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盘生长因子恢复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泮辉 吕望 +4 位作者 王一青 邹煜 李伟栋 张翀 金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1-447,共7页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IGF)及其受体(VEGFR1)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建模型成功后随机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PIGF组、抗VEGFR1抗体...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IGF)及其受体(VEGFR1)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建模型成功后随机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PIGF组、抗VEGFR1抗体组,于心肌梗死区分别注射生理盐水、PIGF、鼠抗VEGFR1抗体。术后2周观测各组大鼠心功能,然后经股静脉注射2ml 15%氯化钠溶液处死大鼠,制作心脏病理切片评估左心室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冯·维勒布兰德因子(vWF)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分析心肌梗死区域的新生血管,以及TUNEL法检测心肌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PIGF组大鼠心肌血流动力学指标每搏输出量、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峰压、左心室发展峰压、左心室舒张末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PIGF组大鼠左心室直径、心室梗死交界区室壁厚度均小于对照组(均P〈0.01),抗VEGFR1抗体组与对照组的心脏几何学参数基本一致;PIGF组大鼠新生血管和动脉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抗VEGFR1抗体组的动脉密度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GF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局部注射PIGF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恢复并抑制左心室扩张,促进血管再生并降低心肌细胞凋亡。PIGF治疗有望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综合治疗中的一个辅助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物质/分析 胎盘/代谢 心肌梗死/病理生理学 心肌梗死/病理学 心室重构/药物作用 肌细胞 心脏/病理学 细胞凋亡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全弓置换术3例
2
作者 金涛 倪一鸣 张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81-482,共2页
关键词 升主动脉置换术 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 主动脉瓣置换术 深低温停循环 同期施行 主动脉根部 效果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尖瓣病变合并心脏恶病质的手术治疗
3
作者 李伟栋 倪一鸣 冯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讨合并心脏恶病质三尖瓣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法:对7例符合心脏恶病质诊断标准的重度三尖瓣病变患者采用三尖瓣置换术,围手术期予以积极纠正心力衰竭并改善营养状况。结果:7例手术均获成功,早期死亡1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 目的:探讨合并心脏恶病质三尖瓣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法:对7例符合心脏恶病质诊断标准的重度三尖瓣病变患者采用三尖瓣置换术,围手术期予以积极纠正心力衰竭并改善营养状况。结果:7例手术均获成功,早期死亡1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平均随访32个月,1例存在一定程度的右心功能不全表现,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三尖瓣置换是合并心脏恶病质三尖瓣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传导束。围手术期改善心功能及加强营养支持对提高手术疗效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外科学 心脏恶病质 三尖瓣病变 三尖瓣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裂孔疝与食管返流的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叶丁生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8期W001-W001,W002,共2页
关键词 食管裂孔癌 食管返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8例早期临床分析
5
作者 张翀 倪一鸣 +1 位作者 金涛 马量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12期1035-1036,共2页
目的 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方法 2001年至今本科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8例 ,男33例 ,女5例 ;年龄44~78岁 ;左主干病变6例 ,单支病变2例 ,双支病变9例 ,3支病变27例 ;左心室射血分... 目的 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方法 2001年至今本科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8例 ,男33例 ,女5例 ;年龄44~78岁 ;左主干病变6例 ,单支病变2例 ,双支病变9例 ,3支病变27例 ;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0.52±0.16)。结果 常规正中胸骨切口共行冠状动脉搭桥90支 ,其中单支6例 ,双支15例 ,3支14例 ,4支3例 ,乳内动脉桥数为27支 ,大隐静脉桥数为63支。2例术后使用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住院死亡1例 ,37例痊愈出院。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可行 ,手术和术后并发症少 ,早期临床效果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早期临床 术后 随访观察 出院 冠状动脉搭桥 痊愈 本科 结论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