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年中国基本保健和全科医学科研论文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曹新阳 汪洋 +1 位作者 徐志杰 许岩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4期4232-4240,4258,共10页
背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化,基本保健和全科医学研究近年在我国发展迅速,论文发表数量迅速增加。目的归纳和分析发表于2021年的我国基层卫生和全科医学研究领域的科研论文,探究其在论文发表数量、发表期刊、地域、机构、研究类别... 背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化,基本保健和全科医学研究近年在我国发展迅速,论文发表数量迅速增加。目的归纳和分析发表于2021年的我国基层卫生和全科医学研究领域的科研论文,探究其在论文发表数量、发表期刊、地域、机构、研究类别、研究方法、作者数量上的特点。方法本文结合了范围综述方法和文献计量技术,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我国科研机构研究者于2021年发表的基本保健和全科医学领域的科研论文进行了系统检索和定量分析。结果在2021年,我国基本保健和全科医学领域发表的原创研究论文为3122篇。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表的论文量占比为57.69%,但其论文多数为单一作者撰写;在此类机构中,东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表的论文占比为80.12%;研究类别以临床研究(58.23%)和卫生服务研究(27.07%)为主;VOSviewer对关键词的共现分析显示其研究主题聚焦于“慢性病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些论文在研究方法上多使用随机对照试验(40.87%)和横断面调查(36.71%);该领域绝大多数的论文均发表于非核心且非SCI/SSCI期刊(76.75%),仅有6.98%的论文发表于SCI/SSCI期刊。结论我国基本保健和全科医学领域的生产力水平目前已发展至全球首位,其中,东部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出了主要贡献。其研究主题较贴近机构实践及国家的医疗卫生政策。但该领域目前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研究者缺乏合作、大量使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的研究可能存在质量隐忧、国际SCI/SSCI期刊对我国该领域研究的认可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卫生保健 全科医学 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中国基层卫生和全科医学方法学质量评价报告:定量研究、系统综述和指南/共识部分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志康 +3 位作者 汪洋 林恺 赵洋 徐志杰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3-783,共11页
背景在新时期医疗卫生改革正在实施的当下,我国全科医学和基层卫生领域的科研产出近年来增长迅速,但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尚不清楚。目的对我国学者2021年发表的全科医学和基层卫生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定量研究、系统综述和指南类文献进行方法... 背景在新时期医疗卫生改革正在实施的当下,我国全科医学和基层卫生领域的科研产出近年来增长迅速,但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尚不清楚。目的对我国学者2021年发表的全科医学和基层卫生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定量研究、系统综述和指南类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以呈现该领域科研论文总体的方法学质量特征。方法自《2021年中国基本保健和全科医学科研论文生产力研究》中收集的3122篇论文中选取449篇论文,组织由22位来自不同机构的公共卫生和全科医学领域研究人员组成方法学质量评价小组,以2人1组的形式,在1位循证医学方法学专家的培训和指导下,使用6种适用于不同研究设计(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干预前后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系统综述、临床指南/共识)的质量评价工具,对其中的320篇论文(71.3%)进行质量评价,并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报告质量评价结果。结果114篇横断面研究论文质量问题主要为研究人群是否代表目标人群(41.2%)、调查工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是否可以确证(32.5%)、该调查是否具有临床意义(26.3%)3个条目;25篇队列研究论文质量问题在是否对队列进行了充分随访(44.0%)和各组之间的共同干预是否相似(56.0%)两个条目较为集中;34篇干预前后研究质量问题主要存在于是否在干预前后多次测量目标结局(97.1%),样本量是否足够大、足以对研究结果产生信心(82.4%)以及研究参与者能否代表符合条件的人群(61.8%)3个条目;122篇随机对照试验质量问题多集中于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实施盲法(25.4%~61.5%),对随机分配的充分隐藏(41.8%)及其他偏倚风险(72.1%)3个条目;19篇系统综述质量问题主要存在于是否报告了纳入研究的资助来源(100.0%)、综述方法是否在综述开始前制定(94.7%)、是否合理的讨论和解释了异质性(84.2%)和是否考虑了个别研究的偏倚风险(84.2%)4个条目;6篇临床指南/共识的质量均评价较低。结论我国基本保健和全科医学领域近年的科研成果在总体上方法学质量仍有限,在横断面研究、干预前后研究、随机对照试验、临床指南/共识等类别的研究中表现得尤为严重。这凸显了在我国这一研究领域加强系统性的基础科研培训、增强对科研和循证报告规范的重视,以及开发务实的制订指南的方法学规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定量研究 系统评价 方法学质量 研究设计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访谈在全科医学研究中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志杰 汪洋 钱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97-2806,共10页
