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间手术模式下儿童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
1
作者 唐银炳 高志刚 +14 位作者 熊洁妮 贺敏 吴璇 孟锦雯 章立峰 蔡嘉斌 鲁冬芳 刘铭 王宇伟 丁浙玉 王棋 侯力 陈明 陶挺 王金湖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2-541,共10页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下开展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下儿童卵巢良性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完成的327例卵巢良性肿瘤微创切除病例临床资料,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下开展腹腔镜及机器人辅助下儿童卵巢良性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完成的327例卵巢良性肿瘤微创切除病例临床资料,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296)和机器人手术组(n=31), 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日间手术模式和非日间手术模式下患儿一般资料、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327例患儿均顺利完成卵巢肿瘤微创切除术。无论是腹腔镜手术组还是机器人手术组, 日间手术模式和非日间手术模式在患儿年龄、地域、肿瘤单双侧占比、肿瘤长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率、病理类型、术后并发症、非计划再就诊率、术后肿瘤同侧复发和对侧新发比率上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腔镜手术组中, 日间手术模式患儿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24.32±3.63)h和(9 288±1 752)元, 非日间手术模式患儿分别为(92.52±37.69)h和(11 860±2 689)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机器人手术组中, 日间手术模式患儿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24.62±1.02)h和(50 258±1 364)元, 非日间手术模式患儿分别为(107.2±52.68)h和(53 615±2 246)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住院费用较高(P<0.05)。结论日间手术模式下开展儿童卵巢良性肿瘤腹腔镜微创切除术或机器人辅助下微创切除术均安全可行;日间手术模式与非日间手术模式相比, 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 但缩短了住院时间, 且减少了治疗费用,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儿童 日间手术 微创手术 腹腔镜手术 机器人手术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儿童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石武杰 张文博 +1 位作者 章培良 沈志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cAVM)的差异及临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显微手术治疗和介入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治疗的cAV...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cAVM)的差异及临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显微手术治疗和介入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治疗的cAVM患儿临床资料,收集两种治疗方式下患儿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预后情况;并于患儿出院时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预后。结果共收治29例cAVM患儿,Spetzler-Martin分级为1~3级25例、4级4例。采取介入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治疗10例(为介入栓塞联合手术组);单纯手术治疗19例(为单纯手术组)。单纯手术组和介入栓塞联合手术组出血量分别为(174.7±99.4)mL和(107.0±27.1)mL(t=2.780,P=0.011);显微镜下操作时间分别为[140.0(102.0,160.0)]min和[72.0(63.0,120.0)]min,Z=2.202,P=0.029;住院时间分别为[16.0(13.0,23.0)]d和[11.0(10.0,14.0)]d,Z=2.501,P=0.01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相关的因素为入院时mRS评分(χ^(2)=20.913,P<0.001)和cAVM的Spetzler-Martin分级(χ^(2)=8.784,P=0.032)。结论介入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儿童cAVM较单纯手术治疗住院时间和镜下操作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术前mRS评分和Spetzler-Martin分级与患儿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显微外科手术 血管内操作 栓塞 治疗结果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剜除术的疗效评价
3
作者 宣笑笑 张书豪 +5 位作者 蔡多特 高志刚 罗文娟 陈肯 胡迪 陈青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72-1076,共5页
目的初步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儿临床资料。收集患儿病变位置、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前及... 目的初步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儿临床资料。收集患儿病变位置、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前及术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男1例,女4例;年龄6岁9个月至14岁9个月,中位年龄10岁11个月;体重21.5~45.0 kg,中位体重29.1 kg。5例术前B超、增强CT或磁共振等检查均提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均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胰腺肿瘤剜除术,其中1例术中因胰管损伤行胰管修补,手术时间95~180 min(中位手术时间103 min),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病理结果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后住院时间7~20 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14 d。术前白细胞计数7.600(7.300,10.000)×10^(9)/L、超敏C反应蛋白0.200(0.200,0.460)mg/L、丙氨酸转氨酶11.000(9.000,17.000)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24.000(21.000,35.000)U/L、血淀粉酶67.700(62.900,107.100)U/L、脂肪酶23.500(21.200,53.700)U/L;术后白细胞计数5.190(5.070,5.590)×10^(9)/L、超敏C反应蛋白7.520(1.080,7.800)mg/L、丙氨酸转氨酶17.000(15.000,34.000)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35.000(28.000,42.000)U/L、血淀粉酶95.700(73.000,104.400)U/L、脂肪酶62.300(58.900,64.000)U/L。手术前后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均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2~36个月,无一例胰腺炎、胰漏、胰管狭窄、肿瘤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用于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安全、可行,其解剖清晰,操作精细,术后恢复快,是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微创手术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 胰腺肿瘤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伴额顶叶转移1例
