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三聚氰酸的生物学效应和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
作者 胡虎 盛宏强 +1 位作者 马晓琼 来茂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44-550,共7页
三聚氰胺因为最近的奶粉事件成为食品公共安全的焦点,所以针对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三聚氰酸的生物学效应和毒理学研究作一综述,主要从理化性质、代谢、毒理机制,以及检测等方面进行总结。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本身的急性毒性作用很低,体内... 三聚氰胺因为最近的奶粉事件成为食品公共安全的焦点,所以针对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三聚氰酸的生物学效应和毒理学研究作一综述,主要从理化性质、代谢、毒理机制,以及检测等方面进行总结。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本身的急性毒性作用很低,体内为惰性代谢,大部分以原型从尿液排出,大剂量应用时主要对肾脏产生毒性,产生结石,急性肾衰和结石相关的膀胱肿瘤,但同时可能对心脏等肾脏以外的器官产生毒性作用。它们的毒性具有对动物物种的选择性,相对于小鼠、猫和大鼠的肾脏毒性反应更大,而且在雄性动物更加明显。在检测上,HPLC/MS/MS正在成为主要的检测手段。尽管对这一类化合物的生物学效应和毒理学特性已有一定的理解,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为何肾脏成为结晶产生的主要器官,对肾脏以外器官/系统的作用如何,体内同时存在的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可能的累加和协同作用机制等等,亟待进一步从生理、病理、生化实验方面作出解答,为未来生物毒理研究和研制出解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胺/副作用 氰胺/毒性 三聚氰胺 三聚氰酸 毒理学 肾毒性 致肿瘤性 生物学效应 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三级淋巴结构成熟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郑江江 余晶晶 +2 位作者 谢晶晶 陈东 邓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5-771,共7页
目的:探讨三级淋巴结构(TLS)成熟在结直肠癌中的意义,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230例有详细随访资料患者的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手段确认TLS,并将患者分为TLS成... 目的:探讨三级淋巴结构(TLS)成熟在结直肠癌中的意义,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230例有详细随访资料患者的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手段确认TLS,并将患者分为TLS成熟组和TLS未成熟组,分析两组在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肿瘤位置、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肝转移、远处非肝转移、错配修复基因状态、Ki-67、P53和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表达情况等方面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Breslow检验)比较TLS成熟与否患者的生存曲线,并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230例患者中,TLS成熟128例,TLS未成熟102例。与TLS未成熟组比较,TLS成熟组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和Ki-67阳性明显减少,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和PDL1阳性明显增多(均P<0.05)。TLS成熟组的总存活率优于TLS未成熟组(Breslow=4.553,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而TLS成熟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TLS的形成对抑制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脉管癌栓有重要作用,TLS成熟患者临床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三级淋巴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和Wnt/β-catenin信号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饶翠 林山力 +1 位作者 文欢 邓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1-596,F0003,共7页
TGF-β信号通路是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的重要通路,此外还参与纤维化疾病发生和肿瘤发生发展的调控。Wnt信号通路是调节胚胎发育和肿瘤侵袭转移的重要通路。近10年来研究表明,这两条通路在调节胚胎发育、纤维化疾病发生以及肿瘤的演进... TGF-β信号通路是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的重要通路,此外还参与纤维化疾病发生和肿瘤发生发展的调控。Wnt信号通路是调节胚胎发育和肿瘤侵袭转移的重要通路。近10年来研究表明,这两条通路在调节胚胎发育、纤维化疾病发生以及肿瘤的演进等过程中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这两条通路存在Smad、轴蛋白(Axin)、蓬乱蛋白(Dvl)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几个典型的相互作用的交叉点。本文着重阐述经典的TGF-β信号通路和Wnt信号通路在这几个交叉点的相互作用模式,以更好地应对纤维化疾病和肿瘤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蛋白质类 信号传导 蛋白质相互作用域和基序 纤维化 胚胎发育 肿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珠法半自动提取全血基因组DNA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4