深度访谈是通过与被调查者深入交谈以了解某一社会群体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探讨特定现象的形成过程,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深度访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全科医学研究,了解其基本理念和掌握设计与应用过程是掌握该方法的关键。本... 深度访谈是通过与被调查者深入交谈以了解某一社会群体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探讨特定现象的形成过程,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深度访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全科医学研究,了解其基本理念和掌握设计与应用过程是掌握该方法的关键。本文按照实施深度访谈研究的前、中、后3个阶段全面阐述其研究过程。在正式开展深度访谈研究前,研究者需要了解深度访谈有关研究目的和过程的基本理念、特点和局限性,并且明确该方法适用于哪些研究。在深度访谈研究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研究者需要重点从访谈对象的招募、访谈提纲的设计和完善、访谈资料的收集、访谈资料的分析4个阶段掌握研究的主要步骤。在完成深度访谈的资料分析后,研究者需要参照定性研究常用的报告规范撰写研究论文,增加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研究过程的透明性。此外,本文推荐了5个在全科医学研究中适用于深度访谈的方向,并介绍了可供研究者掌握深度访谈方法的学习资源。通过对深度访谈研究方法的介绍,旨在帮助全科医学和基本保健领域的研究者掌握一种适合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为提升我国该领域定性研究的质量提供方法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访谈 全科医学 定性研究 研究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全科医生接诊病案研究
4
作者 罗原 徐志杰 +5 位作者 夏瑀 石佳娜 蒋志志 周馨媚 赵洋 童钰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慢性病共病患者常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疾病与药物之间潜在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全科医生面临着难以合理评估共病药物治疗获益与风险的决策困境。本文以1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慢性病共病患者为例,展示和阐述了全科医生运用共病药物治疗... 慢性病共病患者常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疾病与药物之间潜在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全科医生面临着难以合理评估共病药物治疗获益与风险的决策困境。本文以1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慢性病共病患者为例,展示和阐述了全科医生运用共病药物治疗决策框架进行科学决策的过程,并基于阿里阿德涅原则为共病管理过程提出的多阶段目标,分析了全科医生在评估、沟通与制定治疗方案等方面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希望本文可以为改善社区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的质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接诊 全科医生 药物治疗决策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全科医生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能力提升培训需求的定性研究
5
作者 周馨媚 韩利艳 +5 位作者 夏瑀 李海昕 罗原 钱熠 赵洋 徐志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背景社区全科医生为慢性病共病患者做出药物治疗决策时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开展培训提升其决策能力是应对挑战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对于社区全科医生的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培训需求缺乏深入研究。目的了解社区全科医生在开展慢性病共... 背景社区全科医生为慢性病共病患者做出药物治疗决策时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开展培训提升其决策能力是应对挑战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对于社区全科医生的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培训需求缺乏深入研究。目的了解社区全科医生在开展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时面临的困难,以及其在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能力提升方面的培训需求,为设计相关培训课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10-05至2023-12-21,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和最大差异原则,招募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深圳市、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进行深度访谈,访谈主题围绕社区全科医生在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培训上的内容及形式需求开展。访谈内容由2名研究者独立转录和编码,并对访谈资料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共有20名社区全科医生完成访谈,15名为女性,平均年龄为(38.5±3.0)岁。基于社区全科医生当前面临的共病药物治疗决策问题,对其开展的培训内容应涵盖药物治疗评估、药物合理选择、医患沟通与共同决策、用药教育与随访4个方面。在培训形式上,社区全科医生愿意接受灵活多样的授课途径,且更为认可基于案例和结合社区医疗需求的培训方法。结论社区全科医生对慢性病共病用药决策能力存在明确的培训需求,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培训课程的构建提供理论参照,可助力培训更适应社区全科医生的工作环境与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药物治疗决策 全科医生 培训需求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PP模型的全科基层实践基地指导医师门诊教学能力提升项目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玲燕 徐志杰 +6 位作者 童钰铃 俞莹莹 毛玲娜 李博涵 孙雪 郭谊 宋震亚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1-809,共9页
