样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AMP 受体 组胺H3 组胺H3拮抗剂 咪唑类 转染 基因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米诺环素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世庚 董文彬 +4 位作者 叶小弟 陈爱瑛 程敏 缪云萍 郑高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7期730-736,共7页
目的:探讨自噬在米诺环素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后,注射米诺环素或3-MA进行干预,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采用TTC法测定脑梗死体积;透射电镜法观察大脑皮层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自噬小体数... 目的:探讨自噬在米诺环素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后,注射米诺环素或3-MA进行干预,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采用TTC法测定脑梗死体积;透射电镜法观察大脑皮层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自噬小体数目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p62的表达。结果:22.5mg/kg和45mg/kg米诺环素组能够显著降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体积,提高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增加p62的降解;高剂量米诺环素(90mg/kg)组能够进一步提高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然而其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却显著增加;自噬小体数也显著增多;当同时给予自噬抑制剂3-MA后,能显著逆转米诺环素(45mg/kg)的神经保护作用。结论:低剂量米诺环素能够通过增加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促进p62的降解,诱导自噬从而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高剂量米诺环素可能是因为其过度激活自噬导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米诺环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糖尿病感染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萌 孙冬黎 +1 位作者 范国荣 徐红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0-864,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感染患者肺孢子菌肺炎(PCP)的高危因素、诊断与药物治疗,总结相关药学监护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糖尿病患者PCP的诊治,从PCP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用药及血糖管理等方面协助临床医生优化治疗方案,对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实... 目的探讨糖尿病感染患者肺孢子菌肺炎(PCP)的高危因素、诊断与药物治疗,总结相关药学监护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糖尿病患者PCP的诊治,从PCP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用药及血糖管理等方面协助临床医生优化治疗方案,对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实施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提出合理建议,医生采纳,患者病情好转并痊愈。结论糖尿病患者感染PCP时应注意个体化治疗与血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菌肺炎 糖尿病 复方磺胺甲·唑 卡泊芬净 糖皮质激素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镜表型的促神经元亚型分化药物初筛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益宁 王丹音 +4 位作者 潘宗富 梅宇钦 王志强 朱丹雁 楼宜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3-380,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光镜表型的促胚胎干(embryonic stem,ES)细胞神经元亚型分化药物筛选法,供早期发现促神经再生药初筛用。方法:采用悬滴培养4-/4+法,形成拟胚体,继而贴壁培养向神经细胞分化,光镜确认表型呈神经元样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价各类... 目的:建立基于光镜表型的促胚胎干(embryonic stem,ES)细胞神经元亚型分化药物筛选法,供早期发现促神经再生药初筛用。方法:采用悬滴培养4-/4+法,形成拟胚体,继而贴壁培养向神经细胞分化,光镜确认表型呈神经元样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价各类亚型。以10-7mol/L异补骨脂甲素(Isobavachin,IBA)和10-6mol/L淫羊藿苷(Icariin,ICA)为例,分化终点以光镜下轴突为胞体三倍长以上者为神经元样细胞,继续以免疫荧光成像法确认神经元(β-tubulinⅢ阳染),并进一步以特异性抗体(ChAT、GABA)阳染共定位鉴别相应神经元亚型。结果:基于光镜表型评价,在分化终点即可剔除轴突分化不全的细胞,取代了以往免疫荧光成像所需的人力、物力与时间;并避免进一步ELISA或流式细胞术评价的假阳性。光镜显示IBA处理者大部分显示神经元样表型,而ICA处理的细胞却不然,免疫荧光成像结果与此相一致。因此,仅对IBA处理的神经元做亚型鉴定,显示胆碱能神经元以及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亚型。结论:基于光镜表型的促神经元分化初筛法在化合物促神经元亚型分化上具有简便易行、节约物力与时间,避免假阳性的独到之处;经该法初筛后供后续研究,可见IBA具有促胆碱能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分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神经元/细胞学 神经元表型 异补骨脂甲素 淫羊藿苷 乙酰胆碱能神经元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氯化钴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卡娜 林美丽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氯化钴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缺氧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氯化钴(400μmol/L)诱导RGC-5细胞化学缺氧损伤,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40μg/mL )对缺氧的抗损伤作用。以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目的:探讨体外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氯化钴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缺氧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氯化钴(400μmol/L)诱导RGC-5细胞化学缺氧损伤,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40μg/mL )对缺氧的抗损伤作用。以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以H2 DCFDA荧光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Bcl-2、半胱酰胺天冬氨酸蛋白酶( caspase )9和caspase 3 mRNA水平。