4
作者 刘双爱 陶挺 +4 位作者 刘远梅 胡宇翔 何子奇 闫胡晋 王金湖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1-985,共5页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好发于头颈部及泌尿生殖系统,倾向于通过血液和淋巴管发生淋巴结、肺、胸膜和骨骼转移,但发生实质性脑部转移的现象极为罕见。本文报告了1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好发于头颈部及泌尿生殖系统,倾向于通过血液和淋巴管发生淋巴结、肺、胸膜和骨骼转移,但发生实质性脑部转移的现象极为罕见。本文报告了1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MS,ERMS)伴额顶叶转移患儿的诊治过程,并应用STAR、STAR-Fusion和CTAT-mutations等软件对该患儿化疗前、化疗后及脑转移组织样本的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ARID1B(AT-Rich Interaction Domain 1B)等五个突变基因及PMS2P9(PMS1 Homolog 2,Mismatch Repair System Component Pseudogene 9)-CCDC146(Coiled-Coil Domain Containing 146)等三个融合基因可能在肿瘤脑转移中发挥作用,为后续脑转移患儿的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脑转移 转录组测序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漏斗胸Nuss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晨 金海燕 +1 位作者 李建华 胡智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236,共5页
漏斗胸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先天性胸壁畸形,而Nuss术是目前最先进的矫形术式。其优点是避免了过去Ravitch术带来的巨大创伤,但所造成的术后疼痛的严重程度却不亚于开胸术。因此,合理有效的术后镇痛就显得十分重要。文中就影响儿童漏斗胸Nus... 漏斗胸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先天性胸壁畸形,而Nuss术是目前最先进的矫形术式。其优点是避免了过去Ravitch术带来的巨大创伤,但所造成的术后疼痛的严重程度却不亚于开胸术。因此,合理有效的术后镇痛就显得十分重要。文中就影响儿童漏斗胸Nuss术后疼痛的因素、镇痛方式和相关并发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外科学 疼痛 手术后 预防和控制 镇痛 方法 NUSS术 不良反应 多模式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儿童动脉导管未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应力阳 刘喜旺 +2 位作者 谭征 俞建根 舒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179-1182,共4页
目的评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共35例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体重、动脉导管直径、手术... 目的评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共35例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体重、动脉导管直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手术费用。术中采用右侧90°卧位,观察孔及两操作孔置于腋中线第五肋间、腋前线第四肋间及肩胛下线第六肋间,辅助孔置于腋前线第七肋间,术中均采用7号丝线双重或三道结扎动脉导管,术后撤除呼吸机后送普通病房。结果35例均在机器人辅助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胸手术;手术时间20~84 min,平均50.5 min;术中均无明显出血;术后住院时间1~6 d,平均1.8 d;术后动脉导管残余漏1例,喉返神经损伤致声音嘶哑1例,随访3个月后好转。平均住院费用5.4万,术后随访1~6个月无其他近期并发症。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儿童动脉导管未闭创伤小,恢复快,是安全、有效及可靠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腹腔镜 动脉导管未闭/外科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小儿外科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33
7
作者 舒强 钭金法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53-256,共4页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优化围手术期方案的理念,在成人外科中的应用已较为成熟,而在小儿外科中的应用甚少。总结成人ERAS中的成功经验,根据现有关于小儿外科ERAS的研究成果,分析小儿外...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优化围手术期方案的理念,在成人外科中的应用已较为成熟,而在小儿外科中的应用甚少。总结成人ERAS中的成功经验,根据现有关于小儿外科ERAS的研究成果,分析小儿外科ERAS的自身特点,并提出小儿外科ERAS的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制定小儿外科ERAS指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手术期间 应激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诊治的国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茅君卿 李林洁 +5 位作者 李民驹 蔡嘉斌 贺敏 熊洁妮 管忠海 王金湖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134-1140,共7页
