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热患者髋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麻醉管理一例
1
作者 郝珂 雷鹏飞 +1 位作者 路园园 程宝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3-894,共2页
患者,男,30岁,180 cm,82.5 kg,6个月前出现双侧髋关节疼痛,夜间痛为主,左髋屈髋活动受限,保守治疗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入住本院骨科。患者15个月前因高热于当地医院就诊,外周血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 患者,男,30岁,180 cm,82.5 kg,6个月前出现双侧髋关节疼痛,夜间痛为主,左髋屈髋活动受限,保守治疗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入住本院骨科。患者15个月前因高热于当地医院就诊,外周血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伯氏考克斯氏体,结合发热前曾饲养鹦鹉,确诊为Q热。自高热以来,多次发作癫痫,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应用多西环素和利福平后热退;热退后出现全身游走性疼痛,目前以左侧髋关节疼痛为著,夜间痛为主,左髋屈髋活动受限,日常使用美洛昔康、柳氮磺胺吡啶和甲氨蝶呤片控制疼痛。患者既往糖尿病病史14年,药物控制,自诉血糖控制不佳。左髋MRI:左侧股骨头骨髓水肿,股骨圆韧带损伤(图1),左侧髋关节腔少量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 Q热 双侧髋关节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低氧的影响及术中低氧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曹强 齐波 +2 位作者 郑丽 苏殿三 赵延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 探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FNO)用于预防和改善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低氧发生的有效性,以及分析普通鼻导管吸氧下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发生低氧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2年6—8月择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1 000例,男461例,女539例,年龄18... 目的 探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FNO)用于预防和改善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中低氧发生的有效性,以及分析普通鼻导管吸氧下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发生低氧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2年6—8月择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1 000例,男461例,女539例,年龄18~7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普通鼻导管吸氧组(C组)和HFNO组(H组)。两组患者麻醉前均给予氧气5 L/min,吸入5 min,麻醉镇静意识消失后,C组氧流量保持不变,H组氧流量增加至30 L/min。记录术中轻度低氧、中重度低氧、亚临床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记录镇静持续时间、丙泊酚总用量、Mallampati分级和Ramsay镇静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普通鼻导管吸氧下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发生低氧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C组比较,H组轻度低氧、中重度低氧、低氧总发生率和亚临床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增大(OR=6.837,95%CI 1.591~29.375,P=0.010)、Mallampati分级升高(OR=95.455,95%CI 2.115~4 307.237,P=0.019)和Ramsay镇静评分升高(OR=151.183,95%CI 10.650~2 146.192,P<0.001)是普通鼻导管吸氧下无痛胃肠镜检查发生低氧的危险因素。结论 HFNO可减少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低氧的发生并且预防亚临床呼吸抑制的发生。对于BMI较大、Mallampati分级较高、需要深度镇静的患者,建议使用HFNO减少术中低氧的发生,提高临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无痛胃肠镜 低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期间右旋美托咪啶对麻醉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38
3
作者 李慧玲 佘守章 +1 位作者 阎焱 祝胜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研究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期间,右旋关托咪啶(Dex)对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年轻患者30例(ASAⅠ~Ⅱ级),诱导方法:以血浆药物浓度... 目的:研究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期间,右旋关托咪啶(Dex)对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年轻患者30例(ASAⅠ~Ⅱ级),诱导方法: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目标进行丙泊酚靶控输注,靶浓度(Ct)为4mg/L,同时静脉泵注雷米芬太尼1μ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静注罗库溴铵0.6mg/kg,1min后气管内插管。术中以雷米芬太尼0.2μg/(kg·min)。维持麻醉,定时追加肌松药,调节丙泊酚靶控输注的α值,使BIS维持在50±3;维持10min稳定后将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两组:D组(n=15):Dex0.4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ml静脉泵注(5min),C组(对照,n=15):生理盐水5m1,方法同D组。