4
作者 凌洁 王昊 +3 位作者 张帅 张丹丹 来茂德 朱益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0-326,共7页
目的:探讨磁珠法提取基因组DNA的影响因素,建立快速、高效、批量提取全血基因组DNA的优化方案。方法:使用磁珠法核酸自动提取系统从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NA浓度和纯度。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裂解时间、全血量、磁珠... 目的:探讨磁珠法提取基因组DNA的影响因素,建立快速、高效、批量提取全血基因组DNA的优化方案。方法:使用磁珠法核酸自动提取系统从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DNA浓度和纯度。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裂解时间、全血量、磁珠量和乙醇浓度4个因素的主效应和全血量与裂解时间、磁珠量,裂解时间与磁珠量的二阶交互作用对所提取DNA浓度和纯度的影响。结果:裂解时间、全血量、磁珠量和乙醇浓度4个主效应对DNA浓度的影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当裂解时间为15 min,全血量为100μl,磁珠量为80μl,乙醇浓度为80%时,DNA平均浓度最高。磁珠量、裂解时间和全血量的交互作用对DNA OD260/OD280的比值有影响(P=0.008和P=0.013)。当磁珠量为40μl,裂解时间为15 min,全血量为100μl时,OD260/OD280的比值较好。磁珠量和乙醇浓度影响DNA OD260/OD230的比值(P=0.017和P<0.05),磁珠量为40μl,乙醇浓度为80%时,OD260/OD230的比值更好。结论:当DNA得率优先考虑时,可以选择裂解时间15 min、全血量100μl、磁珠量80μl、乙醇浓度80%的提取条件;而对DNA纯度要求较高时,可以将磁珠量改为40μl,以获得最优DNA提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磁石 DNA/分离和提纯 血液 基因组文库 正交试验 乙醇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在哮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亭亭 柯越海 程洪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4-549,共6页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具有异质性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在急性哮喘、持续性哮喘特别是一些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哮喘亚型中,中性粒细胞引起的气道炎症起主导作用。中性粒细胞在哮喘中的作用比较复杂,它可以通过释放一系列的...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具有异质性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在急性哮喘、持续性哮喘特别是一些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哮喘亚型中,中性粒细胞引起的气道炎症起主导作用。中性粒细胞在哮喘中的作用比较复杂,它可以通过释放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参与哮喘的病理过程。大量证据表明。中性粒细胞气道炎症是由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和Th1细胞所调控,而不依赖于Th2细胞。现就中性粒细胞在哮喘中的作用,以及针对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在新型小分子药物和生物制剂领域的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病理生理学 中性白细胞/生理学 辅助性T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基因表达谱分析平台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徐静 吕炳建 +4 位作者 张昊 陈俭 朱益民 谷雪梅 来茂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建立了利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序列表达标签(EST)数据库(dbEST)电子EST构建特定组织电子基因表达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并利用该平台构建了人正常结直肠组织电子基因表达谱.从dbEST获取人正常结直肠电子EST 20 370条,利... 建立了利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序列表达标签(EST)数据库(dbEST)电子EST构建特定组织电子基因表达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并利用该平台构建了人正常结直肠组织电子基因表达谱.从dbEST获取人正常结直肠电子EST 20 370条,利用自行开发的GetUni程序包,与下载于本地的人类同一基因转录子(UniGene)数据库匹配,获得了含有4 196个非冗余基因的正常结直肠组织电子基因表达谱.