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裸鼠的皮肤组织改变及其与创面愈合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昕 沈向前 +1 位作者 吴守成 曹谊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裸鼠的皮肤组织改变及其与皮肤创面愈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150 mg/kg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裸鼠模型。对正常对照组裸鼠(n=20)和诱导成模后4周的糖尿病裸鼠(n=20)分别切取背部直径为1.8 cm的全层皮肤... 目的研究糖尿病裸鼠的皮肤组织改变及其与皮肤创面愈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150 mg/kg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裸鼠模型。对正常对照组裸鼠(n=20)和诱导成模后4周的糖尿病裸鼠(n=20)分别切取背部直径为1.8 cm的全层皮肤。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裸鼠皮肤的组织学改变并测量真皮层和表皮层厚度。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并分析相对胶原含量;应用氧化酶法测量皮肤组织糖含量。于术后第3、5、7、14和21天观察创面的愈合率。结果糖尿病组裸鼠的皮肤真皮层和表皮层厚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变薄,真皮层相对胶原含量也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糖尿病组裸鼠的血糖浓度和皮肤糖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肤组织糖含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r=0.951,P<0.01)。糖尿病组裸鼠在术后第3、5、7、14和21天的创面愈合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STZ诱导的糖尿病裸鼠模型的皮肤组织改变明显,这些改变可能与局部糖基化终末产物蓄积,导致糖尿病皮肤创面不易愈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裸鼠 皮肤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