记录20min内BIS、AAI、MAP、HR。结果:D组静注Dex后BIS由51.4±2.2逐渐下降,20min时降为42.2±15.7(P〈0.05);而AAI给药前15.1±3.3,20min内没有明显变化;C组对照观察期间BIS、AAI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稳定后,静注Dex能使BIS进一步下降,而AAI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麻醉 全身 麻醉药 静脉 投药 剂量 美托咪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麻醉深度监测仪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仪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陶守君 雷卫平 +2 位作者 黄娅琴 孙建良 温小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78-881,共4页
目的比较国产麻醉深度监测(Ai,ConView YY-105型)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一致性。方法择期腹腔镜手术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20~50岁,ASAⅠ或Ⅱ级,每例患者均同时监测Ai指数和BIS指数,常规麻醉诱导插... 目的比较国产麻醉深度监测(Ai,ConView YY-105型)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一致性。方法择期腹腔镜手术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20~50岁,ASAⅠ或Ⅱ级,每例患者均同时监测Ai指数和BIS指数,常规麻醉诱导插管,术中以静-吸复合麻醉维持。记录诱导前、插管成功即刻、插管后5min、气腹完成即刻、拔管前即刻、拔管后5min的BIS指数和Ai指数,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两个指数。结果 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仅插管完成即刻Ai指数和BIS值差值均数差异较大为-17.3,其余时点仅1例(4%)在一致性范围外。结论国产麻醉深度监测仪和BIS监测一致性较好,均能客观反映患者实时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指数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6
5
作者 潘渊明 陈莎莎 +2 位作者 温小红 姚永兴 祝胜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33-1134,共2页
慢性肾功能不全可引起外周内分泌腺功能紊乱,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中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oid hormone,PTH)升高。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经内科治疗后PTH水平依然很高。肾功能不全本身可引起骨骼病变,如骨痛、病理性骨折等,影响患... 慢性肾功能不全可引起外周内分泌腺功能紊乱,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中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oid hormone,PTH)升高。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经内科治疗后PTH水平依然很高。肾功能不全本身可引起骨骼病变,如骨痛、病理性骨折等,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甲状旁腺切除术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重要手段和趋势[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甲状旁腺切除术 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麻醉管理 患者 甲状旁腺激素 内科治疗 病理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总气管肿瘤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6
6
作者 安肖霞 吴英达 +1 位作者 温小红 祝胜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40-241,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气管肿瘤 麻醉处理 肿瘤手术 总气管 肿瘤切除术 气管插管全麻 呼吸道阻塞 呼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麻醉医师在全身麻醉中七氟醚使用习惯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罗艳 姚尚龙 +5 位作者 杨拔贤 李恩有 兰志勋 祝胜美 古妙宁 于布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调查中国麻醉医师在全身麻醉中七氟醚的使用习惯,并探讨吸入麻醉实践与患者预后及麻醉药费用间的相关性。方法开放、多中心、观察性临床研究,纳入中国8个城市40家医院的400位麻醉医师,2010年9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了解每位麻醉医... 目的调查中国麻醉医师在全身麻醉中七氟醚的使用习惯,并探讨吸入麻醉实践与患者预后及麻醉药费用间的相关性。方法开放、多中心、观察性临床研究,纳入中国8个城市40家医院的400位麻醉医师,2010年9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了解每位麻醉医师10例使用七氟醚进行全身麻醉的病例,共4 000例择期手术(包括普通外科、骨科、妇产科、心脏外科及其他手术)患者。麻醉医师根据其习惯选择七氟醚维持,或联合丙泊酚用于维持。观察指标包括诱导期(七氟醚吸入诱导所占百分比,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维持期(麻醉用药类型,新鲜气流量,挥发罐设置浓度),苏醒期(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滴定法苏醒技术所占百分比),麻醉药费用,总体情况[患者的人口统计学,麻醉医师/患者满意度数字模拟量表(NAS)评分,麻醉医师的教育背景,培训经历和吸入麻醉临床经验]以及安全性。结果 4 000例患者中3例因不符研究方案而排除,共3 997例纳入统计分析。190例患者(4.75%)接受了七氟醚吸入诱导,3 807例患者(95.25%)接受了静脉诱导。当7%<挥发罐浓度≤8%,6L/min<新鲜气流量≤8L/min时,吸入诱导组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均略短于静脉诱导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180例患者(54.54%)单用七氟醚维持麻醉,1 817例患者(45.46%)七氟醚-丙泊酚合用维持麻醉。