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彩萍 张艳华 +6 位作者 汤剑平 汪程鹏 薛丰丰 王慧娟 李传威 张广亚 李华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22-1627,共6页
背景长效抗精神病药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的重要选择之一,能有效预防复发。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在剂型上进行了改良,能够保持血药浓度平稳,但目前尚缺乏维持期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目的评价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在维持期精神分... 背景长效抗精神病药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的重要选择之一,能有效预防复发。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在剂型上进行了改良,能够保持血药浓度平稳,但目前尚缺乏维持期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目的评价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在维持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单臂、自身对照的多中心研究。纳入2021年5月—2022年5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苏州市广济医院3个中心,以18~65岁维持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由口服利培酮制剂换成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维持治疗,治疗期间每2周注射25.0 mg、37.5 mg或50.0 mg,随访12周,分别在基线及治疗2、4、8、12周末使用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患者社会功能;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患者临床症状及总体病情变化;使用欧洲五维生存质量量表(EQ-5D)评定患者健康状况;使用辛普森-安格斯量表(SAS)、巴恩斯静坐不能评定量表(BARS)、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AIMS)评定患者锥体外系反应,并采集患者实验室指标。结果共纳入71例患者。治疗第2、4、8、12周末患者PSP总分分别为(48.20±24.65)、(49.07±25.81)、(50.46±26.96)、(51.85±28.16)分,均高于基线[(43.89±22.32)分](P<0.05)。治疗12周末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和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均较基线降低(P<0.05)。CGI-S评分较基线下降(P<0.05),CGI-I评分12周末较4周末下降(P<0.01),EQ-5D评分较基线提高(P<0.05)。常见不良反应为泌乳素升高、锥体外系反应(EPS)、头晕等,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因不良反应脱落者。结论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期的临床症状,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微球(Ⅱ) 维持治疗 治疗结果 病人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游戏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单盲随机对照试验
2
作者 唐蕊 张开元 +1 位作者 高可润 施剑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5-590,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游戏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配至运动游戏组与常规治疗组中,每组30例。运动游戏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联合运动游戏疗法。使用精神分裂... 目的:探讨运动游戏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配至运动游戏组与常规治疗组中,每组30例。运动游戏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联合运动游戏疗法。使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阳性症状量表(SAPS)与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估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MCCB连线测验、符号编码、动物命名、迷宫、学习测验评分均升高,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时间与组别交互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间广度评分均较前升高,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主效应、时间与组别交互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得分均较前升高,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时间与组别的交互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NS得分均较前降低,时间主效应、时间与组别交互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PS得分均较前降低,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主效应、时间与组别交互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游戏疗法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游戏疗法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阴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人员的抑郁焦虑情绪 被引量:5
3
作者 金翠梅 孙晓花 +2 位作者 陈秋霞 祝绮莎 宋海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64-970,共7页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人员(简称社区精防人员)的抑郁焦虑情绪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问卷星在715名杭州市社区精防人员中调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社区防治工作、疫情防控工作,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和广泛性焦虑...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人员(简称社区精防人员)的抑郁焦虑情绪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问卷星在715名杭州市社区精防人员中调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社区防治工作、疫情防控工作,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定抑郁焦虑情绪。结果:共收集699份社区精防人员的有效问卷,PHQ-9得分(2.3±2.8),GAD-7得分(1.3±2.3),抑郁情绪检出率为18.7%(131/699),焦虑情绪检出率为10.0%(70/699)。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学历社区精防人员容易出现抑郁情绪(OR=1.77,95%CI:1.10~2.84,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精防人员出现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情绪,高学历精防人员出现抑郁情绪的风险可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社区 精神卫生防治人员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和重性抑郁障碍与快感缺失有关的近红外光谱成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月 李冕 +3 位作者 李涵翛然 薛闯 丁金琦 梁素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3-539,共7页