背景基层实践基地指导医师的门诊教学能力是关系到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多个地区开展了社区全科师资培训项目,但缺少采用综合方法评价项目实施情况的相关研究。目的探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分层... 背景基层实践基地指导医师的门诊教学能力是关系到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多个地区开展了社区全科师资培训项目,但缺少采用综合方法评价项目实施情况的相关研究。目的探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分层督导式教学门诊”培训项目的实施现状与阻碍因素,为制定问题导向的应对策略提供理论参考和策略支持。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1月,基于CIPP模型,使用内容分析法、专家会议法、深度访谈法、专家评分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4个方面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全科医学科“分层督导式教学门诊”培训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系统评估。结果政策文件分析和文献回顾结果表明,社区师资培训是受到国家卫生政策大力支持的医疗人才培养计划,且目前在国内已有广泛的实践基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全科医学科“分层督导式教学门诊”培训制度基本涵盖了社区全科师资培训的内容和过程规范,基层实践基地制定的考核和激励制度缺乏实施细则,2021年5月—2022年1月,10名基层指导医师共完成了57人次社区教学门诊,每人参加4~7轮次,人均门诊教学能力评价得分从第1轮次的(78.6±5.7)分提升至第7轮次的(87.8±4.5)分。基层指导医师和全科住院医师对“教学场地与设备”“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及“培训效果”的满意度均超过90%,但基层指导医师对“教学激励制度”的满意度仅为20%。参与项目培训的受访者反映目前存在的主要阻碍因素是“教学相关激励制度不健全”“教学门诊患者招募困难”与“培训内容适用性不足”。结论“分层督导式教学门诊”培训项目初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下一阶段的培训中需要结合基层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以持续地改进培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考核 基层实践基地指导医师 门诊教学能力 CIPP模型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慢性病共病药物治疗决策的困境与应对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夏瑀 罗原 +4 位作者 李峥嵘 周馨媚 童钰铃 赵洋 徐志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0,118,共9页
慢性病共病是指个体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共病患者常联用多种药物治疗,给社区全科医生的科学用药决策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社区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困境形成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种动态的综合性决策框架,即共病药物治疗... 慢性病共病是指个体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共病患者常联用多种药物治疗,给社区全科医生的科学用药决策带来了挑战。本文分析了社区共病药物治疗决策困境形成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种动态的综合性决策框架,即共病药物治疗决策框架(MDMF)。该框架由社区全科医生接诊共病患者的5个阶段构成,包括“健康问题回顾”“用药综合评估”“医患共同决策”“药物治疗记录”和“安排随访计划”。MDMF能够促使社区全科医生为共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但也对其诊疗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建议对社区全科医生开展以MDMF为核心的培训、提供决策辅助支持,并采取合理的激励与监督措施,推动社区医疗机构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治疗方案,提升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药物治疗决策 决策模型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药师与全科医生团队合作的研究进展、挑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2
8
作者 邓志玲 陆益婷 +4 位作者 梁旭健 曾锐峰 李海昕 卢盼攀 徐志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79-1185,共7页
随着药师的职能转变,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药学服务的模式和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与全科医生团队的合作中可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基层药师与全科医生团队合作的内容与模式,探讨目前合作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结局、节... 随着药师的职能转变,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药学服务的模式和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与全科医生团队的合作中可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基层药师与全科医生团队合作的内容与模式,探讨目前合作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结局、节约医疗开支和规范合理用药等方面的成效,总结出合作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包括全科医生合作意愿低、患者对基层药师专业能力信心不足、基层药师的角色转换阻碍、额外增加医疗费用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针对以上阻碍因素,本文提出明确基层药师在全科医生团队中的职责、构建激励制度和加强经费管理、加强基层药师培训和构建岗位胜任力评价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和药师的沟通和互信、优化合作模式5个方面的应对策略,旨在为推动我国基层药师与全科医生团队合作提供理论借鉴和策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药师 全科医生团队 医师-药师合作管理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全科医生应对疾病焦虑障碍的管理策略
