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黄勇 郑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28-1432,共5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通过酶解胞外基质蛋白和抑制fas/fasl介导凋亡信号的转导,在肿瘤发生、发展、预后的预测以及某些药物的耐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就MMP7在肿瘤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及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7 FAS/FASL 凋亡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新抗原预测与鉴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海博宁 王琳 +2 位作者 田怡然 严翔 邵吉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66-1876,共11页
肿瘤新抗原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特异性靶标,具有高度异质性。如何准确且快速地鉴定肿瘤新抗原是其应用于临床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目前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且具有挑战性。根据基因组测序、转录组测序或表位肽质谱数据、并结合计算工具评估免... 肿瘤新抗原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特异性靶标,具有高度异质性。如何准确且快速地鉴定肿瘤新抗原是其应用于临床肿瘤免疫治疗的关键,目前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且具有挑战性。根据基因组测序、转录组测序或表位肽质谱数据、并结合计算工具评估免疫原性是肿瘤新抗原预测和鉴定的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新抗原 预测 鉴定 免疫原性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干扰大鼠神经元Nogo受体mRNA表达的时程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涛 袁文 +3 位作者 刘百峰 曹莉 肖林 陈公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588-591,i0004,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Nogo受体(NgR)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在原代神经元干扰其mRNA表达的时程效果。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皮层和海马细胞,应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试剂转染针对2个基因片段(199和964位点)的大鼠NgR特异性si... 目的:观察大鼠Nogo受体(NgR)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在原代神经元干扰其mRNA表达的时程效果。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皮层和海马细胞,应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试剂转染针对2个基因片段(199和964位点)的大鼠NgR特异性siRNA和对照siRNA,分别于转染后24h、48h、72h和96h,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gRmRNA表达情况。结果:2对siRNA(siNgR199和siNgR964)均能够下调靶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24h、48h、72h和96h,NgRmRNA表达分别为对照siRNA组的38.12%、12.47%、3.96%、18.4%(siNgR199)和49.54%、24.25%、13.17%、37.93%(siNgR964),与对照siRN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gR特异性siRNA能够在原代皮层和海马细胞下调靶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且基因沉默效果在转染后3d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GO受体 RNA干扰 基因沉默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介导微泡声学造影剂与白细胞粘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颖 单江 +2 位作者 刘伊丽 游向东 吕庆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415-1419,共5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与蛋白微泡声学造影剂的粘附过程及机制。方法 :光镜和电镜观察离体不同状态下的白细胞与蛋白微泡的粘附过程 ,流式细胞仪测定白细胞与微泡混合后 ,在存在或缺乏白细胞整合素的情况下 ,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 :蛋白微泡... 目的 :研究白细胞与蛋白微泡声学造影剂的粘附过程及机制。方法 :光镜和电镜观察离体不同状态下的白细胞与蛋白微泡的粘附过程 ,流式细胞仪测定白细胞与微泡混合后 ,在存在或缺乏白细胞整合素的情况下 ,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 :蛋白微泡与PMA激活的白细胞接触后 5min大量结合到白细胞表面 ,未经激活的白细胞表面少有微泡粘附 (2 0 30± 2 67vs4 50± 1 43 ,P <0 0 1 )。1 5min时微泡被吞噬入细胞内 ,并保持形态完整至 30min。两者的结合可被Mac - 1mAb大部分阻止 (P <0 0 1 ) ,VLA - 4mAb轻度阻止 (P <0 0 5)。结论 :蛋白微泡声学造影剂可经 β2 整合素Mac - 1和VLA - 4介导与激活的白细胞结合 ,并进入细胞内从而在炎症部位停留 ,保持形态完整约 1 5mi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声学造影剂 实验研究 结合素类 白细胞粘连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胺诱导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智文 赵小英 +1 位作者 徐荣臻 吴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小檗胺对白血病细胞系NB4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经不同浓度小檗胺处理不同时间后,MTT法检测药物对NB4细胞的抑制作用;细胞形态学观察和DNA琼脂糖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及... 目的:探讨小檗胺对白血病细胞系NB4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经不同浓度小檗胺处理不同时间后,MTT法检测药物对NB4细胞的抑制作用;细胞形态学观察和DNA琼脂糖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及细胞周期;巢式PCR及RT-PCR检测PM L/RARα融合基因及Surv iv in基因表达及流式细胞仪检测Caspase3阳性表达率。