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18例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
11
1
作者
胡波飞
张丽
+7 位作者
施丹
杨颖
徐美春
徐卫群
徐晓军
宋华
汤永民
陈英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为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18例CAEBV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EB病毒DNA及抗体谱、细胞...
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为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18例CAEBV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EB病毒DNA及抗体谱、细胞因子等)、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18例CAEBV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8例、女10例。发病年龄1.0~13.9岁。该病起病方式13例为EB病毒再发感染,5例为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 HLH)。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肝功能损害,血细胞减少;18例EB病毒衣壳抗原(VCA) IgM首次检测均阴性,EB VCA IgG均强阳性,血清(18/18)、骨髓(14/14)及活检组织EBV DNA(肝1/4,淋巴结2/3)强阳性;IL 4、IL 10及IFN γ升高者分别占67%(12/18)、89%(16/18)、72%(13/18)。B细胞、总T细胞及CD8^+T细胞、NK细胞比例降低。患儿主要接受抗病毒药物、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利妥昔单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1例失访,14例(78%)死亡,EBV HLH起病者生存期明显缩短。结论CAEBV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方案差异较大,病死率高,预后差。EBV DNA及抗体谱、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呈一定的特异性,可为该病的早期诊断、进行有计划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噬血细胞综合征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3—2017年我院化脓性链球菌儿童株耐药模式及其感染特点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谢永平
华春珍
+2 位作者
李建平
汪洪姣
王高良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9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了解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SP)在儿童中的致病谱及其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2017年细菌培养为SP的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分离到SP的患儿514例,其中6例同时在咽拭子和阴道分泌物中培养出SP。407株(79.2%)...
目的了解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SP)在儿童中的致病谱及其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2017年细菌培养为SP的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分离到SP的患儿514例,其中6例同时在咽拭子和阴道分泌物中培养出SP。407株(79.2%)来自阴道分泌物,91株(17.7%)来自呼吸道标本,无菌标本10株(1.9%),其他标本12株(2.3%)。患儿年龄(7.02±2.26)岁。侵袭性感染10例。所有菌株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敏感,青霉素MIC50和MIC90分别为0.023和0.048μg/mL;98.4%的菌株对左氧氟沙星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4.6%和93%。2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发生脑梗塞、脑瘫后遗症。结论SP主要引起儿童呼吸道和外阴阴道感染,青霉素和头孢曲松可作为该菌感染的首选用药,局部使用左氧氟沙星可作为SP外阴阴道炎的基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链球菌
儿童
呼吸道感染
外阴阴道感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8
3
作者
陈英虎
尚世强
俞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241-245,共5页
2014年3月23日WHO宣布几内亚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感染所致的埃博拉病毒病,又称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暴发,并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和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边界也出现EHF疑似病例[1]。感染者的血标本经PCR方法...
2014年3月23日WHO宣布几内亚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感染所致的埃博拉病毒病,又称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暴发,并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和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边界也出现EHF疑似病例[1]。感染者的血标本经PCR方法检测到埃博拉病毒,从L基因的部分序列的初步结果表明与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的同源性高[2]。至今包括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西非国家发生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疫情暴发,被定性为'埃博拉病毒史上最致命性暴发',尤其是1名美国籍感染者在2014年7月20日从利比里亚乘飞机来到尼日利亚,并于5天后病故于拉各斯,提示埃博拉病毒可能随感染者乘飞机扩散至世界各地,2014年8月1日WHO将西非地区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疫情应急反应级别提高至第3级(最高级别)。经全基因组测序以及系统进化的分析表明,来自几内亚的埃博拉病毒是一种新型变异株,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与已知的来自刚果和加蓬共和国的埃博拉病毒株有关联[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出血热
科纳克里
疑似病例
全基因组测序
西非国家
应急反应
病毒基因组
HEMORRHAGIC
首发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侵袭性感染22例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周瑾思
华春珍
+3 位作者
王高良
胡波飞
米芋枚
周明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166-1170,共5页
目的了解儿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感染的临床特点,为本病的经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无菌来源标本培养结果为LM的患儿临床特点。结果确诊为LM侵袭性感染患儿22例,男11例...
