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5
1
作者 诸葛小玲 滕敏 +1 位作者 杨青 俞云松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63-268,共6页
目的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irby-Bauer(KB)法对4551株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2005年版标准判断及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51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3012... 目的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irby-Bauer(KB)法对4551株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2005年版标准判断及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51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3012株(66.2%),革兰阳性菌1539株(33.8%),不发酵糖菌占阴性菌的55.2%。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68.6%和86.5%,未检测到万古霉素耐药株,也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ESBLs的发生率分别为55.8%、43.5%和9.1%,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96%)。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为35.7%,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达66.1%。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14.7%,其次为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氨曲南(23%~29%),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25.2%,低于亚胺培南的33.4%。米诺环素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细菌对其耐药率<10%)。结论我院临床分离细菌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较为严重,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伟丽 骆骥才 +5 位作者 滕敏 华永川 陈晓 付雅捷 孔海深 杨青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07-212,共6页
目的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irby-Bauer(K-B)法对5 961株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2009年版标准判断及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分离5 961株细菌... 目的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irby-Bauer(K-B)法对5 961株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2009年版标准判断及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分离5 961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 185株(70.2%),革兰阳性菌1 776株(29.8%)。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49.4%(134/271)和69.7%(568/815),未检测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1株和屎肠球菌17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率为97.4%,未检出耐药株。β溶血链球菌对万古霉素、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均高度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6.8%(536/944)、39.6%(226/570),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96%)。鲍曼不动杆菌对众多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很高,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为43.8%,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7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11.5%,其次为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16.2%~26.5%),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4.4%、39%。米诺环素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10%)。结论 2009年该院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多重耐药性严重,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有增多趋势,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 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检验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匹配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楼宏强 +1 位作者 杨大干 姚德欣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6-45,共10页
通过对我国医学检验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匹配分析,提出积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完善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主动对接医学检验岗位变化,合理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深化专业质量建设,健全专业教学标准和评价体... 通过对我国医学检验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匹配分析,提出积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完善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主动对接医学检验岗位变化,合理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深化专业质量建设,健全专业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全面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强化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融合培养等建议,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医学检验 行业人才需求 专业设置 匹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血比对方法在血液分析仪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文娟 王佩佩 +3 位作者 李雪芬 葛霞琴 童明 郭希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8-92,96,共6页