979例患者(24.49%)接受了滴定法苏醒技术,其睁眼时间(13.29±7.66)min、拔管时间(15.4±8.84)min均明显短于未接受滴定患者的睁眼时间(14.27±8.55)min、拔管时间(16.63±9.80)min(P<0.05)。麻醉药(包括七氟醚、丙泊酚、肌松药和镇痛药)费用为(353.06±164.13)元/h。根据新鲜气流量分层统计,七氟醚单用组费用明显低于七氟醚-丙泊酚合用组(P<0.05)。麻醉医师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的NAS评分分别为(8.85±0.96)、(8.88±0.93)分,其与麻醉医师的吸入麻醉临床经验年限无显著相关性。1.08%患者至少发生一次不良事件,没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患者、麻醉医师的满意度与麻醉医师吸入麻醉药物的临床经验年限无显著相关性。与七氟醚-丙泊酚合用维持麻醉比较,七氟醚单用维持麻醉的麻醉药费用较低。该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故未对手术类型加以限定或分层,并且麻醉医师的临床操作尚未完全统一或标准化,可能会导致一定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七氟醚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体位对病人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郑旺福 雷李培 项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1507-1508,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倾斜度的头低臀高位(Trendelenburg位)对呼吸、循环功能及病人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分T1组(n=20,20°T位)和T2组(n=20,40°T位),监测呼吸、血液动力学及清...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倾斜度的头低臀高位(Trendelenburg位)对呼吸、循环功能及病人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分T1组(n=20,20°T位)和T2组(n=20,40°T位),监测呼吸、血液动力学及清醒后的不适主诉、手术历时。结果:与T1组相比T2组气道峰压有所增加(P<0.05),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收缩压、平均压、舒张压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病人肩部、下肢麻木疼痛主诉及恶心呕吐症状T2组明显增多。手术历时两组无明显差异。余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20°T位比40°T位对病人影响更轻微,并且不影响手术操作,20°T位是比较适合的手术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妇科外科手术 体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诱导后晶体液或胶体液对体内液体潴留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冯彩娟 李玉红 +2 位作者 何锐 丁倩男 茹国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7期784-791,共8页
目的:探索麻醉诱导后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对液体潴留指数(fluid retention index,FRI)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盲法前瞻性研究。选择胃肠外科肿瘤大手术患者111例,美国麻醉医生分级(ASA)I^II,分成4组:I组(万汶负荷和维持),II组(预注乳酸林... 目的:探索麻醉诱导后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对液体潴留指数(fluid retention index,FRI)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盲法前瞻性研究。选择胃肠外科肿瘤大手术患者111例,美国麻醉医生分级(ASA)I^II,分成4组:I组(万汶负荷和维持),II组(预注乳酸林格氏液,万汶负荷,乳酸林格氏液维持),III组(万汶负荷,乳酸林格氏液维持),IV组(乳酸林格氏液负荷和维持);液体负荷以9 m L/kg万汶或者乳酸林格氏液,再以12 m L/kg万汶或者乳酸林格氏液体输注1 h,之后以维持心搏出量变异(SVV)值为13%左右指导液体治疗。每位受试者采集尿标本3次,即麻醉前、液体负荷完成以及手术开始后1 h。检测尿液颜色,尿比重、尿渗透压和尿肌酐浓度,并根据上述尿液指标计算FRI。结果:术前FRI的基础值为3.4±1.1,液体负荷期间FRI几乎没有变化(P>0.05),术后1 h液体维持输入万汶的患者(I组)的FRI值与基础值相比没有变化(P>0.05),而输入林格氏液体的患者(II组、III组和IV组)术后1 h的FRI值由3.3降到2.9(P=0.003)。当患者尿液速率小于100 m L/h,FRI迅速增加。无1例患者发生术后肾功能损伤,FRI≥4.0的患者占32%(15例),其术后血肌酐浓度轻度增加的风险增加6.4倍;而术中出血≥250 m L也增加术后血肌酐升高的风险。与术后血肌酐未升高的患者相比,术后血肌酐浓度增加的患者术中肌酐清除率也增加(155 m L/min vs 76 m L/min,P=0.012)。结论:林格氏液可以降低FRI值,逆转患者围手术期脱水,而羟乙基淀粉却没有此作用。术前FRI升高增加患者术后血肌酐浓度增加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潴留指数 液体治疗 脱水 血肌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肾联合移植手术的麻醉处理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建红 骆丽慧 +3 位作者 张雄信 单伟峰 陈庆廉 祝胜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8-480,共3页
自1978年Norman等报道了第一例心肾联合移植以来,国内也陆续有心肾联合移植手术的报道。对合并心脏及肾脏功能衰竭的患者,心肾联合移植已越来越多地作为一种被选择的治疗措施。现将本例心肾联合移植的麻醉体会作一报道。
