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素-α联合GM-CSF诱导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 被引量:6
1
作者 金洁 郑水儿 +1 位作者 童向民 薛永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1-485,共5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α(IFN-α)对慢性髓性白血病(CML)骨髓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发育的影响。方法:12例初发慢性期CML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与含如下细胞因子,RPMI-1640培养液共育:rhGM-CSF1×106U/L联合rhIFN-α2×... 目的:研究干扰素-α(IFN-α)对慢性髓性白血病(CML)骨髓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发育的影响。方法:12例初发慢性期CML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与含如下细胞因子,RPMI-1640培养液共育:rhGM-CSF1×106U/L联合rhIFN-α2×106U/L(IFN-α组)、rhGM-CSF1×106U/L联合rhIL-45×105U/L(IL-4组)、单用rhGM-CSF1×106U/L和单用rhIFN-α2×106U/L,培养7d;于第8-10d,部分孔加入rhTNF-α5×104U/L。形态学(Wright染色、倒置显微镜)、免疫学(CD80、CD86、CD83、CD1a、HLA-DR)检测;磷脂酰丝氨酸(PS)转位检测DCs凋亡情况;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1例CML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CML骨髓单个核细胞经上述细胞因子诱导7d后,IFN-α组和IL-4组均呈现树突状细胞的典型形态;免疫学鉴定,IFN-α组DCsCD80、CD86、CD83、HLA-DR的表达显著高于IL-4组(P<0.05),经5×104U/LrhTNF-α作用后,两组DCsCD80、CD86、CD83、HLA-DR进一步上调,其中IFN-α组DCsCD80、CD86、CD83、HLA-DR的表达显著高于IL-4组(P<0.05);经FISH证实来源于白血病细胞;两组DCs均具有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IFN-α组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高于IL-4组(P<0.05)。结论:IFN-α可促进CML骨髓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分化、活化。这可能是IFN-α在CML中的治疗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性 慢性 骨髓细胞 树突细胞 干扰素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3q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陆滢 陈志妹 +2 位作者 徐伟来 牧启田 金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研究伴3q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采用R带常规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检查,对657例AML患者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在657例AML患者中检出3q异常患者24例,检出率3.7%;在24例患者中,涉... 目的:研究伴3q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采用R带常规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检查,对657例AML患者的核型进行分析。结果:在657例AML患者中检出3q异常患者24例,检出率3.7%;在24例患者中,涉及3q21或3q26异常18例(75.0%),其中3q21q26异常11例(45.8%),包括9例t(3;3)及2例inv(3);其余伴3q异常的6例患者,2例为t(1;3),t(2;3)、t(3;7)、t(3;11)及t(3;14)各1例。11例3q21q26异常的AML患者,其中3例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而来,10例患者血小板正常或增高,骨髓形态学为巨核细胞异常增殖。而在其余7例伴3q21或3q26异常的患者中均未见有血小板增高及骨髓巨核细胞的增殖。24例涉及3q异常的AML患者化疗疗效差,仅4例患者获得短期缓解,中位生存仅6.7个月。结论:AML的3q异常以3q21q26最为常见,且涉及3q异常的AML患者,无论是3q21q26还是其他异常的患者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核型分析 预后 染色体畸变 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与p27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邵剑峰 林茂芳 +5 位作者 傅燕萍 王伟 王诚 刘喜波 钟永根 封蔚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1期2476-2478,共3页
目的:本研究拟同时检测survivin与p27两种蛋白质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相互关系以及与部分临床指标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选择51例NHL患者的组织标本,30例反应性淋巴结炎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在... 目的:本研究拟同时检测survivin与p27两种蛋白质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相互关系以及与部分临床指标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选择51例NHL患者的组织标本,30例反应性淋巴结炎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在NHL组织中survivin及p27的表达有无异常;并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NHL组织中同时存在survivin和p27基因表达异常,在NHL组织中survivin蛋白质与p27蛋白质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在NHL组织中同时有survivin和p27基因表达异常,提示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有可能从不同角度靶向survivin和(或)p27基因进行抗肿瘤治疗,更好地发挥抗肿瘤效应;对进一步研究将正常p27基因导入NHL的治疗或针对survivin基因的靶向治疗有较大的启发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 P27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胺诱导K562细胞凋亡及其与bcr/abl gene及P210表达的关系
4
作者 吴东 林茂芳 +1 位作者 赵小英 徐荣臻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96-1401,共6页
目的 :探讨小檗胺 (BER)诱导K5 6 2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以流式细胞仪 (FCM)分析、电镜观察细胞微结构变化及基因组DNA电泳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以RT -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K5 6 2细胞BCR/ABL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结果 ... 目的 :探讨小檗胺 (BER)诱导K5 6 2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以流式细胞仪 (FCM)分析、电镜观察细胞微结构变化及基因组DNA电泳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以RT -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K5 6 2细胞BCR/ABLm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结果 :FCM检测见到典型的凋亡峰 ,8 0mg/LBER作用 2 4 - 72h ,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 ,细胞凋亡率由 (2 9 2 0± 3 82 ) %上升至 (6 1 77± 4 35 ) % (P <0 0 1) ;以 2 0 - 8 0mg/LBER作用 2 4h ,随药物浓度增加 ,K5 6 2细胞的凋亡率也增加。电镜下可见明确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DNA电泳呈现典型的梯形条带。 16 0mg/LBER处理 2 4h ,K5 6 2细胞bcr/ablmRNA相对表达量及BCR/ABL融合蛋白质P2 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0 73± 0 0 2vs 1 19± 0 0 2 (P <0 0 1)和 0 6 3± 0 0 1vs 1 0 4± 0 0 2 (P <0 0 1) ,呈时间 -浓度依赖效应。经BER作用后 ,K5 6 2细胞bcr/ablmRNA表达强度与P2 10水平呈正相关 (r =0 92 8,P <0 0 5 ) ,且细胞凋亡率与bcr/ablmRNA表达呈负相关 (r=- 0 997,P <0 0 1)。结论 :在体外BER对K5 6 2细胞有明显的促凋亡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胺 细胞凋亡 融合蛋白质类 hcr—abl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