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年世界胃肠病组织国际会议和欧洲消化疾病周热点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飞 薛猛 王良静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3-706,共4页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zation,WGO)国际会议和欧洲消化疾病周(United European Gastroenterology Week,UEGW)分别于2015年9月29日-10月2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和2015年10月24-28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
关键词 内镜 微创性 3D打印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窄带成像及放大内镜的脂质分割方法
2
作者 武治晟 邹鸿博 +6 位作者 朱文武 齐伟明 王立强 袁波 杨青 徐晓蓉 严蕙蕙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2-994,共13页
一种主要成分是脂质的白色不透明物质(WOS)会覆盖与癌症诊断有关的微观结构,但WOS的形态特征又与肿瘤分级有密切关系。为了给医生提供更多与脂质相关的可用信息,本文对脂质图像的分割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基于Retinex框架的脂质... 一种主要成分是脂质的白色不透明物质(WOS)会覆盖与癌症诊断有关的微观结构,但WOS的形态特征又与肿瘤分级有密切关系。为了给医生提供更多与脂质相关的可用信息,本文对脂质图像的分割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基于Retinex框架的脂质图像增强算法,并介绍了反光去除算法。然后,介绍了基于活动轮廓模型的脂质分割方法,该方法从校正后的色调值中提取局部信息,从强度值中提取全局信息,自适应地获得权重因子,并基于初始轮廓来分割脂质区域。最后,基于自研细胞内镜成像系统,设计了仿体实验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割方法的像素准确度、灵敏度、Dice系数均高于90%。该方法能够克服照明不均匀、反光等的影响,很好地反映脂质的形状,为医生提供可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光成像 脂质 分割 活动轮廓模型 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复安对胶囊内镜检查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佳敏 钟丹丹 +4 位作者 谢传高 陈清宇 陈焰 杜勤 蔡建庭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研究胃复安对胶囊内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11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患者在吞服胶囊后立即肌注胃复安针10 mg,对照组患者不予注射胃复安针。观察2组患者的胶囊胃通过时间、小肠通过... 目的:研究胃复安对胶囊内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11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患者在吞服胶囊后立即肌注胃复安针10 mg,对照组患者不予注射胃复安针。观察2组患者的胶囊胃通过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等项目。结果:各有58例患者进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有51例完成全小肠检查,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87.9%,对照组有48例完成全小肠检查,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82.8%。对照组和干预组胶囊平均胃通过时间分别为(32.45±29.63)min和(45.81±40.01)min,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肠通过时间分别为(252.69±113.29)min和(258.75±83.83)min,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吞服胶囊内镜后肌注胃复安针10 mg可明显缩短胶囊胃通过时间,不影响小肠通过时间,可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内窥镜检查/方法 甲氧氯普胺/治疗应用 胃复安 胃通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间无痛肠镜息肉摘除术后早期饮食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袁华娣 张艳阳 陆新良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3-795,共3页
目的:分析日间手术无痛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后早期开放饮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360例无痛肠镜息肉摘除患者分为常规饮食组和早期进食组,各180例。两组均于术前晚无渣半流饮食,术前4 h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舒泰清)行... 目的:分析日间手术无痛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后早期开放饮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360例无痛肠镜息肉摘除患者分为常规饮食组和早期进食组,各180例。两组均于术前晚无渣半流饮食,术前4 h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舒泰清)行肠道准备。常规饮食组术后完全禁食,予静脉补液,次日晨开放流质饮食,3d后过渡到正常饮食;早期进食组术后2h开放流质饮食,次日晨改半流质饮食,3d后过渡至正常饮食。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腹痛、术后低血糖反应、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出血、术后补液量。结果:早期进食组与常规饮食组比较,术后低血糖反应、术后补液量和首次排便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痛、术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间手术无痛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后早期开放饮食安全可行,而且能明显降低术后患者不适主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镜息肉摘除术 饮食 日间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P100基因沉默抑制胰腺癌细胞AsPC-1的侵袭能力 被引量:4
5
作者 谢传高 魏树梅 +2 位作者 陈清宇 陈佳敏 蔡建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48-1351,共4页
