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质量改进在缩短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时间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7
1
作者 傅晓 赵西耀 +3 位作者 王力 李向新 刘兰芹 吴慧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972-2977,共6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缩短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入院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改善AIS患者的临床预后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建德分院...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缩短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入院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改善AIS患者的临床预后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建德分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88例,剔除非急诊就诊者9例,最终纳入研究者79例。根据CQI实施与否进行分组,即2015年1月前为改进前组(46例),2015年4月后为改进后组(33例)。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AIS患者平均DNT为101.2 min,高于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关于AIS的早期管理指南要求的60 min。因此,2015年1—4月运用CQI理念与方法管理AIS患者的诊治流程,使符合静脉溶栓治疗条件的AIS患者在入急诊室60 min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时间截至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入急诊室到颅脑CT检查时间,颅脑CT检查到开始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静脉溶栓治疗后24 h、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静脉溶栓治疗7 d内症状恶化、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静脉溶栓治疗后3个月改良Rankin评分(mRS),预后良好发生率,病死率。结果为保证两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发生率及NIHSS具有可比性,剔除部分患者,最终纳入改进前组35例患者,改进后组20例患者。改进后组患者颅脑CT检查到开始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短于改进前组(P<0.05);两组患者入急诊室到颅脑CT检查时间,静脉溶栓治疗后24 h、7 d NIHSS,静脉溶栓治疗7 d内症状恶化、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静脉溶栓治疗后3个月mRS,预后良好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QI在缩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DNT中的临床价值明显,且能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在各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入院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时间 持续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何芳梅 李亚军 赵西耀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59-663,共5页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UPS)是真核生物细胞内高度保守的多肽,是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依赖性的细胞内非溶酶体途径蛋白降解通路,在生物体内负责大多数细胞周期过程中的蛋白降解,包括凋...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UPS)是真核生物细胞内高度保守的多肽,是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依赖性的细胞内非溶酶体途径蛋白降解通路,在生物体内负责大多数细胞周期过程中的蛋白降解,包括凋亡、基因转录、细胞信号通路和溶酶体消化过程等[1]。蛋白酶体系统主要降解胞质和胞核内可溶性蛋白质,其特点:中性环境,无需钙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缺血性脑血管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相关基因Atg7 rs1170690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贺鹏 赵西耀 +2 位作者 陈煜森 陈霄仪 郑伟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13-1316,共4页
目的研究Atg7内含子区rs1170690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方法 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收集130例帕金森病患者(病例组)和同期109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样,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Atg7rs11706903基... 目的研究Atg7内含子区rs1170690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关系。方法 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收集130例帕金森病患者(病例组)和同期109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样,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Atg7rs11706903基因多态性。结果 rs11706903位点各基因型病例组基因型频率AA 10.00%、AC 52.31%、CC 37.69%,等位基因频率A 36.15%、C 63.85%;对照组基因型频率AA 7.34%、AC 49.54%、CC 43.12%,等位基因频率A 32.11%、C 67.89%。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1.001,P>0.05)。结论 Atg7内含子区rs1170690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帕金森病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自噬相关基因 内含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rs1170690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MA6基因rs17458312位点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西耀 何芳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PSMA6基因rs17458312(-1520C/T)位点的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211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和20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检测PSMA6基因rs17458312位点...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PSMA6基因rs17458312(-1520C/T)位点的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211例脑梗死患者(病例组)和20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检测PSMA6基因rs1745831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数的分布。结果 CC、CT、TT基因型频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性别分层后,各亚组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SMA6基因rs17458312位点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MA6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