目的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言语流畅性任务(verbal fluency task,VFT)探索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患者和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与快感缺失有关的脑... 目的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言语流畅性任务(verbal fluency task,VFT)探索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患者和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与快感缺失有关的脑区激活差异。方法纳入45例首发MDD患者、31例首发SCZ患者和45名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和斯奈思-汉密尔顿快感量表(Snaith-Hamilton pleasure scale,SHAPS)评估受试者的临床症状。所有受试者使用“白”“北”“大”3个汉字组词以完成VFT,同时进行48通道fNIRS检测,应用Matlab Homer2软件提取任务下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Oxy-Hb)浓度变化的信息。结果3组在执行fNIRS-VFT任务时,与HC组相比,SCZ组患者在双侧额中回、额上回、额下回,右侧颞上回及左侧中央后回Oxy-Hb浓度降低(包括25个通道,P<0.05);与MDD组相比,SCZ组在双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及右侧颞上回Oxy-Hb浓度降低(包括6个通道,P<0.05)。一般线性模型结果显示,MDD组SHAPS评分与右侧额上回(通道26、42)的Oxy-Hb浓度呈负关联(β=-5.46,P=0.02;β=-5.01,P=0.01)。结论首发SCZ患者和首发MDD患者双侧额中回和左侧额上回、额下回、中央后回激活异常,右侧颞上回和额上回激活异常或是SCZ的神经生物学标志物,右侧额上回激活异常或与MDD快感缺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重性抑郁障碍 快感缺失 言语流畅性任务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额颞叶 氧合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有暴力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愤怒情绪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骆名进 王科杰 +2 位作者 陶平宇 孙晓花 宋海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40-845,共6页
目的:探讨既往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社区患者的愤怒情绪状态、特质及表达的特征。方法:选取社区康复机构中25例既往有过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暴力行为组,74例既往未出现过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非暴力行为组。采用简... 目的:探讨既往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社区患者的愤怒情绪状态、特质及表达的特征。方法:选取社区康复机构中25例既往有过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暴力行为组,74例既往未出现过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非暴力行为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估精神科症状,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STAXI)评估愤怒情绪特征。结果:暴力行为组愤怒特质(耐性维度分、理性维度分)、愤怒表达(总分、克制维度分)高于非暴力行为组[(28.0±23.8)vs.(19.6±13.3),(55.0±30.6)vs.(40.0±21.5),(34.2±11.6)vs.(27.3±10.7),(56.0±26.1)vs.(33.7±21.1),均P<0.05]。愤怒特质理性维度高分(OR=3.69,95%CI:1.43~7.98)、愤怒表达克制维度高分(OR=3.25,95%CI:1.39~7.47)是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发生过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愤怒情绪特征上可能表现更缺乏理性,愤怒情绪克制能力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暴力行为 愤怒 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家庭教养方式和顺应性与强迫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燕 杨航怡 +2 位作者 黄悦琦 唐文新 江小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究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顺应性与强迫症状的关系。方法:在某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招募强迫症患者216例(轻度强迫症状59例,中度强迫症状121例,重度强迫症状36例),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目的:探究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顺应性与强迫症状的关系。方法:在某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招募强迫症患者216例(轻度强迫症状59例,中度强迫症状121例,重度强迫症状36例),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强迫症家庭顺应性行为量表患者版(FAS-PV)评估。结果:重度强迫症状者的父母积极教养得分最低,父母消极教养得分、FAS-PV总分最高(均P<0.0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患者强迫症状程度更轻(OR=0.22);受教育年限越低、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得分越低,强迫症状越重(OR=0.87、0.98、0.97);父亲消极教养方式得分越高、FAS-PV总分越高,强迫症状越重(OR=1.02、1.04)。结论:本研究提示强迫症状严重程度与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顺应性有关。重度强迫症患者父母积极教养方式更少,父亲消极教养方式更多,家庭顺应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父母教养方式 家庭顺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生物调节疗法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7
作者 赵衍东 李晓晶 +1 位作者 邓伟 章晓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3-309,共7页