9
作者 俞玉珊 徐志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3648-3652,共5页
疾病焦虑障碍(IAD)是社区全科医生面对的常见疾病,因其治愈率低且易反复发作,往往需要长期、连续的治疗和随访。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连续的特征与IAD治疗的特点较为契合,但目前缺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IAD的策略,并且社区全科医生针对... 疾病焦虑障碍(IAD)是社区全科医生面对的常见疾病,因其治愈率低且易反复发作,往往需要长期、连续的治疗和随访。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连续的特征与IAD治疗的特点较为契合,但目前缺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IAD的策略,并且社区全科医生针对此方面开展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回顾IAD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社区全科医生在应对IAD时需把握的3个要点,分别为:如何排查其他疾病,寻找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评估潜在的医疗资源和信息资源。同时,本文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与理念,为社区全科医生管理IAD提出应对策略,包括完善症状与心理评估、践行医患共同决策和持续健康教育,旨在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全科医生IAD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焦虑障碍 疑病症 全科医生 社区卫生服务 疾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疾病协同理论的慢性病共病影响因素与管理策略 被引量:14
10
作者 徐志杰 钱熠 +2 位作者 严明 陆益婷 赵洋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8-1295,共8页
慢性病共病加重了患者的疾病负担与治疗负担,日益成为公共卫生与初级保健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有关如何应对共病挑战的认识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关注到社会和环境因素对疾病的聚集和发展产生潜在影... 慢性病共病加重了患者的疾病负担与治疗负担,日益成为公共卫生与初级保健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有关如何应对共病挑战的认识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关注到社会和环境因素对疾病的聚集和发展产生潜在影响。疾病协同理论为探索多种疾病的聚集及其与社会和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从社会和环境层面分析慢性病共病的交互作用和帮助弱势人群改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国内对该理论的介绍和研究较为匮乏。本文重点梳理了疾病协同理论的基本概念与主要观点,回顾了国外学者提出的经典模型,结合既往研究分析常见的疾病协同因素,并为我国全科医生改进慢性病共病的管理质量提出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疾病协同理论 影响因素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神经纤维瘤病并发小肠梗阻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玲娜 郭庆渠 +1 位作者 王贵峰 宋震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7-301,共5页
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合并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罕见,同时GIST肿块巨大且引起肠梗阻的病例更鲜有报道。本文报道一例有家族史的NF-1病例,患者全身皮肤以及腹腔内遍布结节,突发上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5d。入院检查腹部CT检查... 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合并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罕见,同时GIST肿块巨大且引起肠梗阻的病例更鲜有报道。本文报道一例有家族史的NF-1病例,患者全身皮肤以及腹腔内遍布结节,突发上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5d。入院检查腹部CT检查提示腹腔内有巨大肿块并压迫小肠导致肠系膜扭转、小肠梗阻。最终手术证实腹腔内巨大肿块为GIST。手术后至今半年,患者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1型/诊断 神经纤维瘤病1型/外科学 肠梗阻/病因学 小肠 胃肠道间质肿瘤/外科学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病-偏侧投掷症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静华 陈蕾 +1 位作者 邓本强 吴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18-1421,共4页
