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令疏肝胶囊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钱莺 傅旭春 +2 位作者 扈荣 沈丽美 白海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1-566,共6页
目的:研究百令疏肝胶囊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肝纤维化模型。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肽、层粘连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的浓度,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和肝组织羟脯氨... 目的:研究百令疏肝胶囊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肝纤维化模型。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肽、层粘连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的浓度,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白蛋白的浓度和肝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使用Motic Med6.0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肝纤维化面积。结果:百令疏肝胶囊高(450 mg·kg-1)、中(270mg·kg-1)和低(90 mg·kg-1)剂量组的血清Ⅲ型前胶原肽水平[分别为(34.46±13.95)、(36.15±9.46)和(40.58±7.72)ng·ml-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水平[分别为(16.65±4.24)、(16.66±4.34)和(18.99±6.05)ng·ml-1]、层粘连蛋白水平[分别为(12.94±4.29)、(12.96±3.21)和(15.32±8.00)ng·ml-1]和肝组织纤维化面积[分别为(0.02240±0.01337)、(0.02176±0.01460)和(0.02384±0.01405)μm2]显著低于模型组的相应值[(49.38±10.95)ng·ml-1、(30.84±14.48)ng·ml-1、(30.22±17.00)ng·ml-1、(0.03929±0.01732)μm2];高、中剂量组的肝组织中羟脯氨酸水平分别为(0.77±0.09)、(0.81±0.09)μg·mg湿重-1,显著低于模型组的(1.06±0.33)μg·mg湿重-1;高剂量组的肝组织中白蛋白水平为(34.02±4.17)g·L-1,显著高于模型组的(30.25±4.21)g·L-1。结论:百令疏肝胶囊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胶囊 肝硬化 二甲基亚硝胺 层黏连蛋白 前胶原 羟脯氨酸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白蛋白类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L蛋白参与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郝睿 苏力德 +3 位作者 邵一鸣 部娜 马丽亚 那仁满都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1-551,共11页
PML蛋白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绝大多数APL患者的典型特征是细胞内PML基因和RARα基因发生融合,该融合基因所表达的PML-RARα融合蛋白是APL发病的主要原因。三氧化二... PML蛋白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绝大多数APL患者的典型特征是细胞内PML基因和RARα基因发生融合,该融合基因所表达的PML-RARα融合蛋白是APL发病的主要原因。三氧化二砷作为临床治疗APL的一线药物,通过直接作用于PML-RARα融合蛋白的PML部分,诱导相关蛋白多聚化,并招募多种功能蛋白,促进PML核小体重构,使PML-RARα蛋白发生小泛素修饰蛋白(SUMO)化和泛素化,最终经蛋白酶体途径降解,达到治疗APL的目的。PML蛋白发生点突变会导致APL复发及三氧化二砷耐药。本文阐述了PML蛋白的结构和功能、PMLRARα融合蛋白诱导APL发病的机制、PML蛋白参与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的分子机制以及PML蛋白发生突变导致APL患者发生三氧化二砷耐药的现象,以期为目前治疗方案的优化及针对耐药患者有效治疗手段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药物疗法 砷剂/治疗应用 肿瘤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质类/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对小鼠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蓉 卢韵碧 +2 位作者 张纬萍 魏尔清 方三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8,共9页
目的:研究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受体(CysLT_1R和CysLT_2R)对小鼠BV2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经典炎症激活剂脂多糖和CysLT受体激动剂LTD_4处理BV2细胞,采用免疫荧光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BV2细胞吞噬功能,免疫荧光共染... 目的:研究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受体(CysLT_1R和CysLT_2R)对小鼠BV2小胶质细胞吞噬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经典炎症激活剂脂多糖和CysLT受体激动剂LTD_4处理BV2细胞,采用免疫荧光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BV2细胞吞噬功能,免疫荧光共染法观察BV2细胞中CysLT_1R和CysLT_2R表达分布。结果:脂多糖和LTD_4均能增强BV2细胞吞噬功能,而CysLT_1受体选择性拮抗剂孟鲁司特和CysLT_2受体选择性拮抗剂HAMI 3379均能抑制脂多糖和LTD_4诱导的BV2细胞吞噬功能增强;脂多糖和LTD_4激活BV2细胞后可引起CysLT_1R和CysLT_2R在细胞内分布变化,两种亚型的受体分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存在共表达。结论:CysLT_1R和CysLT_2R均可以调节BV2细胞的吞噬功能,且两者具有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代谢 受体 白三烯/代谢 吞噬作用/药物作用 小神经胶质细胞/药物作用 脂多糖类/药理学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升麻提取物可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治疗的低雌激素状态 被引量:2