生殖细胞肿瘤是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发病部位可为性腺,也可为性腺外。根据组织学特征分为畸胎瘤、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目前国际上研究儿童生殖细胞肿瘤的主要协作组织有由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组... 生殖细胞肿瘤是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发病部位可为性腺,也可为性腺外。根据组织学特征分为畸胎瘤、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目前国际上研究儿童生殖细胞肿瘤的主要协作组织有由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组成的儿童肿瘤协作组(Children's Oncology Group,COG)和英国的儿童癌症与白血病研究组(Children's Cancer and Leukaemia Group,CCLG)。本文针对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分期,危险度分组,化疗方案及难治、复发性患儿治疗的国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恶性肿瘤 性腺 解剖学 组织学 诊断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中耳胆脂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斌 付勇 舒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中耳胆脂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分析27例儿童中耳胆脂瘤病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手术经验,其中2例采用外耳道径路上鼓室开放+鼓室成形术,25例采用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其中5例一期行听骨链重建。结果 临床... 目的 探讨儿童中耳胆脂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分析27例儿童中耳胆脂瘤病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手术经验,其中2例采用外耳道径路上鼓室开放+鼓室成形术,25例采用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其中5例一期行听骨链重建。结果 临床症状以耳部流液、耳异味、听力下降为主;术中见胆脂瘤侵犯乳突腔、鼓窦及上鼓室25例(92.6%),中鼓室、下鼓室及咽鼓管20例(74.1%),听骨链破坏24例(88.9%),面神经骨管破坏7例(25.9%)。术后病理均符合胆脂瘤,随访1年~5年,27例术后均无面瘫,无颅内并发症,均未复发。结论 儿童中耳胆脂瘤病变广泛、破坏性大,应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病情严重者选择开放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胆脂瘤 中耳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神经母细胞瘤辅助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雅雯 朱珠 +1 位作者 王金湖 龚方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2-395,共4页
神经母细胞瘤作为儿童期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恶性程度高,总体生存率低,临床预后差。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增强,人工智能在疾病诊断、影像医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本文围绕人工智能在神经母细胞瘤早期诊断、分类分型... 神经母细胞瘤作为儿童期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恶性程度高,总体生存率低,临床预后差。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增强,人工智能在疾病诊断、影像医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本文围绕人工智能在神经母细胞瘤早期诊断、分类分型、预后预测等辅助诊断方面的研究及应用进行综述,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目前人工智能在临床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诊断 治疗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外科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麻醉管理建议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瑶琴 黄瑾瑾 +8 位作者 王金湖 唐达星 钭金法 陈清江 汪伟 陈志敏 傅君芬 方向明 舒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引发的疫情在全国持续蔓延,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疫情期间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疑似或确诊感染者的气道管理和围手术期麻醉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为更好应对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的麻醉手术... 目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引发的疫情在全国持续蔓延,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疫情期间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疑似或确诊感染者的气道管理和围手术期麻醉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为更好应对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的麻醉手术,保障患儿及医务人员的安全,本文从麻醉手术中心物资及人员准备、麻醉方案建议与实施策略、手术结束后特殊处理、围手术期参与麻醉手术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儿童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麻醉管理中的疫情防控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防控策略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kg以下低体重婴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卓 舒强 +5 位作者 张泽伟 李建华 朱雄凯 俞建根 林茹 谈林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5kg以下低体重婴儿室间隔缺损(VSD)的外科治疗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技术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5kg以下VSD婴儿134例,年龄(3.9±1.9)月。患儿均于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 目的:探讨5kg以下低体重婴儿室间隔缺损(VSD)的外科治疗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技术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5kg以下VSD婴儿134例,年龄(3.9±1.9)月。患儿均于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及同期合并畸形矫治术。结果:全组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率0.7%,死亡原因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术后并发肺炎14例,肺高压危象6例,肺不张4例,心律失常4例,低心排4例,胸腔积液1例。133例随访6个月~6年,生长发育良好;VSD残余分流2例,1年后超声心动图证实已自动愈合。结论:低体重婴儿VSD的外科治疗效果良好,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和时机、正确合理的体外循环和手术方法、加强围术期处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外科学 低体重婴儿 心脏缺损 先天性/外科学 先天性心脏病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小儿普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贺敏 林茹 舒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初步评价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在小儿普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方法 22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10例,对照组12例。