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病理参数的诊断问题
1
作者 李君 冯梅宝 来茂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41-1250,共10页
迄今为止,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最重要的预后参数,据此可以将患者分为不同的治疗亚组。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两项指标均存在诊断标准模糊或不同指南标准不统一的情况,导致诊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此外,两者... 迄今为止,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最重要的预后参数,据此可以将患者分为不同的治疗亚组。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两项指标均存在诊断标准模糊或不同指南标准不统一的情况,导致诊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此外,两者对于患者预后判断及治疗反应的预测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处于同一TNM分期的不同患者预后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预后 病理参数 浸润深度 肿瘤沉积物 肿瘤出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原发性上皮性病变的病理学分类
2
作者 来茂德 李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7-1240,1250,共5页
近年结直肠癌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中占比不断上升,根据GLOBOCAN 2020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全球新发病例数位列肿瘤的第三位,死亡病例数位列肿瘤的第二位。中美数据比较,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下降,而中国还在上升[1]。这一现象归因于... 近年结直肠癌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中占比不断上升,根据GLOBOCAN 2020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全球新发病例数位列肿瘤的第三位,死亡病例数位列肿瘤的第二位。中美数据比较,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下降,而中国还在上升[1]。这一现象归因于癌症的早期筛查不同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上皮性病变 腺瘤 息肉 结直肠癌 形态学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分子分型与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 被引量:7
3
作者 袁之俊 来茂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1-566,共6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2022年中国CRC的新发人数多达51.7万例,仅次于肺癌[1]。初诊的CRC患者中Ⅳ期病例可占18.3%,5年生存率仅为14%。对于晚期患者,化疗联合EGFR/VEGF抑...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2022年中国CRC的新发人数多达51.7万例,仅次于肺癌[1]。初诊的CRC患者中Ⅳ期病例可占18.3%,5年生存率仅为14%。对于晚期患者,化疗联合EGFR/VEGF抑制剂的治疗模式已被普遍认同。若标准方案治疗失败,后线治疗阶段中常规可选择的药物非常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分子分型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钇-90微球放射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前评估与术后随访--钇-90微球放射栓塞系列回顾(二) 被引量:9
4
作者 贾中芝 赵添 +3 位作者 王斯妮 郑丽丽 胡红杰 王维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57-1062,共6页
钇-90(^(90)Y)放射栓塞治疗可以直接将大剂量的放射性物质带到靶肿瘤组织内,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与TACE治疗不同,^(90)Y微球放射栓塞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如腹痛、发热、恶性、呕吐。然而,^(90)Y微球放射栓塞治疗... 钇-90(^(90)Y)放射栓塞治疗可以直接将大剂量的放射性物质带到靶肿瘤组织内,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与TACE治疗不同,^(90)Y微球放射栓塞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如腹痛、发热、恶性、呕吐。然而,^(90)Y微球放射栓塞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取决于术前仔细的评估和术后密切的随访。本文将详细讨论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接受^(90)Y微球放射栓塞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和术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90 玻璃微球 树脂微球 评估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气体传感器阵列的新型肺癌检测电子鼻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曹明富 陈星 +3 位作者 王永清 应可净 徐凤娟 王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07,共6页
本研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虚拟气体传感器阵列及图象识别方法的新型无创肺癌检测与诊断电子鼻。该电子鼻包含一个由固相微萃取和毛细管柱组成的前处理装置实现病人呼吸气体中有机气体成分的浓缩吸附、脱附和分离,通过一个表面涂覆聚... 本研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虚拟气体传感器阵列及图象识别方法的新型无创肺癌检测与诊断电子鼻。该电子鼻包含一个由固相微萃取和毛细管柱组成的前处理装置实现病人呼吸气体中有机气体成分的浓缩吸附、脱附和分离,通过一个表面涂覆聚异丁稀薄膜差动结构的声表面波传感器对分离后的有机气体成分进行定量检测。此外,采用由毛细管柱方法实现的虚拟气体传感器阵列及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对肺癌呼吸气味图像的有效识别。通过临床实验验证,表明该电子鼻仪器可以有效地识别出肺癌患者、肺癌疑似病人和健康人,因此将有望在包括肺癌等疾病的早期诊断仪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呼吸检测 肺癌 虚拟传感器阵列 医学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B3基因C825T位多态性与肥胖相关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楼晓明 朱心强 +1 位作者 秦建芬 丁刚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95-898,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G蛋白β3亚单位(GNB3)825位基因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方法,分析GNB3825位基因SNP与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快速检测国内21个省共420个样品的GNB3825位基因SNP,得出该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并与...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G蛋白β3亚单位(GNB3)825位基因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方法,分析GNB3825位基因SNP与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快速检测国内21个省共420个样品的GNB3825位基因SNP,得出该位点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并与基因测序法比较检测准确性。