目的 分析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病-偏侧投掷症(HC-HB)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5例非酮症高血糖诱发的HC-HB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患者年龄65-83(76.6±7.2)岁,其中女... 目的 分析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病-偏侧投掷症(HC-HB)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5例非酮症高血糖诱发的HC-HB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患者年龄65-83(76.6±7.2)岁,其中女性4例、男性1例。结果 5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4例表现为单侧肢体粗大的舞蹈样或投掷样不自主运动,1例表现为全身性舞蹈症。病程中最高血糖18.6-44.6(26.6±10.5)mmol/L,尿酮体阴性。脑MRI检查显示4例对侧基底节T1加权像呈高信号、1例双侧基底节T1加权像呈高信号,无水肿或占位效应,T2加权像多为等信号。3例行脑脊液检查,蛋白水平均增高,细胞数正常;其中2例IgG指数或IgG鞘内合成率增高,经积极控制血糖和服用氟哌啶醇等药物治疗后症状基本缓解。结论 非酮症高血糖性HC-HB表现为非酮症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偏侧投掷症,MRI显示对侧基底节T1加权像高信号,偶累及双侧;早期诊治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酮症高血糖 偏侧舞蹈病-偏侧投掷症 磁共振成像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处方精简的研究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园园 徐志杰 +5 位作者 倪雅婷 梁旭健 胡雪婷 方哲明 祝悦 方力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557-1563,共7页
用药安全是老年人医疗保健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多重用药可使老年人发生潜在不恰当用药(PIM)的可能性增加,常会引起药物间相互作用并导致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甚至会使老年人住院率、医疗费用及死亡率增加。处方精简是一种基于“以患者为... 用药安全是老年人医疗保健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多重用药可使老年人发生潜在不恰当用药(PIM)的可能性增加,常会引起药物间相互作用并导致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甚至会使老年人住院率、医疗费用及死亡率增加。处方精简是一种基于“以患者为中心、医患共同决策”理念的处方优化行为,旨在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社区是慢性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社区老年患者多病共存、多重用药问题突出。社区全科医生在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其对患者过去和当前的健康状况、患病情况和治疗方案有着详细的了解这一优势,也有利于确保处方精简的顺利实施。然而,目前对我国社区老年人实施处方精简的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阐述处方精简的定义、处方精简在社区环境下的实施过程与步骤及其干预效果,进而深入探讨处方精简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影响与意义,以期为我国社区处方精简政策的制定及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精简 老年人 初级卫生保健 多重用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炎症对糖尿病小鼠基底节损害的影响及机制
14
作者 王静华 周胜利 +2 位作者 毛玲娜 王贵锋 宋震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70-1373,共4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炎症对糖尿病小鼠基底节血脑屏障(BBB)破坏、炎性细胞活化和神经元变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利用脂多糖(LPS)建立系统性炎症模型,分为糖尿病组、糖尿病+LPS组和对照组。免疫荧光染色... 目的研究系统性炎症对糖尿病小鼠基底节血脑屏障(BBB)破坏、炎性细胞活化和神经元变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利用脂多糖(LPS)建立系统性炎症模型,分为糖尿病组、糖尿病+LPS组和对照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基底节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及BBB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水平;甲苯胺蓝染色检测神经元变性情况;明胶底物凝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糖尿病组小鼠基底节神经元的数量减少(P<0.01),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数量增加(P<0.01);而糖尿病+LPS组小鼠基底节神经元数量进一步减少,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数量均增加,与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糖尿病组小鼠MMP-9较对照组明显活化,而糖尿病+LPS组小鼠MMP-9较糖尿病组明显活化(P<0.05);3组MMP-2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小鼠脑内基底节Occludin表达较对照组减少,而糖尿病+LPS组小鼠基底节Occludin表达减少更明显。结论高血糖可以导致基底节炎性细胞活化、BBB破坏和神经元变性,而系统性炎症加重这一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系统性炎症 基底节变性 小胶质细胞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基层医疗健康科研网络体系早期的创建和发展:一项基于历史视角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5
15
作者 汪洋 徐志杰 +3 位作者 LI Li 匡莉 许岩丽 韩建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3525-3542,共18页
