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总管窗显露联合中路纵剖法在腹腔镜下困难胆囊三角解剖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黄三雄 吴育连 +1 位作者 唐成武 王耀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0-223,241,共5页
目的探讨胆总管窗显露联合中路纵剖法在腹腔镜下困难胆囊三角解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1月-2013年11月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1328例资料,困难胆囊三角解剖104例,包... 目的探讨胆总管窗显露联合中路纵剖法在腹腔镜下困难胆囊三角解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1月-2013年11月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1328例资料,困难胆囊三角解剖104例,包括急性胆囊炎96例(其中坏疽性胆囊炎11例,胆囊穿孔2例,Mirizzi综合征18例,腹腔严重粘连13例,Calot三角严重粘连7例),胆囊萎缩8例(其中3例Calot三角呈冰冻状致密粘连)。改变传统顺逆分离的方法,采用中路纵剖法联合胆总管窗显露,分析其手术效果及技巧。结果 102例采用中路纵剖法成功完成LC,其中88例行胆总管窗显露;中转开腹手术2例,包括1例术中证实胆囊管腺癌,1例萎缩性胆囊炎右肝动脉损伤出血。102例LC手术时间(62.0±16.4)min,术后3-5 d出院,无出血、感染、胆漏、黄疸,无死亡病例。结论显露胆总管窗,联合中路纵剖法,能更好地显示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管之间的关系,预防胆管损伤,完成复杂困难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困难胆囊三角 胆总管窗 中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肠道支架联合腹腔镜Ⅰ期手术治疗梗阻性左侧大肠癌21例 被引量:20
2
作者 郑超 吴育连 李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17-419,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术前肠道支架减压联合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梗阻性左侧大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于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梗阻性左侧大肠癌患者21例,术前行结肠镜下肠道... 目的:探讨运用术前肠道支架减压联合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梗阻性左侧大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于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梗阻性左侧大肠癌患者21例,术前行结肠镜下肠道支架置入解除肠梗阻,7~10d后行腹腔镜下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结果:20例患者腹腔镜手术成功,1例因肿瘤侵犯左侧输尿管而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80~320min,平均220min;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5d,平均3d;1例出现切口感染,无吻合口漏发生。结论:术前肠道支架减压联合腹腔镜Ⅰ期手术是治疗梗阻性左侧大肠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肠梗阻 肠道支架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干扰RNA抑制CD97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施小宇 陶思丰 +2 位作者 陈力 彭淑牖 HOANG-VU Cuong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85-1289,共5页
目的:设计合成有效的siRNA-CD97,体外转染胃癌细胞株,观察CD97表达改变及其与胃癌细胞株迁移、侵袭能力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AGS和MGC803胃癌细胞株。针对CD97基因设计siRNA,采用化学法合成,筛选出最有效的siRNA-CD97。siRNA-CD97转染... 目的:设计合成有效的siRNA-CD97,体外转染胃癌细胞株,观察CD97表达改变及其与胃癌细胞株迁移、侵袭能力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AGS和MGC803胃癌细胞株。针对CD97基因设计siRNA,采用化学法合成,筛选出最有效的siRNA-CD97。siRNA-CD97转染胃癌细胞后分别用real-time RT-PCR、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CD97 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的改变,并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在siRNA-CD97转染后48 h,real-time RT-PCR结果显示AGS和MGC803细胞CD97 mRNA的表达量相对于未转染的细胞分别下降了(89.34±9.95)%和(95.42±1.93)%。转染后72 h,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GS细胞CD97EGF和CD97stalk抗原的表达强度相对于未转染的细胞分别下降了(19.29±3.45)%和(30.11±5.93)%,MGC803细胞CD97EGF和CD97stalk抗原的表达强度相对于未转染的细胞分别下降了(26.25±5.73)%和(16.22±3.23)%。MTT法检测结果显示,siRNA-CD97转染前后细胞的吸光度值没有显著差异。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AGS细胞siRNA-CD97转染组迁移和侵袭细胞相对于未转染组分别下降了(67.63±12.03)%和(68.02±15.63)%,MGC803细胞转染组迁移和侵袭细胞相对于未转染组分别下降了(14.92±2.03)%和(22.09±5.43)%。结论:胃癌细胞转染siRNA-CD97能够抑制CD97 mRNA和蛋白表达,随着CD97表达的降低,细胞迁移和转移的能力也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97 小干扰RNA 细胞迁移 肿瘤侵袭 AGS细胞 MGC80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大鼠内毒素、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的变化及甘氨酸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海军 彭淑牖 +2 位作者 杨含维 许斌 刘颖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53-953,957,共2页
目的 :观察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内皮素 - 1(ET - 1)、一氧化氮 (NO)的变化和甘氨酸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标准Wistar大鼠 90只 ,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 (A)、胆总管结扎组 (B)和胆总管结扎 +甘氨酸组 (C)。手术结扎胆总管复制梗阻性... 目的 :观察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内皮素 - 1(ET - 1)、一氧化氮 (NO)的变化和甘氨酸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标准Wistar大鼠 90只 ,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 (A)、胆总管结扎组 (B)和胆总管结扎 +甘氨酸组 (C)。手术结扎胆总管复制梗阻性黄疸模型。甘氨酸用药方法为术前 5d ,术后 6d自由饮用含 5 %甘氨酸的水溶液 ,术后第8d测胆红素、内毒素、ET - 1和NO水平并进行 3组间的两两比较。结果 :胆红素、内毒素、ET - 1和NO水平 ,B组和C组均显著高于A组 ,且ET - 1和NO水平B组也显著高于C组。但胆红素和内毒素水平在B组和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梗阻性黄疸时 ,内毒素、ET - 1、NO水平均增高 ,甘氨酸能降低内毒素的生物学效应 ,减少ET - 1和NO的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郁积 内毒素类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甘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细胞侵犯微血管的临床相关因素及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金赟 李江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50-553,共4页
