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病理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丁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3-554,共2页
关键词 病理技术 学科发展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病理参数的诊断问题
2
作者 李君 冯梅宝 来茂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41-1250,共10页
迄今为止,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最重要的预后参数,据此可以将患者分为不同的治疗亚组。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两项指标均存在诊断标准模糊或不同指南标准不统一的情况,导致诊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此外,两者... 迄今为止,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最重要的预后参数,据此可以将患者分为不同的治疗亚组。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两项指标均存在诊断标准模糊或不同指南标准不统一的情况,导致诊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此外,两者对于患者预后判断及治疗反应的预测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处于同一TNM分期的不同患者预后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预后 病理参数 浸润深度 肿瘤沉积物 肿瘤出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原发性上皮性病变的病理学分类
3
作者 来茂德 李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7-1240,1250,共5页
近年结直肠癌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中占比不断上升,根据GLOBOCAN 2020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全球新发病例数位列肿瘤的第三位,死亡病例数位列肿瘤的第二位。中美数据比较,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下降,而中国还在上升[1]。这一现象归因于... 近年结直肠癌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中占比不断上升,根据GLOBOCAN 2020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全球新发病例数位列肿瘤的第三位,死亡病例数位列肿瘤的第二位。中美数据比较,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下降,而中国还在上升[1]。这一现象归因于癌症的早期筛查不同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上皮性病变 腺瘤 息肉 结直肠癌 形态学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病理活检,关注自身免疫性肝炎/胰腺炎病理学进展
4
作者 滕晓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3-1075,共3页
肝活检可以直接观察病变的形态学改变,有助于对相关病变进行准确评估,对慢性肝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自身免疫性肝炎形态复杂,掌握分级分期标准以及重叠综合征判断的同时应关注免疫介导性肝炎和接种新冠疫苗后自身免疫性肝炎形态特征。... 肝活检可以直接观察病变的形态学改变,有助于对相关病变进行准确评估,对慢性肝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自身免疫性肝炎形态复杂,掌握分级分期标准以及重叠综合征判断的同时应关注免疫介导性肝炎和接种新冠疫苗后自身免疫性肝炎形态特征。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型和2型形态明显不同,同时3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需要更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病理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病理学诊断
5
作者 孙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0-1106,共7页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一种少见疾病,其诊断应基于对临床、影像学、血清学和病理学结果全面评估。目前将AIP分为两型:1型AIP被认为是与IgG4相关疾病的胰腺表现;2型AIP被视为与IgG4无关的胰腺特异性疾病。尽管1型和2型AIP的发病机制似...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是一种少见疾病,其诊断应基于对临床、影像学、血清学和病理学结果全面评估。目前将AIP分为两型:1型AIP被认为是与IgG4相关疾病的胰腺表现;2型AIP被视为与IgG4无关的胰腺特异性疾病。尽管1型和2型AIP的发病机制似乎不同,但二者的影像学表现相似,且均对类固醇激素有良好反应。本综述主要关注于AIP 2个亚型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尤其是内镜超声引导的细针穿刺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难点,以提高AIP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活组织检查 病理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胃癌根治术标本的固定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思伟 丁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2-263,共2页
目的针对胃癌根治术标本的固定方法进行改良分析,以求提高标本固定质量。方法选取新鲜胃癌根治术标本20例,应用传统固定方法和改良法分别固定。结果固定24 h后观察两组胃浆膜面的固定情况,结果显示改良法固定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法。结论... 目的针对胃癌根治术标本的固定方法进行改良分析,以求提高标本固定质量。方法选取新鲜胃癌根治术标本20例,应用传统固定方法和改良法分别固定。结果固定24 h后观察两组胃浆膜面的固定情况,结果显示改良法固定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法。结论针对胃癌根治术标本的固定方法进行改良分析,使得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与组织浆膜面充分接触,显著提高了标本固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根治术标本 标本预处理 组织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标志物选择专家共识 被引量:25