目的:利用新鲜血样本以比对方法对血液分析仪全血细胞计数进行室内质量控制。方法:选择性良好、规范化操作的血液分析仪为参比仪,用该仪器定值的健康人新鲜血校准比对血液分析仪(比对仪),进行为期3个月比对实验,建立比对仪比对参... 目的:利用新鲜血样本以比对方法对血液分析仪全血细胞计数进行室内质量控制。方法:选择性良好、规范化操作的血液分析仪为参比仪,用该仪器定值的健康人新鲜血校准比对血液分析仪(比对仪),进行为期3个月比对实验,建立比对仪比对参数WBC、RBC、Hb、HCT、PLT低、中、高值相对偏差范围。每工作日选取门诊患者比对参数低、中、高值至少2个水平新鲜血常规标本,将比对仪和参比仪检测结果进行比对,计算WBC、RBC、Hb、HCT、PLT相对偏差;以日期为横坐标,相对偏差为纵坐标,将相对偏差范围设置为±2s,在实验室信息系统中建立新鲜血比对质控图,以制定的新鲜血比对质量控制规则对相对偏差进行判断、分析,对失控情况作出相应处理,保证仪器正常运作。结果:以建立的方法进行室内质量控制,2006年比对仪WBC、RBC、Hb、HCT、PLT低、中、高水平比对样本测定结果相对偏差分别为(0.75±2.964)%、(1.19±2.488)9/5、(1.43±2.439)%;(-0.39±1.327)%、(-0.26±1.297)%、(-0.35±1.095)%;(-0.43±1.393)%、(-0.17±1.139)%、(0.24±1.166)%;(-0.43±1.362)%、(-0.36±1.381)%、(-0.57士1.299)%;(-0.93±4.330)%、(0.04±4.118)%、(-0.41±4.149)%。2006年该比对仪作为第二台仪器参加美国病理学家学会血细胞分析能力验证,WBC、RBC、HGB、HCT、PLT测定值与靶值的偏倚范围分别为(-0.5~5.1)%、(-1.0~1.6)%、(-1.7~1.4)%、(-1.5~1.3)%、(-4.5~7.4)%。结论:该方法能方便、经济地对血液分析仪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化学分析/仪器和设备 质量控制 血细胞计数/仪器和设备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大鼠胃动力变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金启辉 管文花 +4 位作者 王辉 朱延涛 陈怀红 娄域峰 陈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38-2243,共6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胃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探讨氧化应激对糖尿病胃动力和胃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方法:3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选取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分为糖尿病组和糖尿病治疗组,每组18只,另取同批正常SD...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胃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探讨氧化应激对糖尿病胃动力和胃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方法:3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选取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分为糖尿病组和糖尿病治疗组,每组18只,另取同批正常SD大鼠1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实验第1周末和第10周末分别处死各组9只大鼠测定胃排空率,以及胃平滑肌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和干细胞因子(SCF)水平。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胃组织ICC凋亡。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胃动力明显减弱。糖尿病大鼠胃平滑肌内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减弱,TNF-α含量升高,c-Kit和SCF水平下降,ICC凋亡明显增加。糖尿病大鼠治疗后氧化应激水平降低,抗氧化能力提高,c-Kit和SCF水平显著升高,ICC凋亡减少。抗氧化治疗后胃动力明显改善,与糖尿病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高血糖影响大鼠胃组织中抗氧化酶的表达。氧化应激水平在糖尿病胃组织中明显增强,在糖尿病大鼠胃动力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氧化应激促使c-Kit/SCF系统受损,导致胃平滑肌ICC凋亡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氧化性应激 胃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细菌耐药性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6
作者 杜晓露 周华 +2 位作者 符一骐 杨青 周建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细菌耐药性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37例确诊为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多重耐药(MDR)菌株感染相关因素。根据28 d...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细菌耐药性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37例确诊为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多重耐药(MDR)菌株感染相关因素。根据28 d预后分为死亡组(40例)和生存组(9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137例患者,28 d病死率29.2%。单因素分析显示外科手术、动静脉置管、导尿管留置、高白细胞计数、低白蛋白血症、起病时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与MDR菌株感染有关(P值分别为0.023、0.015、0.019、0.013、0.005、0.0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病时高APACHEⅡ评分(OR=1.167,P=0.025)、低白蛋白血症(OR=0.785,P=0.004)、感染性休克(OR=5.434,P=0.036)是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MDR菌株血流感染患者抗菌治疗方案中,含有多黏菌素B的治疗组28 d病死率与不含多黏菌素B的治疗组28 d病死率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病死率高,起病时高APACHEⅡ评分、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感染性休克提示预后差。多黏菌素B治疗MDR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有待大样本临床数据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血流感染 多重耐药 多黏菌素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尹章勇 周华 +3 位作者 符一骐 杨青 黄金伟 周建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8-395,共8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14 d预后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收集基础疾病、...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14 d预后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收集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发病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11例CRKP血流感染患者,14 d病死率46.8%(52/111)。慢性肺病(OR=3.271,95%CI:1.158~9.235,P=0.025)、合并感染性休克(OR=3.033,95%CI:1.089~8.449,P=0.034)、其他来源(神经系统、肛周脓肿合并右股部脓肿、右膝关节)(OR=10.480,95%CI:1.066~103.059,P=0.044)、SOFA评分≥10.5分(OR=10.491,95%CI:3.049~36.100,P<0.001)为CRKP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流感染前住院时间长(OR=0.986,95%CI:0.974~0.998,P=0.019)为保护性因素。抗感染治疗方案中,含替加环素的抗感染治疗方案组最终病死率(85.0%)高于不含替加环素抗感染治疗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 CRKP血流感染的病死率高。慢性肺病、合并感染性休克、其他来源、发病时SOFA评分≥10.5分提示预后差,血流感染前住院时间长的患者预后好。含替加环素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可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例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影像和气管镜下表现 被引量:9
