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及成脂肪分化中sortilin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岑洪
林茂芳
+1 位作者
蔡真
黄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目的 :研究间充质干细胞 (MSC)体外成骨、成脂肪分化时sortilin基因表达变化。方法 :从骨髓中分离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 ,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型 ,加入成骨和成脂肪诱导剂 ,RT -PCR检测成骨标志骨桥蛋白 (Op)和成脂肪标志脂蛋白脂肪酶 (LpL...
目的 :研究间充质干细胞 (MSC)体外成骨、成脂肪分化时sortilin基因表达变化。方法 :从骨髓中分离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 ,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型 ,加入成骨和成脂肪诱导剂 ,RT -PCR检测成骨标志骨桥蛋白 (Op)和成脂肪标志脂蛋白脂肪酶 (LpL)表达 ,半定量RT -PCR分析sortilin基因随诱导时间的表达变化。结果 :①体外分离培养的人间充质干细胞能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 ,分别表达Op和LpL。②在体外成骨分化过程中 ,sortilin基因表达第 1d开始上调 ,持续约 1周后恢复至原水平 ;在培养 3d时 ,sortilin基因表达明显上调 ,与未诱导组相比 ,差异明显 (P <0 0 1)。③体外成脂肪分化时 ,sortilin基因表达无明显的改变 (P >0 0 5 )。结论 :sortilin基因可能参与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调节 ,而与成脂肪分化无关 ,通过调控sortilin基因的表达 ,有可能为成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 ,提供新的思想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
SORTILIN
分化
骨生成
脂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溶性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
1
2
作者
岑洪
林茂芳
+1 位作者
黄河
蔡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2-414,共3页
目的:克隆可溶性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sMR)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经纯化、复性后获得活性蛋白。方法:从人骨髓细胞中提取总RNA,在sMR基因引物两端分别加上NdeI和BamHI酶切位点,利用RT-PCR技术扩增sMR基因,经NdeⅠ和BamHⅠ酶切后...
目的:克隆可溶性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sMR)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经纯化、复性后获得活性蛋白。方法:从人骨髓细胞中提取总RNA,在sMR基因引物两端分别加上NdeI和BamHI酶切位点,利用RT-PCR技术扩增sMR基因,经NdeⅠ和BamHⅠ酶切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测序证实克隆基因的正确性,并在大肠杆菌BL21菌株中诱导表达,采用his-tag纯化柱纯化目的蛋白,并经复性处理,配体结合实验证实蛋白活性。结果:限制性内切酶切出了预期条带,测序证实了克隆基因的正确性,sMR经诱导后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蛋白经纯化和复性处理,获得了具有活性的功能蛋白。结论:成功克隆与表达了sMR基因,得到了具有活性的功能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可溶性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克隆
原核表达
pET-28a(+)
蛋白质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脐带血造血前体细胞在间质干细胞微环境中的增殖和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岑洪
林茂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5-998,共4页
目的:用间质干细胞(MSC)体外模拟造血微环境,探讨脐带血造血前体细胞在MSC微环境中的增殖和分化特性。方法:实验组(CK+MSC组)以MSC为基质层细胞,建立基于MSC的体外造血细胞扩增体系,接种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外源性造血生长...
目的:用间质干细胞(MSC)体外模拟造血微环境,探讨脐带血造血前体细胞在MSC微环境中的增殖和分化特性。方法:实验组(CK+MSC组)以MSC为基质层细胞,建立基于MSC的体外造血细胞扩增体系,接种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外源性造血生长因子SCF、Flt3L、TPO和IL-6,培养第1、2、3、4周对扩增的细胞进行细胞计数、集落培养,对照组为单纯细胞因子组(CK组,无MSC基质层细胞)和单纯MSC组(无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结果:(1)第4周时CK+MSC组的细胞数扩增108倍,而CK组只有7.8倍。(2)CK+MSC组和CK组扩增的集落形成细胞(CFC)数量在第3周时达高峰,第4周时CFC数量已迅速下降。(3)红系CFC和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均于扩增1周后到达高峰,CK+MSC组的扩增效率要优于CK组,到第3周时两组均降为零。(4)粒单系CFC则在扩增第3周时到达高峰,CK+MSC组扩增效率优于CK组,从第4周开始出现回落。(5)扩增1周后,单位细胞(104个MNC)中的CFC数到达高峰,CK+MSC组优于CK组,从第2周开始每104个MNC中的CFC数迅速呈下降趋势,到第4周时已降至低于扩增前水平。(6)单纯MSC组无造血细胞生长。结论:(1)体外扩增脐带血造血前体细胞时,基于MSC的扩增体系要优于单纯细胞因子体系。(2)MSC在体外有利于脐带血造血前体细胞扩增的同时,并不能阻止其分化。(3)红系扩增出现在体外扩增的早期,粒单系扩增持续的时间比红系长,扩增的CFC数量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胎血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及成脂肪分化中sortilin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岑洪
林茂芳
蔡真
