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感控护士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专业价值及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华芬 翁峰霞 +2 位作者 桑明 卫建华 李志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通过对ICU感控护士的发展现状、5种专业价值角色(教育者、管理者、联络者、监测者、研究者)进行综述,提出发展我国ICU感控护士的思考与启示,包括重视其临床价值,明确其角色及职能,完善其培训和考核体系,从而为未来我国的感控护理人才队... 通过对ICU感控护士的发展现状、5种专业价值角色(教育者、管理者、联络者、监测者、研究者)进行综述,提出发展我国ICU感控护士的思考与启示,包括重视其临床价值,明确其角色及职能,完善其培训和考核体系,从而为未来我国的感控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借鉴,更好地发挥ICU感控护士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以期为有效降低ICU感染的发生率,改善ICU患者生存结局提供依据,进一步引领我国医院感染防控走向专业化的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感控护士 医院感染 专业价值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疾病复发恐惧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王萍 胡燕莹 +1 位作者 吴芸芸 郑力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4,79,共5页
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复发恐惧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为制订个体化的复发恐惧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脑卒中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经济毒性综合... 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复发恐惧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为制订个体化的复发恐惧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脑卒中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0、脑卒中特定生存质量量表等对其调查并进行潜在剖面分析,运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剖面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卒中患者的疾病复发恐惧评分为(38.96±13.60)分,约66.8%的患者存在复发恐惧。经济毒性、述情障碍、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1.14±7.13)分、(67.26±12.23)分和(170.14±41.47)分。患者的疾病复发恐惧情况可分为低复发恐惧-稳定组(36.6%)、中复发恐惧-依从组(33%)和高复发恐惧-依赖组(30.4%)3个剖面类型。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潜在剖面在年龄、家庭月均收入、脑卒中类型、营养供给情况、经济毒性等项目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脑卒中类型、经济毒性、生活质量是脑卒中患者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复发恐惧具有群体异质性,应针对每种类别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复发恐惧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颈椎管内肿瘤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6
3
作者 童鹰 刘凡隆 +1 位作者 詹仁雅 周永庆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 探讨高位颈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18例高位颈椎管内肿瘤患者经MR检查确诊后,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肿瘤全切除者13例,次全切除者2例,大部切除者3例.结论 MR是高位颈椎管内肿瘤最佳检查方法;显微手术是提高高位颈椎... 目的 探讨高位颈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18例高位颈椎管内肿瘤患者经MR检查确诊后,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肿瘤全切除者13例,次全切除者2例,大部切除者3例.结论 MR是高位颈椎管内肿瘤最佳检查方法;显微手术是提高高位颈椎管内肿瘤疗效和肿瘤全切除的关键,半导体激光有助减少术中出血、防止颈髓损伤;术后防治呼吸功能障碍,大剂量激素、呼吸支持及防治肺部感染有助于患者度过颈髓水肿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颈椎管内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 肿瘤切除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远期疗效
4
作者 陈春伦 邱宸阳 +3 位作者 沈兰 朱人大 周华吉 张鸿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目的:观察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浙北地区五家三级医院血管外科接受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的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 目的:观察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浙北地区五家三级医院血管外科接受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的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总计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统计下肢血栓清除率、患肢血栓复发率、支架通畅率、下肢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以及安全性评估指标如出血、死亡、肺栓塞、支架折断和移位等。结果:125例患者中,下肢血栓清除程度Ⅰ级8例(6.4%),Ⅱ级10例(8.0%),Ⅲ级107例(85.6%)。中位随访时间为74个月,12、24、36个月患肢血栓复发率分别为8.48%、8.93%和10.91%,髂静脉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1.52%、91.07%和89.09%,PTS发生率分别为5.08%、5.36%和6.36%,且均为轻度PTS。未出现如死亡、大面积肺栓塞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重大安全性事件,未出现因支架折断等特殊情况再次入院干预事件。结论: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能迅速清除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恢复下肢静脉血流,中远期支架通畅率高,PTS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 支架植入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血栓后综合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普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5