使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光生物调节疗法(photobiomodulation,PBM)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总结治疗方案、结局指标和疗效,为后续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本文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 使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光生物调节疗法(photobiomodulation,PBM)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总结治疗方案、结局指标和疗效,为后续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本文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最终共纳入13项研究。结果发现PBM治疗能够有效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以及大脑结构,可以作为传统治疗的有益补充。但是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仍然较少,选用的治疗参数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还需要开展大规模、长时间的研究来进一步探究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生物调节疗法 低强度光疗法 小剂量激光照射 低功率激光治疗 帕金森病 帕金森障碍 帕金森症 帕金森综合征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双相障碍患者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
8
作者 孙裕勇 刘晓妍 +2 位作者 崔文静 郭鹏飞 夏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了解青少年双相障碍患者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青少年双相障碍患者59名及健康对照60名。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检测血清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 目的:了解青少年双相障碍患者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青少年双相障碍患者59名及健康对照60名。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检测血清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果糖胺(FA)水平等生理指标。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17 (HAMD-17)、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估患者的情绪症状。结果:青少年双相障碍患者的HUA检出率高于健康对照组(30.5%vs.18.3%,P<0.05),青少年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期HUA的检出率高于抑郁发作期(48.2%vs.20.8%,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TG和高体质指数是青少年双相障碍患者HUA的危险因素(OR=2.51、1.34)。结论:本研究发现,青少年双相障碍患者较健康对照可能有更高的高尿酸血症风险,其发生与高甘油三酯和高体质指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双相障碍 高尿酸血症 体质指数 代谢综合征 甘油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障碍认知行为治疗干预模式的发展与融合
9
作者 汤尧娟 李冕 +1 位作者 谭忠林 梁素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5-379,共5页
在青少年抑郁障碍干预与治疗中,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备受关注,并随着技术发展展现出新的应用潜力。CBT主要通过识别并重构个体的负性自动思维,结合行为激活策略,改善情绪调节和应对能力,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在青少年抑郁障碍干预与治疗中,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备受关注,并随着技术发展展现出新的应用潜力。CBT主要通过识别并重构个体的负性自动思维,结合行为激活策略,改善情绪调节和应对能力,从而缓解抑郁症状。传统的线下面对面CBT(face-to-face CBT,FtF-CBT)在建立治疗联盟、干预青少年重度抑郁症状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而基于互联网的CBT(internet-based CBT,i-CBT)在轻中度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中疗效可与FtF-CBT相当,并具有成本低、操作灵活等特点;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CBT(blended CBT,bCBT)则在提高可及性的同时,兼顾个体化指导与实时反馈,有望提升整体干预效果。随着数字健康、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未来研究有望进一步提升CBT在青少年抑郁障碍治疗中的精准性与高效性,为临床实践和理论创新提供坚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青少年 认知行为治疗 面对面认知行为治疗 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治疗 混合式认知行为治疗 干预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芳平 刘信铁 +3 位作者 吴敏 江小英 黄悦琦 郑哲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17-521,共5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评价奥氮平治疗1年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和健康对照64名,运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3D-STI技术评估左室收缩...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技术评价奥氮平治疗1年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和健康对照64名,运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3D-STI技术评估左室收缩功能。对患者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患者服用奥氮平治疗1年,再次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心脏二维超声参数和3D-STI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服用奥氮平1年后二维超声参数未见明显差异(P>0.05),3D-STI参数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LVGLS)(-18.1%±1.5%vs.-17.5%±2.3%)和左室整体面积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area strain,LVGAS)(-30.1%±2.3%vs.-28.5%±1.8%)下降(均P<0.05)。患者入组时PANSS评分与用药1年后LVGLS(r=-0.791,P=0.002)和LVGAS(r=-0.648,P=0.037)负相关。结论3D-STI可早期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后的左室收缩功能轻度下降,而二维超声则难以发现早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显像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重性精神障碍甲状腺功能水平与疾病症状严重程度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承谦 陈明霞 +2 位作者 李晓晶 薛芮 李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8-224,共7页