207位体检人群分别检测GNB3825位基因SNP、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和脂肪含量指标,分析GNB3825位基因SNP与肥胖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结果显示,国内825T和825C单倍体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6.90%和53.10%。基因型825TT、825TC和825CC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2.38%、51.42%和28.10%,未发现其他基因型,其检测结果与基因测序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基因型825TT组BMI和脂肪含量显著高于825TC组和825CC组;基因型825TT组体质量指标显著高于825CC组,但与825TC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成功建立快速检测GNB3825位基因SNP的方法;GNB3825位基因型TT可能与肥胖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Β3亚单位 单个核苷酸多态性 聚合酶链式反应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颅内病变的微侵袭手术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义荣 臧国尧 +1 位作者 孙伟军 朱先理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28-230,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颅内微侵袭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的 1 6例颅内手术。结果 :本组 1 6例 1 8个病灶手术中均能准确快速定位。 1 5例肿瘤病人术后早期 CT或 MR检查 ,仅 2例有少量肿瘤残留。 6...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颅内微侵袭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的 1 6例颅内手术。结果 :本组 1 6例 1 8个病灶手术中均能准确快速定位。 1 5例肿瘤病人术后早期 CT或 MR检查 ,仅 2例有少量肿瘤残留。 6例肿瘤位于功能区附近患者术后 4例功能良好 ,1例短期上肢轻度无力 ,1例上肢轻度无力同术前。本组患者术后未发生颅内出血、感染及死亡。结论 :神经导航系统可以于术前确定最佳手术路径 ,术中准确快速地找到病灶 ,确定肿瘤切除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神经导航系统 神经外科手术 微侵袭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神经放射学用于颅内及血管性病变 被引量:1
8
作者 章士正 黄文鑫 +1 位作者 郑伟良 章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25-126,共2页
目的 :评价介入神经放射学用于颅内及血管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采用 Seldinger氏法股动脉径路 ,对 30例脑血管病变及 1 1例脑膜瘤患者作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然后将同轴微导管经 6 F引导导管作超选择性插管 ,送入颅脑靶血管内... 目的 :评价介入神经放射学用于颅内及血管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采用 Seldinger氏法股动脉径路 ,对 30例脑血管病变及 1 1例脑膜瘤患者作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然后将同轴微导管经 6 F引导导管作超选择性插管 ,送入颅脑靶血管内。结果 :成功地栓塞治疗了大脑动静脉畸形1 1例 ,脊髓硬膜动静脉瘘 2例 ,脑动脉瘤 6例 ,脑膜动脉静脉瘘 3例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7例 ,脑膜瘤 1 1例 ,以及将血管内支架置入 1例颈内动脉狭窄伴慢性脑梗塞患者的病灶处。结论 :介入神经放射学治疗技术可有效治疗颅内血管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脑膜瘤 脑动脉瘤 颈动脉疾病 海绵窦瘘 介入性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氟醚麻醉对手术病人苏醒和周转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大春 丁勇 +3 位作者 何非方 鲍军明 郑文美 张柯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11-212,共2页
关键词 地氟醚 腹腔镜胆囊摘除术 吸入麻醉药 苏醒时间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慢释放bFGF壳聚糖多孔支架的构建及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楼伟建 章辉 韩钢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1-444,共4页
采用冷冻干燥制备壳聚糖支架,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为模型药物,制备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将其包埋于壳聚糖支架中,考察药物在支架上的体外释放。以MTT法考察了缓慢释放的bFGF对L929细胞的影响... 采用冷冻干燥制备壳聚糖支架,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为模型药物,制备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将其包埋于壳聚糖支架中,考察药物在支架上的体外释放。以MTT法考察了缓慢释放的bFGF对L929细胞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包埋微球支架的形态和生长了细胞的支架。结果表明单用壳聚糖支架,药物释放得比较快,制成PLGA微球后,再包埋于壳聚糖支架中,则药物释放明显缓慢。缓慢释放的bFGF促进了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支架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神经皮肤黑色素细胞增生症伴颅内黑色素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毅宏 张静 许敬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1-502,共2页
关键词 黑色素细胞增生 黑色素细胞瘤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蔡秀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z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肝脏外科 腹腔镜技术 腹腔镜下 断肝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瘤样瘤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永红 周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929-929,共1页
关键词 子宫腺瘤样瘤 子宫肿瘤 手术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H26标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大鼠中的迁移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文玉 金日龙 胡兴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9-664,共6页
目的:研究荧光染料PKH26标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stem cells,BM-MSC)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以下简称AD)大鼠中的迁移。方法:抽取正常人骨髓,体外分离培养BM-MSC;以PKH26标记第5代BM-MSC... 目的:研究荧光染料PKH26标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stem cells,BM-MSC)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以下简称AD)大鼠中的迁移。方法:抽取正常人骨髓,体外分离培养BM-MSC;以PKH26标记第5代BM-MSC,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M-MSC表面标记物,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KH26标记率;将PKH26标记的BM-MSC尾静脉注射到正常对照组和AD动物模型组,14天后在大鼠海马区,用荧光显微镜观察PKH26标记的BM-MSC细胞。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比较AD模型组和BM-MSC移植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BM-MSC表面标记物CD73和CD105呈阳性,在体外BM-MSC的PKH26标记率达100%。Morris水迷宫实验比较BM-MSC移植组和AD动物组,BM-MSC移植组在第13、14天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比AD动物组有显著改善。在移植BM-MSC的大鼠海马区可发现PKH26标记的BM-MSC阳性细胞,与DAPI吻合。PKH26阳性细胞在AD动物模型组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结论:BM-MSC不仅能通过AD大鼠的血脑屏障,而且存活在AD大鼠的海马区,并有能够改善AD模型大鼠的学习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骨髓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 PKH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病人下肢缺血护理清单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戴伟英 庄一渝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76-1479,共4页
