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锆梯度复合羟基磷灰石体外激活末梢血单个核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全仁夫 杨迪生 +3 位作者 苗旭东 李伟 吴晓春 汪宏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0-163,共4页
目的:体外检测二氧化锆(ZrO2)梯度复合羟基磷灰石(HAP)材料浸提液对健康青年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激活,来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以二氧化锆(ZrO2)单纯复合羟基磷灰石(HAP)为对照材料,制备两种材料浸提液并分离健康年轻人PBMC。MT... 目的:体外检测二氧化锆(ZrO2)梯度复合羟基磷灰石(HAP)材料浸提液对健康青年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激活,来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以二氧化锆(ZrO2)单纯复合羟基磷灰石(HAP)为对照材料,制备两种材料浸提液并分离健康年轻人PBMC。MTT法检测两种材料浸提液刺激PBMC转化的作用;ELISA法检测两种材料浸提液刺激PBMC分泌TNFα和IL-6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材料浸提液刺激PBMCCD69、CD25的作用。结果:培养5d,单纯复合组对PBMC的增殖作用弱于对照组(P<0.05),而梯度复合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差异;LPS共培养24h,两材料组TNFα和IL-6水平差异显著(P<0.05);PHA作用24h,两材料组PBMC中CD69和CD25阳性细胞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ZrO梯度复合HAP生物陶瓷材料免疫原性弱,对PBMC的激活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类 单核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化性肌炎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27
2
作者 劳群 章士正 叶招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骨化性肌炎的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材料和方法:结合文献对6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化性肌炎的X线、MR片进行分析,总结该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骨化性肌炎随着病程不同,表现各异,早中期影像类似于间质肉瘤,中晚期类似于含骨化... 目的:分析骨化性肌炎的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材料和方法:结合文献对6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化性肌炎的X线、MR片进行分析,总结该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骨化性肌炎随着病程不同,表现各异,早中期影像类似于间质肉瘤,中晚期类似于含骨化、钙化成分的肿瘤。结论:骨化性肌炎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结合病程分析可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性肌炎 影像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臂X线透视判断上中胸椎椎弓根螺钉位置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卫星 陈其昕 李方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C型臂X线透视判断上中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的准确性。方法:选用10具成年防腐保存的脊柱标本(T1~T6),根据椎弓根水平面倾斜角用手锥建立螺钉位置偏内(38个)、偏外(36个)、居中(46个)3种模型,分别置入导针和椎弓根螺钉后依... 目的:探讨C型臂X线透视判断上中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的准确性。方法:选用10具成年防腐保存的脊柱标本(T1~T6),根据椎弓根水平面倾斜角用手锥建立螺钉位置偏内(38个)、偏外(36个)、居中(46个)3种模型,分别置入导针和椎弓根螺钉后依次透视正位、侧位、椎弓根轴位、导针轴位、椎弓根螺钉轴位,根据导针和椎弓根钉与椎弓根投影的相互位置关系判断导针和椎弓根钉位置,同时行CT扫描观察椎弓根螺钉位置以及椎弓根内外侧皮质穿透情况,根据CT扫描结果判断C型臂X线图像对椎弓根螺钉置入监测的准确率。结果:120个椎弓根正位透视10枚偏内,其中5枚实际位置良好,未发现偏外者,正确率为35%;侧位透视不能判断偏内及偏外错误;椎弓根轴位透视将5枚居中判为偏内,准确率为95.9%;导针和椎弓根钉轴位透视均将4枚偏外模型判为居中,准确率为96.7%。结论:C型臂X线透视时椎弓根轴位和导针轴位图像能较准确判断椎弓根钉导针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C型臂X线机 椎弓根 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颈椎三维运动及刚度测试仪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维善 王性立 陈其昕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研制ZMS-1型人体颈椎三维运动及刚度测试仪。方法:根据脊柱3轴6自由度运动原理,制作活体颈椎三维运动和刚度测试装置。对20例学生志愿者进行活体颈椎生物力学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可重复性验证。结果:测试仪由三维... 目的:研制ZMS-1型人体颈椎三维运动及刚度测试仪。方法:根据脊柱3轴6自由度运动原理,制作活体颈椎三维运动和刚度测试装置。对20例学生志愿者进行活体颈椎生物力学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可重复性验证。结果:测试仪由三维活动支架、扭矩传感器、应变记录仪、头部固定装置、躯干固定椅和基座组成。具备颈椎运动范围、颈椎刚度和颈部肌群肌力测试功能。相关性检验显示颈椎主动及被动运动范围、被动活动峰值扭矩、伸屈肌群最大等长收缩扭矩和载荷-位移曲线两次测试数据可重复性良好。结论:测试仪为评价活体颈椎三维运动及刚度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测试装置 刚度 运动范围 颈椎三维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