结果:经不同浓度小檗胺处理不同时间后,NB4细胞生长出现明显的抑制,并呈现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48 h IC50为3.860μg/m l;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见细胞凋亡现象,DNA琼脂糖电泳显示典型的凋亡梯形图;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经48 h作用后,凋亡率从2.83%增至12μg/m l时的58.44%;虽未发现药物作用后PM L/RARα基因表达量的改变,但检测到NB4细胞经药物作用后Surv iv in基因表达量的减少和Caspase3表达的增加,Caspase3阳性率从对照组的2.06%增至12μg/m l时的70.89%。经相关性分析,随着细胞Surv iv in表达水平的下降和Caspase3表达水平的增高,NB4细胞凋亡率相应地增高。结论:小檗胺对NB4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但不是通过作用于NB4细胞特异性融合基因PM L/RARα发挥作用的,其抗凋亡的可能分子机制之一是抑制Surv iv in基因的表达和增加Caspase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胺/治疗应用 白血病/病理学 白血病细胞 NB4细胞 凋亡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指纹图谱在乳腺癌诊断与随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跃 余捷凯 +2 位作者 张苏展 刘建 郑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0-704,共5页
目的: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和CM10蛋白质芯片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候选肿瘤标志物,建立、验证诊断模型并初步探讨其在术后随访监测中的价值。方法:SELDI-TOF-MS技术及CM10芯片检测63... 目的: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和CM10蛋白质芯片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筛选候选肿瘤标志物,建立、验证诊断模型并初步探讨其在术后随访监测中的价值。方法:SELDI-TOF-MS技术及CM10芯片检测63例乳腺癌和40例健康人的指纹图谱,ZJU-PDAS软件筛选标志物、建立模型,在另23例乳腺癌和20例健康人中盲法验证模型;并检测16份术后标本以探索其随访监测价值。结果:质荷比(m/z)为3.9kD和5.6kD的2个蛋白质峰(分别命名为BC1和BC2)构建的模型诊断乳腺癌灵敏度为87.30%(55/63)、特异度为95.00%(38/40);盲法验证灵敏度为95.65%(22/23)、特异度为85.00%(17/20);对不同病期患者具有相同诊断效力(P>0.05)。BC1手术后表达升高;BC2手术后表达降低,且复发转移组表达高于无瘤生存组(P<0.05)。结论:该方法在乳腺癌的诊断、术后随访及肿瘤标志物筛选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蛋白毒素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詹金彪 郑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97-200,共4页
 天然蛋白毒素根据其来源可分为植物、细菌和真菌蛋白毒素等家族。其中,植物蛋白毒素包括有双链结构的毒素和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一般具有N-糖苷酶的活性,可催化核糖体28SRNA的保守位点脱嘌呤,从而失活核糖体60S亚基。细菌蛋白毒素具...  天然蛋白毒素根据其来源可分为植物、细菌和真菌蛋白毒素等家族。其中,植物蛋白毒素包括有双链结构的毒素和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一般具有N-糖苷酶的活性,可催化核糖体28SRNA的保守位点脱嘌呤,从而失活核糖体60S亚基。细菌蛋白毒素具有结构的多样性,可以失活延长因子2(EF-2)或激活G蛋白,引起细胞功能障碍。毒素一般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逆分泌途径进行运输和转位。天然蛋白毒素具有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素类 蛋白类 单链棱糖体失活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Cullin-RING E3泛素连接酶的抗肿瘤策略及相关药物研发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俞卿 熊秀芳 孙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9,共19页
Cullin-RING E3泛素连接酶(CRL)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重要组分,参与催化蛋白质的泛素化,促进随后的蛋白质降解,从而影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复制、信号转导等多种细胞生理活动,且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活化。以MLN4924为代表的拟素... Cullin-RING E3泛素连接酶(CRL)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重要组分,参与催化蛋白质的泛素化,促进随后的蛋白质降解,从而影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复制、信号转导等多种细胞生理活动,且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活化。以MLN4924为代表的拟素化抑制剂的成功研发有力地证实了CRL是可行的抗肿瘤靶点,具有很好的药物研发潜力。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研究通过高通量筛选、基于计算机辅助的虚拟筛选或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技术寻找特异的CRL抑制剂,但由于CRL复合物具有多种亚单位,呈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和多变的蛋白构象,缺乏典型的小分子药物结合位点等特性,其相关药物研发仍面临巨大挑战。截至目前,CRL小分子抑制剂主要以研究最为透彻的SCF泛素连接酶复合体的底物识别亚基F-box蛋白家族为靶点。此外,也发现数个通过靶向UBE2M-DCN1相互作用,特异性阻断CRL3/CRL1拟素化,从而抑制CRL3/CRL1泛素连接酶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另一方面,也有CRL激动剂的报道,主要见于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和免疫调节性酰亚胺类药物。此外,靶蛋白水解嵌合体(PROTAC)是一项靶向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新技术,其通过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链接一个CRL E3泛素连接酶来精确降解特定促癌靶蛋白,已成为近年来利用E3泛素连接酶设计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连接酶类 抗肿瘤/治疗学 Cullin-RING E3泛素连接酶 酶抑制剂 酶激动剂类 靶蛋白水解嵌合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纤毛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毛红美 孙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5-260,共16页