7
作者 贺慧颖 饶秋 +1 位作者 赵明 滕晓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7-243,共7页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包含肾、膀胱、前列腺、睾丸等主要器官的肿瘤,2016年WHO出版了相关肿瘤的新分类。近年来,该系统的肿瘤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尽管该系统大部分肿瘤可根据镜下形态结合临床特点做出诊断,但仍有部分肿瘤...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包含肾、膀胱、前列腺、睾丸等主要器官的肿瘤,2016年WHO出版了相关肿瘤的新分类。近年来,该系统的肿瘤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尽管该系统大部分肿瘤可根据镜下形态结合临床特点做出诊断,但仍有部分肿瘤需进行免疫组化标记以判断具体的组织学类型,并做出正确的诊断。本共识简要总结免疫组化在肾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和睾丸肿瘤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免疫标志物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4相关性疾病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钟卫祥 孙柯 滕晓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疾病的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特征。方法观察12例IgG4相关性疾病的镜下特点,结合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检测IgG、IgG4、CD138、CD34的表达,分析IgG4相关性疾病的病理学形态特征。结果 IgG4相关性疾病主要表现为...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疾病的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特征。方法观察12例IgG4相关性疾病的镜下特点,结合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检测IgG、IgG4、CD138、CD34的表达,分析IgG4相关性疾病的病理学形态特征。结果 IgG4相关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伴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围绕血管神经分布;闭塞性静脉炎形成,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染色Ig G4阳性浆细胞与IgG阳性浆细胞比例>40%。结论 IgG4相关性疾病临床特点和影像学无特异性,易误诊为肿瘤,术前血清IgG4检测可作为疑似病例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疾病 IGG4 IGG 病理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6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童凤军 任国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bladder)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复习60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HE及SP法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分析。结果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好发...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bladder)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复习60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HE及SP法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分析。结果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好发于男性,男女发病之比为5:1—7:1,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全部病例组织学分型为:小梁型47例,腺体型13例。48例随访0.5—8年,无1例复发。40例行免疫组化染色:①p53(-)34例,(+)5例,(++)1例;②PCNA(+)22例,(++)13例,(+++)5例。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预后好、复发少的良性肿瘤,确诊须排除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瘤、尿路上皮癌和内翻性生长的尿路上皮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乳头状瘤 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质P53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滕晓东 赵明 来茂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4,共9页
在临床诊断实践中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并不少见,其组织学分类、分级与消化道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类分级标准并不完全相同。在2015年最新的WHO分类中,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类癌(包括典型类癌和不典型类癌)、小细胞肺癌、大细胞神... 在临床诊断实践中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并不少见,其组织学分类、分级与消化道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类分级标准并不完全相同。在2015年最新的WHO分类中,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类癌(包括典型类癌和不典型类癌)、小细胞肺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以及癌前病变———弥漫性特发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等几个范畴,各自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免疫表型以及预后特征。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主要依据形态学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同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不同的标本类型中的诊断要点也明显不同。