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TACE术后胆管狭窄致梗阻性黄疸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
作者 蒋振宇 朱锦辉 曹利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1-443,448,共4页
目的分析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胆管狭窄致梗阻性黄疸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11年3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29例因肝癌行肝脏TAC... 目的分析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胆管狭窄致梗阻性黄疸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11年3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29例因肝癌行肝脏TACE治疗后出现胆管狭窄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为原发性肝癌,3例为转移性肝癌。肝癌经TACE治疗后出现梗阻性黄疸的时间为5-16个月,中位时间为8个月。结果 9例胆管狭窄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梗阻性黄疸,6例经外科手术,1例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胆管支架放置治疗使梗阻解除,2例仅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PTCD)。术后梗阻性黄疸均获得明显缓解。2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梗阻性黄疸随访3年,无胆管梗阻再发和肿瘤的复发;其余7例随访3~13个月,死于原发病恶化。结论手术或介入手段治疗肝癌TACE术后胆管狭窄致梗阻性黄疸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根据原发病和胆管梗阻的部位、范围决定外科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 胆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细胞株Bel-7402中侧群细胞的分离和致瘤能力 被引量:5
2
作者 陈伟 姜楠 +4 位作者 张彤 李华 张琪 陈规划 曾宪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1-566,576,共7页
【目的】分选肝癌Bel-7402细胞中的侧群(SP)细胞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FACS)技术将Bel-7402细胞分为SP细胞和非侧群(NSP)细胞2亚群。实验分组:SP组与NSP组。细胞生长曲线法和平板克隆法比较SP细胞和NS... 【目的】分选肝癌Bel-7402细胞中的侧群(SP)细胞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FACS)技术将Bel-7402细胞分为SP细胞和非侧群(NSP)细胞2亚群。实验分组:SP组与NSP组。细胞生长曲线法和平板克隆法比较SP细胞和NSP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RT-PCR法检测SP细胞和NSP细胞的CD133、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动蛋白G2(ABCG2)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无血清培养法检测SP细胞及NSP细胞成球率;非肥胖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体内成瘤实验比较SP细胞和NSP细胞的致瘤性。【结果】Bel-7402细胞中分选出的SP细胞比例为(2.4±0.0)%。生长曲线表明SP细胞的增殖速度快于NSP细胞(P<0.05)。SP、NSP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0.5±2.6)%、(5.1±0.9)%,两者差异明显(P<0.05)。SP细胞ABCG2 mRNA和CD133 mRNA平均表达水平分别是NSP细胞的3.03倍(P<0.01)和1.98倍(P<0.01)。SP细胞凋亡率为(0.89±0.23)%,低于NSP细胞(P<0.05)。在无血清培养基中,SP细胞成球率为(14.1±1.9)%,高于NSP细胞(P<0.05)。1×103、104、105数量的SP细胞形成皮下移植瘤(P>0.05,P<0.05,P<0.05),而1×105NSP细胞则还不能成瘤。【结论】肝癌Bel-7402细胞中的SP细胞可能富集了肝癌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侧群细胞 肿瘤干细胞 BEL-740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