结果:与缺氧对照组比较,葡萄籽原花青素预处理可提高细胞存活率( P<0.001)、减少细胞凋亡( P<0.001) ,并减少细胞内的活性氧( P <0.001);葡萄籽原花青素还显著升高 Bcl-2基因的表达( P <0.001) ,显著降低caspase 9和caspase 3基因的表达( P<0.001)。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氯化钴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RGC-5细胞缺氧损伤起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细胞内活性氧减少、Bcl-2基因表达上调及casepase 9和casepase 3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化学 原花青素类/药理学 钴/药理学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药物作用 缺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血浆紫杉醇浓度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华 吴筱丹 +1 位作者 许东航 徐翔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7期734-736,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紫杉醇的浓度。方法以克拉霉素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进行HPLC-MS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SB-C18柱(2.1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甲...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紫杉醇的浓度。方法以克拉霉素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进行HPLC-MS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SB-C18柱(2.1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甲酸水溶液(70:30),流速0.2 mL·min^-1;柱温25℃;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电离源(ESI),以选择性正离子方式检测,紫杉醇和内标克拉霉素的选择性检测离子分别为m/z 876.5[M+Na]^+,m/z 748.6[M+H]^+。结果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7.50~6000.00 ng·mL^-1,r=0.9999,定量限为7.50 ng·mL^-1,方法回收率均〉90%,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10%。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线性关系良好,操作简便,适用于临床血浆紫杉醇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球改性生物材料表面的构建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志宇 周丽娟 楼伟建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5-310,共6页
本研究采用两亲共聚物PEO-PPO-PEO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得到了较窄粒径分布范围的聚乳酸微球,然后将这些微球按不同分布密度结合到聚乳酸基材表面,制备得到不同表面微球分布密度的微球改性聚乳酸生物材料表面。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 本研究采用两亲共聚物PEO-PPO-PEO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得到了较窄粒径分布范围的聚乳酸微球,然后将这些微球按不同分布密度结合到聚乳酸基材表面,制备得到不同表面微球分布密度的微球改性聚乳酸生物材料表面。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改性表面的稳定和表面形貌的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成功地获得了稳定的、具有不同表面微球分布密度的微球改性聚乳酸表面;软骨细胞相容性测试结果表明不同表面微球分布密度的微球改性聚乳酸膜片具有不同的细胞相容性,表面拓扑结构能在较在程度上对材料表面的细胞相容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微球 微球改性聚乳酸表面 表面拓扑结构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cel软件在癫癎患儿血药浓度检测数据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瑾 彭静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1-693,共3页
目的利用Excel保存和管理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方法结合癫痫患儿血药浓度监测的实际情况,利用Excel保存和管理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建立癫痫患儿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库,并对丙戊酸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癫痫患儿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库建立... 目的利用Excel保存和管理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方法结合癫痫患儿血药浓度监测的实际情况,利用Excel保存和管理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建立癫痫患儿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库,并对丙戊酸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癫痫患儿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库建立方法简单,数据输入方便,查询快捷,数据信息便于统计学处理,结果直观。结论利用Excel软件建立癫痫患儿血药浓度检测数据库不仅方便患儿资料的信息化管理,而且可为患儿的个体化给药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药浓度监测 癫癎 儿童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钙致药物性肝损伤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绪亮 宋洪涛 戴海斌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117,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57岁,体质量64kg,2014年10月25日因“吞咽困难、头晕、左眼疼痛及睁眼困难1d”就诊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立医院急诊神经内科。查头颅CT排除脑出血可能,头颅磁共振检查提示“双侧半卵圆中心、右基底节区少许散在腔隙性缺血... 1病例介绍患者,男,57岁,体质量64kg,2014年10月25日因“吞咽困难、头晕、左眼疼痛及睁眼困难1d”就诊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立医院急诊神经内科。查头颅CT排除脑出血可能,头颅磁共振检查提示“双侧半卵圆中心、右基底节区少许散在腔隙性缺血灶”,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诊断为脑梗死,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200mg,qd;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qn;泮托拉唑胶囊40mg,qd;丁苯酞软胶囊0.2g,tid;前列地尔注射液10mg,qd;奥拉西坦注射液4g,q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钙 损伤 药物性 不良反应 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PTA-AM通过抑制炎症和氧化损伤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1