作者 蔡珂 郭义豪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8期610-611,共2页
关键词 高龄 普外科 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 并存病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侧方入路手术在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峰 邬一军 +5 位作者 沈亦斌 周雪羽 潘俊 陈凌慧 朱丽娴 何琦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颈侧方切口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手术(SMIA)在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单侧甲状旁腺手术的64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 目的探讨颈侧方切口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手术(SMIA)在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单侧甲状旁腺手术的64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切口及入路分为颈侧方切口SMIA组及正中切口颈白线入路组(LACA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手术相关结果及术后颈前区功能的差异。采用EQ-5D-5L量表评估术后颈部不适主观感受,Hollander伤口评估量表评定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中出血、手术前后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水平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MIA组平均手术时间[(39.77±5.69)min]明显少于LACA组[(54.41±4.66)min]。术后1月及12月,两组在颈前区功能保护方面有统计学差异(1月:84.67±3.74 vs.79.47±5.38,P<0.001;12月:93.80±2.52 vs.89.94±2.39,P<0.001),且SMIA组均优于LACA组;SMIA组术后6月及12月的Hollander切口评估量表得分优于LA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月:1.93±0.58 vs.2.41±0.66,P=0.003;12月:1.03±0.67 vs.1.74±0.62,P<0.001)。结论颈侧方切口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行甲状旁腺切除是简便、安全及有效的手术方式,较于传统切口更易寻找甲状旁腺病变,缩短手术时间,且对颈前区功能保护的作用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侧方切口 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 甲状旁腺手术 颈前区功能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护理实践知识现况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孙众 马晶淼 +1 位作者 翁峰霞 蔡虻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护理实践知识的掌握现况,以期为提高护理人员导管相关感染防控知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7月12日至8月12日,采用自行设计的导管相关感染防控相关知识问卷,通过中华护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护理实践知识的掌握现况,以期为提高护理人员导管相关感染防控知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7月12日至8月12日,采用自行设计的导管相关感染防控相关知识问卷,通过中华护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平台向临床护士、护理管理者及专业为护理的感控专职人员发放问卷。结果 :知识问卷11题中回答正确人数比例达到50%的有5题,达到80%的仅有3题。正确率最高的是输液接头消毒方法(97.49%),正确率较低是吸痰前稀释痰液方式(19.80%)、留置尿管的清洁消毒(19.06%)、气管插管患者不要定时气囊放气(15.51%)、拔出尿管前膀胱无需功能锻炼(9.97%)等。不同级别医院、不同工作年限、职称及所在岗位的护理人员比较,回答正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护理实践知识掌握水平有待提升,需要加强循证能力及相关知识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感染 护理实践 现况调查 医院感染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间质性肺炎行双肺移植术患者的护理
8
作者 沈怡 翁峰霞 +3 位作者 张萍 卫建华 桑明 付继慧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7-110,共4页
总结1例肾移植术后再行双肺移植术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多层面有效管理血压和容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细菌去定植联合抗菌药物管理,降低感染发生风险;加强免疫抑制剂特殊管理,避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实施认知策略训练和运... 总结1例肾移植术后再行双肺移植术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多层面有效管理血压和容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细菌去定植联合抗菌药物管理,降低感染发生风险;加强免疫抑制剂特殊管理,避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实施认知策略训练和运动功能训练,预防及改善谵妄。经积极救治与精心护理,患者术后第7天拔除气管插管并下床活动,术后第9天转出监护室,术后第16天康复出院,随访10个月患者各项机体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肺移植 护理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34)^+干细胞的分化及其在人工血管内皮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鸿坤 张楠 +3 位作者 汪忠镐 李鸣 金炜 封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7-150,173,共5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骨髓和脐血中 CD3 4 +细胞作为人工血管内皮化的种子细胞来源问题。