关键词 麻醉处理 心肾联合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念平 祝胜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74-1376,共3页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在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超前镇痛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择期行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3组(n=20):A组于麻醉诱导...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在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超前镇痛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择期行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3组(n=20):A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和手术结束前30min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和吗啡4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4ml);B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和手术结束前30min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和帕瑞昔布钠4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4ml);C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和手术结束前30min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20mg和帕瑞昔布钠40mg(分别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ml和4ml),分别观察和记录3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期躁动情况;拔管后15、30、45min镇静评分;术后1、3、6、10、18、24hVAS评分;术后当晚患者睡眠时间及观察期间有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尿潴留、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长于B组和C组(P<0.05),拔管后15、30min镇静评分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拔管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3组患者术后1、3、6hVAS评分无差别,术后10hB组和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术后18、24h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术后睡眠时间明显长于A组和B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苏醒快,不良反应少,镇痛效果好,可安全地应用于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抑制剂 非甾类抗炎药 帕瑞昔布钠 阿片类 吗啡 镇痛 颌面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静脉麻醉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美娟 祝胜美 李玉红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9期1006-1010,共5页
目的观察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静脉麻醉药用量、麻醉诱导和苏醒及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32例,双盲随机分为2组:全凭静脉麻醉(TIVA)组16例,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全凭静脉麻醉;复合静脉麻醉... 目的观察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静脉麻醉药用量、麻醉诱导和苏醒及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32例,双盲随机分为2组:全凭静脉麻醉(TIVA)组16例,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全凭静脉麻醉;复合静脉麻醉(EIVA)组16例,在TIVA组的基础上联合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根据脑电双频谱指数(B IS)、肌松监测和血流动力学指导用药。记录诱导开始至意识消失和插管的时间,停用丙泊酚至睁眼和拔管的时间,记录丙泊酚、舒芬太尼的麻醉诱导用量和维持量。采血检测血浆肾上腺素、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浓度,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诱导量、维持量均无明显差异。两组诱导开始至意识消失和插管的时间、停用丙泊酚至睁眼和拔管的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血糖均于术中和拔管后高于基础值(P<0.05),TIVA组升高较EIVA组明显(P<0.05)。术中和拔管后TIVA组血清皮质醇和血浆肾上腺素浓度明显高于EIVA组(P<0.05)。术中TIVA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EIVA组(P<0.05),用于降低血压的乌拉地尔用量明显多于EIVA组(P<0.05)。结论0.375%罗哌卡因持续硬膜外输注复合静脉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明显缓解围术期机体应激反应;维持相同麻醉深度和肌松程度时,不能减少静脉麻醉药的诱导和术中维持用量;不能缩短麻醉诱导意识消失和术后苏醒所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麻醉 静脉 麻醉 硬膜外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诊疗麻醉管理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44
13
作者 闵苏 +3 位作者 祝胜美 彭丽桦 王文健 律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21-1125,共5页