目的:研究鸟嘌呤核苷酸交换蛋白100(GEP100)基因沉默对胰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质粒pSuper-retro-puro-GEP100转染入胰腺癌AsPC-1细胞株,通过RNA干扰建立GEP100基因稳定沉默的细胞克隆。以基质侵润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 目的:研究鸟嘌呤核苷酸交换蛋白100(GEP100)基因沉默对胰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质粒pSuper-retro-puro-GEP100转染入胰腺癌AsPC-1细胞株,通过RNA干扰建立GEP100基因稳定沉默的细胞克隆。以基质侵润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以过河实验检测细胞移动能力,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上皮型钙黏连蛋白(E-cadherin)的表达。结果:沉默GEP100表达后,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明显受抑,基质侵润实验显示,GEP100干扰组、空载体对照组、未转染组的穿膜细胞分别为每视野46.62±5.25、115.40±12.46、111.82±10.82,干扰组与空载体对照组、未转染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细胞的移动能力仅受到轻微影响,GEP100干扰组、空载体对照组、未转染组细胞的过河时间分别为(52.68±4.12)h、(47.56±3.42)h、(48.60±5.24)h,各组间无明显差异;沉默GEP100促使细胞从间皮形态向上皮形态转化,并显著增加了E-cadherin蛋白表达(P<0.05)。结论:沉默GEP100可明显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而对细胞的移动能力无明显影响,E-cad-herin表达上调,细胞表现出间皮向上皮形态转化倾向,提示GEP100可能通过调节E-cadherin的表达来影响细胞间黏附连接的功能,从而在胰腺癌的侵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E—cadherin 肿瘤侵润 肿瘤转移 鸟嘌呤核苷酸交换蛋白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接受模型在压力性损伤管理软件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华芬 沈鸣雁 +6 位作者 孙红玲 许彩云 夏金萍 历书岩 张凤英 黄鑫 程俊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8-683,共6页
目的:分析技术接受模型在压力性损伤管理软件推广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制定压力性损伤管理软件推广方案,包括优化软件性能、制作软件使用标准化作业流程、分阶段(试运行期、成长期、巩固期)推广软件、全程培训和协... 目的:分析技术接受模型在压力性损伤管理软件推广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制定压力性损伤管理软件推广方案,包括优化软件性能、制作软件使用标准化作业流程、分阶段(试运行期、成长期、巩固期)推广软件、全程培训和协同管理。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某省具有护理信息化建设基础的3家三级甲等医院和2家三级乙等医院推广压力性损伤管理软件,采用"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防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压力性损伤管理软件满意度评价表"分别评价软件推广的有用性和易用性。结果:实施推广方案后,5家医院在压力性损伤及风险程度评估正确率、压力性损伤防护举措正确率、压力性损伤质量监控措施正确率方面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从2.25%降至0.65%;各层级护士对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耗时从(3.43±2.69)min缩短至(2.57±2.08)min,护士对压力性损伤管理软件的易用性总体满意率为93.9%。结论:技术接受模型在压力性损伤管理软件推广中是可行的,且能提高压力性损伤管理成效,提升护士满意度,获得良好的推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接受模型 压力性损伤 信息系统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六西格玛法缩短危重患者从病房到重症监护室的转运时间 被引量:19
7
作者 宋剑平 冯燕 +2 位作者 吕敏芳 徐珏华 张玉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3-847,共5页
目的探讨缩短危重患者从病房到重症监护室转运时间的护理管理方案。方法 2015年11月至12月,实地调研普通病房转运至重症监护室抢救的30例危重患者,运用六西格玛DMAIC五步法,将转运流程细化为7个主流程及22个子流程,确定转运过程中的质... 目的探讨缩短危重患者从病房到重症监护室转运时间的护理管理方案。方法 2015年11月至12月,实地调研普通病房转运至重症监护室抢救的30例危重患者,运用六西格玛DMAIC五步法,将转运流程细化为7个主流程及22个子流程,确定转运过程中的质量关键点,识别对患者安全转运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为配置多功能危重患者转运车、设计危重患者转运重症监护室前核查表、增加危重患者转运小组、加强低年资护士培训、运用SBAR标准交接模式等。实施系列控制方案后,2016年5月至6月再次调查30例危重患者的转运资料。结果改进后,在不增加转运人员和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危重患者从病房至重症监护室的总转运时间显著缩短(t=15.052,P<0.001),抢救成功率从91.67%提高至98.01%。结论运用六西格玛DMAIC方法重建了危重患者从病房到重症监护室的转运流程,能有效缩短转运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法 危重患者 转运时间 护理 流程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断环状胰腺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蔡建庭 陈佳敏 +4 位作者 杜勤 陈妙研 陆新良 马望前 钱可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48-650,共3页
关键词 环状胰腺 造影诊断 逆行胰胆管 内镜 疑似病例 先天性疾病 消化道症状 开腹探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女性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育知识问卷的信度、效度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厉书岩 王华芬 +3 位作者 姚金兰 姚梅琪 陈焰 吕敏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4期460-464,共5页