经在线基因组分析工具(Webgestalt)证实,表达谱中97%的基因在结直肠组织中表达,除涉及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凋亡等基因外,还包括人正常结直肠功能特异性基因;3%未得到Webgestalt证实的基因经手工回溯查找,确证其EST均来自人正常结直肠.GetUni程序包是一个高效准确的高通量电子EST数据分析平台,构建的人正常结直肠组织基因表达谱将为结直肠特异性标志物的筛选提供大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EST UNIGENE 结直肠 基因表达谱 生物信息学 PERL 5.0 GetUni程序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Bat26多态性及其在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吕炳建 来茂德 +1 位作者 黄琼 盛宏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Bat26多态性及其在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方法检测389份外周血Bat26,34例胃癌组织和正常黏膜还检测Bat26和其它11个微卫星位点。结果:①423份中国人外周... 目的:探讨中国人Bat26多态性及其在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方法检测389份外周血Bat26,34例胃癌组织和正常黏膜还检测Bat26和其它11个微卫星位点。结果:①423份中国人外周血或正常黏膜Bat26凝胶电泳未发现条带改变。②34例胃癌发现2例MSI-H,均为Bat26+,Bat26改变和MSI-H有很好的一致性(P<0.05)。③与RER-胃癌比较,MSI-H(RER+)胃癌上皮内淋巴细胞、瘤周淋巴细胞浸润更明显,更易表现为推进性生长(P<0.05)。结论:①国人基因组Bat26为近单态性,可不设正常对照用于肿瘤MSI研究。②Bat26改变反映胃癌的MSI-H状态,且MSI-H胃癌有明显的临床病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微卫星不稳定性 Bat26 多态性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6基因的结构特征以及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洁 朱益民 来茂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2-107,128,共7页
目的 :了解 GR6基因及其蛋白质产物 GR6假设蛋白的结构特征 ,以及 GR6基因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改变。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的软件和数据库 ,分析 GR6基因的结构特点及其蛋白质产物 GR6假设蛋白的二级结构特征和功能特点等 ,并采用半定... 目的 :了解 GR6基因及其蛋白质产物 GR6假设蛋白的结构特征 ,以及 GR6基因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改变。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的软件和数据库 ,分析 GR6基因的结构特点及其蛋白质产物 GR6假设蛋白的二级结构特征和功能特点等 ,并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 ,检测 39例结直肠癌组织和配对的远端切缘正常组织 ,以及 19例癌旁组织和 14例腺瘤组织中 GR6的转录表达水平。结果 :序列分析表明 ,GR6基因由 3个外显子组成 ,含有 4个 Cp G岛 ,编码产物为 14 9个氨基酸组成的 GR6假设蛋白。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 ,GR6假设蛋白含有 1个蛋白激酶 C磷酸化位点 ,1个酪蛋白激酶 II磷酸化位点和 3个 N-肉豆蔻酸化位点及核定位信号 ,提示 GR6基因的表达产物可能是细胞核内的一种信号分子。m RNA水平上 ,GR6的转录表达水平从正常 -癌旁 -腺瘤 -腺癌逐步递减 ,其中 ,正常与腺瘤 (P<0 .0 5 )、正常与腺癌 (P<0 .0 1)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GR6基因的表达产物即 GR6假设蛋白可能是细胞核内的一种信号分子。GR6基因在结直肠肿瘤中低表达 ,在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病理学 基因表达 信息科学 GR6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的分子分型(类)和诊治 被引量:3
9
作者 来茂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49-353,共5页
恶性肿瘤是一类分子水平上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基于分子差异的个体化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方向。分子分型是实现个体化治疗的基础。文中介绍了分子分型(类)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实例,并概述了分子分型实际应用还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肿瘤 分子分型 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 胃肠间质瘤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D10表达在结直肠腺瘤癌变和复发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江江 朱音 +4 位作者 李昌水 李银亚 聂倩倩 朱紫菱 邓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5-341,共7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TAF) CD10在结直肠腺瘤癌变和复发中的作用,评价TAF CD10表达在诊断腺瘤癌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收集结直肠低级别腺瘤、高级别腺瘤和结直肠腺癌组织各50例,取配对结直肠腺癌标本远端切缘为正...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TAF) CD10在结直肠腺瘤癌变和复发中的作用,评价TAF CD10表达在诊断腺瘤癌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收集结直肠低级别腺瘤、高级别腺瘤和结直肠腺癌组织各50例,取配对结直肠腺癌标本远端切缘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测定TAF CD10和肿瘤细胞p53、Ki-67、β-catenin及CyclinD1的表达,分析TAF表达CD10与肿瘤细胞表达p53、Ki-67、βc-atenin 和CyclinD1的相关性。