方法 :采集犬外周血和骨髓及人脐血 ,经免疫磁珠分离出内皮细胞祖细胞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并扩增 ,光镜、扫描电镜和免疫... 目的 :探讨外周血、骨髓和脐血中 CD3 4 +细胞作为人工血管内皮化的种子细胞来源问题。方法 :采集犬外周血和骨髓及人脐血 ,经免疫磁珠分离出内皮细胞祖细胞 ,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并扩增 ,光镜、扫描电镜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 ;将培养细胞种植于人工血管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经流式细胞仪测定 ,分离后的细胞中 CD3 4 +细胞 :外周血 (2 6 .30± 2 .4 2 ) %、骨髓 (4 1.84± 3.6 5 ) %、脐血 (74 .6 2± 4 .4 6 ) % ,骨髓和脐血中CD3 4 + 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外周血 ,且增殖、分化能力强 ;CD3 4 + 细胞培养 2周细胞长满瓶底并达到增殖高峰 ,细胞呈“铺路石”状排列。 因子 ,CD3 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为阳性 ,透射电镜细胞胞浆内可见 W- P小体 ;扫描电镜下 ,内皮细胞平铺于人工血管表面 ,成单层排列 ,细胞排列无轴向性。结论 :外周血、骨髓和脐血经免疫磁珠分离系统可分离出 CD3 4 +细胞 ,CD3 4 +细胞经 VEGF诱导可定向分化为内皮细胞。骨髓和脐血 CD3 4 +细胞可作为人工血管内皮化的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 胎血 内皮化 人工血管 骨髓 脐血 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微创手术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晓辉 何杨燕 +1 位作者 吴子衡 张鸿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7-582,共6页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伴下肢静脉曲张的一体化微创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因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伴下肢静脉曲张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左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和下肢静脉射频热消融术患...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伴下肢静脉曲张的一体化微创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因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伴下肢静脉曲张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左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和下肢静脉射频热消融术患者(11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大隐静脉主干穿刺点入路行左髂静脉支架植入术,而后予以大隐静脉主干的射频热消融术。术后当天开始服用利伐沙班至术后6个月、阿司匹林至术后12个月。患者出院后门诊随访6个月以上,同时分别于2周、2个月、6个月复查下肢静脉、髂静脉多普勒超声或CT血管造影。结果:1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时,所有患者下肢酸胀缓解率、色素沉着缓解率、皮肤质量改善率和髂静脉支架通畅率均为100%,无静脉曲张复发、髂股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结论: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一体化微创手术治疗方案,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经济等优势,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肢 静脉曲张/外科学 综合征 髂静脉 导管消融术 支架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侧方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步骤及要点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邬一军 朱峰 +6 位作者 沈亦斌 方云 朱丽娴 何琦文 潘俊 陈凌慧 田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1-706,共6页
颈侧方切口甲状腺手术采用颈侧方切口,利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肌间的天然解剖间隙作为入路,从带状肌与颈动脉鞘之间进入甲状腺术区,首先辨识喉返神经及上下位甲状旁腺,离断上极血管,再分离Berry韧带,离断峡部,最后切除甲状腺。该... 颈侧方切口甲状腺手术采用颈侧方切口,利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肌间的天然解剖间隙作为入路,从带状肌与颈动脉鞘之间进入甲状腺术区,首先辨识喉返神经及上下位甲状旁腺,离断上极血管,再分离Berry韧带,离断峡部,最后切除甲状腺。该手术可以避免传统手术对颈前区皮肤肌肉组织的创伤,患者术后颈部压迫感和吞咽牵拉感明显缓解。颈侧方切口甲状腺手术操作快捷,临床效果良好。本文介绍如何规范化地操作及手术注意事项等,以期更好普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侧方切口 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 甲状腺手术 颈前区功能保护 手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肢体缺血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鸿坤 李鸣 +4 位作者 封华 金炜 赵海格 陈旭东 田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改善严重缺血肢体的作用。方法:15例下肢严重缺血的患者,经骨髓动员后,CS-3000Plus机器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直接移植入缺血肢体中,共移植17人次。结果:采用骨髓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分离并移植治疗临床上严重肢体缺... 目的:探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改善严重缺血肢体的作用。方法:15例下肢严重缺血的患者,经骨髓动员后,CS-3000Plus机器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直接移植入缺血肢体中,共移植17人次。结果:采用骨髓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分离并移植治疗临床上严重肢体缺血的患者,术后一年,疼痛指数由术前5.0降到术后0,踝肱指数(ABI)由术前0.30提高到术后0.46;6例溃疡5例愈合;无痛行走距离由术前0.15 km提高到术后0.72 km;最大行走距离由术前0.96 km提高到术后2.13 km。