基于治疗和处理的不同,准确地诊断和鉴别诊断各范畴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中就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进展作一简要总结,着重强调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诊断 神经内分泌/病理学 肺肿瘤/诊断 肺肿瘤/病理学 小细胞肺癌/病理学 诊断 鉴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显著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文艳 滕晓东 +2 位作者 姚洪田 姚建国 于亚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 探讨有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有显著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6.0岁,均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眼观... 目的 探讨有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有显著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6.0岁,均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眼观:3例肿瘤最大径平均2.7cm(0.9-4.0cm);镜检:肿瘤细胞呈乳头状排列,乳头含有纤维血管轴心,细胞核/质比增高,核位于细胞顶部,表面凸起,形成“鞋钉”样外观。其中1例乳头轴心有淋巴细胞浸润,间质可见砂砾体形成。1例原发灶中为经典甲状腺乳头状癌形态,但在淋巴结转移灶中出现了鞋钉结构。免疫表型:3例肿瘤均表达Thyroglobulin、TTF-1、CK19、HBME-1、Galectin-3、EMA和β-catenin,2例表达E-cadherin,1例表达p53和Ki-67(增殖指数〈5%)。结论 有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新亚型,具有典型的病理组织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鞋钉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瘤样肾细胞癌3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卫祥 邹亮 +1 位作者 白燕峰 张秀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肉瘤样肾细胞癌(sarcomatoid renal cell car-cinoma,S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SRCC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0例SRCC中2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6例行姑息性肾切除术。肿瘤直径2.3-15... 目的探讨肉瘤样肾细胞癌(sarcomatoid renal cell car-cinoma,S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SRCC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0例SRCC中2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6例行姑息性肾切除术。肿瘤直径2.3-15.5cm,平均6.3cm。镜下见肿瘤肉瘤样成分占肿瘤体积的5%-100%,其中7例为肉瘤样癌成分,13例为肾透明细胞癌伴肉瘤样分化,5例为未分类型肾细胞癌伴肉瘤样分化,3例为集合管癌伴肉瘤样分化,2例为混合型肾细胞癌伴肉瘤样分化。免疫表型:肉瘤样区域vimentin、CK均(+)。26例获得随访,随访期间19例死亡。结论SRCC是肾恶性肿瘤的罕见类型,恶性程度高,浸润性强,预后差。目前对SRCC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化、放疗等效果均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肉瘤样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集合管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葛建荣 任国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4-386,共3页
目的 研究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 8例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肾集合管癌好发于老年男性 ,主要症状是血尿、腰痛、体检发现肿块 ;肿瘤主要位于肾中极髓质处 ,呈灰白或灰黄色 ,侵袭性生长 ;... 目的 研究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 8例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肾集合管癌好发于老年男性 ,主要症状是血尿、腰痛、体检发现肿块 ;肿瘤主要位于肾中极髓质处 ,呈灰白或灰黄色 ,侵袭性生长 ;以腺管或腺管乳头状结构为主 ,可见“鞋钉样”结构 ,周围肾组织集合管可出现异型增生或原位癌 ;Fuhrman细胞核分级 :G2 ,1例 ;G3 ,4例 ;G4,3例。pTNM分期 :Ⅰ期 1例 ,Ⅱ期 1例 ,Ⅲ期 4例 ,Ⅳ期 2例。 3例术后 9~ 17个月死亡 ,平均生存时间13个月 ;2例术后 13、6 0个月仍存活 ;3例失访。结论 肾集合管癌pTNM分期及Fuhrman细胞核分级高 ,进展快 ,预后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集合管癌 病理学 肾肿瘤 CDC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肿瘤病理新进展——2010年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解读 被引量:10
14
作者 滕晓东 来茂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3,共3页
2010年新版《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增加和更新了许多内容,我们以前就结直肠肿瘤部分作过介绍。胃肿瘤部分从癌的分类、间叶肿瘤分类都有相应的调整和增加,并详细描述了遗传性弥漫型胃癌,本文就相关内容介绍如下。
关键词 胃肿瘤 WHO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组织外恶性多形性腺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舟军 孙蕾娜 +1 位作者 潘毅 孙保存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065-1066,共2页