治疗组于术前第7天单次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剂量100 U/kg,对照组... 目的初步评价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在小儿普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方法 22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10例,对照组12例。治疗组于术前第7天单次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剂量100 U/kg,对照组不给予rHuEPO注射。观察rHuEPO应用后对异体输血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异体输血量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异体输血量绝对值(即每个患儿异体输血量)治疗组为(77.0±26.6)mL,对照组(200.0±42.6)mL,P值<0.05;输血量相对值(即每个患儿异体输血量/体重)治疗组为(8.5±3.0)mL、对照组为(22.4±4.6)mL、P值<0.05,未发现有高血压、高血钾、血小板升高及其他副作用。结论 rHuEPO术前应用可有效减少择期手术患儿围手术期异体输血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输血 手术期间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儿童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志鹏 张文博 +4 位作者 石武杰 翁建彬 章培良 林超 王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治疗儿童松果体区肿瘤的效果,并分析其临床预后。方法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在解剖学特征上适合接受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治疗的儿童松果体区肿瘤患者(年龄... 目的探讨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治疗儿童松果体区肿瘤的效果,并分析其临床预后。方法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在解剖学特征上适合接受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治疗的儿童松果体区肿瘤患者(年龄≤18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基线数据和术后生存情况对该术式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5例中纯生殖细胞瘤13例,畸胎瘤10例,松果体母细胞瘤6例,混合性肿瘤2例,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肉瘤2例,星型细胞瘤1例,内胚窦瘤1例。肿瘤全切28例(80.0%),次全切5例(14.3%),活检2例(5.7%)。随访过程中4例死亡(11.4%),2例术后复发(5.7%)。结论儿童松果体区肿瘤以生殖细胞瘤和畸胎瘤多见,经幕下小脑上入路手术切除有较高的全切率,且大多数患者具有较高的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瘤/外科学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的儿童肝脏肿瘤与门静脉关系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静 董蒨 +6 位作者 周显军 邢茂青 郝希伟 崔楷悦 魏斌 罗文娟 王金湖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46-551,共6页
目的对儿童肝脏肿瘤与门静脉重要分支的位置关系、压迫、侵袭情况进行医学数字影像分析,探讨海信CAS系统在儿童肝脏肿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6例... 目的对儿童肝脏肿瘤与门静脉重要分支的位置关系、压迫、侵袭情况进行医学数字影像分析,探讨海信CAS系统在儿童肝脏肿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6例肝脏肿瘤患儿的CT数据。其中男童30例,女童26例,年龄1个月至12岁,平均年龄5.5岁;肝母细胞瘤42例,肝细胞癌5例,婴儿型血管内皮细胞瘤5例,间叶性错构瘤1例,未分化肉瘤1例,畸胎瘤肝转移2例;运用海信CAS系统对其增强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对肝脏肿瘤及门静脉分支的位置关系、压迫、侵蚀情况进行分析,虚拟手术切除肿瘤,测量残余肝脏体积并计算残余肝脏体积百分比。结果 56例患儿中,肿瘤位于肝左叶7例,其中肿瘤侵犯门静脉左支主干(门静脉2级分支)6例,肿瘤侵犯门静脉左支3级分支1例;肿瘤位于肝右叶40例,其中肿瘤侵犯门静脉右支主干(门静脉2级分支)33例,肿瘤侵犯门静脉右支3、4级分支7例;肿瘤位于肝中叶8例,其中肿瘤侵蚀门静脉左支、右支主干(门静脉2级分支)5例,肿瘤未侵蚀门静脉左支、右支主干(门静脉2级分支),仅对门静脉左支、右支主干(门静脉2级分支)形成压迫3例;全肝病变1例。结论利用海信CAS系统进行三维重建所得的数字模型能够清晰、准确地显示小儿肝脏肿瘤与门静脉分支的关系,对儿童肝脏手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肝肿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儿童脾切除术三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章跃滨 陈青江 +4 位作者 蔡多特 黄宗伟 潘涛 金益 高志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718-723,共6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儿童脾切除和脾部分切除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机器人系统辅助腹腔镜技术行脾切除或脾部分切除的3例脾脏肿物患者临床资料。3例... 目的探讨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儿童脾切除和脾部分切除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机器人系统辅助腹腔镜技术行脾切除或脾部分切除的3例脾脏肿物患者临床资料。3例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分析患者术前病历资料、手术处理过程、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3例脾脏肿物患者均顺利完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无中转开腹病例,近期随访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02~185 min,机器人手术系统装机时间12~15 min,术中出血量2~50 mL,术后住院时间11~13 d。结论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于儿童脾切除术和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检查 脾切除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假性胰腺囊肿33例诊治分析
17