同时收集低级别腺瘤100例,分复发组(43例)和非复发组(57例)两组,其中复发组中复发为结直肠腺癌16例和复发为腺瘤27例,比较CD10在复发组与非复发组间差异及复发为结直肠腺癌与腺瘤间差异。结果:正常黏膜不存在 TAF,其CD10在结直肠低级别腺瘤、高级别腺瘤和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2%、50%和78%,呈逐渐升高趋势(均P <0.05);Ki-67、β-catenin在低级别腺瘤、高级别腺瘤、腺癌中瘤细胞的表达逐渐升高(均P<0.01);CyclinD1在高级别腺瘤中表达高于腺癌和低级别腺瘤(均P >0.05);p53在结直肠腺癌和高级别腺瘤中表达高于低级别腺瘤(均P<00.1);CD10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p53、Ki-67、β-catenin核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 r=0.264、0.307、0.320,均P<0.01),而与CyclinD1、β-catenin膜阳性表达无明显相关(r=0.012、-0.073,均 P >0.05)。 CD10在低级别腺瘤复发组表达高于非复发组(P<0.05),在复发为结直肠腺癌组织的表达又高于复发为腺瘤者( P<0.05)。结论:TAF CD 10可能在腺瘤癌变中起重要作用;TAF CD10高表达的腺瘤容易复发且癌变;TAF CD10联合肿瘤细胞p53、Ki-67、β-catenin检测有助于诊断结直肠腺瘤癌变和预测腺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白细胞分化抗原10 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结直肠肿瘤/诊断 腺癌/病理学 腺癌/诊断 肿瘤复发 局部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MUTYH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卉卉 吕炳建 来茂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06-411,共6页
碱基切除修复酶基因MUTYH突变与人类疾病相关,由遗传性MUTYH双等位基因突变引起的MUTYH相关性息肉(MAP)是一种腺瘤性结直肠息肉,可显著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其分子机制-碱基切除修复系统(BER)的突变及与错配修复系统(MMR)的关联,已成... 碱基切除修复酶基因MUTYH突变与人类疾病相关,由遗传性MUTYH双等位基因突变引起的MUTYH相关性息肉(MAP)是一种腺瘤性结直肠息肉,可显著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其分子机制-碱基切除修复系统(BER)的突变及与错配修复系统(MMR)的关联,已成为目前的热点话题。文中对BER与DNA氧化损伤,BER与其它修复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MAP肿瘤发生机制,临床表型及防治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息肉 DNA修复 DNA损伤 突变 碱基切除修复 MUTYH MUTYH相关性息肉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O4调节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静怡 申秀锦 邓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11,共5页
LIM-only factor 4(LMO4)作为哺乳动物LMO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是调节细胞增殖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其在哺乳动物正常发育和肿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LMO4在上皮-间质相互作用活跃的区域呈高表达,其表达的失调可以导致肿瘤的发... LIM-only factor 4(LMO4)作为哺乳动物LMO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是调节细胞增殖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其在哺乳动物正常发育和肿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LMO4在上皮-间质相互作用活跃的区域呈高表达,其表达的失调可以导致肿瘤的发生。现就LMO4与TGF-β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细胞生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 基因表达调控 转录因子/遗传学 转录 遗传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与结肠癌细胞相互作用对IGFBP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申秀锦 张有为 +2 位作者 邓红 陈露露 陈平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试图证实结肠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能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的表达,初步探讨肿瘤-间质相互作用对结肠癌生长的作用。方法: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与成纤维细胞HELF共培养于RPMI1640培养液中,分别于0、48、72和96... 目的:试图证实结肠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能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的表达,初步探讨肿瘤-间质相互作用对结肠癌生长的作用。方法: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与成纤维细胞HELF共培养于RPMI1640培养液中,分别于0、48、72和96h收集细胞,采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两种细胞中IGFBP7的表达。