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汤剂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水时间及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柴泽英 钟宝英 张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6期1427-1429,共3页
目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际禁食禁水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医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4个组,每组各100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术前12 h禁食,6 h禁水... 目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际禁食禁水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医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4个组,每组各100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术前12 h禁食,6 h禁水方法,B组采用术前6 h禁食,2 h禁水法,C组采用术前12 h禁食,6 h禁水法联合术后服用中药汤剂,D组采用术前6 h禁食,2 h禁水法联合术后服用中药汤剂。对所有患者术前和术中胃液量、术前焦虑抑郁程度及术后24 h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观测,并将各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伴随禁食禁水时间的缩短,患者在术前焦虑抑郁情绪、饥饿口渴程度和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且A组和B组在焦虑抑郁、饥饿口渴Ⅰ级和Ⅱ级上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D组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术前6 h禁食,2 h禁水联合术后服用中药汤剂可有效控制术前术中胃液量,同时对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饥饿口渴程度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禁食时间 禁水时间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病因与预防 被引量:15
2
作者 娄诤 李春明 周坚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4,共4页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其患病率与年龄有关,50岁女性子肌瘤患病率约为68%。子宫肌瘤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盆腔压迫、疼痛、不孕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约30%女性会出现严重症状,需药物或手术干预。...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其患病率与年龄有关,50岁女性子肌瘤患病率约为68%。子宫肌瘤可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盆腔压迫、疼痛、不孕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约30%女性会出现严重症状,需药物或手术干预。在全球范围内,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占所有子宫切除的1/3~1/2,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同时,子宫肌瘤的医疗支出也对社会经济产生较大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 医疗支出 育龄期女性 子宫肌瘤 女性健康 子宫切除 生殖系统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毛心齐 张信美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9-1096,共8页
疼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症状,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且疼痛机制仍然不明。肥大细胞是一种可以与感觉神经相互作用、介导疼痛的免疫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肥大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肥... 疼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症状,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且疼痛机制仍然不明。肥大细胞是一种可以与感觉神经相互作用、介导疼痛的免疫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肥大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肥大细胞通过炎症反应、血管生成、神经生长、外周和中枢神经敏化等途径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发生机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开拓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疼痛 肥大细胞 炎症 血管生成 神经生长 神经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潜能未定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文超 李春明(综述) 周坚红(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8-542,共5页
恶性潜能未定子宫平滑肌瘤(STUMP)是罕见的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其诊断主要基于组织病理学,但有时难以与子宫平滑肌肉瘤(LMS)及其他子宫平滑肌瘤(LM)鉴别诊断,病理形态学的诊断标准也无法完全统一。随着近几年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尤其... 恶性潜能未定子宫平滑肌瘤(STUMP)是罕见的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其诊断主要基于组织病理学,但有时难以与子宫平滑肌肉瘤(LMS)及其他子宫平滑肌瘤(LM)鉴别诊断,病理形态学的诊断标准也无法完全统一。随着近几年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及下一代测序的应用,使得对STUMP的研究从基因改变、基因组指数及拷贝数变异再到表观遗传学改变,有了长足的进步,加深了对STUMP发生过程的认知,同时传统免疫标志物的深入挖掘及潜在标志物的新发现也提高了STUMP诊断的准确性,降低了漏诊、误诊,对疾病的预后有一定意义。本文将对STUMP的病理特征及分子遗传学最新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STUMP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潜能未定子宫平滑肌瘤 病理特征 分子遗传学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沉默水通道蛋白5基因对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辛廖冰 江秀秀 +4 位作者 叶小磊 吴瑞瑾 徐开红 马俊彦 林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5-292,共8页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AQP)5基因对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构建可靶向沉默AQP5基因的质粒,在293 T细胞中包装形成病毒颗粒后,感染原代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分别通过逆转录PCR及蛋白质印迹法鉴定...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AQP)5基因对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构建可靶向沉默AQP5基因的质粒,在293 T细胞中包装形成病毒颗粒后,感染原代培养的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分别通过逆转录PCR及蛋白质印迹法鉴定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AQP5 mRNA和蛋白表达。