结论:骨髓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能促进缺血肢体新生血管形成,有效改善缺血肢体的疼痛和步行距离,并促进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缺血 四肢/血液供给 干细胞移植 骨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移植术中供肝再灌注不良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振林 郑树森 +2 位作者 沈克震 张浩 朱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手术中供肝再灌注不良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大鼠原位肝移植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实验初期组(n=100),第二阶段为实验后期组(n=100),比较两组手术中引起供肝再灌注不良原因的差别,从中找出预防供肝再灌...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手术中供肝再灌注不良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大鼠原位肝移植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实验初期组(n=100),第二阶段为实验后期组(n=100),比较两组手术中引起供肝再灌注不良原因的差别,从中找出预防供肝再灌注不良的措施。结果:实验初期组和实验后期组的冷缺血时间、无肝期、肝下下腔静脉(IVC)阻断时间、供者手术时间、受者手术时间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上IVC吻合、门静脉(PV)和IVC吻合、冷灌注过程中供肝气体栓塞、无肝期超过25m in和肝损伤引起供肝再灌注不良的发生率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提高手术熟练程度,缩短手术时间,预防手术中再灌注不良因素的发生是确保供肝再灌注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原位肝移植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家庭远程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杨芷 童晓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对家庭远程康复的概念、远程康复护理主要方式、对患者及家庭的影响等进行综述,回顾分析家庭远程康复的开展形式及面临的问题,分别从颅脑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及家属的照顾能力、心理压力等方面进行效果评价,并对比... 对家庭远程康复的概念、远程康复护理主要方式、对患者及家庭的影响等进行综述,回顾分析家庭远程康复的开展形式及面临的问题,分别从颅脑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及家属的照顾能力、心理压力等方面进行效果评价,并对比国内外研究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延续性康复护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家庭护理 远程康复护理 延续护理 智能移动设备 虚拟现实技术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膨体聚四氟乙烯的预处理及其细胞毒性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丽君 虞渝生 +3 位作者 刘友山 谈伟强 钟明强 张桂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4-656,660,共4页
在评价国产膨体聚四氟乙烯的细胞毒性和预处理方法的优劣的基础上,寻找国产替代材料,并比较国产膨体聚四氟乙烯与进口材料的细胞毒性。采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经过不同方法预处理的国产膨体聚四氟乙烯和进口材料的细胞毒性,按细... 在评价国产膨体聚四氟乙烯的细胞毒性和预处理方法的优劣的基础上,寻找国产替代材料,并比较国产膨体聚四氟乙烯与进口材料的细胞毒性。采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经过不同方法预处理的国产膨体聚四氟乙烯和进口材料的细胞毒性,按细胞毒性分级的国家标准对其进行分级,评价其细胞毒性。结果表明,以上各组材料毒性级别均为1级,即无细胞毒性。国产膨体聚四氟乙烯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以高锰酸钾溶液进行预处理可获得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体聚四氟乙烯 细胞毒性 预处理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对肝癌患者血清中肿瘤相关miRNAs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成炳祥 方煊 +2 位作者 朱承良 秦运升 庄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9期41-44,共4页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治疗前后对肝癌患者血清中肿瘤相关miRNA表达谱改变情况.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绍兴第二医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6例肝癌患者的血清样本,采用miRNA表达谱芯片检测HCC患者经索拉非尼治...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治疗前后对肝癌患者血清中肿瘤相关miRNA表达谱改变情况.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绍兴第二医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6例肝癌患者的血清样本,采用miRNA表达谱芯片检测HCC患者经索拉非尼治疗前后血清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对筛选出的miRNAs进行验证.结果 索拉非尼治疗前后肝癌患者血清miRNA表达谱出现明显改变,16个miRNAs在索拉非尼治疗后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明显升高,10个miRNAs在索拉非尼治疗后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明显降低.治疗前肝癌患者血清miR-122相对表达值为(1.07±0.32),治疗1个月后的miR-122相对表达值为(9.10±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治疗前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前后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谱发生明显变化,索拉非尼对肝癌相关miRNAs的调控可能是其治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芯片 索拉非尼 肝细胞癌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生长因子恢复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泮辉 吕望 +4 位作者 王一青 邹煜 李伟栋 张翀 金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1-447,共7页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IGF)及其受体(VEGFR1)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建模型成功后随机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PIGF组、抗VEGFR1抗体...