背景发展基层卫生和全科医学研究对于发展这一学科至关重要。回顾历史,基层医疗健康科研网络体系(PBRNs)对于欧美基层卫生和全科医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目的归纳1977—1994年北美地区PBRNs的规模、组织形式和目标、研... 背景发展基层卫生和全科医学研究对于发展这一学科至关重要。回顾历史,基层医疗健康科研网络体系(PBRNs)对于欧美基层卫生和全科医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目的归纳1977—1994年北美地区PBRNs的规模、组织形式和目标、研究问题和方法设计、数据收集、资金来源及其他发展经验的历史信息。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基于历史视角的文献综述。研究者对北美地区PBRNs文献数据库、PubMed Central、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 6个文献数据库进行了4个阶段的迭代检索。纳入的非原创性研究需要涉及与本研究目的相关的经验性信息;纳入的原创性研究则需要由PBRNs实施,且基于多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的数据共享和跨机构合作完成。结果最终纳入27篇介绍PBRNs发展经验的非原创性研究、74篇由PBRNs产出的原创性研究、2篇提供了总结性经验的灰色文献。文献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多数PBRNs在发展初期得到了基层卫生、全科医学或相关学科学会和科研机构的支持。PBRNs的成员包括管理者、研究者、联络员、实践者等,规模一般在50~300人。PBRNs的共同目标为发展基层卫生和全科医学知识、培养科研型全科医生和改进基层卫生实践;其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是通过横断面调查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患者及医生特点,并从多个诊所临时或稳定地收集数据。PBRNs的资金需求包括研究基金(来自政府、私人基金会、商业公司)、维护资金(来自学会、学术机构)、数据收集资金(来自全科医生)。北美PBRNs构筑的核心经验包括:争取充足的初始资金,由首席科学家和全科医生共同进行严谨的设计,发展平等、团结和沟通的文化,以及减少临床医生的科研工作负担等。结论在基层卫生系统中建设早期PBRNs的成功要素包括:争取学会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建设足以凝聚管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组织体系,确立发展基层卫生学科、科研及实践的共同目标,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中心确定科研问题和对象,对研究进行严谨的共同设计,创建可靠且使基层医生负担较低的数据收集方法,以及获得充足的初期资金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健康科研网络体系 全科医学 初级卫生保健 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残疾人慢性病共病治疗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严明 董佳惠 +3 位作者 陆益婷 赵洋 方力争 徐志杰 《中国全科医学》 2025年第32期4015-4023,共9页
背景慢性病共病在残疾人中的患病率较高,治疗负担问题尤为严重,但社区残疾人慢性病共病的治疗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目的探明社区残疾人慢性病共病治疗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社区残疾人慢性病管理政策的制定与医疗卫生服务质... 背景慢性病共病在残疾人中的患病率较高,治疗负担问题尤为严重,但社区残疾人慢性病共病的治疗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目的探明社区残疾人慢性病共病治疗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社区残疾人慢性病管理政策的制定与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11月—2024年1月,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杭州市某社区患有慢性病共病且参与社区康复的残疾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客观及主观社会隔离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欧洲五水平五维健康量表(EQ-5D-5L)以及慢性病共存治疗负担问卷(MTBQ)等工具入户收集残疾人相关信息。分别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治疗负担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35例残疾人,回收有效问卷220份,有效回收率为93.6%;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71.1±10.2)岁,男女比例相当,其中女109例(49.5%);共纳入6种残疾类型,肢体残疾164例(74.5%);残疾程度3级100例(45.5%);BMI异常范围组68例(30.9%);用药数量≥3种120例(54.5%);共病加权指数(MWI)>3~6分83例(37.7%),MWI>6分78例(35.5%);共纳入了41种慢性病,其中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为高血压118例(53.6%)。研究对象的Barthel指数中位数为75(55,90)分,其中76.3%的残疾人为中重度失能;抑郁症状平均评分(15.8±8.8)分,其中53.1%存在抑郁倾向或抑郁;客观社会隔离评分3~5分72例(32.7%);主观社会隔离评分19~27分100例(45.5%);生存质量健康效用值中位数为0.48(0.23,0.74)分;自评健康状况评分≤50分125例(56.8%)。中度共病治疗负担(10~<22分)75例(34.1%),高度共病治疗负担(≥22分)93例(42.3%)。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arthel指数(OR=0.957,95%CI=0.936~0.978)、用药数量≥3种(OR=2.517,95%CI=1.454~4.362)、MWI较高(>3~6分,OR=3.908,95%CI=1.931~7.909;>6分,OR=2.954,95%CI=1.468~5.948)、主观社会隔离≥20分(OR=1.906,95%CI=1.112~3.271)、客观社会隔离3~5分(OR=1.863,95%CI=1.009~3.435)、存在抑郁症状(OR=4.711,95%CI=2.625~8.457)、自评健康状况≤50分(OR=4.609,95%CI=2.524~8.423)是残疾人慢性病共病治疗负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社区多数罹患慢性病共病的残疾人治疗负担水平较高。针对该人群的慢性病管理政策与医疗卫生服务需要考虑到影响治疗负担的相关因素,尤其需要注重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并解决多重用药和社会隔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治疗负担 慢性病共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