18
作者 俞巧丽 莫泽君 宋必卫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42-1049,共8页
目的探讨1,2-双(2-氨基苯氧基)-乙烷-N,N,N’,N’-四乙酸(BAPTA-AM)对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实验:A54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糖缺氧复糖复氧(OGD/R)模型组(A549细胞首先于无糖RPMI-1640培养液培养,37℃培养箱中缺... 目的探讨1,2-双(2-氨基苯氧基)-乙烷-N,N,N’,N’-四乙酸(BAPTA-AM)对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实验:A54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糖缺氧复糖复氧(OGD/R)模型组(A549细胞首先于无糖RPMI-1640培养液培养,37℃培养箱中缺氧培养12 h;然后用含2 g·L-1葡萄糖的RPMI-1640培养液并在正常含氧量培养箱内继续培养6 h)、BAPTA-AM 0.005,0.05,0.5和5 nmol·L-1组(加相应浓度BAPTA-AM,培养30 min后,同模型组处理)。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用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罗丹明123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Δψ)。体内实验:ICR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LI模型组〔iv脂多糖(LPS)10 mg·kg-1〕、地塞米松(Dex)5 mg·kg-1阳性对照和BAPTA-AM纳米脂质体(BAPTA-AML)25,50,100μg·kg-1组(iv LPS10 mg·kg-1后立即给予相应浓度BAPTA-AML或Dex 5 mg·kg-1),6 h后采集标本,测定肺系数和肺组织湿干比,用试剂盒检测血清LDH活性、肺组织MDA含量、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和IL-6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BAPTA-AM能提高损伤细胞存活率(P<0.05),降低LDH的释放和NO的合成(P<0.05),改善细胞氧化损伤,稳定Δψ。体内实验结果表明,BAPTA-AML能减轻ALI小鼠肺系数和肺组织湿干比(P<0.05),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含量及MPO活性(P<0.05),降低ALI模型小鼠血清LDH活性和肺组织MDA含量(P<0.05),提高肺组织SOD活性(P<0.05),降低肺组织MPO活性(P<0.05)及血清TNF-α和IL-6含量(P<0.05),改善肺组织病理改变,降低肺损伤评分(P<0.05)。结论 BAPTA-AM通过改善炎症和氧化损伤,减轻肺水肿,保护肺组织,具有良好的治疗ALI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PTA-AM 急性肺损伤 炎症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调节香烟提取物诱导的肺上皮间质转化
19
作者 沈辉娟 蒋俊霞 +2 位作者 李芬芬 谢强敏 颜小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73-1678,共6页
目的探索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诱导肺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Q-PCR法和ELISA法探究Shp2抑制剂PHPS1对CSE诱导的肺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 目的探索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诱导肺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Q-PCR法和ELISA法探究Shp2抑制剂PHPS1对CSE诱导的肺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EMT相关因子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Shp2/Shp2、p-Smad2/Smad2的蛋白水平。结果 CSE诱导肺上皮细胞Shp2的激活,导致TGF-β1分泌释放增加,进而引起E-钙黏蛋白表达下调,以及波纹蛋白和α-肌动蛋白表达上调,这些变化可被Shp2抑制剂PHPS1抑制。抑制Shp2活性或表达可抑制CSE诱导的Smad2的磷酸化。结论Shp2调节CSE诱导的肺上皮间质转化可能通过Shp2/Smad2信号途径,提示Shp2可能是治疗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质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香烟提取物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酯胶囊对大鼠体内辛伐他汀及其代谢物辛伐他汀酸药代动力学影响
20
作者 孙青 孙建芳 +2 位作者 李力 常会超 周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242-1249,共8页
目的: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浓度,并考察单剂量五酯胶囊对辛伐他汀及辛伐他汀酸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采用简单的液液萃取法(LLE),以洛伐他汀为内标,选用Agilent Eclipse-C 18(2.1 mm×15... 目的: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浓度,并考察单剂量五酯胶囊对辛伐他汀及辛伐他汀酸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采用简单的液液萃取法(LLE),以洛伐他汀为内标,选用Agilent Eclipse-C 18(2.1 mm×150 mm,3.5μm)为色谱柱,水(含0.1%甲酸)-乙腈(含0.1%甲酸)(5∶95,V/V)为流动相。采用喷雾电离源(ESI);正离子方式检测,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将1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只。对照组灌胃给予辛伐他汀40 mg/kg,实验组先灌胃给予五酯胶囊内容物150 mg/kg(每粒含五味子甲素11.25 mg),15 min后,再灌胃给予辛伐他汀40 mg/kg,两组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时间点0.25、0.5、0.75、1.0、2.0、3.0、4.0、6.0、8.0、12.0 h于大鼠眼眶静脉丛采血约0.5 mL于肝素管中。通过Phoenix软件计算得到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血浆中的辛伐他汀、辛伐他汀酸分别在5~5000 ng/mL内线性关系良好(辛伐他汀r=0.9940,辛伐他汀酸r=0.99454),最低定量下限分别为5 ng/mL,日内标准偏差与日间标准偏差均小于10%,提取回收率可达80%以上。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对照组与实验组),C max[(97±24)vs.(590±227)ng/mL,(385±137)vs.(1322±502)ng/mL]、AUC 0-t[(446±70)vs.(1315±535)ng·h·mL-1,(1305±531)vs.(3393±1047)ng·h·mL-1]、t 1/2[(2.37±0.18)vs.(2.93±0.78)h,(2.39±0.43)vs.(3.44±0.80)h]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建立的LC-MS/MS法快捷、简单、灵敏、专属性强,适用于大鼠血浆中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的测定;五酯胶囊对大鼠体内的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有影响,提示临床两药联用可能会发生显著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辛伐他汀酸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