黄河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8-241,共4页
文摘
目的 :研究间充质干细胞 (MSC)体外成骨、成脂肪分化时sortilin基因表达变化。方法 :从骨髓中分离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 ,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型 ,加入成骨和成脂肪诱导剂 ,RT -PCR检测成骨标志骨桥蛋白 (Op)和成脂肪标志脂蛋白脂肪酶 (LpL)表达 ,半定量RT -PCR分析sortilin基因随诱导时间的表达变化。结果 :①体外分离培养的人间充质干细胞能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 ,分别表达Op和LpL。②在体外成骨分化过程中 ,sortilin基因表达第 1d开始上调 ,持续约 1周后恢复至原水平 ;在培养 3d时 ,sortilin基因表达明显上调 ,与未诱导组相比 ,差异明显 (P <0 0 1)。③体外成脂肪分化时 ,sortilin基因表达无明显的改变 (P >0 0 5 )。结论 :sortilin基因可能参与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调节 ,而与成脂肪分化无关 ,通过调控sortilin基因的表达 ,有可能为成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 ,提供新的思想和策略。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
SORTILIN
分化
骨生成
脂肪细胞
Keyword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Genes,sortilin
Differentiation
Osteogenesis
Fat cells
分类号
R363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溶性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
1
2
作者
岑洪
林茂芳
黄河
蔡真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2-414,共3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No.2003C23015)
文摘
目的:克隆可溶性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sMR)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经纯化、复性后获得活性蛋白。方法:从人骨髓细胞中提取总RNA,在sMR基因引物两端分别加上NdeI和BamHI酶切位点,利用RT-PCR技术扩增sMR基因,经NdeⅠ和BamHⅠ酶切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8a,测序证实克隆基因的正确性,并在大肠杆菌BL21菌株中诱导表达,采用his-tag纯化柱纯化目的蛋白,并经复性处理,配体结合实验证实蛋白活性。结果:限制性内切酶切出了预期条带,测序证实了克隆基因的正确性,sMR经诱导后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蛋白经纯化和复性处理,获得了具有活性的功能蛋白。结论:成功克隆与表达了sMR基因,得到了具有活性的功能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受体
可溶性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克隆
原核表达
pET-28a(+)
蛋白质复性
Keywords
Receptor, solubl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lon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pET - 28a( + )
Protein renaturation
分类号
R363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脐带血造血前体细胞在间质干细胞微环境中的增殖和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岑洪
林茂芳
机构
广西医
科
大学
附属
肿瘤
医院
化疗一
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5-998,共4页
文摘
目的:用间质干细胞(MSC)体外模拟造血微环境,探讨脐带血造血前体细胞在MSC微环境中的增殖和分化特性。方法:实验组(CK+MSC组)以MSC为基质层细胞,建立基于MSC的体外造血细胞扩增体系,接种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外源性造血生长因子SCF、Flt3L、TPO和IL-6,培养第1、2、3、4周对扩增的细胞进行细胞计数、集落培养,对照组为单纯细胞因子组(CK组,无MSC基质层细胞)和单纯MSC组(无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结果:(1)第4周时CK+MSC组的细胞数扩增108倍,而CK组只有7.8倍。(2)CK+MSC组和CK组扩增的集落形成细胞(CFC)数量在第3周时达高峰,第4周时CFC数量已迅速下降。(3)红系CFC和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均于扩增1周后到达高峰,CK+MSC组的扩增效率要优于CK组,到第3周时两组均降为零。(4)粒单系CFC则在扩增第3周时到达高峰,CK+MSC组扩增效率优于CK组,从第4周开始出现回落。(5)扩增1周后,单位细胞(104个MNC)中的CFC数到达高峰,CK+MSC组优于CK组,从第2周开始每104个MNC中的CFC数迅速呈下降趋势,到第4周时已降至低于扩增前水平。(6)单纯MSC组无造血细胞生长。结论:(1)体外扩增脐带血造血前体细胞时,基于MSC的扩增体系要优于单纯细胞因子体系。(2)MSC在体外有利于脐带血造血前体细胞扩增的同时,并不能阻止其分化。(3)红系扩增出现在体外扩增的早期,粒单系扩增持续的时间比红系长,扩增的CFC数量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胎血
细胞分化
Keyword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etal blood
Cell differentiation
分类号
R363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及成脂肪分化中sortilin基因表达的研究
岑洪
林茂芳
蔡真
黄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可溶性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岑洪
林茂芳
黄河
蔡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脐带血造血前体细胞在间质干细胞微环境中的增殖和分化特性研究
岑洪
林茂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