目的 :将女性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育知识问卷(Crohn’s and Colitis Pregnancy Knowledge Score,CCPKnow)汉化,并进行中文版CCPKnow的信度、效度评价。方法 :对量表进行科学、严谨的跨文化调适并对10名患者进行预试验形成... 目的 :将女性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育知识问卷(Crohn’s and Colitis Pregnancy Knowledge Score,CCPKnow)汉化,并进行中文版CCPKnow的信度、效度评价。方法 :对量表进行科学、严谨的跨文化调适并对10名患者进行预试验形成中文版CCPKnow,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浙江省三家三级甲等医院200名患者进行调查,以评价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果:中文版CCPKnow的总Cronbach’sα系数为0.856,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6-0.950,重测信度为0.814,总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CVI)平均值为0.930,各条目的 CVI值为0.880-1.000,问卷共提取5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3.551%,17个条目在相应公因子上的载荷值均大于0.4,5个维度间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375-0.579,5个维度得分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603-0.782。结论 :中文版CCPKnow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价我国育龄期女性炎症性肠病患者生育知识水平,为针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生育知识问卷 炎症性肠病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IS^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言 宋震亚 +3 位作者 范燕萍 王海珍 余永芳 吴梦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在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2例肝硬化患者,根据传统Child-Pugh分级分为A、B、C三组。均做常规肝功能生化检测及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结果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加重,呼气试验参数... 目的探讨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在评估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2例肝硬化患者,根据传统Child-Pugh分级分为A、B、C三组。均做常规肝功能生化检测及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结果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加重,呼气试验参数值MVmax40(40分钟前代谢速率峰值与正常值(27)的比值)、CUM40(40分钟CO2累积呼出丰度与正常值(12)的比值)和CUM120(120分钟CO2累积呼出丰度与正常值(28)的比值)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参数值与Child-Pugh分级计分及一些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显著相关(P<0.05)。结论IRIS13C(红外线同位素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能准确反应肝脏储备和代偿功能,是传统Child-Pugh分级及临床肝功能生化检测评估肝功能的有益补充,具有即时、安全、有效、定量、无创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 肝硬化 Child—Push肝功能分级 肝功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gIα cDNA过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群燕 陆晓凤 +1 位作者 王良静 姒健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9-505,共7页
目的:构建再生蛋白Iα(regeneration gene Iα,RegIα)的cDNA过表达质粒表达载体,在体外评价其对胃癌细胞株增殖及其凋亡的影响。方法:根据RegIαcDNA的全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的方法从胃黏膜组织的总RNA中获取RegIα的cDNA编码区域的... 目的:构建再生蛋白Iα(regeneration gene Iα,RegIα)的cDNA过表达质粒表达载体,在体外评价其对胃癌细胞株增殖及其凋亡的影响。方法:根据RegIαcDNA的全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的方法从胃黏膜组织的总RNA中获取RegIα的cDNA编码区域的全序列,经测序其与目的基因序列一致。将获取的RegIα序列经TA克隆和亚克隆至pIRES2-EGFP真核表达质粒载体中;将构建的RegIα过表达质粒载体pIRES2-RegIα-EGFP转染胃癌细胞株MKN28,并用空载体pIRES2-EGFP作为对照,利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pIRES2-RegIα-EGFP的MKN28细胞株。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RegIα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RegIα过表达后MKN28细胞增殖及拮抗H2O2诱导凋亡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RegIαcDNA的全序列表达质粒。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转染pIRES2-EGFP质粒的MKN28细胞RegI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MTT试验显示: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升高(P<0.05),而且拮抗H2O2凋亡的能力增强(P<0.05)。结论:RegIα的过表达能明显增强胃癌细胞MKN28的增殖和拮抗H2O2诱导凋亡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再生/遗传学 细胞系 肿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遗传载体 质粒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F1TFF2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建庭 石淑青 韩豫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观察三叶因子I(Trefoilfactor1,TFF1)、三叶因子II(Trefoilfactor2,TFF2)在胃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及胃癌的表达,探讨TFF1、TFF2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正常胃粘膜、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癌组织各30例,采用SP... 目的:观察三叶因子I(Trefoilfactor1,TFF1)、三叶因子II(Trefoilfactor2,TFF2)在胃癌前病变(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及胃癌的表达,探讨TFF1、TFF2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正常胃粘膜、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癌组织各30例,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进行TFF1、TFF2蛋白的定位和半定量检测。结果:正常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四种病变中,TFF1、TFF2表达呈逐渐减弱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TFF1、TFF2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生过程中进行性下调,TFF1、TFF2蛋白表达可作为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发生 蛋白表达 肠上皮化生 胃粘膜 不典型增生 三叶因子 正常 半定量检测 蛋白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治疗炎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建蓉 马望前 汤慧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9-665,共7页