8
作者 楼巧勤 祝春亚 +2 位作者 周华 杨青 周建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一般临床特点、影像学及支气管镜下表现,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6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中确诊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影像...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结核的一般临床特点、影像学及支气管镜下表现,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6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中确诊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影像表现和气管镜所见和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入选35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均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确诊。患者就诊前病程平均约2.8个月;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咯痰25例(71.4%),部分伴发热;合并肺结核患者26例(74.3%);影像学检查均有阳性病变包括初诊局部感染13例(37.1%),疑诊肺结核8例(22.9%),疑诊支气管异物或狭窄8例(22.9%),肺部占位性病变6例(17.1%);支气管镜下改变:炎症浸润型10例(28.6%),溃疡坏死型14例(40.0%),肉芽增殖型8例(22.9%),瘢痕狭窄型3例(8.6%)。结论气管支气管结核在中青年中高发,多同时合并肺结核,支气管镜下改变以溃疡坏死型最为常见。支气管狭窄是支气管内膜结核相对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尤其是单纯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右肺中叶支气管是较为好发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结核 临床特征 支气管镜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肠道播散诱导内源性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叶先飞 陈丽 +2 位作者 王若南 葛超荣 陈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1-297,共7页
目的建立经肠道播散诱导发生内源性感染的小鼠模型,为研究肠道微生态与内源性感染的相关机制提供可靠的实验模型。方法24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模型组B和对照组C。模型组A给予广谱抗生素溶液口服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后尾静脉注射5... 目的建立经肠道播散诱导发生内源性感染的小鼠模型,为研究肠道微生态与内源性感染的相关机制提供可靠的实验模型。方法24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模型组B和对照组C。模型组A给予广谱抗生素溶液口服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后尾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5-FU)进行免疫抑制。在模型组A的基础上给予白假丝酵母菌灌胃引入机会性致病菌即为模型组B。对照组C同等方法给予生理盐水处理。实验过程中持续观察小鼠粪便菌群变化,平板计数法检测小鼠组织载菌量,HE染色观察小鼠肺、肝、盲肠和大肠组织病理变化,荧光定量PCR法观察小鼠肠道主要菌群定量变化。结果实验终点时模型组A小鼠组织器官均出现细菌感染,模型组B小鼠表现为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两模型组小鼠肺和肝脏组织器官均表现为典型的炎症表现,而盲肠和大肠表现为黏膜炎症和屏障完整性被破坏。肠道菌群定量结果显示两模型组肠道主要菌群结构发生紊乱,肠道定植抗力下降,B/E值<1。结论在小鼠肠道菌群紊乱和免疫抑制的条件下,肠道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突破肠道黏膜屏障引起组织器官感染,该模型能够为从肠道微生态方面预防及控制内源性感染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感染 动物模型 抗生素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血与脐血血脂水平差异及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慧 陈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08-911,共4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妊娠晚期母血与脐血血脂水平的差异,及其与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4—8月在温岭市中医院住院的孕37~41周的临产妇女70例(孕母组),待胎儿娩出后,70例新生儿作为脐血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育龄期未... 目的观察并分析妊娠晚期母血与脐血血脂水平的差异,及其与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4—8月在温岭市中医院住院的孕37~41周的临产妇女70例(孕母组),待胎儿娩出后,70例新生儿作为脐血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育龄期未妊娠妇女195例(对照组)。采集孕母组产前清晨空腹血液,新生儿出生后于近脐端采集脐静脉血,对照组清晨空腹采集血液各5 ml,分离血清。采用OLYMPUS AU270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 AI)和载脂蛋白B(Apo B)水平。结果 3组TC、TG、HDL-C、LDL-C、Apo AI、Apo 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孕母组高于对照组和脐血组,脐血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婴儿性别、不同生产方式、不同产次和母亲分娩年龄,对新生儿脐血TC、TG、HDL-C、LDL-C、Apo AI、Apo B水平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母血与脐血间各项血脂指标、出生时体质量与脐血血脂指标、出生时身长与脐血血脂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身长、体质量分别与母血TG呈正相关(P〈0.05),身长与母血HDL-C、Apo AI呈负相关(P〈0.05),体质量与母血HDL-C、Apo AI呈负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间,母体血脂水平生理性升高,脐血血脂与母血血脂无相关,新生儿出生时身长、体质量与母血血脂部分相关,与脐血血脂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血脂 胎血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肺部线粒体的影响
11
作者 吕媛媛 王必斌 管敏鑫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1024-1026,共3页
构建烟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小鼠模型,选取体质量、年龄相近的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处理组,处理组小鼠暴露于香烟环境中。3个月后,小鼠肺部病理切片发现,处理组小鼠肺部出现明显的... 构建烟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小鼠模型,选取体质量、年龄相近的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处理组,处理组小鼠暴露于香烟环境中。3个月后,小鼠肺部病理切片发现,处理组小鼠肺部出现明显的肺气肿样改变,提示COPD小鼠模型构建成功。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肺部线粒体DNA拷贝数,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处理组COPD小鼠肺部线粒体拷贝数和线粒体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提示吸烟可能通过影响肺组织线粒体数量和功能参与COPD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小鼠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