宫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妇科微创诊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妇产科患者。其主要适用于妇科可疑宫腔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宫腔镜手术在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已经广泛开展。宫腔... 宫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妇科微创诊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妇产科患者。其主要适用于妇科可疑宫腔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宫腔镜手术在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已经广泛开展。宫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一般较低,但有的并发症仍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手术 医疗服务水平 麻醉管理 妇产科患者 并发症发生率 基层医院 宫腔内病变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肝脏移植围术期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璐 姚永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9-506,共8页
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确切的方法。目前我国每年实施的肝脏移植手术接近5000例,临床应用已趋近成熟。肝脏移植手术操作复杂、耗时长、创伤大,除外科操作相关因素外,麻醉及围术期管理也对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及受者生存率有着重... 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确切的方法。目前我国每年实施的肝脏移植手术接近5000例,临床应用已趋近成熟。肝脏移植手术操作复杂、耗时长、创伤大,除外科操作相关因素外,麻醉及围术期管理也对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及受者生存率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移植 外科操作 围术期管理 专家共识 终末期肝病 临床应用 术后并发症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妊娠合并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的剖宫产麻醉管理
15
作者 康仙慧 张荣 +4 位作者 何慧梁 姚永兴 郑跃英 温小红 祝胜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9-252,共4页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会影响妊娠妇女的心肺功能,其剖宫产术的麻醉管理和医护人员防护与普通手术显著不同。2020年2月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功实施一例妊娠合并COVID-19患者剖宫产手术,本文介绍围术期麻醉管理、医护人员...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会影响妊娠妇女的心肺功能,其剖宫产术的麻醉管理和医护人员防护与普通手术显著不同。2020年2月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功实施一例妊娠合并COVID-19患者剖宫产手术,本文介绍围术期麻醉管理、医护人员防护和产妇心理干预等经验。应重视妊娠合并COVID-19患者术前评估和麻醉计划实施,COVID-19普通型患者剖宫产首选椎管内麻醉,注意减少对母婴呼吸循环的影响;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应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加强医疗环境安全,麻醉医生应尽量采取三级标准防护。对于产妇心理应予特殊关注:术前加强解释说明减轻产妇焦虑;术中减轻产妇不适,缓解紧张情绪;术后避免产妇因疼痛而产生不良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剖宫产术 麻醉 硬膜外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5p通过下调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Kv1.1表达减轻大鼠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雪雯 郭刚文 +1 位作者 余珊子 胡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9,共11页
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电压门控性钾通道(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Kv)已被证实参与TN的发生、发展,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微RNA(microRNA,miR)可通过调节三叉神经节(trig... 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电压门控性钾通道(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Kv)已被证实参与TN的发生、发展,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微RNA(microRNA,miR)可通过调节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上Kv通道的表达及神经元兴奋性,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本研究旨在探索TN模型中TG上Kv1.1和miR-21-5p的关系,评估miR-21-5p是否对Kv1.1有调控作用,为TN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1)假手术组(sham组,n=12),大鼠仅在术侧切口缝合,不结扎神经;2)Sham+agomir NC组(n=6),sham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agomir NC;3)Sham+miR-21-5p agomir组(n=6),sham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miR-21-5p agomir;4)TN组(n=12),采用铬肠线慢性缩窄性眶下远端神经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distal infraorbital nerve,dIoN-CCI)法构建TN大鼠模型;5)TN+antagomir NC组(n=6),TN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antagomir NC;6)TN+miR-21-5p antagomir组(n=6),TN大鼠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方法于术侧TG微量注射miR-21-5p antagomir。检测术后各组大鼠面部机械痛阈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术后大鼠术侧TG中Kv1.1和miR-21-5p的表达情况。