原纤毛是一个突出于大多数真核细胞表面的感觉细胞器,其重要功能是接收和转导细胞内外各种关键信号,从而在机体的正常发育和稳态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原纤毛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会导致一系列包括肿瘤在内的疾病。原纤毛与细胞周期具有... 原纤毛是一个突出于大多数真核细胞表面的感觉细胞器,其重要功能是接收和转导细胞内外各种关键信号,从而在机体的正常发育和稳态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原纤毛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会导致一系列包括肿瘤在内的疾病。原纤毛与细胞周期具有双向调控作用,可能可以作为一个细胞周期的检查点来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细胞自噬相互调控,可能通过调控自噬活性从而在肿瘤的进展中发挥作用;与Shh、Wnt、Notch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多个致癌性信号通路相互调控,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本综述总结了纤毛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纤毛 细胞周期 纤毛相关信号通路 自噬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68例结直肠癌TNM分期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3
10
作者 易呈浩 葛维挺 +2 位作者 黄彦钦 周伦 郑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97-601,共5页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帮助判断预后。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对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 3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19个临床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TNM分期的结直肠癌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帮助判断预后。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对1985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 3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19个临床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时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生存率差异。多因素分析时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得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按AJCC第七版TNM分期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分期。结果:1 368例患者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7.5%、60.2%、53.5%;根治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7.6%、69.9%、62.4%。按AJCC第七版TNM分期,I、Ⅱ、Ⅲ、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0.1%、72.6%、53.8%、10.4%。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送检淋巴结总数、邻近器官受累、远处转移、手术方式和术后感染等7个因素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尤其是ⅡC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44.8%)低于ⅢA期(79.6%)、ⅢB期(58.0%),上述各因素的生存曲线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送检标本淋巴结总数、邻近器官受累、远处转移、手术方式和术后感染等7个因素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对于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可能更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TNM分期 远处转移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的cripto反义寡核苷酸抑制结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 被引量:42
11
作者 范钰 郑树 丁佳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62-765,共4页
目的:探讨cripto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结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瞬时转染法介导cripto反义寡核苷酸,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后,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ripto mRNA表达,用TRAP检测端粒酶活性,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 目的:探讨cripto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结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瞬时转染法介导cripto反义寡核苷酸,处理人结肠癌细胞系后,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ripto mRNA表达,用TRAP检测端粒酶活性,采用软琼脂集落培养试验检测结肠癌细胞的生长。结果:Cripto ASODN可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集落生长,且与浓度相关。结肠癌细胞经Cripto ASODN转染后,端粒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呈作用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并与ASODN的浓度和处理时间有关。结论:cripto基因可能参与对结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核苷酸类 反义 端粒 末端转移酶 基因 cripto 结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诱导肠上皮干细胞DNA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12