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Transwell技术检测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酶( AKT )活化情况。构建裸鼠腹腔内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内模型,考察阴性对照组和AQP5沉默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在裸鼠腹腔内瘤体生长情况及腹膜转移情况。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AQP5沉默后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在第7天时明显抑制( P<0.05);AQP5沉默组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磷酸化( p-AKT)表达减少,而AKT表达无改变,p-AKT/AKT减少( P<0.05);AQP5沉默组比阴性对照组迁移细胞数减少( P<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AQP5沉默组瘤体结节数相对较少,体积较小,其中腹膜瘤体结节数少于阴性对照组( P<0.05)。结论:AQP5基因沉默可抑制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AKT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水通道蛋白质5 子宫内膜 基因沉默 上皮细胞/代谢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妇女促卵泡激素水平与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冰 陈琰 +4 位作者 宋阳 王恩圣 郑丹 曲凡 周坚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与骨代谢指标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TP1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274例,年龄33~60岁。应用电化学...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与骨代谢指标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TP1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274例,年龄33~60岁。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妇女血清FSH和TP1 NP水平,并应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围绝经期妇女的年龄、FSH及TP1 NP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274例围绝经期妇女的TP1NP平均水平为(48.99±20.31)ng/mL,且FSH水平与TP1NP水平呈正相关( r=0.159,P=0.009)。在40~50岁妇女中,FSH水平<40 mIU/mL者的 TP1NP 水平低于 FSH >40 mIU/mL 者[(35.05±18.11) ng/mL 与(51.33±24.67) ng/mL;t=-2.954, P=0.004];而在小于40岁和51~60岁妇女中,不同FSH水平下TP1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063, P=0.950;t=1.177, P=0.242)。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变量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047( P=0.448),而FSH变量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146( P=0.019) ,可见FSH水平比年龄变量对TP1 NP的影响更大。结论:围绝经期妇女TP1 NP水平与FSH呈现一定相关性,尤其是对于40~50岁的妇女,高FSH可能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卵泡刺激素 前胶原/血液 肽类/血液 胶原Ⅰ型/血液 骨质疏松 绝经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甘酸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肥大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朱丽波 林开清 +1 位作者 张信美 林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8-284,共7页
目的:探讨色甘酸钠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肥大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取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36只,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大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2周后根据每天腹腔注射不同剂量色甘酸钠将大鼠分为4组:大剂量组(... 目的:探讨色甘酸钠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肥大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取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36只,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大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2周后根据每天腹腔注射不同剂量色甘酸钠将大鼠分为4组:大剂量组(色甘酸钠20 mg/kg )、小剂量组(色甘酸钠10 mg/kg )、阴性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模型不作任何处理)。两周后处死大鼠,并收集血液和病灶组织标本,测量各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大小,并对病灶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 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及角蛋白和波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鉴定造模是否成功。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各组病灶肥大细胞总数及其脱颗粒肥大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雌二醇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肥大细胞中类胰蛋白酶、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大剂量组活化的肥大细胞数少于阴性对照组( P<0.05),脱颗粒肥大细胞数/肥大细胞总数比值大剂量组小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同时,该组血清TNF-α水平、病灶类胰蛋白酶表达均小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但经色甘酸钠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色甘酸钠可能通过稳定肥大细胞抑制其脱颗粒,减少TNF-α、类胰蛋白酶的释放,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学 肥大细胞/药物作用 色甘酸钠/药理学 色甘酸钠 /投药和剂量 细胞脱颗粒 肿瘤坏死因子α 类胰蛋白酶类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在雌激素介导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开清 朱丽波 +1 位作者 张信美 林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9-277,共9页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雌激素介导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取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24只,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大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按每天肌肉注射不同剂量雌激素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雌激素介导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取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24只,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大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按每天肌肉注射不同剂量雌激素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大剂量组(雌激素200μg/kg+双卵巢切除)、小剂量组(雌激素100μg/kg+双卵巢切除)、模型对照组(仅作子宫内膜移植)。