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脂肪餐前后血浆胆囊收缩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徐焕海 陈淑洁 +1 位作者 王良静 姒健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5期605-606,共2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脂肪餐前后血浆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的变化及其在FD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对21例FD患者与10例健康对照者用放免法检测其脂肪餐前后血浆胆囊收缩素水平的变化。结...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脂肪餐前后血浆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的变化及其在FD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对21例FD患者与10例健康对照者用放免法检测其脂肪餐前后血浆胆囊收缩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脂肪餐后0.5h,1.0h,1.5h血浆CCK水平较空腹显著增高(P<0.05);FD组脂肪餐后1.0h,1.5hCCK水平较空腹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血浆CCK水平在脂肪餐后呈直线上升趋势,在餐后1.0至1.5小时达到高峰,并且开始下降;而FD组脂肪餐后呈缓慢上升趋势,在餐后0.5至1.0小时CCK水平开始上升,并在1.0至1.5小时仍持续一定水平不下降;FD组的空腹CCK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空腹血浆CCK分泌增多,并存在血浆CCK脂肪餐后分泌曲线的异常。CCK水平变化可能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胆囊收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照护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静依 缪群芳 +4 位作者 陈焰 祝览铭 胡婷婷 朱力 杨路路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4-58,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体验及需求,为临床制定针对炎症性肠病家庭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7月选取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照顾者16名,以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 目的深入了解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体验及需求,为临床制定针对炎症性肠病家庭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7月选取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照顾者16名,以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应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和14个亚主题,即承受复杂的心理负担(不相信和不接受、担忧和焦虑、自责和愧疚),面临沉重的家庭照护负担(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家庭氛围紧张、家庭生活节奏打乱),需要充足的内部知识储备(提升疾病相关知识、沟通能力),需要完善的外部支持系统(依赖家庭的支持、相同经历的家庭抱团取暖、拒绝被社会“特殊化”),感知的积极变化(适应照顾者角色、人生要素重新排序、生活行为调整)。结论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家庭照顾者存在复杂的心理体验和沉重的照护负担,医护人员应重视照顾者心理负担,加强疾病相关知识、技能的宣教,并联合家庭和社会多支持系统,帮助照顾者识别积极的照护体验,从而改善其心理状态,减轻照护负担,提升照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炎症性肠病 家庭照顾者 照护负担 照护体验 照护技能 支持系统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26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阮荣蔚 王实 +4 位作者 陶亚利 毛建山 俞江平 刘永军 朱舒文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8期895-898,902,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sTER治疗的26例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 目的探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sTER治疗的26例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结果26例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患者行STER治疗,1次性完整切除25例,成功率为96.2%(25/26)。切除瘤体直径1.0~2.6cm,平均(1.7±0.5)cm,STER治疗时间33~157分钟,平均(63±23)分钟。术后并发纵隔和皮下气肿11例(42.3%),气胸2例(7.7%),气腹1例(3.8%),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无迟发性出血、食管瘘、纵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STER术后病理示平滑肌瘤21例,间质瘤3例,颗粒细胞瘤1例。术后所有患者定期参加随访(〉3个月),无复发及残留病例。结论STER技术治疗直径〈3.0cm的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安全可靠,并可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内窥镜检查 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转化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严丽娟 龚旭波 +2 位作者 肖希斌 卢兴国 张晓红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50-951,共2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发病率相对较高,对治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后易进展为急性白血病,其主要为急性髓细胞变,偶见急淋或急性双系列变[1-6]。由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转化为CML的相关报道在国内外罕见。我院发现的1例AML转化为CML,报...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发病率相对较高,对治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后易进展为急性白血病,其主要为急性髓细胞变,偶见急淋或急性双系列变[1-6]。由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转化为CML的相关报道在国内外罕见。我院发现的1例AML转化为CML,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37岁。2005年于我院确诊为伴成熟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2),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ZIC1和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的临床价值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甘丽虹 潘洁 +2 位作者 陈淑洁 钟菁 王良静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9-314,共6页
目的:观测ZIC1和KLOTHO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检测ZIC1和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5对(包括癌和癌旁组织)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标本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ZIC1和KLOTHO mRNA... 目的:观测ZIC1和KLOTHO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检测ZIC1和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5对(包括癌和癌旁组织)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标本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ZIC1和KLOTHO mRNA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结直肠癌和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ZIC1和KLOTH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和TNM分期)的关系。结果:ZIC1和KLOTHO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下调(P均<0.0001);在25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ZIC1甲基化阳性率为80%,KLOTHO甲基化阳性率为76%,联合检测ZIC1和KLOTHO甲基化阳性率为64%。结论:ZIC1和KLOTHO基因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肿瘤组织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高频率发生,联合检测ZIC1和KLOTHO基因甲基化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诊断 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甲基化 基因表达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夏令营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丹艳 陈焰 周云仙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9-31,共3页
目的了解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参与疾病相关夏令营后的体验和感受。方法2018年8月,以目的抽样法选取14名参加炎症性肠病青少年夏令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传统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 目的了解青少年炎症性肠病患者参与疾病相关夏令营后的体验和感受。方法2018年8月,以目的抽样法选取14名参加炎症性肠病青少年夏令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传统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得出2个主题,即教育是最好的药物和同伴的作用很强大;得出7个亚主题,分别为提高疾病相关知识水平、接受患病事实、增加治疗信心、提高自我管理的重视程度、归属感增加、同伴支持增加、让爱延长。结论夏令营对炎症性肠病青少年患者不论是在疾病知识还是心理支持上都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青少年 夏令营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RNA干扰对高表达RegIα基因胃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陆晓凤 王良静 +1 位作者 周群燕 姒健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3,共7页
目的:探讨小RNA干扰(small interfering RNA,RNAi)对胃癌细胞株RegIα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RT-PCR检测6株胃癌细胞的RegIα基因mRNA表达水平;体外构建RegIα基因小RNA干扰的重组质粒,分别稳定转染RegIα... 目的:探讨小RNA干扰(small interfering RNA,RNAi)对胃癌细胞株RegIα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RT-PCR检测6株胃癌细胞的RegIα基因mRNA表达水平;体外构建RegIα基因小RNA干扰的重组质粒,分别稳定转染RegIα高表达细胞株MKN45和AGS,并设空载体作为对照组;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转染后细胞RegIα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RegIα小RNA干扰对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的影响。结果:RT-PCR显示:与空载体组相比,转染RegIα小RNA干扰质粒后,MKN45和AGS细胞的RegIαmRNA明显被抑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KN45和AGS细胞的RegIα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至空载体组的(44±4)%和(25±4)%;MTT结果显示:RegIα小RNA干扰后MKN45和AGS细胞增殖均受到抑制,凋亡率分别为(12.96±0.50)%和(11.59±1.10)%,与空载体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RNA干扰可有效抑制胃癌细胞株中RegIα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小分子干扰 再生/遗传学 基因表达 胃肿瘤 遗传载体 质粒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