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200与CD200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楠 李立营 +1 位作者 高嵩 侯治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70-972,共3页
CD200是一种Ⅰ-型膜糖蛋白,胞膜外区有两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广泛地表达在组织中;CD200R也是一种糖蛋白,表达在巨噬细胞表面及T细胞亚群上。CD200具有介导T细胞共刺激信号,促进T细胞增殖,使1型细胞因子减少,2型... CD200是一种Ⅰ-型膜糖蛋白,胞膜外区有两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广泛地表达在组织中;CD200R也是一种糖蛋白,表达在巨噬细胞表面及T细胞亚群上。CD200具有介导T细胞共刺激信号,促进T细胞增殖,使1型细胞因子减少,2型细胞因子增加的作用,CD200与CD200R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传递抑制性信号减低髓样细胞的活性,改变其迁移。CD200在免疫疾病和抑制排斥反应中作为一种免疫耐受信号,它的一些相关分子在免疫调节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糖蛋白类 CD200 CD200R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合酶抑制剂塞来昔布促进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抗白血病效应的研究
2
作者 吴先国 陈志哲 +2 位作者 金亚平 杨婷 杨月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75-1479,共5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促进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的抗白血病效应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celecoxib与STI571组合孵育K562细胞,光镜、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观察两者对细胞的生长抑制情...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促进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的抗白血病效应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celecoxib与STI571组合孵育K562细胞,光镜、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观察两者对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作DNA倍体分析及细胞凋亡线粒体流式检测,半定量RT-PCR法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1)Celecoxib可促进STI571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的能力,0.25μmol/LSTI571与40.0、60.0μmol/L的celecoxib联用抑制率分别为76.1%±1.6%、91.5%±0.4%,明显高于单药组60.0%±2.0%(0.25μmol/L STI571)、34.7%±0.5%(40.0μmol/L celecoxib)、49.8%±1.8%(60.0μmol/L cele-coxib)(P<0.05)。(2)单用celecoxib时未检测到细胞凋亡发生,但与STI571联用时可显著增强STI571诱导凋亡的能力,表现为明显凋亡形态学改变,亚G1期细胞及线粒体凋亡百分率显著增高,其中0.25μmol/L STI571与40μmol/L celecoxib联用时分别为20.6%±3.6%、31.3%±4.3%,高于STI571单药组(分别为3.0%±0.6%、3.2%±0.4%)(P<0.05)。(3)单用celecoxib、STI571对COX-2表达没有影响,而联用则COX-2显著下调(P<0.05),但联用及单用对VEGF表达均没有影响(P>0.05)。结论:单用celecoxib仅抑制K562细胞增殖,而联用STI571可明显降低K562细胞对STI571的效应阈值,促进STI571诱导的增殖抑制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环加氧酶抑制药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前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测定
3
作者 王巧宏 吴华香 +4 位作者 薛静 杨旭燕 黄永禄 朱亮 温丽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前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密度(BMD)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EXA)测定178例绝经前女性SLE患者以及60例正常对照组的腰椎、股骨颈的骨密度以及T值,血钙、磷浓度,血清碱性磷酸酶(AKP)、血... 目的探讨绝经前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密度(BMD)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EXA)测定178例绝经前女性SLE患者以及60例正常对照组的腰椎、股骨颈的骨密度以及T值,血钙、磷浓度,血清碱性磷酸酶(AKP)、血清骨钙素(BGP)、尿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水平,并将SLE组患者分为SLE初诊组与治疗组,分别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LE初诊组的腰椎BMD,股骨颈BMD及T值,血清AKP、尿NTX较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而腰椎骨密度T值、血清BGP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SLE治疗组的腰椎BMD、T值和股骨颈T值,血清BGP低于正常对照组,但股骨颈BMD、血清AKP、尿NTX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SLE治疗组的腰椎、股骨颈BMD与T值均显著低于SLE初诊组。SLE组的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率分别为6.74%、16.85%。结论绝经前SLE患者较同年龄正常女性易发生骨质疏松,血清BGP和腰椎骨密度可能较早反映骨质疏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绝经前 骨密度 骨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