作者 王翔 钱云忠 +1 位作者 黄寿奖 张洪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保守疗法治疗儿童假性胰腺囊肿的可行性。方法1998年至2007年本院共收治假性胰腺囊肿患儿33例。非手术治疗组8例(24%),予保守治疗,其中3例病程超过6周,平均应用TPN时间14d(12~16)d;平均年龄6岁3个月(5岁9个月至7... 目的探讨应用保守疗法治疗儿童假性胰腺囊肿的可行性。方法1998年至2007年本院共收治假性胰腺囊肿患儿33例。非手术治疗组8例(24%),予保守治疗,其中3例病程超过6周,平均应用TPN时间14d(12~16)d;平均年龄6岁3个月(5岁9个月至7岁2个月),囊肿平均直径7.5(4.6~10.8)cm,入院时平均血淀粉酶440(260~680)U/L。手术组25例(76%),行假性胰腺囊肿外引流,并行二期拔管术,平均年龄7岁5个月(4个月至14岁2个月),囊肿平均直径8.2cm(5.7~143)cm,入院时平均血淀粉酶480(340~860)U/L。结果两组均顺利康复。非手术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38(34~44)d。手术组两次住院时间累计,平均为35(17~43)d。两组入院时血淀粉酶、囊肿直径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症状轻、全身情况良好的假性胰腺囊肿患儿,即使病程超过6周,仍可以试行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假囊肿/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肿瘤儿童和青少年终末期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吕丹尼 诸纪华 +6 位作者 凌云 盛美君 郑丽丽 陈丽骊 高旸 戴俊良 林楠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9-12,共4页
目的深入了解实体肿瘤临终儿童及青少年对死亡的认知和体验,为更好地开展儿童及青少年安宁疗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例实体肿瘤临终儿童及青少年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类属分析法进行资料的编码、分类、提取主题。结... 目的深入了解实体肿瘤临终儿童及青少年对死亡的认知和体验,为更好地开展儿童及青少年安宁疗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例实体肿瘤临终儿童及青少年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类属分析法进行资料的编码、分类、提取主题。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8个亚主题:面对死亡的无助(孤独感、失控感),渴望与身后世界建立联系(不愿被遗忘、自我价值感),死亡认知和态度(死亡就是与亲人的分离、感到恐惧但选择勇敢面对),渴求躯体舒适,仍然保持希望(缓解躯体痛苦、实现心愿)。结论实体瘤终末期儿童及青少年面对死亡有强烈的无助感,并渴望与身后世界建立联系。医护人员应关注肿瘤儿童及青少年的临终体验和需求,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安宁疗护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实体肿瘤 终末期 死亡态度 体验 安宁疗护 舒缓治疗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在儿童肠重复畸形切除术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益 陈青江 +8 位作者 章跃滨 蔡多特 陈肯 罗文娟 黄宗伟 胡迪 张书豪 温李平 高志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632-63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达芬奇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在儿童肠重复畸形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普外科腔镜中心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完成的44例行达芬奇机器人和传统腹腔镜辅助肠重复畸形切除术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对比分析达芬奇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在儿童肠重复畸形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普外科腔镜中心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完成的44例行达芬奇机器人和传统腹腔镜辅助肠重复畸形切除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达芬奇手术组(n=14)和腹腔镜手术组(n=30)。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指标,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优劣。结果达芬奇手术组手术时长为(85.57±18.88)min,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长为(84.33±19.82)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6,P=0.846)。达芬奇手术组均在腹腔内完整剥离肿物,无需行肠切除肠吻合;达芬奇手术组术后禁食时间为3(2,3.25)d,腹腔镜手术组为4(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93,P<0.001)。术后住院时长比较,达芬奇手术组为6(4.75,6.25)d,腹腔镜手术组为7.5(6,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79,P<0.001)。住院费用比较,达芬奇手术组为6.4(6.1,6.8)万元,腹腔镜手术组为1.7(1.4,2.0)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92,P<0.001)。结论儿童达芬奇机器人肠重复畸形切除术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新技术,较传统腹腔镜手术解剖更清晰,操作更精细,患儿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畸形/外科学 肠/外科学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克氏针撬拨联合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 被引量:12
20
作者 潘博文 赵国强 +2 位作者 祝铭 赵旭飞 陈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及髓内针在儿童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意义,为临床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提供一种微创、无辐射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6例桡骨颈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包括... 目的探讨超声及髓内针在儿童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意义,为临床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提供一种微创、无辐射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6例桡骨颈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有无神经损伤、或骨骺早闭等。结果16例手术时间(26±3.7)min,术中出血量(2±1.5)mL,术中透视2~6次,术后骨折愈合时间(1.8±0.5)个月。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3~8个月取出内固定,平均时间5.5个月,患儿均获得骨性愈合;参考Metaizeau评价标准,14例疗效为优,2例疗效为良,优良率100%。功能评定:15例为优,1例为良;优良率100%。无一例出现神经损伤、骨骺早闭;1例取出内固定后出现切口感染,门诊随访愈合良好。结论超声引导下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安全可靠;联合应用弹性髓内针可以避免桡骨近端骨骺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骨折闭合复位 超声检查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