目的了解儿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感染的临床特点,为本病的经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无菌来源标本培养结果为LM的患儿临床特点。结果确诊为LM侵袭性感染患儿22例,男11例。年龄范围为2h^14y8m,中位数为3d,新生儿占68.2%。血培养阳性16例,脑脊液培养阳性11例,其中5例血液脑脊液培养同时分离到LM。16例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其中9例出现颅内并发症(颅内出血4例、硬膜下积液4例、脑积水3例、脑室管膜炎1例)。临床表现新生儿主要为气促发绀、发热、状态反应差、末梢循环差、呻吟及黄疸等;非新生儿以发热、呕吐、精神状态改变、头痛、抽搐及颈强直常见。脑脊液检查白细胞数、蛋白、乳酸脱氢酶升高14例,糖降低12例,氯化物降低11例。药敏试验显示,LM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本组资料治愈好转率77.3%,病死率18.2%。结论儿童LM感染以新生儿多见,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氨苄西林可作为首选用药,而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作为替代用药也值得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菌
儿童
化脓性脑膜炎
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18例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
11
1
作者
胡波飞
张丽
施丹
杨颖
徐美春
徐卫群
徐晓军
宋华
汤永民
陈英虎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病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血液
科
出处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4-437,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为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18例CAEBV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EB病毒DNA及抗体谱、细胞因子等)、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18例CAEBV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8例、女10例。发病年龄1.0~13.9岁。该病起病方式13例为EB病毒再发感染,5例为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 HLH)。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肝功能损害,血细胞减少;18例EB病毒衣壳抗原(VCA) IgM首次检测均阴性,EB VCA IgG均强阳性,血清(18/18)、骨髓(14/14)及活检组织EBV DNA(肝1/4,淋巴结2/3)强阳性;IL 4、IL 10及IFN γ升高者分别占67%(12/18)、89%(16/18)、72%(13/18)。B细胞、总T细胞及CD8^+T细胞、NK细胞比例降低。患儿主要接受抗病毒药物、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利妥昔单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1例失访,14例(78%)死亡,EBV HLH起病者生存期明显缩短。结论CAEBV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方案差异较大,病死率高,预后差。EBV DNA及抗体谱、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呈一定的特异性,可为该病的早期诊断、进行有计划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噬血细胞综合征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Keywords
Chronic active Epstein Barr virus infection
Hematophagous lymphocyte hyperplasia
Lymphocyte subsets
Cytokines
分类号
R725.1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3—2017年我院化脓性链球菌儿童株耐药模式及其感染特点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谢永平
华春珍
李建平
汪洪姣
王高良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病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感检验
科
出处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9期1080-1083,共4页
文摘
目的了解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SP)在儿童中的致病谱及其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2017年细菌培养为SP的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分离到SP的患儿514例,其中6例同时在咽拭子和阴道分泌物中培养出SP。407株(79.2%)来自阴道分泌物,91株(17.7%)来自呼吸道标本,无菌标本10株(1.9%),其他标本12株(2.3%)。患儿年龄(7.02±2.26)岁。侵袭性感染10例。所有菌株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敏感,青霉素MIC50和MIC90分别为0.023和0.048μg/mL;98.4%的菌株对左氧氟沙星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4.6%和93%。2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发生脑梗塞、脑瘫后遗症。结论SP主要引起儿童呼吸道和外阴阴道感染,青霉素和头孢曲松可作为该菌感染的首选用药,局部使用左氧氟沙星可作为SP外阴阴道炎的基础治疗。
关键词
化脓性链球菌
儿童
呼吸道感染
外阴阴道感染
耐药性
Keywords
Streptococcus pyogenes
Children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Vulvovaginal infections
Drug resistance
分类号
R978.1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8
3
作者
陈英虎
尚世强
俞蕙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病科
复旦
大学
附属
儿
科
医院
感染
病
科
出处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241-245,共5页
文摘
2014年3月23日WHO宣布几内亚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感染所致的埃博拉病毒病,又称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暴发,并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和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边界也出现EHF疑似病例[1]。感染者的血标本经PCR方法检测到埃博拉病毒,从L基因的部分序列的初步结果表明与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的同源性高[2]。至今包括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西非国家发生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疫情暴发,被定性为'埃博拉病毒史上最致命性暴发',尤其是1名美国籍感染者在2014年7月20日从利比里亚乘飞机来到尼日利亚,并于5天后病故于拉各斯,提示埃博拉病毒可能随感染者乘飞机扩散至世界各地,2014年8月1日WHO将西非地区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疫情应急反应级别提高至第3级(最高级别)。经全基因组测序以及系统进化的分析表明,来自几内亚的埃博拉病毒是一种新型变异株,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与已知的来自刚果和加蓬共和国的埃博拉病毒株有关联[2]。
关键词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出血热
科纳克里
疑似病例
全基因组测序
西非国家
应急反应
病毒基因组
HEMORRHAGIC
首发病例
分类号
R373.1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侵袭性感染22例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周瑾思
华春珍
王高良
胡波飞
米芋枚
周明明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病科
、国家
儿童
健康与疾
病
临床
医学
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实验检验中心、国家
儿童
健康与疾
病
临床
医学
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166-1170,共5页
文摘
目的了解儿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感染的临床特点,为本病的经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无菌来源标本培养结果为LM的患儿临床特点。结果确诊为LM侵袭性感染患儿22例,男11例。年龄范围为2h^14y8m,中位数为3d,新生儿占68.2%。血培养阳性16例,脑脊液培养阳性11例,其中5例血液脑脊液培养同时分离到LM。16例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其中9例出现颅内并发症(颅内出血4例、硬膜下积液4例、脑积水3例、脑室管膜炎1例)。临床表现新生儿主要为气促发绀、发热、状态反应差、末梢循环差、呻吟及黄疸等;非新生儿以发热、呕吐、精神状态改变、头痛、抽搐及颈强直常见。脑脊液检查白细胞数、蛋白、乳酸脱氢酶升高14例,糖降低12例,氯化物降低11例。药敏试验显示,LM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本组资料治愈好转率77.3%,病死率18.2%。结论儿童LM感染以新生儿多见,化脓性脑膜炎发生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氨苄西林可作为首选用药,而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作为替代用药也值得考虑。
关键词
李斯特菌
儿童
化脓性脑膜炎
败血症
Keywords
Listeria
Children
Purulent meningitis
Septicemia
分类号
R725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18例病例系列报告
胡波飞
张丽
施丹
杨颖
徐美春
徐卫群
徐晓军
宋华
汤永民
陈英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13—2017年我院化脓性链球菌儿童株耐药模式及其感染特点分析
谢永平
华春珍
李建平
汪洪姣
王高良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
陈英虎
尚世强
俞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儿童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侵袭性感染22例分析
周瑾思
华春珍
王高良
胡波飞
米芋枚
周明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