目的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慢性双相障碍及慢性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差异,及其与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515例病程大于10年的精神分裂症(192例)、双相障碍(157例)及重性抑郁障碍(166例)患者,检测患者... 目的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慢性双相障碍及慢性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差异,及其与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515例病程大于10年的精神分裂症(192例)、双相障碍(157例)及重性抑郁障碍(166例)患者,检测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如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使用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9-item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精神病性症状分量表分别评估所有患者焦虑、抑郁和精神病性症状。结果相较于重性抑郁障碍组,精神分裂症组和双相障碍组的TSH和FT4水平更高(P<0.01);精神分裂症组的T4水平高于双相障碍组(P=0.029)和重性抑郁障碍组(P<0.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T4水平与GAD-7(B=-0.043,P=0.018)、PHQ-9(B=-0.051,P=0.009)总分相关;在双相障碍患者中,T4与患者GAD-7(B=-0.064,P=0.003)、PHQ-9(B=-0.082,P<0.001)总分及SCL-90精神病性症状分量表得分(B=-0.020,P=0.043)相关;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中,T4与患者SCL-90精神病性症状分量表得分(B=0.024,P=0.021)相关。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和重性抑郁障碍甲状腺功能指标存在差异,不同的甲状腺功能状态可能与患者疾病症状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双相障碍 重性抑郁障碍 甲状腺激素 焦虑症状 抑郁症状 精神病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治疗应用于恢复期重性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凤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299-301,共3页
目的分析团体治疗应用于恢复期重性精神病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2016年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100例恢复期重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 目的分析团体治疗应用于恢复期重性精神病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2016年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100例恢复期重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团队治疗。使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以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评价患者社会功能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韦氏记忆量表(WMS-RC评分)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DSS评分、PSP评分、PANSS评分、MMSE评分、WMS-R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S评分、PSP评分、PANSS评分、MMSE评分、WMS-RC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治疗在恢复期重性精神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从而更好的进行社交活动,有助于患者重新接触社会,从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社会行为障碍 团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Ⅰ型患者的心理推理能力测评的错误类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梦慧 汪永光 +2 位作者 方海红 赵侠 沈志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45-550,共6页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Ⅰ型患者心理推理(ToM)能力及其加工错误类型的差异。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5例、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期患者33例、抑郁发作期患者30例以及正...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Ⅰ型患者心理推理(ToM)能力及其加工错误类型的差异。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5例、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期患者33例、抑郁发作期患者30例以及正常对照32例。采用中文版社会认知视频测查工具(MASC-C)对受试者进行ToM评估,计算被试在MASC-C任务中的总正确数(即,MASC-C总分)和3种ToM加工错误类型的错误数(包括:“ToM-过度”、“ToM-不足”和“没有-ToM”)。结果:精神分裂症组MASC-C总分均低于其他三组(均P <0.05),而“ToM-不足”和“没有-ToM”错误数均高于其他三组(均P <0.001);躁狂组MASC-C总分低于抑郁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 <0.001),而“ToM-过度”错误数均高于其他三组(均P<0.001);抑郁组MASC-C总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期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推理能力损害,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加工不足或完全没有加工,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期患者为过度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双相障碍Ⅰ型 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 心理推理能力 中文版社会认知视频测查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基因风险评分在精神障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吴建桦 金衍 +1 位作者 吴雨璐 王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46-448,共3页