炎性肠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性疾病,尚无理想治疗方法。磷酸二酯酶(PDE)通过介导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的水解影响细胞内信号级联反应,从而调控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PDE抑制剂如多种PDE4... 炎性肠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性疾病,尚无理想治疗方法。磷酸二酯酶(PDE)通过介导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的水解影响细胞内信号级联反应,从而调控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PDE抑制剂如多种PDE4抑制剂、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及伐地那非)、PDE3抑制剂(西洛他唑)、PDE9抑制剂(PF-04447943)、PDE3/PDE4双抑制剂(pumafentrine)对实验性结肠炎具有改善作用;PDE4抑制剂阿普司特在临床试验中较替托司特的治疗优势更明显。本文就PDE抑制剂在炎性肠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病 磷酸二酯酶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环磷酸腺苷 环磷酸鸟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sCD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吴勤动 石益海 +1 位作者 朱永良 李茂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8-239,共2页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CD8(sCD8)水平变化与肝细胞损伤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CD8水平。肝硬化患者血清sCD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其血清sCD8水平与肝功能指标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呈正相关 (r=0 35 4 ,P <0 ...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CD8(sCD8)水平变化与肝细胞损伤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CD8水平。肝硬化患者血清sCD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其血清sCD8水平与肝功能指标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呈正相关 (r=0 35 4 ,P <0 0 5 ) ,与白蛋白 (A)水平呈负相关 (r=- 0 339,P <0 0 5 ) ,血清sCD8在Child -Pugh分级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患者血清sCD8水平增高与肝细胞损伤、肝功能障碍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清可溶性sCD8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肝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茶水提取物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凯 朱晟易 +2 位作者 童钰铃 余咪咪 宋震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992-1995,共4页
目的探讨普洱茶水提取物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干预作用。方法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将50只SD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脂肪肝模型组、普洱茶组、饮食控制组、饮食普洱茶组,每组10只。实验12周后,测定大鼠体质量、肝质量、血脂水平、肝组织TG... 目的探讨普洱茶水提取物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干预作用。方法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将50只SD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脂肪肝模型组、普洱茶组、饮食控制组、饮食普洱茶组,每组10只。实验12周后,测定大鼠体质量、肝质量、血脂水平、肝组织TG和TC含量,并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脂肪肝模型组比较,3个干预组肝脏病理切片提示肝脏脂肪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大鼠肝湿质量显著下降(P<0.01),肝组织TG、TC含量显著下降(P<0.01),血清HDL-C显著升高(P<0.01);饮食控制组与饮食普洱茶组大鼠血清LDL-C显著降低(P<0.01);普洱茶组和饮食普洱茶组大鼠血清TG显著降低(P<0.01);普洱茶组和饮食普洱茶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普洱茶水提取物具有明显降低血脂,改善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可能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早期预防和治疗有效的饮食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非酒精性脂肪肝 降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早期诊断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张韵竹 朱春鹏 陆新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6-333,共8页