作者 蔡善荣 郑树 +1 位作者 张苏展 彭佳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66-369,376,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过氧化氢诱导肠上皮细胞DNA氧化损伤模型,以便在体外进一步研究DNA氧化损伤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过氧化氢以RPM11640培养基稀释成100、50、10、5、μmol/L5个浓度,以RPMI1640培养荆作空白对照。作用人胎... 目的:探索建立过氧化氢诱导肠上皮细胞DNA氧化损伤模型,以便在体外进一步研究DNA氧化损伤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过氧化氢以RPM11640培养基稀释成100、50、10、5、μmol/L5个浓度,以RPMI1640培养荆作空白对照。作用人胎肠上皮干细胞不同时间(10min、30min、1h、1.5h、12h、24h)后,以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状况,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NA特异性氧化损伤产物8-羟-2-脱氧鸟苷(8-OhdG),用SPSS10.0软件以线性回归方法检验肠上皮干细胞在不同时间的生存率变化趋势。结果:MTT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在10~30min时,各浓度过氧化氢作用后的细胞活性较高,为60%~80%,但随时间推移,细胞活性下降,至24h,降至30%左右,时间趋势检验表明,除100、50μmol/L过氧化氢组和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的生存率随过氧化氢作用时间的延长,生存率下降,时间趋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过氧化氢作用时间在10~30min内,100、50μmol/L组的细胞活性明显低于1~10μmol/L组20%左右,但在1.0h以上各组,虽然过氧化氢浓度不同,但在同一作用时间内细胞活性无明显差别。过氧化氢处理肠上皮细胞15min后进行8-OhdG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除对照组阴性外,其余各组肠上皮细胞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作用后的胞核及胞浆染色均呈棕褐色,为阳性。结论:过氧化氢能诱导肠上皮细胞发生DNA氧化损伤,肠上皮细胞DNA氧化损伤模型的条件以1~10μmol/L过氧化氢作用10~30min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药物作用 细胞 培养的 DNA氧化损伤 肠上皮干细胞 过氧化氢 8-OHD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乳腺癌MCF-7细胞抗失巢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范钰 郑树 赵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乳腺癌细胞抗失巢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乳腺癌细胞抗失巢凋亡,采用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检测细胞的生长增殖...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乳腺癌细胞抗失巢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乳腺癌细胞抗失巢凋亡,采用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检测细胞的生长增殖。结果:青蒿琥酯能有效地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锚着不依赖性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乳腺癌细胞经青蒿琥酯处理后,可促进失巢凋亡,且与时间和浓度相关。结论:青蒿琥酯可有效地抑制乳腺癌细胞锚着不依赖性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失巢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蒿属 凋亡 MCF-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1(+)-CYP19-GFP真核表达质粒构建 被引量:5
14
作者 邵喜英 陈占红 +2 位作者 曹江 方永明 王晓稼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构建pcDNA3.1(+)-CYP19-GFP、pcDNA3.1(+)-CYP19W39R-GFP、pcDNA3.1(+)-CYP19R264C-GFP与pcDNA3.1(+)-CYP19W39R-R264C-GFP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pcDNA3.1(+)-CYP19-GFP质粒在MCF-7和Bcap-37细胞中的表达。方法:①采用RT-PCR技术扩增... 目的:构建pcDNA3.1(+)-CYP19-GFP、pcDNA3.1(+)-CYP19W39R-GFP、pcDNA3.1(+)-CYP19R264C-GFP与pcDNA3.1(+)-CYP19W39R-R264C-GFP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pcDNA3.1(+)-CYP19-GFP质粒在MCF-7和Bcap-37细胞中的表达。方法:①采用RT-PCR技术扩增CYP19 cDNA,插入pcDNA3.1(+)载体中,构建pcDNA3.1(+)-CYP19表达质粒;酶切pcDNA3.1(+)-CYP19(304bp BamHⅠ)-GFP和pcDNA3.1(+)-CYP19质粒,构建pcDNA3.1(+)-CYP19-GFP表达质粒;②以pcDNA3.1(+)-CYP19-GFP质粒为模板,采用定点突变技术,构建pcDNA3.1(+)-CYP19W39R-GFP和pcDNA3.1(+)-CYP19R264C-GFP及pcDNA3.1(+)-CYP19W39R-R264C-GFP表达质粒;③pcDNA3.1(+)-CYP19-GFP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MCF-7和Bcap-37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①酶切鉴定及测序验证pcDNA3.1(+)-CYP19-GFP构建成功;②测序验证pcDNA3.1(+)-CYP19W39R-GFP和pcDNA3.1(+)-CYP19R264C-GFP及pcDNA3.1(+)-CYP19W39R-R264C-GFP构建成功;③在经转染的MCF-7和Bcap-37细胞中观察到较强的绿色荧光。结论:pcDNA3.1(+)-CYP19-GFP、pcDNA3.1(+)-CYP19W39R-GFP和pcDNA3.1(+)-CYP19R264C-GFP及pcDNA3.1(+)-CYP19W39R-R264C-GFP真核表达质粒已成功构建,并证实pcDNA3.1(+)-CYP19-GFP质粒能在MCF-7和Bcap-37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CYP1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确切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遗传学 质粒 遗传载体 真核细胞 CYP19基因 真核表达质粒 G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蜍灵对结肠癌SW-480细胞polo-like kinase-1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范钰 郑树 赵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1-494,共4页
