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肽酶抑制剂——Bestatin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林茂芳 何静松 +1 位作者 钱文斌 麦文渊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 :研究国产氨肽酶 N抑制剂 bestatin对人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应用 MTT比色法观察 bestatin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 CD13的表达 ;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 ;DNA凝胶电泳、DNA片段原位... 目的 :研究国产氨肽酶 N抑制剂 bestatin对人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应用 MTT比色法观察 bestatin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 CD13的表达 ;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 ;DNA凝胶电泳、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及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 ,以分析细胞凋亡 ;Rho-damin(Rh) 12 3染色后 ,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 :(1) Bestatin明显抑制 HL 6 0细胞的生长 ,半数抑制 (IC5 0 )约为 13.0 3μg/ ml,而 K5 6 2细胞的敏感性较差 ,IC5 0 大于 40 0μg/ ml,其抑制作用均呈剂量 -时间效应关系 ;(2 )典型的细胞形态改变 ,DNA片段化 ,DNA末端原位标记的检出及 FCM结果 ,均证实 bestatin能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 ;(3) 10 μg/ m l bestatin作用 2 4h即可明显诱导 HL6 0细胞凋亡 ,K5 6 2细胞的凋亡敏感性显著低于 HL6 0细胞 ,两者凋亡率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4 )经 bestatin作用后 ,细胞出现 G1期阻滞 ;(5 )经bestatin处理的 HL 6 0细胞出现线粒体跨膜电位 (△Ψ m)下降。结论 :Bestatin能抑制 K5 6 2、HL 6 0细胞生长 ,诱导凋亡是其机制之一 ,该效应可能与线粒体△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HL60细胞 K562 BESTATIN 细胞凋亡 氨肽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7家族成员在血液病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维维 童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9-1221,共3页
近年来,新的B7家族成员不断被发现,它们共刺激或共抑制地调节机体免疫从而维持外周免疫耐受和抗肿瘤效应。一系列研究表明各种B7家族成员在恶性血液病的免疫调节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阐明其调节机制对于疾病发生、进展和判断预后等... 近年来,新的B7家族成员不断被发现,它们共刺激或共抑制地调节机体免疫从而维持外周免疫耐受和抗肿瘤效应。一系列研究表明各种B7家族成员在恶性血液病的免疫调节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阐明其调节机制对于疾病发生、进展和判断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家族 T细胞免疫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浙蝮蛇蛇毒蛋白C激活因子基因的克隆及测序
3
作者 王云贵 林茂芳 +2 位作者 瞿国伟 叶绣锦 何静松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9-82,共4页
从江浙蝮蛇毒腺中抽提总RNA,RT—PCR进行体外扩增,获得江浙蝮蛇蛇毒蛋白C激活因子基因,克隆至pGEX-5X-3载体中.对3个重组克隆分别作DNA全序列分析.通过遗传密码推导出相应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已知的丝氧酸蛋白酶型蛇毒蛋白的氨基酸作比... 从江浙蝮蛇毒腺中抽提总RNA,RT—PCR进行体外扩增,获得江浙蝮蛇蛇毒蛋白C激活因子基因,克隆至pGEX-5X-3载体中.对3个重组克隆分别作DNA全序列分析.通过遗传密码推导出相应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已知的丝氧酸蛋白酶型蛇毒蛋白的氨基酸作比较,其中许多位置上氨基酸有很强的同源性.该基因的成功克隆,不仅推导出江浙蝮蛇蛇毒蛋白C激活因子的蛋白质序列,也为进一步开展江浙蝮蛇蛇毒蛋白C激活因子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浙蝮蛇 蛇毒 蛋白C激活因子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抗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套细胞淋巴瘤bcl-1/IgH基因重排的检测与序列分析
4
作者 孙文佶 林茂芳 +2 位作者 蔡真 Udo Kellner Reza Parwaresch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9-244,共6页
目的 :寻找一种敏感、特异而又快捷的方法检测外套细胞淋巴瘤中 bcl- 1/ Ig H 基因重排 ,并分析 bcl- 1/Ig H 基因重排产物的序列 ,以了解 bcl- 1/ Ig H 基因重排发生的确切机理。方法 :对 2 8例经临床确诊的外套细胞淋巴瘤的新鲜冰冻组... 目的 :寻找一种敏感、特异而又快捷的方法检测外套细胞淋巴瘤中 bcl- 1/ Ig H 基因重排 ,并分析 bcl- 1/Ig H 基因重排产物的序列 ,以了解 bcl- 1/ Ig H 基因重排发生的确切机理。方法 :对 2 8例经临床确诊的外套细胞淋巴瘤的新鲜冰冻组织 ,通过半巢式 PCR检测 bcl- 1/ Ig H基因重排 ,并对 bcl- 1/ Ig H基因重排产物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 :通过半巢式 PCR测到有 bcl- 1/ Ig H基因重排者计 17/ 2 8例。而采用一步法 PCR仅 9例有此基因重排 ,两者相比 ,差异显著 (χ2 =4 .59,P<0 .0 5)。对 bcl- 1/ Ig H基因重排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后发现 ,bcl- 1/ Ig H基因重排产物为 74~ 16 2 bp大小 ,融合基因连接区为 6~ 2 4 bp大小。在断裂点集中的 6 5bp范围内 ,找到 10个不同的断裂点 ,其中 5个未见文献报道。对 JH 基因序列的分析 ,发现 bcl- 1/ Ig H 基因重排时 ,JH1,JH3,JH4 ,JH5和 JH6都可能参与重排 ,其中 ,以 JH4多见 ,而 JH2则没有涉及。结论 :该半巢式 PCR方法是检测外套细胞淋巴瘤中 bcl- 1/ Ig H基因重排的一种敏感而特异的方法 ,对外套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明确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而对 bcl- 1/Ig H基因重排的序列分析 ,则将为外套细胞淋巴瘤的的发病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套细胞淋巴瘤 bcl-1/IgH基因 淋巴瘤 遗传学 基因重组 免疫球蛋白类 重链 序列分析 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