分别于造模后2周及4周后处死各组4只大鼠,采集血液和病灶组织标本,测量各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大小,并对病灶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 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及角蛋白和波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鉴定造模是否成功。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病灶组织肥大细胞总数及脱颗粒肥大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雌二醇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组织类胰蛋白酶、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两雌激素组2周和4周时血清雌二醇水平均大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4周时大剂量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大于模型对照组( P<0.05);两雌激素组2周和4周病灶体积均大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无论是2周还是4周,小剂量组甲苯胺蓝染色脱颗粒/肥大细胞总数比值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4周时大剂量组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大于模型对照组( P<0.05)。结论:雌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肥大细胞脱颗粒相关,而后者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学 肥大细胞/病理学 雌激素类/药理学 雌激素类/投药和剂量 细胞脱颗粒 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与标记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上皮癌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倪娟 陈亚侠 +3 位作者 卢红鲜 程蓓 万小云 谢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细胞外调节激酶(p-ERK)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分别测定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组织和卵巢上皮癌组织中p-ERK的含量;收集卵巢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 目的:探讨磷酸化细胞外调节激酶(p-ERK)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分别测定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组织和卵巢上皮癌组织中p-ERK的含量;收集卵巢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对卵巢上皮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p-ERK含量明显高于良性卵巢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1),Ⅲ~Ⅳ期卵巢上皮癌组织中p-ERK含量明显高于I~II期(P<0.01),良性卵巢组织中p-ERK含量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低分化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p-ERK含量高于中、高分化(P<0.01);(3)在不同病理类型卵巢癌中,与浆液性卵巢上皮癌组织相比,未分化腺癌组织中p-ERK含量与其相仿(P>0.05),而黏液性卵巢上皮癌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p-ERK含量较低(P<0.05);(4)p-ERK含量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ERK含量高的卵巢上皮癌患者生存时间短;(5)卵巢上皮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与p-ERK含量、残余灶、肿瘤分期、肿瘤分级以及化疗的疗程有着密切关系(P<0.05),而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p-ERK可能是卵巢上皮癌发病机制一个重要的调节激酶;测定p-ERK水平可能对卵巢上皮癌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卵巢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重视高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初始治疗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幸 李晓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8-410,共3页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是一组与妊娠相关、起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罕见恶性肿瘤,包括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 hydatid-iform mole,IHM)、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CC)、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是一组与妊娠相关、起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罕见恶性肿瘤,包括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 hydatid-iform mole,IHM)、绒毛膜癌(choriocarcinoma,CC)、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和上皮性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ETT),这些恶性肿瘤可以在任何形式的妊娠之后发生。过去认为是良性肿瘤样生长的不典型胎盘部位结节(atypical placental site nodule,APSN)现在被发现可进一步转变为PSTT或者ETT、或者共存于PSTT、ETT病变中,因此也被归于GTN[1],其治疗同PSTT和E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初始治疗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高危 胎盘滋养细胞 侵蚀性葡萄胎 PSTT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特殊情况下葡萄胎的管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晓 谢幸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18-22,共5页