多基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PRS)作为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补充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复杂性状疾病的遗传学研究中,精神疾病一直是PRS应用的重要领域。国际上关于PRS的研究范式渐趋成熟。... 多基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PRS)作为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补充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复杂性状疾病的遗传学研究中,精神疾病一直是PRS应用的重要领域。国际上关于PRS的研究范式渐趋成熟。国内关于PRS方法的综述主要关注于复杂性状疾病的总体进展[1-2],或将其作为遗传风险分析方法的一种类型进行介绍[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基因风险评分 精神障碍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区成人焦虑障碍功能残疾现况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扬 黄悦勤 +14 位作者 刘肇瑞 张婷婷 马超 李凌江 徐一峰 李涛 许秀峰 于雅琴 闫永平 王志忠 徐向东 王丽敏 李强 徐广明 肖水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29-935,共7页
目的:描述中国社区成人焦虑障碍功能残疾现况,探讨功能残疾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焦虑障碍诊断工具是以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为诊断标准的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0,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第... 目的:描述中国社区成人焦虑障碍功能残疾现况,探讨功能残疾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焦虑障碍诊断工具是以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为诊断标准的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0,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第二版为焦虑障碍功能残疾评定标准。计算焦虑障碍功能残疾率、致残率,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天数;以多重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共病及人口学因素对残疾严重程度和功能残疾发生的影响。结果:焦虑障碍加权功能残疾率和致残率分别为1.7%和42.2%,其中四级残疾构成比最高(84.1%),单纯焦虑障碍加权功能残疾率和致残率分别为0.3%和17.8%。各类焦虑障碍过去30 d部分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天数的中位数为0~14.42 d。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焦虑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β=0.24)、其他精神障碍共病躯体疾病(β=0.21)、躯体疾病(β=0.18)、焦虑障碍共病躯体疾病(β=0.15)、焦虑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β=0.08)、其他精神障碍(β=0.07)、单纯焦虑障碍(β=0.06)、低受教育程度(β=0.12)、低收入水平(β=0.08)、高龄(β=0.06)、非在婚状态(β=0.06)、男性(β=0.02)与残疾严重程度正关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功能残疾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焦虑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OR=64.07)、焦虑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OR=36.75)、其他精神障碍共病躯体疾病(OR=20.60)、焦虑障碍共病躯体疾病(OR=18.88)、焦虑障碍(OR=9.20)、其他精神障碍(OR=6.65)、躯体疾病(OR=4.00)、65岁及以上(OR=4.40)、50~64岁(OR=2.33)、低收入水平(OR=2.10)、文盲及小学以下受教育程度(OR=1.89)、中收入水平(OR=1.70)、小学受教育程度(OR=1.59)、非在婚状态(OR=1.47)和男性(OR=1.16)。结论:焦虑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增加功能残疾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男性、高龄、低收入水平、低受教育程度、非在婚状态等因素是功能残疾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精神残疾 残疾率 致残率 危险因素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构建单双相抑郁鉴别诊断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金坤 曹敏讷 +1 位作者 刘丹丹 邓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4,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临床特征及血液指标的单双相抑郁鉴别诊断模型。方法分别纳入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受试者,回顾性收集受试者的临床数据及血常规、血生化检测指标。将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不同的特征组合在训练集中采用极端梯度... 目的构建基于临床特征及血液指标的单双相抑郁鉴别诊断模型。方法分别纳入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受试者,回顾性收集受试者的临床数据及血常规、血生化检测指标。将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不同的特征组合在训练集中采用极端梯度提升法(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进行分类模型训练,并在测试集上验证模型的性能,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进行模型效能评价,使用SHapley加法移植计算所选特征对单双相抑郁鉴别诊断的重要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60例受试者,其中918例为单相抑郁,242例为双相抑郁。构建单双相抑郁分类模型,其中基于临床特征、血常规指标和生化指标的XGBoost模型的效能最佳,其AUC为0.889,敏感性为0.831,特异性为0.839,准确率为0.863。该模型中的主要特征包括病程、发病年龄、血清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钾浓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单核细胞。结论病程特征和血液学生物标志物等容易在临床中获得的指标可对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抑郁 双相抑郁 生物标志物 鉴别诊断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艾司氯胺酮治疗顽固性失眠伴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雨思 胡淇云 +3 位作者 韩亮 李万文 罗佛全 王文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7-362,共6页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艾司氯胺酮在顽固性失眠伴抑郁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顽固性失眠伴抑郁症患者68例,男26例,女42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艾司氯胺酮组(DE组)和右...