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近期严重神经系统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洪岚岚 范佳杰 +3 位作者 邱芸香 刘明南 张倩男 施珊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近期(1个月内)发生神经系统异常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术后近期发生严重神经系统异常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0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cardiac in...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体外循环术后近期(1个月内)发生神经系统异常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术后近期发生严重神经系统异常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0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CICU)收治的73例因先心病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术后1个月内发生神经系统异常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需要接受抗癫痫治疗、外科手术干预及高压氧康复治疗将患儿分为严重神经系统异常组(n=15)和非严重神经系统异常组(n=58),对比两组患儿先心病类型、年龄、体重、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C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是否存在撤机后再插管以及围手术期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史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先心病患儿手术后近斯发生严重神经系统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长、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合并气道狭窄、术后撤机后再插管、有围手术期心肺复苏史及非计划再次心血管手术是术后发生严重神经系统异常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体外循环时间延长(OR=1.014,95%CI:1.002~1.025)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延长(OR=1.030,95%CI:1.001~1.059)、撤机后再次插管(OR=0.157,95%CI:0.037~0.669)是术后发生严重神经系统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先心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实施程序化神经系统功能监测和评估有利于早期发现神经功能异常,临床上应避免长时间的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及撤机后再次插管,以减少严重神经系统异常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神经系统异常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MED13L基因突变1例
2
作者 徐佳俊 石卓 +5 位作者 邱芸香 范佳杰 范祥明 应力阳 舒强 施珊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7-788,共2页
MED13L基因突变及MED13L单倍体不足可引起MED13L综合征,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智力障碍、特殊面容、肌张力低下、语言运动发育迟缓、行为障碍,伴有或不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本文报道1例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 MED13L基因突变及MED13L单倍体不足可引起MED13L综合征,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智力障碍、特殊面容、肌张力低下、语言运动发育迟缓、行为障碍,伴有或不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本文报道1例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病例,孕母既往有多次流产史,本次妊娠于孕25+5周时行羊水穿刺采集羊水及父母血液标本,经羊水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并验证,最终诊断为MED13L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13L基因突变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预框架图在肿瘤三级预防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洪美容 高雅婷 +4 位作者 张若林 周瑶 林颖 李帅妮 楼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3,共7页
干预框架图(IM)是一种基于理论和证据、生态学观点及参与式方法制定健康教育项目的框架。应用IM设计的干预项目在减少肿瘤危险因素暴露、增加肿瘤预防行为、促进肿瘤早期筛查和癌症患者康复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IM的特征、实施步骤... 干预框架图(IM)是一种基于理论和证据、生态学观点及参与式方法制定健康教育项目的框架。应用IM设计的干预项目在减少肿瘤危险因素暴露、增加肿瘤预防行为、促进肿瘤早期筛查和癌症患者康复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IM的特征、实施步骤及其在肿瘤三级预防的应用现状,以期为IM在我国肿瘤领域健康教育项目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框架图 健康教育 癌症 三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