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运用六西格玛法缩短危重患者从病房到重症监护室的转运时间
被引量:
19
1
作者
宋剑平
冯燕
+2 位作者
吕敏芳
徐珏华
张玉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3-847,共5页
目的探讨缩短危重患者从病房到重症监护室转运时间的护理管理方案。方法 2015年11月至12月,实地调研普通病房转运至重症监护室抢救的30例危重患者,运用六西格玛DMAIC五步法,将转运流程细化为7个主流程及22个子流程,确定转运过程中的质...
目的探讨缩短危重患者从病房到重症监护室转运时间的护理管理方案。方法 2015年11月至12月,实地调研普通病房转运至重症监护室抢救的30例危重患者,运用六西格玛DMAIC五步法,将转运流程细化为7个主流程及22个子流程,确定转运过程中的质量关键点,识别对患者安全转运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为配置多功能危重患者转运车、设计危重患者转运重症监护室前核查表、增加危重患者转运小组、加强低年资护士培训、运用SBAR标准交接模式等。实施系列控制方案后,2016年5月至6月再次调查30例危重患者的转运资料。结果改进后,在不增加转运人员和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危重患者从病房至重症监护室的总转运时间显著缩短(t=15.052,P<0.001),抢救成功率从91.67%提高至98.01%。结论运用六西格玛DMAIC方法重建了危重患者从病房到重症监护室的转运流程,能有效缩短转运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法
危重患者
转运时间
护理
流程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用六西格玛法缩短危重患者从病房到重症监护室的转运时间
被引量:
19
1
作者
宋剑平
冯燕
吕敏芳
徐珏华
张玉萍
机构
浙江大学
医学院
附属
第二
医院
护理部
浙江大学
医学院
附属
第二
医院
心血管介入中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病房
浙江大学
医学院
附属
第二
医院
外科重症监护室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3-847,共5页
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资助项目(No.2013KYA086)
文摘
目的探讨缩短危重患者从病房到重症监护室转运时间的护理管理方案。方法 2015年11月至12月,实地调研普通病房转运至重症监护室抢救的30例危重患者,运用六西格玛DMAIC五步法,将转运流程细化为7个主流程及22个子流程,确定转运过程中的质量关键点,识别对患者安全转运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为配置多功能危重患者转运车、设计危重患者转运重症监护室前核查表、增加危重患者转运小组、加强低年资护士培训、运用SBAR标准交接模式等。实施系列控制方案后,2016年5月至6月再次调查30例危重患者的转运资料。结果改进后,在不增加转运人员和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危重患者从病房至重症监护室的总转运时间显著缩短(t=15.052,P<0.001),抢救成功率从91.67%提高至98.01%。结论运用六西格玛DMAIC方法重建了危重患者从病房到重症监护室的转运流程,能有效缩短转运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六西格玛法
危重患者
转运时间
护理
流程再造
Keywords
Six Sigma
critical patients
transfer time
nursing
process reengineering
分类号
R181.34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运用六西格玛法缩短危重患者从病房到重症监护室的转运时间
宋剑平
冯燕
吕敏芳
徐珏华
张玉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