早期诊断是胃癌患者良好预后的关键,如何在人群中筛查胃癌高危者是当前的一个热点。基于血清的胃癌早期诊断检测适用于高风险人群筛查,更加方便、安全。本文介绍了胃癌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包括血清DNA甲基化、各种RNA、胃蛋... 早期诊断是胃癌患者良好预后的关键,如何在人群中筛查胃癌高危者是当前的一个热点。基于血清的胃癌早期诊断检测适用于高风险人群筛查,更加方便、安全。本文介绍了胃癌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包括血清DNA甲基化、各种RNA、胃蛋白酶原、胃泌素、骨桥蛋白、MG7-Ag和CA724等血清生物学标志物在胃癌诊断方面的价值,并指出寻找胃癌特异的RNA是比较有前景的早期诊断和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诊断 胃肿瘤/血液 生物标记 肿瘤/血液 早期诊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薛恩复 马望前 汤慧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35-541,共7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特发性肠道炎性疾病。磷酸二酯酶4(PDE4)是介导炎症的关键酶,其抑制剂能有效控制多种炎症性疾病。本文综述了已有PDE4抑制剂咯利普兰、美索普兰、罗氟司特、替托司特和阿普司特对IBD的非临床研究及替托司特、...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特发性肠道炎性疾病。磷酸二酯酶4(PDE4)是介导炎症的关键酶,其抑制剂能有效控制多种炎症性疾病。本文综述了已有PDE4抑制剂咯利普兰、美索普兰、罗氟司特、替托司特和阿普司特对IBD的非临床研究及替托司特、阿普司特对IBD的临床研究。其机制涉及抑制肿瘤坏死因子形成、减轻结肠组织炎症、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和抑制胶原沉积等。作为IBD治疗的新药,PDE4抑制剂阿普司特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罗氟司特等虽未开始临床试验,但具有深入研究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酯酶4 炎症性肠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病理学指标和分子生物学标志物评估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余轶 黄梦贻 陆新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3-1330,共8页
基于病理学特征的危险度分层标准是目前评估胃肠道间质瘤(GIST)进展潜能与预后的主要方法。肿瘤转移及转移灶分布范围和手术切缘也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并且影响手术或靶向治疗的决策。同时,疾病的进展和转归是各种内在遗传和表观... 基于病理学特征的危险度分层标准是目前评估胃肠道间质瘤(GIST)进展潜能与预后的主要方法。肿瘤转移及转移灶分布范围和手术切缘也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并且影响手术或靶向治疗的决策。同时,疾病的进展和转归是各种内在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作用的累积效应。随着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发展,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包括v-kitHardy-Zuckerman4猫科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PDGFRA)基因突变、特定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DNA甲基化、微小RNA(miRNA)、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和肿瘤增殖抗原(Ki67)等在评估GIST恶性进展潜能、靶向治疗效果和预后方面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研究预后相关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有利于理解GIST进展及复发的内在机制,并有可能挖掘潜在的治疗靶点。现回顾近年来关于GIST预后因素的相关研究,综述影响GIST预后的临床病理学指标、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及其应用价值,从而对GIST进展风险和预后进行更全面的评估,为制定个体化的精准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预后 甲磺酸伊马替尼 手术切缘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生物学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结合蛋白1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晨静 潘驰 +1 位作者 潘文胜 陈光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硒结合蛋白1(SBP1)共价结合于硒参与多种细胞内硒的转运。然而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是一种新型抗肿瘤物质。近年来随着对SBP1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不但可作为预后指导个性化治疗策略的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而且... 硒结合蛋白1(SBP1)共价结合于硒参与多种细胞内硒的转运。然而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与肿瘤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是一种新型抗肿瘤物质。近年来随着对SBP1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不但可作为预后指导个性化治疗策略的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而且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并提高肿瘤细胞的化疗敏感性,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治疗策略应用于临床。该文旨在探讨SBP1的抗肿瘤机制及其作为潜在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以期指导临床肿瘤个性化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结合蛋白1 个性化指标 抗肿瘤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颗粒细胞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20
作者 林海君 余晶晶 +1 位作者 林琪 毛建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21-923,共3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结直肠GCT患者的临床特征、肠镜表现、肿瘤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8例结直肠GCT中男性居多,平均发病年龄51.2岁。4... 目的 探讨结直肠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结直肠GCT患者的临床特征、肠镜表现、肿瘤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8例结直肠GCT中男性居多,平均发病年龄51.2岁。4例腹泻,2例便秘,2例无症状;肿瘤直径2~13 mm,平均6 mm;6处病灶位于近端结肠,3处病灶位于直肠。6例肿瘤行内镜下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锲形切除术,1例为活检咬除。治疗后随访时间2个月~5年(中位数23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的证据。结论结直肠GCT内镜下大多表现为黏膜隆起,免疫组化染色可明确诊断,内镜下切除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颗粒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