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IGF)及其受体(VEGFR1)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建模型成功后随机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PIGF组、抗VEGFR1抗体组,于心肌梗死区分别注射生理盐水、PIGF、鼠抗VEGFR1抗体。术后2周观测各组大鼠心功能,然后经股静脉注射2ml 15%氯化钠溶液处死大鼠,制作心脏病理切片评估左心室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冯·维勒布兰德因子(vWF)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分析心肌梗死区域的新生血管,以及TUNEL法检测心肌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PIGF组大鼠心肌血流动力学指标每搏输出量、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峰压、左心室发展峰压、左心室舒张末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PIGF组大鼠左心室直径、心室梗死交界区室壁厚度均小于对照组(均P〈0.01),抗VEGFR1抗体组与对照组的心脏几何学参数基本一致;PIGF组大鼠新生血管和动脉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抗VEGFR1抗体组的动脉密度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GF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局部注射PIGF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恢复并抑制左心室扩张,促进血管再生并降低心肌细胞凋亡。PIGF治疗有望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综合治疗中的一个辅助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物质/分析 胎盘/代谢 心肌梗死/病理生理学 心肌梗死/病理学 心室重构/药物作用 肌细胞 心脏/病理学 细胞凋亡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伴有呼吸衰竭的创伤性连枷胸胸腔镜手术内固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国兴 王长春 +2 位作者 宣浩军 黄利坚 叶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43-244,248,共3页
目的探讨不伴有呼吸衰竭的创伤性连枷胸外科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2006年8月~2009年11月对17例X线检查及体格检查诊断为连枷胸,经48 h观察未发生呼吸衰竭者,先在胸腔镜下处理胸腔内损伤,然后借助胸腔镜定位,切开皮肤直至显露骨折断端2~4 ... 目的探讨不伴有呼吸衰竭的创伤性连枷胸外科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2006年8月~2009年11月对17例X线检查及体格检查诊断为连枷胸,经48 h观察未发生呼吸衰竭者,先在胸腔镜下处理胸腔内损伤,然后借助胸腔镜定位,切开皮肤直至显露骨折断端2~4 cm,根据骨折断端的形状选择合适的钢板固定肋骨。结果 16例在受伤48 h后行胸腔镜辅助爪形钢板内固定,1例在伤后9 d行肋骨内固定。2例术后入ICU治疗,术后机械通气率11.8%(2/17),肺部感染率23.5%(4/17)。治愈16例,死亡1例。存活的16例伤后2个月肺活量FEV1(76.5±4.5)%,恢复轻体力劳动时间(2.5±0.3)月,恢复重体力劳动时间(5.8±1.4)月。结论不伴有呼吸衰竭的创伤性连枷胸在胸腔镜下辅助爪形钢板内固定可靠、易行,同时应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枷胸 内固定 呼吸衰竭 胸腔镜 爪形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脑膜瘤的临床和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孔军 黄红光 +1 位作者 詹仁雅 Ralf Bu-hl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51-453,共3页
目的:研究多发性脑膜瘤的临床和组织学特点。方法:对39例多发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免疫组化检测孕激素受体(PR)、p53和细胞周期蛋白抗体MIB-1在多发性脑膜瘤中的表达,并与单发性脑膜瘤进行比较。结果:多发性脑膜瘤女性多见... 目的:研究多发性脑膜瘤的临床和组织学特点。方法:对39例多发性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免疫组化检测孕激素受体(PR)、p53和细胞周期蛋白抗体MIB-1在多发性脑膜瘤中的表达,并与单发性脑膜瘤进行比较。结果:多发性脑膜瘤女性多见,肿瘤的分布较为广泛,大脑半球凸面为好发部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R的表达在多发性脑膜瘤比单发性脑膜瘤强,p53和MIB-1的表达则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多发性脑膜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资料,其发生学可能与孕激素及其受体有关,单克隆起源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脑膜瘤 诊断 组织学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钙骨水泥与骨形态蛋白复合材料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靖宏 谈伟强 林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3-156,共4页
为提高磷酸钙骨水泥的成骨活性,将自制的磷酸钙骨水泥作为骨形态蛋白-2的载体予以复合,对复合载体材料进行物性研究和异位成骨试验。并以该复合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通过生物力学检测和骨界面新生骨计量,观察其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 为提高磷酸钙骨水泥的成骨活性,将自制的磷酸钙骨水泥作为骨形态蛋白-2的载体予以复合,对复合载体材料进行物性研究和异位成骨试验。并以该复合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通过生物力学检测和骨界面新生骨计量,观察其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结果表明,以该复合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其材料与宿主骨界面的结合强度以及新生骨量均明显高于单纯材料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磷酸钙 骨形成蛋白-2 骨缺损 下颌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