葡萄胎是一类良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但有进一步发展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可能,被视为癌前病变。葡萄胎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二者遗传病理学特征和恶变概率均不相同,现代分子诊断技术为其准确诊断和亚分类带来了可能。本文对... 葡萄胎是一类良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但有进一步发展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可能,被视为癌前病变。葡萄胎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二者遗传病理学特征和恶变概率均不相同,现代分子诊断技术为其准确诊断和亚分类带来了可能。本文对极早期葡萄胎的鉴别诊断、预防性化疗后的葡萄胎、葡萄胎清宫术后6个月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持续异常、葡萄胎合并肺结节的处理、复发性葡萄胎等特殊情况下葡萄胎的管理做一综述,以期为葡萄胎的精准诊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葡萄胎 部分性葡萄胎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P57 预防性化疗 双亲来源完全性葡萄胎 印记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器官脱垂腹腔镜下盆底重建术的循证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银锋 谢臻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是指因盆底韧带筋膜等支持组织损伤、退变引起支撑力量薄弱,进而导致盆腔器官解剖位置下移及相关功能障碍。该病是女性常见病,在我国,成年女性症状性POP发病率高达9.6%,且患者数量随人口老龄...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是指因盆底韧带筋膜等支持组织损伤、退变引起支撑力量薄弱,进而导致盆腔器官解剖位置下移及相关功能障碍。该病是女性常见病,在我国,成年女性症状性POP发病率高达9.6%,且患者数量随人口老龄化呈增多趋势。POP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子宫托是目前证实唯一长期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措施,但存在需定期取放、脱落等弊端,因此,手术一直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盆底重建术 循证评价 成年女性 子宫托 非手术治疗 患者数量 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鳞状细胞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
13
作者 姚济芬 韦兰芳 +2 位作者 王水英 郑伟 石一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5-96,共2页
外阴鳞状细胞癌(vulva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VSCC)(以下简称鳞癌)是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60岁以上妇女,其浸润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研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 外阴鳞状细胞癌(vulva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VSCC)(以下简称鳞癌)是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60岁以上妇女,其浸润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研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生长、黏附性、浸润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分泌与降解等转移因素相关。细胞外基质(extracell matrix,ECM)成分的降解被认为是肿瘤浸润和开始转移的信号。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ECM成分的降解依赖于MMPs。在VSCC发生发展中,EGFR和MMP-9的作用目前在国内外少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索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对顺铂耐药基因的研究
14
作者 张丽 董冰莹 +1 位作者 袁小丽 陈小斌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469,共5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索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对顺铂耐药基因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化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①通过GEO在线GEO2R工具从两组数据库(GSE15372和GSE33482)中,分别比较对顺铂耐药的A2780与对顺铂敏感的A2780中的基因表达差...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索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对顺铂耐药基因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化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①通过GEO在线GEO2R工具从两组数据库(GSE15372和GSE33482)中,分别比较对顺铂耐药的A2780与对顺铂敏感的A2780中的基因表达差异,并筛选出高表达基因和低表达基因;使用维恩图确定两组数据库中耐药的高表达共同差异基因和低表达的共同差异基因。②利用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耐药基因的生物学功能。③利用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及Cytoscape软件筛选出A2780对顺铂耐药核心靶基因。④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工具对Hub基因进行总生存期分析。结果:①两组数据集的高表达共同耐药基因共37个,低表达共同耐药基因共2个。②GO分析结果显示:生物学过程(BP)分析结果表明,耐药基因主要参与着细胞间信号传导、趋化作用等;细胞组成(CC)分析表明,耐药基因主要位于细胞外区域、细胞间隙、细胞表面;分子功能(MF)分析表明,耐药基因参与着趋化因子相结合等作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耐药基因主要在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的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上发挥作用。③PPI网络及Hub基因筛选结果显示:CCR5、POSTN、LOX、DACT1、RTN1、CCR1、CXCL6、PITX2、SNCA、AREG是核心耐药基因。④Hub基因中POSTN、LOX、DACT1、RTN1、PITX2的高表达与卵巢癌的不良预后有关(P<0.05)。结论: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中顺铂耐药基因的异常表达,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的体外实验研究来证实其在临床化疗耐药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细胞株A2780 顺铂 耐药基因 生物学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期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常用量表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斌 黄艺舟 +3 位作者 贾瀛娴 马麟娟 应倩 周坚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4400-4404,4406,共6页