4
作者 彭洁 徐文飞 +1 位作者 李旭辉 吴巧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7-405,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黑升麻提取物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导致低雌激素状态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至2020年1月,在Medlin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 目的:系统评价黑升麻提取物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导致低雌激素状态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至2020年1月,在Medline、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和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后GnRHa疗程中加入黑升麻提取物辅助治疗以缓解GnRHa造成的低雌激素状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随机对照研究,总计7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黑升麻提取物的加入不会影响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包括血清雌二醇水平(MD=1.24,95%CI:-4.58~7.08,P>0.05)和促黄体激素水平(MD=-0.02,95%CI:-0.15~0.11,P>0.05)。黑升麻提取物可以有效改善由于GnRHa造成患者体内低雌激素所产生的围绝经期症状:改善患者潮热出汗(OR=0.1,95%CI:0.02~0.47,P<0.01),减少失眠症状的发生(OR=0.23,95%CI:0.13~0.39,P<0.01),改善乏力(OR=0.09,95%CI:0.04~0.20,P<0.01),减少阴道干燥的发生(OR=0.04,95%CI:0.01~0.30,P<0.01)。黑升麻提取物的加入会影响手术12周后患者Kupperman绝经指数(KMI)评分(MD=-11.50,95%CI:-20.09^-2.90,P<0.01)及24周后KMI评分(MD=-23.68,95%CI:-39.66^-7.69,P<0.01)。结论:目前有限的证据表明,黑升麻提取物能够有效地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GnRHa治疗造成体内雌激素含量降低所引起的围绝经期症状,且不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升麻提取物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进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期少女阴道炎现状调查及用药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栾晓菲 赵轶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6期983-98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青春期少女阴道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用药情况。方法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检索2013年1至12月诊断为阴道炎,年龄段为10-19岁患者门诊就诊信息及药物处方信息,分析其临床特征并评价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青春期少女阴道炎以真... 目的:探讨分析青春期少女阴道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用药情况。方法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检索2013年1至12月诊断为阴道炎,年龄段为10-19岁患者门诊就诊信息及药物处方信息,分析其临床特征并评价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青春期少女阴道炎以真菌性阴道炎占比最高(57.2%)。月经初潮前少女阴道炎主要为真菌性阴道炎(71.4%)和非特异性阴道炎(25.0%);月经初潮后少女阴道炎主要为真菌性阴道炎(55.8%),滴虫性阴道炎和非特异性阴道炎占比相当(14.8%,22.0%)。治疗药物以外用溶液剂、软膏剂及口服药物为主。初潮后少女使用阴道栓剂的比例显著增高,外用溶剂较少单独使用,一般联合应用栓剂或口服药物。结论青春期少女阴道炎发病以真菌性阴道炎为主,本院在该人群中治疗药物的选择基本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青春期 临床特征 用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尿液核磁共振氢谱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郑涌泉 章晓茜 +2 位作者 陈久霞 周琦 高红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6-642,共7页
目的: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方法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APP/PS1小鼠发病早期(4月龄)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方法:通过代谢笼收集16周龄APP/PS1小鼠(n=13)和野生型小鼠(n=15)的尿液,利用一维NOESY脉冲序列采集核磁共振氢谱,积分数据导入S... 目的: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方法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APP/PS1小鼠发病早期(4月龄)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方法:通过代谢笼收集16周龄APP/PS1小鼠(n=13)和野生型小鼠(n=15)的尿液,利用一维NOESY脉冲序列采集核磁共振氢谱,积分数据导入SIMCA-P+12.0软件进行模式识别分析,从而在整体代谢水平上探索AD发病早期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结果:与野生型小鼠比较,APP/PS1小鼠尿液的代谢轮廓明显不同,能量代谢、甲胺代谢、氨基酸代谢等代谢产物出现变化,其中3-羟基丁酸、2-羟基丁酸、琥珀酸、2-酮戊二酸、柠檬酸、顺乌头酸和延胡索酸的水平降低,乙酸、三甲胺、牛磺酸、肌酐、马尿酸、甲酸、葫芦巴碱、尿素的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D发病早期小鼠能量代谢、甲胺代谢等途径已发生紊乱,这一结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AD的发病机制并为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生理学 尿 能量代谢 甲胺类/代谢 磁共振波谱学 早期诊断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