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艾司氯胺酮在顽固性失眠伴抑郁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顽固性失眠伴抑郁症患者68例,男26例,女42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艾司氯胺酮组(DE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生理盐水组(DS组),每组34例。两组分别用麻醉诱导睡眠平衡术治疗3个疗程,分别给予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持续10 min以诱导睡眠,继以右美托咪定0.2~1.5μg·kg^(-1)·h^(-1)维持睡眠。DE组同时泵注艾司氯胺酮0.5 mg/kg,DS组同时泵注生理盐水。分别在首次治疗前(T_(0))、第1疗程治疗后(T_(1))、第2疗程治疗后(T_(2))和第3疗程治疗后(T_(3))采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估睡眠状况,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视觉模拟抑郁量表(VAS-D)评估抑郁状况,分析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血清皮质醇浓度的变化。记录与T_(0)比较,T_(3)时的临床疗效评价和治疗期间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胸闷、心动过缓、低血压、焦虑、解离症状、木僵状态和噩梦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DS组比较,DE组T_(2)、T_(3)时PSQI和IS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T_(1)、T_(2)、T_(3)时HAMD和VAS-D评分明显降低(P<0.05),T_(3)时HAMA评分和血清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P<0.05),T_(3)时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艾司氯胺酮可明显改善顽固性失眠伴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抑郁焦虑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艾司氯胺酮 失眠 抑郁症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胆汤联合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鸽翔 朱丞 +3 位作者 刘义 陈秋红 钱丽梅 王泽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111,共4页
目的研究温胆汤联合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310例被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参考组155例使用氯丙咪嗪进行治疗,研究组155例使用温胆汤联合氯丙咪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每... 目的研究温胆汤联合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310例被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参考组155例使用氯丙咪嗪进行治疗,研究组155例使用温胆汤联合氯丙咪嗪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每组脱落5例,按每组150例进行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考组76.33%,不良反应率10.67%低于参考组2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考组相对比,研究组Y-BOCS、CGI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考组相对比,研究组HAMD-24评分、HAMA评分、SFRS评分、PSQI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通过服用氯丙咪嗪、温胆汤联合治疗后,临床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氯丙咪嗪 温胆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期痴呆残疾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闻雷 黄悦勤 +14 位作者 刘肇瑞 张婷婷 马超 徐一峰 李涛 许秀峰 于雅琴 闫永平 王志忠 徐向东 王丽敏 李强 徐广明 肖水源 李凌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36-942,共7页
目的:描述中国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期痴呆残疾现况,探讨残疾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WHODAS 2.0)对老年期痴呆的残疾状况进行评定,采用社区痴呆筛查表(CSID)和老年精神状... 目的:描述中国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期痴呆残疾现况,探讨残疾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WHODAS 2.0)对老年期痴呆的残疾状况进行评定,采用社区痴呆筛查表(CSID)和老年精神状况检查(GMS)对老年期痴呆进行筛查和诊断。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描述老年期痴呆加权残疾率和致残率及其分布,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的多重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期痴呆残疾及其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期痴呆加权残疾率为2.1%,加权致残率为38.6%,存在共病者残疾率和致残率均高于单一老年期痴呆。女性、高龄、低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CSID-受访者问卷低分者残疾率高;女性、城市居民致残率较高。多重线性回归显示与WHODAS得分有统计学关联的因素为收入水平(β=0.11)、性别(β=0.11)、年龄(β=0.10)和12月治疗(β=-0.20);logistic回归显示与残疾发生有统计学关联的因素为女性(OR=2.81)和12月治疗(OR=2.38)。结论:低收入水平、女性和高龄者是老年期痴呆残疾的高危人群,应该高度重视老年期痴呆及其残疾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痴呆 精神残疾 残疾率 致残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孤独症社区早期综合干预现况及可行模式探讨 被引量:22
20
作者 骆名进 宋海东 +2 位作者 刘健 徐云 赵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4,共3页
近年来,全球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2014年发布的最新结果显示,美国各州孤独症儿童患病率为1/68(147/万,... 近年来,全球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2014年发布的最新结果显示,美国各州孤独症儿童患病率为1/68(147/万,8岁儿童),比2012年公布的1/88的数据高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谱系障碍 AUTISM 儿童患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 早期筛查 残疾人教育 中国残疾人事业 孤独症患儿 应用行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