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确定Kv1.1和miR-21-5p是否存在靶标关系,即miR-21-5p是否可以直接影响KCNA1的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通过免疫荧光法测定,对脑立体定位注射的效果进行评价,随后分别将miR-21-5p的类似物(agomir)和agomir NC通过脑立体定位仪注射至sham组大鼠TG内,使miR-21-5p过表达;向TN组大鼠TG内分别注射miR-21-5p的抑制剂(antagomir)和antagomir NC,抑制miR-21-5p表达。观察给药前后大鼠行为学变化,检测干预后大鼠TG内miR-21-5p和Kv1.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基础痛阈值相比,TN组大鼠在术后第5至15天,面部机械痛阈值显著降低(P<0.05),sham组大鼠面部机械痛阈值稳定在正常水平,证明dIoN-CCI模型构建成功。与sham组相比,TN组TG中Kv1.1 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下调(均P<0.05),miR-21-5p的表达上调(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结果显示:与转染mimic NC和野生型KCNA1(KCNA1 WT)组相比,共转染6 nmol/L或20 nmol/L的rno-miR-21-5p mimics的KCNA1 WT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01);与6 nmol/L rno-miR-21-5p mimics共转染组相比,较大剂量(20 nmol/L)的rno-miR-21-5p mimics共转染组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显著降低(P<0.001)。免疫荧光法结果显示通过脑立体定位可以将药物准确注入TG。TN组抑制miR-21-5p表达后,大鼠面部机械痛阈升高,TG中Kv1.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升高;sham组过表达miR-21-5p后,大鼠面部机械痛阈降低,TG中Kv1.1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降低。结论:Kv1.1和miR-21-5p均参与TN的发生、发展,miR-21-5p可以通过结合KCNA13'-UTR来调控Kv1.1的表达,进而影响T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性钾通道 miR-21-5p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马多对切口痛诱发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c-fos基因和血液IL-6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甬民 祝胜美 +2 位作者 王奎荣 陈庆廉 郑跃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2-398,共7页
目的: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研究腹腔注射曲马多对脊髓c-fos蛋白表达和血液IL-6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切口痛组、术前3个浓度曲马多预处理组(剂量分别为1 mg/kg、10 mg/kg、20 mg/kg)和术... 目的: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研究腹腔注射曲马多对脊髓c-fos蛋白表达和血液IL-6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切口痛组、术前3个浓度曲马多预处理组(剂量分别为1 mg/kg、10 mg/kg、20 mg/kg)和术后曲马多治疗组(剂量为10mg/kg)。按Brennan法制成大鼠切口痛模型,以von Frey细丝法(机械性痛觉过敏)、热辐射法(热痛觉过敏)和累积疼痛评分法观察疼痛的行为学变化。手术后2 h取脊髓,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脊髓c-fos表达(Fos蛋白,以FLI阳性神经元表示),ELISA法测定血清IL-6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在术后2 h时切口痛组大鼠的von Frey纤毛刺激缩爪阈值明显降低(P<0.01),热刺激缩爪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累积疼痛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切口痛组比较,曲马多预处理10 mg/kg和20 mg/kg组大鼠的von Frey纤毛刺激缩爪阚值均明显增加(P<0.01),热刺激缩爪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1),累积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此效应呈剂量依赖性;PT10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与T10组相似。切口痛组FLI细胞主要分布在~层,曲马多预处理10 mg/kg和20 mg/kg组FLI细胞与切口痛组相比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切口痛组大鼠脊髓c-fos表达和血液IL-6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切口痛组比较,曲马多预处理10 mg/kg和20 mg/kg组能使脊髓c-fos表达和血液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此效应呈剂量依赖性,而术后曲马多治疗组这种抑制作用弱于曲马多预处理10 mg/kg组(P<0.05)。与切口痛组比较,曲马多预处理1 mg/kg组的痛阈和脊髓c-fos表达以及血液IL-6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能对疼痛引起的脊髓灰质背角FLI阳性神经元增多和血液IL-6含量增加的效应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曲马多预处理效果更强;脊髓灰质背角~层可能是曲马多产生痛觉调制的主要部位。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曲马多的抗伤害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c-fos的表达和减少血液IL-6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手术后/药物疗法 白细胞介素6/血液 曲马朵/投药和剂量 基因 FOS 曲马朵/药理学 脊髓 c—fos IL 6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抑制帕金森病模型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浩 耿赵铭 +2 位作者 胡智伟 王舒燕 赵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帕金森病模型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吡啶( MPP+)处理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PC12细胞建立帕金森病体外模型,并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1μmol/L丹皮酚组、3μmol/L丹皮酚组和9μmo...