肝癌的微血管侵犯被认为是影响肝癌术后复发、预后评估的重要因素。针对微血管侵犯的治疗仍未被重视,微血管侵犯的术前识别仍是尚未解决的难题。综述了肝癌微血管侵犯相关的临床因素及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归纳了包括肿瘤大小、数目、... 肝癌的微血管侵犯被认为是影响肝癌术后复发、预后评估的重要因素。针对微血管侵犯的治疗仍未被重视,微血管侵犯的术前识别仍是尚未解决的难题。综述了肝癌微血管侵犯相关的临床因素及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归纳了包括肿瘤大小、数目、分化程度、脱-γ-羧基凝血酶原、甲胎蛋白等被证实与微血管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多种因素,认为寻找新的特异性的血清标记物,仍是该领域需努力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微血管侵犯 生物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人肝癌和癌旁组织中抗氧化酶及相关指标的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喻宏伟 陈春英 +5 位作者 王江雪 高愈希 邓贵龙 刘颖斌 彭淑牖 柴之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1-303,共3页
目的:研究肝癌晚期切除样品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抗氧化酶及相关指标,探讨氧化应激反应水平在肝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测定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 目的:研究肝癌晚期切除样品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抗氧化酶及相关指标,探讨氧化应激反应水平在肝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测定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及谷胱甘肽(GSH)、蛋白总巯基、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含量(P<0.05)。结果:肝癌组织CAT和GSH-Px的活性显著高于相应的周围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的T-AOC含量则高于肝癌组织。结论:晚期肝癌组织中,体内抗氧化系统有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抗氧化体酶 氧化应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壁入路内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5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利平 阙日升 吴峥嵘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11-211,213,共2页
本文报道 5例青年女性单发甲状腺腺瘤经胸壁入路内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 ,在胸前作一 1 5cm切口 ,在左右乳晕上缘分别作 0 5cm和 1 2cm切口 ,经前胸壁径路 ,利用超声刀分离皮下直至颈部 ,并利用超声刀切开颈前肌群 ,游离出患侧甲状腺... 本文报道 5例青年女性单发甲状腺腺瘤经胸壁入路内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 ,在胸前作一 1 5cm切口 ,在左右乳晕上缘分别作 0 5cm和 1 2cm切口 ,经前胸壁径路 ,利用超声刀分离皮下直至颈部 ,并利用超声刀切开颈前肌群 ,游离出患侧甲状腺并切除之。手术过程顺利 ,达到创伤小 ,恢复快 ,颈部无手术疤痕的美容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辅助 甲状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手工吻合方法对腹腔粘连形成的影响
8
作者 黄从云 彭淑牖 +4 位作者 李江涛 赵之明 薛建锋 刘付宝 孙菊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89-2490,共2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不同手工吻合方法对腹腔粘连形成的影响。方法:家兔分成4组,二层吻合组、一层吻合组、粘膜外吻合组和浆肌层吻合组,每组10只。每只动物5个吻合口,即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回肠端端吻合(2个)和结肠端端吻合(2个)。术后第3... 目的:探讨胃肠道不同手工吻合方法对腹腔粘连形成的影响。方法:家兔分成4组,二层吻合组、一层吻合组、粘膜外吻合组和浆肌层吻合组,每组10只。每只动物5个吻合口,即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回肠端端吻合(2个)和结肠端端吻合(2个)。术后第3、7 d,每组处死一半动物,观察粘连情况和测定吻合破裂压。结果:术后第3、7 d,二层吻合的腹腔粘连程度和一层吻合无明显差异,浆肌层吻合的腹腔粘连程度和粘膜外吻合无明显差异,但二层吻合、一层吻合的腹腔粘连程度比浆肌层吻合、粘膜外吻合严重。术后第3 d,胃肠道吻合各组吻合破裂压无明显差异。术后第7 d,浆肌层吻合的吻合破裂压高于其它吻合。结论:胃肠道二层吻合和一层吻合术后腹腔粘连程度重于粘膜外吻合和浆肌层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吻合术 腹腔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多元醇法制备及其在磁共振造影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瑾 张辉 +2 位作者 杨德仁 谢秋萍 黄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8-883,共6页
利用高温多元醇方法制备了核心粒径为5~10nm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并且样品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分散性。系统研究了修饰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生长条件对颗粒的尺寸、水中分散性及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选用带有强极... 利用高温多元醇方法制备了核心粒径为5~10nm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并且样品在水溶液中具有良好分散性。系统研究了修饰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生长条件对颗粒的尺寸、水中分散性及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选用带有强极性基团的修饰剂如HOOC-PEG-COOH、PAA、PVP,增加修饰剂的用量,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可以增大颗粒的尺寸、改善它们的分散性、窄化粒径分布。磁性能研究表明所得样品在室温下都具有超顺磁性,并且尺寸越大,饱和磁化强度越大。磁共振实验表明样品对细胞具有很好的造影效果,其中PVP修饰的样品造影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醇法 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 磁共振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