绝经的本质是卵巢功能的衰退,导致雌激素分泌不足引起潮热、盗汗等血管舒缩症状、生殖泌尿道萎缩、精神心理症状,同时增加骨质疏松、代谢紊乱等长远期疾病风险。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是指个体在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 绝经的本质是卵巢功能的衰退,导致雌激素分泌不足引起潮热、盗汗等血管舒缩症状、生殖泌尿道萎缩、精神心理症状,同时增加骨质疏松、代谢紊乱等长远期疾病风险。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是指个体在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职能的关系,而绝经期女性绝经相关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并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女性的生活质量,故评价绝经期女性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常用于绝经期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价的量表主要有标准Greene绝经期量表(GCS)、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和绝经期生活质量评分量表(MRS),但其各有不同,也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本文着重对绝经期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的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做一综述,对其有效性、不足及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概括分析、对比,旨在为临床工作中对绝经期女性适时、准确、全面评估提供参考,也为相关的研究及应用提供思路。通过比较,本文发现MRS及GCS在国内应用较少,而MENQOL可单独应用于中国绝经女性绝经相关症状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测评,而SF-36需结合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等才能更完善地对两者进行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绝经相关症状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量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军 沈源明 +1 位作者 石海燕 吕炳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7-559,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ovary-hypercalcemic type,SCCOH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治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SCCOHT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21岁和26... 目的探讨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ovary-hypercalcemic type,SCCOH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治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SCCOHT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21岁和26岁,均以腹胀为首发症状。例2术前血清总钙升高。肿瘤均位于左侧卵巢,最大径分别为21 cm和20 cm。例1术中见大网膜播散结节,术后接受BEP方案辅助化疗,术后11周复发,5.5个月死亡。例2术后予TP方案辅助化疗,术后13周复发,6个月死亡。镜下肿瘤以胞质稀少的小细胞呈弥漫片块样生长及散在滤泡样结构为特征,局部见"横纹肌样"大细胞。免疫表型:肿瘤细胞BRG1失表达。结论 SCCOHT是一类罕见的卵巢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SMARCA4编码蛋白BRG1失表达,对SCCOHT的诊断、预防、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小细胞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性激素补充治疗在女性抗衰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泉梅 周坚红 周金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3638-3641,共4页
众所周知,性激素补充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妇女的绝经相关症状,而小剂量性激素补充治疗较常规剂量性激素补充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少。故本文就小剂量性激素补充治疗在女性心血管衰老、外阴阴道萎缩、性功能减退、骨质疏松、认知功能减退等方面... 众所周知,性激素补充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妇女的绝经相关症状,而小剂量性激素补充治疗较常规剂量性激素补充治疗的不良反应更少。故本文就小剂量性激素补充治疗在女性心血管衰老、外阴阴道萎缩、性功能减退、骨质疏松、认知功能减退等方面的改善作用及其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甾类激素 激素替代疗法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衰老的进程及相关概念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春明 周坚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4-86,共3页
卵巢是女性最重要的生殖及内分泌器官,卵巢一生的生理变化,经历发生、生长、成熟、衰退及衰竭5个过程。卵巢衰老(ovarian aging)是一个跟年龄密切相关的卵巢功能逐步衰退直至枯竭的渐进性动态下降的过程,受遗传、生活方式、环境、社会... 卵巢是女性最重要的生殖及内分泌器官,卵巢一生的生理变化,经历发生、生长、成熟、衰退及衰竭5个过程。卵巢衰老(ovarian aging)是一个跟年龄密切相关的卵巢功能逐步衰退直至枯竭的渐进性动态下降的过程,受遗传、生活方式、环境、社会心理以及医源性因素等多因素、多环节共同作用的影响,与卵巢中卵泡的数量及质量息息相关,表现为女性激素水平及生育能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因素 卵巢衰老 内分泌器官 卵巢功能 生育能力 女性激素水平 生理变化 相关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代发生的远期改变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丹 王芳芳 +1 位作者 姜舟 曲凡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0-304,共5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病因不明。雄激素分泌过多是PCOS的主要特征之一。PCOS子代生殖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远期改变。PCOS子代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病因不明。雄激素分泌过多是PCOS的主要特征之一。PCOS子代生殖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远期改变。PCOS子代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卵巢形态改变、性激素分泌异常的表现,脂肪和糖代谢紊乱现象,子代抑郁症及自闭症的风险增加,但是目前缺乏直接相关的证据,相关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雄激素类 子代 自闭症 抑郁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假性动脉瘤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史英英 施文银 +2 位作者 马月江 周志华 李娟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9-240,共2页
1 病例报告患者,47岁,因子宫肌瘤剔除术后19天,阵发性阴道流血5次于2019年12月23日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则,经量中等,经期5~6天,近2年经量较前增多约2/3。G4P1,平素避孕套避孕。2019年12月4日因子宫多发肌瘤... 1 病例报告患者,47岁,因子宫肌瘤剔除术后19天,阵发性阴道流血5次于2019年12月23日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则,经量中等,经期5~6天,近2年经量较前增多约2/3。G4P1,平素避孕套避孕。2019年12月4日因子宫多发肌瘤、重度贫血,经输红细胞纠正贫血后,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见子宫如孕2+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术 假性动脉瘤 重度贫血 避孕套避孕 经量 月经规则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