目的:观察蟾蜍灵对人结肠癌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蟾蜍灵作用结肠癌SW-480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恶性增殖,分别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分别采用Westernblotting、North... 目的:观察蟾蜍灵对人结肠癌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蟾蜍灵作用结肠癌SW-480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恶性增殖,分别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分别采用Westernblotting、Northernblotting分别检测polo-likekinase-1(PLK1)蛋白、mRNA水平。结果:蟾蜍灵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的恶性增殖,且与浓度相关。蟾蜍灵能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蟾蜍灵将细胞阻滞在G2/M期。蟾蜍灵能下调结肠癌PLK1蛋白、mRNA水平,且呈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结论:蟾蜍灵有效地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PLK1表达,从而诱导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科 结直肠肿瘤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SW-48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RT-PCR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mRNA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铁军 李旭芬 +2 位作者 蒋文智 曹江 郑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表达的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70例经病理诊断的乳腺癌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其外周血CK19mRNA的表达...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表达的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70例经病理诊断的乳腺癌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其外周血CK19mRNA的表达。结果:70例乳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32.9%(23/70),30例对照者的阳性率为3.3%(1/30),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2)。在不同分期的乳腺癌患者中均存在不同程度CK19mRNA的表达,Ⅰ、Ⅱ、Ⅲ期患者外周血CK19mRNA阳性率随分期增加而增高。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可检测出各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mRNA的表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示循环肿瘤细胞可能存在于乳腺癌发展的各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角蛋白19 聚合酶链反应 循环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和MVD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彭佳萍 张苏展 +1 位作者 韩明勇 郑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1244-1245,共2页
关键词 大肠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MVD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RΒ基因转染对胃癌细胞株MKN-45凋亡和存活素及半胱氨酸酶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范钰 郑树 赵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96-2400,共5页
目的:研究RARΒ受体基因转染后,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低维甲酸反应性胃癌细胞系MKN-45 细胞凋亡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脂质体介导真核表达载体PCMV-SCRIPT-RARΒ转染MKN一45细胞株,筛选得到阳性克隆,WESTERN BLOTTING鉴定转染成功后给... 目的:研究RARΒ受体基因转染后,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低维甲酸反应性胃癌细胞系MKN-45 细胞凋亡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脂质体介导真核表达载体PCMV-SCRIPT-RARΒ转染MKN一45细胞株,筛选得到阳性克隆,WESTERN BLOTTING鉴定转染成功后给予RARΒ受体相应配体ATRA,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水平,分别采用 NORTHERN BLOTTING、WESTERN BLOTTING检测存活素(SURVIVIN)MRNA和蛋白水平,用酶标仪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酶(CASPASE)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ATRA可使RARΒ受体高表达的MKN-45细胞株增殖减慢,能下调SURVIVIN MRNA和蛋白水平,增强CASPASE酶活性,并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效果呈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结论:RARΒ受体转染并结合使用相应配体ATRA可诱导MKN-45胃癌细胞凋亡,可能与下调SURVIVIN表达与增强CASPASE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受体 维甲酸 细胞凋亡 存活素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检测大肠癌患者CK20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栋 郑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73-475,共3页
关键词 RT—PCR 大肠癌 细胞角蛋白20 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检测应用的社会伦理问题 被引量:13
20
作者 周元 蔡善荣 邓甬川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年第2期102-102,119,共2页
基因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在基因诊断、治疗和预防及生物制药等领域展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伴随着其临床应用出现了一些社会伦理和法律等新问题。对基因检测中出现或有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如个人心理负担、家庭关系、社会歧... 基因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在基因诊断、治疗和预防及生物制药等领域展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伴随着其临床应用出现了一些社会伦理和法律等新问题。对基因检测中出现或有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如个人心理负担、家庭关系、社会歧视等进行初步探讨,提出进行基因检测应遵循的一般伦理原则,特别提出了基因检测准入原则,为我国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检测 应用 伦理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