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楼娟亚 董凤芹 +3 位作者 张哲 周伟斌 陈敏 叶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392-1396,共5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和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疗程为1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一氧...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和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疗程为1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收缩因子内皮素(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同时行肱动脉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超声检测(FMD)。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较正常体检组血清NO、SOD、GSH-Px以及FMD水平降低,血清ET-1水平升高(P<0.01),两组较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NO、ET-1、SOD、GSH-Px水平较治疗前改善(P<0.05),FMD值增高,此外,六味地黄丸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明显,除FMD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基础治疗上,六味地黄丸治疗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2型糖尿病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的表达 被引量:8
2
作者 董凤芹 李红 +3 位作者 蔡卫民 陶君 郑芬萍 张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 :对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肾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2 ( MMP- 2 )、基质金属蛋白酶 9( MMP- 9)、 型胶原 ( C- )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的表达进行定量和定位研究 ,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方法 :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 目的 :对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肾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2 ( MMP- 2 )、基质金属蛋白酶 9( MMP- 9)、 型胶原 ( C- )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的表达进行定量和定位研究 ,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方法 :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 70 mg/ kg)诱发糖尿病 ,肾标本行常规病理检查 ,用 MMP- 2、MMP- 9、C- 单克隆抗体及TGF- β1多克隆抗体标记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象分析仪分析。结果 :正常大鼠 MMP- 2、MMP- 9主要表达在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包曼氏囊壁层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 ,偶见浸润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达。造模后 2、4、8周时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球 MMP- 2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 P<0 .0 5 ) ,而 TGF- β1和 C- 则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 ( P<0 .0 5 ) ,且 MMP- 2与 TGF- β1、C- 均呈负相关 ( r=- 0 .4 5、- 0 .6 9,P<0 .0 5 )。肾小球 MMP- 9在三组各时点均未显示显著性差异 ,糖尿病组肾小球 MMP- 9较正常对照组似有升高趋势 ,但无统计学差异 ( P>0 .0 5 )。结论 :糖尿病时伴有肾小球 MMP- 2表达水平的下降可能与 TGF- β1水平的升高有关 ,MMP- 2的减少导致 C- 降解减少 ,可能是引起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肾病变/病因学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Ⅳ型胶原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与肾皮质中TGF-β_1mRNA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红 郑芬萍 张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观测糖尿病状态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对糖尿病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内 TGF-β1m RNA水平的影响 ,比较其与肾皮质 TGF-β1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5 4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糖尿病组 (D组 )及吡格列酮治疗... 目的 :观测糖尿病状态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对糖尿病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内 TGF-β1m RNA水平的影响 ,比较其与肾皮质 TGF-β1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5 4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糖尿病组 (D组 )及吡格列酮治疗组 (DP组 )。 2、4、8周每组各取 6只 ,以 RT- PCR+狭缝杂交法半定量检测 PBMC内和肾皮质 TGF- β1m RNA水平。结果 :肾皮质 TGF- β1m RNA水平 8周内 D组均高于 C组 (P<0 .0 5 ) ,而 PBMC内TGF- β1m RNA水平 4周时略高于 C组 (1.2 7± 0 .38vs0 .88± 0 .36 ,P>0 .0 5 ) ,8周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1.12±0 .0 8vs0 .84± 0 .16 ,P<0 .0 5 )。D组和 DP组在 8周时 PBMC内 TGF- β1m RNA水平与肾皮质 TGF- β1m RNA水平呈正相关 (r=0 .83、P=0 .0 2 ,r=0 .82、P=0 .0 3)。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早期 ,PBMC内 TGF- β1m RNA水平增高迟于肾皮质 ;但 PBMC内 TGF- β1m RNA水平可反映肾皮质 TGF- β1m RNA水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肾病变 病因学 转化生长因子Β 单个核细胞 血液 肾皮质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三妹 李红 +3 位作者 王芳 陈筱菲 李旭升 陈国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54-1656,共3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糖尿病组(高脂饮食+STZ造模)及糖尿病GBE治疗组(GBE 8 mg.kg-1.d-1),8周后处死大鼠,检测体重、肾重、尿量、24 h尿蛋白...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糖尿病组(高脂饮食+STZ造模)及糖尿病GBE治疗组(GBE 8 mg.kg-1.d-1),8周后处死大鼠,检测体重、肾重、尿量、24 h尿蛋白和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RT-PCR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Ⅳ型胶原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肾皮质TIMP-1、Ⅳ型胶原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MMP-9 mRNA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肾重指数、尿量、24 h尿蛋白、NAG均高于对照组。电镜下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厚薄不均匀,足细胞突起肿胀,变短,并可见足突融合,球囊壁层细胞内线粒体扩张,肾小球内胶原纤维增多。而糖尿病GBE治疗组肾小球基底膜及足细胞病变明显较轻,肾皮质MMP-9表达高于糖尿病组,Ⅳ型胶原mRNA表达低于糖尿病组,尿量、24 h尿蛋白、NAG均低于糖尿病组。