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抑郁及焦虑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龚佳幸 陈飞 +3 位作者 陆科杰 钱颖 张超颖 俞梦飞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206-211,230,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级、性别、导师类型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抑郁、焦虑情况,探讨压力来源并进行对策分析。方法2022年6月,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浙江大学162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信息、抑郁和焦虑情况、压力来源及释... 目的探讨不同年级、性别、导师类型的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抑郁、焦虑情况,探讨压力来源并进行对策分析。方法2022年6月,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浙江大学162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信息、抑郁和焦虑情况、压力来源及释放方法,根据年级、性别和导师类型分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抑郁和焦虑总检出率分别为14.20%和58.02%,研一的抑郁和焦虑检出率分别为23.33%和71.67%,远高于研二(11.86%和59.32%)和研三(4.65%和33.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师为博导的学生抑郁分数较高(1.78±1.42分,P<0.05),而抑郁与性别无显著性相关。学生平时的主要压力来源是毕业论文(7.17)、科研(5.09)、求职(4.86)和读博(4.30)。常通过与朋友交谈(80.86%)、睡觉(68.52%)、看电视/电影(66.67%)、聚餐(55.56%)、听音乐(52.47%)来释放压力。结论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压力普遍较大,学生自入学后就有较高比例处于抑郁或焦虑状态。毕业和科研压力是医学生焦虑及抑郁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学校应从需求出发,从根源解决,对专硕分级指导。在培养过程中应当以研究生教育办为总负责,多部门联动,构建“级联指导”模型,促进专硕跨级交流。同时合理利用医院健身房和学校体育馆,举办各类运动和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