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帕金森病模型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吡啶( MPP+)处理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PC12细胞建立帕金森病体外模型,并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1μmol/L丹皮酚组、3μmol/L丹皮酚组和9μmol/L丹皮酚组。以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和乳酸脱氢酶法检测细胞损伤,以赫斯特荧光染剂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酯法检测细胞活性氧生成,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白对照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乳酸脱氢酶漏出率升高,凋亡细胞增多,活性氧生成增加,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活性上调、Bax/Bcl-2比值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浓度丹皮酚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乳酸脱氢酶漏出率降低,凋亡细胞减少,并抑制活性氧生成,降低Bax/Bcl-2的比值及caspase-3蛋白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结论:丹皮酚能抑制帕金森病模型PC12细胞凋亡,其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降低Bax/Bcl-2比值、抑制caspase-3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吡啶 帕金森病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牡丹酚/药理学 牡丹酚/投药和剂量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药物作用 BCL-2相关X蛋白质 基因 bcl-2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咯酸镇痛专家共识 被引量:39
19
作者 方向明 朱涛 +11 位作者 米卫东 苏帆 李军 张加强 陈晖 陈国忠 赵平 祝胜美 耿立成 贾慧群 缪长虹 欧阳碧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8-303,共6页
疼痛作为体温、脉搏、血压、呼吸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是实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或是具有感觉、情绪、认知和社会层面的痛苦体验。手术后疼痛常在手术结束或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刻发生,通常不超过3~7 d。... 疼痛作为体温、脉搏、血压、呼吸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是实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或是具有感觉、情绪、认知和社会层面的痛苦体验。手术后疼痛常在手术结束或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刻发生,通常不超过3~7 d。目前国内外术后镇痛不足普遍存在,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2]。此外,晚期癌症患者常伴有中、重度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咯酸 静脉注射 肌肉注射 镇痛效果 曲马多 阿片类药物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梗死灶周围水通道蛋白4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1
20
作者 郑跃英 兰允平 祝胜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47-1649,1655,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梗死灶周围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6h、24h、48h、7d组及相应时点的假手术组,每组各6只。采用线栓法阻...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梗死灶周围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6h、24h、48h、7d组及相应时点的假手术组,每组各6只。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MCAo)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相应时点进行神经症状评分后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点梗死灶周围AQP4的表达及IgG的渗出以评价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结果:(1)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假手术组明显(P<0.01),6-48h呈逐渐加重趋势,72h后有所缓解,7d恢复正常;(2)大鼠脑缺血/再灌注6h时AQP4表达增加不明显,至再灌注24h后表达明显增加(P<0.05),7d仍处于表达高峰;(3)再灌注6h时IgG渗出不明显,再灌注24h后开始增加(P<0.05),于再灌注48hIgG渗出达高峰后开始下降;(4)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增强与AQP4表达的增加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AQP4表达增加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密切相关,两者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水通道蛋白4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