TIMP-1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GBE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其作用机制与降低TIMP-1、Ⅳ型胶原mRNA表达,升高MMP-9 mRNA表达,阻止ECM的堆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二裂银杏 胶原Ⅳ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脏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红 张哲 +1 位作者 翁红雷 阮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肌成纤维细胞对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SD大鼠糖尿病模型,病程1、2、4、8周,利用组织学检查观察肾组织结构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αSMA和型胶原(C-)的表达,同时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肾皮质αSMA含量... 目的探讨肌成纤维细胞对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SD大鼠糖尿病模型,病程1、2、4、8周,利用组织学检查观察肾组织结构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αSMA和型胶原(C-)的表达,同时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肾皮质αSMA含量。结果糖尿病大鼠肾皮质αSMA含量在各观察时点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8周内糖尿病大鼠肾组织C-的染色始终较正常对照组强(P<0.05),且与αSM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早期大鼠肾脏αSMA表达增高,预示肌成纤维细胞的形成,它可能参与C-等细胞外基质的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病理学 糖尿病/并发症 肾病变/病因学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Ⅳ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波形蛋白及结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早期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叶迅 李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早期不同阶段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波形蛋白 (vimentin)、结蛋白 (desmin)在大鼠肾皮质中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建立 STZ诱导的 SD大鼠糖尿病模型 ;用 RT- PCR法半定量检测早期各观察时点糖尿...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早期不同阶段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波形蛋白 (vimentin)、结蛋白 (desmin)在大鼠肾皮质中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建立 STZ诱导的 SD大鼠糖尿病模型 ;用 RT- PCR法半定量检测早期各观察时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 TGF-β1和 vimentin、desmin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随着糖尿病病情的进展 ,TGF- β1和 vimentin m RNA的表达量分别从模型建立后第 7d和第 14 d起逐渐增多 (P=0 .0 0 1) ,desmin m RNA表达从第 14 d起却逐渐减少 (P<0 .0 5 )。 2糖尿病组的 TGF- β1与 vimentin的 m RNA表达呈正相关 (r=0 .74 0 ,P=0 .0 0 0 ) ,desmin与 TGF- β1的 m RNA表达呈负相关 (r=- 0 .6 95 ,P=0 .0 0 0 ) ,desmin与 vimentin的 m RNA表达也呈负相关 (r=- 0 .5 91,P=0 .0 0 2 )。结论 :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皮质中 TGF- β1和 vimentin的表达逐渐增多 ,desmin的表达却逐渐减少 ,提示 TGF- β1可能促进小管上皮细胞向成纤维细胞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肾病变 病因学 转化生长因子β1 波形蛋白 结蛋白 肾皮质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皮质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与肾病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哲 李红 +2 位作者 翁红雷 郑芬萍 阮昱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 探讨早期抑制纤维化能否阻止大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干扰素γ(IFNγ)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两组采用一次性ip链佐星70mg·kg- 1 ·d- 1 制备糖尿病模型。IFNγ组... 目的 探讨早期抑制纤维化能否阻止大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干扰素γ(IFNγ)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两组采用一次性ip链佐星70mg·kg- 1 ·d- 1 制备糖尿病模型。IFNγ组的糖尿病大鼠scIFNγ( 1 0 0kU·kg- 1 ·d- 1 )共8周。第1 ,2 ,4 ,8周每组各取6只大鼠,分别测定血糖、肾脏肥大指数、尿白蛋白,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Ⅳ型胶原的表达,同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肾皮质αSMA的含量。结果 第1 ,2 ,4 ,8周,IFNγ组大鼠肾皮质αSMA含量分别较糖尿病组减少3 6.9%,4 4.4 %,60 .4 %和4 0 .6%(P <0 .0 5 )。但IFNγ组肾脏Ⅳ型胶原表达、肾脏肥大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 ,与糖尿病组无显著性差异(P>0 .0 5 )。结论 该剂量IFNγ抑制肾组织αSM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病变 蛋白表达 肌动蛋白类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 被引量:41
8
作者 李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主要与多元醇通路活跃、氧化应激增加、糖基化终产物形成及蛋白激酶C通路激活有关。以发病机制为靶点的治疗可能会为...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主要与多元醇通路活跃、氧化应激增加、糖基化终产物形成及蛋白激酶C通路激活有关。以发病机制为靶点的治疗可能会为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血管病变/病因学 糖尿病血管病变/病理生理学 糖尿病血管病变/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蛋白聚糖Ⅱ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生物学功能的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吴芳 姚航平 +1 位作者 董凤芹 李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23-528,共6页
目的:构建大鼠蛋白聚糖Ⅱ(DCN)重组腺病毒载体(A d-DCN),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用RT-PCR技术从大鼠肾脏组织mRNA中扩增获得全长DCN基因;将DCN基因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载体,与腺病毒骨架质粒在B J5183-AD-1细菌中同源重组,并转染至A d293... 目的:构建大鼠蛋白聚糖Ⅱ(DCN)重组腺病毒载体(A d-DCN),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用RT-PCR技术从大鼠肾脏组织mRNA中扩增获得全长DCN基因;将DCN基因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载体,与腺病毒骨架质粒在B J5183-AD-1细菌中同源重组,并转染至A d293细胞,扩增病毒后,用病毒空斑形成实验检测病毒滴度,并用MTT、RT-PCR、W estern b lot对其活性及表达情况进行鉴定。结果:本实验构建的A d-DCN滴度可达1×109pfu.m-l 1,能在CHO细胞中高效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DCN蛋白;表达产物能拮抗TGFβ1对CCL-6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TGFβ1+表达产物DCN处理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TGFβ1单独处理组和TGFβ1+A d-lacz处理组[(0.5252±0.04 vs 0.2826±0.02、0.2918±0.02)OD,P<0.05],但TGFβ1+表达产物DCN处理组细胞增殖率仍低于未处理组[(0.9332±0.08)OD,P<0.05]。结论:本实验构建的DCN重组腺病毒能高效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DCN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聚糖类/生物合成 腺病毒科/遗传 重组 遗传 转染 转化生长因子β/遗传学 遗传载体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钙血症3例
10
作者 沈建国 孔静霞 +3 位作者 李成江 李红 夏惕勤 童钟杭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47-348,共2页
关键词 高钙血症 十二指肠球部 慢性浅表性胃炎 医院住院 病例摘要 右旋糖酐 对症治疗 造影显示 对症处理 骨髓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