恶性多形性腺瘤也称癌在多形性腺瘤中(carcinoma ex pleomorphic adenoma)、多形性腺瘤癌变等,即癌起源于多形性腺瘤或在多形性腺瘤中。本瘤发生于涎腺组织以外者很少见。我们对发生于涎腺外的4例恶性多形性腺瘤进行分析,以提高和... 恶性多形性腺瘤也称癌在多形性腺瘤中(carcinoma ex pleomorphic adenoma)、多形性腺瘤癌变等,即癌起源于多形性腺瘤或在多形性腺瘤中。本瘤发生于涎腺组织以外者很少见。我们对发生于涎腺外的4例恶性多形性腺瘤进行分析,以提高和加深对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外 恶性多形性腺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氏染色胞质着色机制与染色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邹尹影 王鑫 赵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6-960,共5页
目的 探讨巴氏染色中胞质差异化着色机制与常见染色影响因素,促进病理技师对巴氏染色技术的认识。方法 用亮绿SF淡黄(简称亮绿)、伊红Y、橘黄G三种单色染液与磷钨酸工作液对宫颈TCT涂片进行单一与叠加染色,观察分析不同染料的着色性能... 目的 探讨巴氏染色中胞质差异化着色机制与常见染色影响因素,促进病理技师对巴氏染色技术的认识。方法 用亮绿SF淡黄(简称亮绿)、伊红Y、橘黄G三种单色染液与磷钨酸工作液对宫颈TCT涂片进行单一与叠加染色,观察分析不同染料的着色性能及相互影响。围绕浆膜腔积液手工涂片(170对)、宫颈TCT涂片(187张)分析涂片干燥、染色前水洗对巴氏染色的影响,并结合临床染色经验对常见染色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结果 三种酸性染料均能上色,不同类型或角化程度细胞间未见明显着色差异,着色效果由色彩混合而来。橘黄G着色能力最弱,但过度染色影响伊红着色;亮绿着色能力最强且不易受橘黄G、伊红的影响。磷钨酸抑制酸性染料与底物的结合,是巴氏染色细胞差异化着色的关键成分。涂片干燥对细胞形态及染色质量有损,其中亮绿匀染程度、细胞团清晰度表现最显著(Std-MH=4.346、4.257,DI=5),细胞核清晰度与核质对比度其次(Std-MH=4.315、4.243,DI=4)(P均<0.001)。染色前水洗可改善干燥涂片的细胞核清晰度、核质对比度及细胞团清晰度(Std-MH分别为:-2.887、-2.683、-2.673,DI=3,P<0.01),但对湿固定手工涂片的细胞核清晰度及核质对比度不利(Std-MH分别为:3.753、6.734,DI=4,P<0.001)。结论 不同细胞对三种酸性染料无选择性,磷钨酸是巴氏染色胞质差异化着色的关键;涂片干燥、染色前水洗及所有影响亮绿匀染的因素均可影响巴氏染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染色 细胞染色机制 影响因素 磷钨酸 亮绿SF淡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相关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17
作者 朱慧娟 汤惠 +1 位作者 彭会贞 丁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腺癌中10个驱动基因EGFR、ALK、ROS1、RET、KRAS、NRAS、BRAF、PIK3CA、HER2和MET的突变情况,探索10个基因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33例非小细胞肺腺癌,提取DNA和RNA后,运用探针扩增阻碍系统PCR(ARMS-PCR)法对...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腺癌中10个驱动基因EGFR、ALK、ROS1、RET、KRAS、NRAS、BRAF、PIK3CA、HER2和MET的突变情况,探索10个基因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33例非小细胞肺腺癌,提取DNA和RNA后,运用探针扩增阻碍系统PCR(ARMS-PCR)法对标本进行基因检测。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中10个驱动基因联合检测的总突变阳性率为74.44%(99/133),各基因突变频率为EGFR 49.62%(66/133),KRAS 9.77%(13/133),ALK融合4.51%(6/133),ROS1融合1.50%(2/133),RET融合1.50%(2/133),MET 14号外显子跳跃3.00%(4/133),HER23.76%(5/133),NRAS 0.75%(1/133),PIK3CA 0.75%(1/133),BRAF基因突变未检测出。结论非小细胞肺腺癌中除EGFR基因突变频率较高外,KRAS及ALK融合突变频率也相对较高,EGFR和KRAS基因突变与性别有关,且KRAS突变与吸烟有关,MET 14号外显子跳跃与年龄密切相关。10个驱动基因联合检测可一次性获得更多基因突变信息,对于临床穿刺样本意义重大,指导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NSCLC总生存率获得持续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驱动基因 基因检测 双突变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识别环在冷冻制片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方佳杭 丁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8-970,共3页
目的 为解决传统冷冻制片过程中因标签条码脱落、模糊及操作繁琐导致的样本标识错误问题,提高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方法 设计新型一次性识别环,替代传统粘贴式标签条码。通过信息系统(朗珈病理管理系统)整合患者信息,生成... 目的 为解决传统冷冻制片过程中因标签条码脱落、模糊及操作繁琐导致的样本标识错误问题,提高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方法 设计新型一次性识别环,替代传统粘贴式标签条码。通过信息系统(朗珈病理管理系统)整合患者信息,生成含二维码的识别环,结合载玻片打号机和包埋盒打号机,实现取材、制片、诊断全流程扫码追踪。结果 避免了标签脱落、胶水污染等问题,减少人为操作失误。提高了制片效率,缩短了病理诊断所需时间。实现了样本全程可追溯性,杜绝了样本混淆风险。结论 新型识别环显著优化了冷冻制片流程,在提升效率的同时确保样本管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环 样本托 术中冷冻制片 全流程管理 冷冻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乙醇脱水时间与组织脱水过度的关系探讨
19
作者 姜成胤 丁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2-694,共3页
目的探讨延长乙醇脱水时间是否会引起组织脱水过度。方法在取材规范固定充分后续操作均规范的情况下,观察比较两组不同的脱水程序对肝、肾、肺、子宫肌瘤组织脱水后切片的结果。结果肝、肾、肺、子宫肌瘤在两组不同的脱水程序脱水后切... 目的探讨延长乙醇脱水时间是否会引起组织脱水过度。方法在取材规范固定充分后续操作均规范的情况下,观察比较两组不同的脱水程序对肝、肾、肺、子宫肌瘤组织脱水后切片的结果。结果肝、肾、肺、子宫肌瘤在两组不同的脱水程序脱水后切片并无明显差异。结论延长乙醇脱水时间不会引起组织脱水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脱水 脱水过度 发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化管理在病理染片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伟 严丽萍 姚洪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2-142,共1页
关键词 量化管理 病理染片 标本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