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68例结直肠癌TNM分期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3
1
作者 易呈浩 葛维挺 +2 位作者 黄彦钦 周伦 郑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97-601,共5页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帮助判断预后。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对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 3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19个临床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帮助判断预后。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对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 3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19个临床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时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生存率差异。多因素分析时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得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按AJCC第七版TNM分期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分期。结果:1 368例患者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7.5%、60.2%、53.5%;根治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7.6%、69.9%、62.4%。按AJCC第七版TNM分期,I、Ⅱ、Ⅲ、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0.1%、72.6%、53.8%、10.4%。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送检淋巴结总数、邻近器官受累、远处转移、手术方式和术后感染等7个因素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尤其是ⅡC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44.8%)低于ⅢA期(79.6%)、ⅢB期(58.0%),上述各因素的生存曲线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送检标本淋巴结总数、邻近器官受累、远处转移、手术方式和术后感染等7个因素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对于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可能更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TNM分期 远处转移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的含量——对吸烟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谢聪 丁培丽 +3 位作者 郭成 郑树 曹小吉 莫卫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48,共5页
取经预处理的人尿(0.5 mL),加入同位素内标,经固相萃取柱纯化和真空离心干燥后用水0.2 mL溶解残渣。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DNA氧化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的含量。按此法测定了65例正常人(吸烟及非吸烟者分别为2... 取经预处理的人尿(0.5 mL),加入同位素内标,经固相萃取柱纯化和真空离心干燥后用水0.2 mL溶解残渣。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DNA氧化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的含量。按此法测定了65例正常人(吸烟及非吸烟者分别为21,44例)和61例直肠癌患者(吸收及非吸烟者分别为17,44例)尿液中8-OHd G的浓度水平。结果表明:吸烟正常人和吸烟结直肠癌患者的尿液8-OHd G浓度水平分别显著高于非吸烟正常人和非吸烟结直肠癌患者的;非吸烟结直肠癌患者和吸烟结直肠癌患者尿液8-OHd G浓度水平分别显著高于非吸烟正常人和吸烟正常人的。这表明吸烟作为一个风险因子,可能会促进DNA氧化损伤,进而诱导结直肠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吸烟 结直肠癌 8-羟基脱氧鸟苷 人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