目的:设计并应用病人下肢缺血护理清单,降低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病人下肢缺血的发生。方法:设计V-A ECMO病人下肢缺血护理清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行V-A ECMO治疗的9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设计并应用病人下肢缺血护理清单,降低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病人下肢缺血的发生。方法:设计V-A ECMO病人下肢缺血护理清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行V-A ECMO治疗的9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V-A ECMO病人下肢缺血护理清单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上机时r St O_(2)、下肢缺血发生率、发现下肢缺血时间,了解医护人员对应用下肢缺血护理清单的评价。结果:两组病人下肢缺血发生率、发现下肢缺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访医护人员对V-A ECMO病人下肢缺血护理清单的应用效果给予肯定。结论:下肢缺血护理清单能够降低V-A ECMO治疗病人下肢缺血的发生率,早期发现下肢缺血,促进干预措施的早期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 下肢缺血 护理清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回收支架尺寸对于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东 郝永岗 +10 位作者 资文杰 王怀明 郑德泉 李华 涂明义 万跃 金平 肖国栋 熊云云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4期350-362,共13页
目的在临床中,支架直径是影响血管内治疗的一个重要变量,但有关不同尺寸取栓支架选择的共识指南尚未建立。本研究在于探讨不同直径Solitaire可回收支架对急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病例选自血管内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登... 目的在临床中,支架直径是影响血管内治疗的一个重要变量,但有关不同尺寸取栓支架选择的共识指南尚未建立。本研究在于探讨不同直径Solitaire可回收支架对急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病例选自血管内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登记研究数据库。总共纳入628例使用Solitaire可回收支架进行急诊取栓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其中256例使用直径6 mm Solitaire可回收支架,372例使用4 mm支架。使用倾向性匹配分析方法对2种不同直径取栓支架组的患者进行匹配。血管开通率的评估使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 TICI)分级,90 d预后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同时记录症状性出血及院内死亡率。结果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6 mm和4 mm两组支架患者比较,有效性和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大血管闭塞患者中,使用4 mm装置的患者血管开通率更高(P=0.021),用时更短(P=0.002),取栓次数更少(P=0.025)。对该部分患者术中血管开通率进行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小尺寸支架[比值比(odds ratio,OR)3.21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29~9.162,P=0.029]以及倾向性得分(OR 52.84,95%CI 3.468~805.018,P=0.004)是成功开通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没有证据表明Solitaire可回收支架的尺寸对血管内治疗结果有影响。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血管闭塞,使用小直径尺寸的支架具有更高的开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可回收支架 血管开通 取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精子蛋白SP17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17
作者 王敏珍 刘志成 +2 位作者 高展 郑文波 罗建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 :获得人精子蛋白SP17基因 (hSP17) ,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 :获取人睾丸组织 ,提取总RNA ,通过RT -PCR获得hSP17的全长cDNA ;将该cDNA克隆入TA载体 ,并亚克隆进融合蛋白型重组表达载体pGEX - 3b ;转化大肠杆菌... 目的 :获得人精子蛋白SP17基因 (hSP17) ,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 :获取人睾丸组织 ,提取总RNA ,通过RT -PCR获得hSP17的全长cDNA ;将该cDNA克隆入TA载体 ,并亚克隆进融合蛋白型重组表达载体pGEX - 3b ;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诱导表达之。结果 :获得了全长hSP17的cDNA ,构建了重组表达子hSP17/pGEX - 3b ,获得了预期大小的融合蛋白hSP17-GST的表达。结论 :通过构建重组表达质粒hSP17/pGEX并转化大肠杆菌 ,获得了融合蛋白hSP17-GST的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精子 蛋白质类 SP17基因 克隆 大肠杆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veolin1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18
作者 章建萍 金洪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094-1099,共6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和健康。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尽管临床治疗疗效显著但依然困难重重。质膜微囊Caveolea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表面,由Caveolin蛋白覆盖的质膜内陷,其在细胞中发挥着物质转运和信号转导等...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和健康。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尽管临床治疗疗效显著但依然困难重重。质膜微囊Caveolea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表面,由Caveolin蛋白覆盖的质膜内陷,其在细胞中发挥着物质转运和信号转导等一系列重要功能。作为Caveolea的重要组成部分,Caveolin1参与调控内吞、信号转导、脂质运输和储存、细胞运动侵袭等各种生理活动。本文重点阐述Caveolin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eolin1 乳腺癌 临床意义 表观遗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