结果:两种细胞经共培养48h后,SW480细胞IGFBP7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HELF细胞原不表达IGFBP7,经与肿瘤细胞共培养48h后,开始表达IGFBP7并与共培养时间成正相关。结论:结肠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促进二者表达IGFBP7,提示肿瘤-间质相互作用可能对结肠癌演进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成纤维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类 IGFBP7 细胞间相互作用 共培养 结肠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小鼠疾病“一体化”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烨婷 陆艺 +1 位作者 赵寒昕 盛弘强 《安徽医学》 2011年第8期1189-1192,共4页
Min基因突变小鼠因其肠道多发息肉被认为是人类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理想模型,在肠道肿瘤发生机制方面备受关注,其具有典型的贫血表现,脾肿大明显,同时伴有血细胞比容的明显下降。Min小鼠还具有明显的胸腺萎缩等症状。此外,雌性小... Min基因突变小鼠因其肠道多发息肉被认为是人类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理想模型,在肠道肿瘤发生机制方面备受关注,其具有典型的贫血表现,脾肿大明显,同时伴有血细胞比容的明显下降。Min小鼠还具有明显的胸腺萎缩等症状。此外,雌性小鼠如经致癌剂ENU诱导,易发生生殖与内分泌系统异常。由于该小鼠表型明确,可以利用其多种表型特征开展疾病"一体化"模型研究。本文主要从Min小鼠在多个系统表现出来的不同病理特征来进行文献综述并深入阐述"一体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小鼠 一体化 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理化因素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其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巧玲 邵吉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0-327,332,共9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为典型的受体酪氨酸激酶,能够与多种配体结合,在细胞增殖、存活、黏附、分化和凋亡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EGFR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很多...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为典型的受体酪氨酸激酶,能够与多种配体结合,在细胞增殖、存活、黏附、分化和凋亡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EGFR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很多环境理化因素可通过影响EGFR磷酸化、或其结构功能和细胞分布、或其配体和其它相关分子表达,干预EGFR信号转导过程、影响靶基因的表达从而最终影响细胞生命活动。文中就此做一简要综述,以期更好地理解环境理化因素引起的细胞应激以及致突变致癌的表遗传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化学 分析 致癌物 衔接蛋白质类 信号转导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膜/质蛋白转位入核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紫菱 谈静 邓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8-325,共8页
蛋白质作为生命物质的基础,在不同组织细胞中呈现不同的定位,执行不同的功能。同种蛋白质在不同的亚细胞区域定位可以发挥不同的功能,甚至表现出截然相反的作用。功能蛋白和结构蛋白都能够发生定位的改变,直接或间接参与信号转导。细胞... 蛋白质作为生命物质的基础,在不同组织细胞中呈现不同的定位,执行不同的功能。同种蛋白质在不同的亚细胞区域定位可以发挥不同的功能,甚至表现出截然相反的作用。功能蛋白和结构蛋白都能够发生定位的改变,直接或间接参与信号转导。细胞癌变后,信号异常转导,原本在正常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中表达的蛋白,却在肿瘤细胞中转位到细胞核而发生功能改变。结构蛋白入核主要通过蛋白断裂、蛋白含量改变以及蛋白相互结合实现。对关键蛋白分子的转位研究,有助于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新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病理生理学 蛋白质类/代谢 信号传导 肿瘤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小鼠模型构建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祖勇 程洪强 +2 位作者 董晓巧 王昊 张仕蓉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1期2149-2151,共3页
脑胶质瘤(glioma)是一种常见的脑肿瘤,根据细胞形态等组织学特征,可以分成Ⅳ级,其中Ⅰ、Ⅱ级为进展慢,恶性程度低的低级别胶质瘤;而Ⅲ、Ⅳ级为恶性程度高的高级别肿瘤,包括最常见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hiforme... 脑胶质瘤(glioma)是一种常见的脑肿瘤,根据细胞形态等组织学特征,可以分成Ⅳ级,其中Ⅰ、Ⅱ级为进展慢,恶性程度低的低级别胶质瘤;而Ⅲ、Ⅳ级为恶性程度高的高级别肿瘤,包括最常见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hiforme,GBM).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患者生存时间短,1年生存率〈50%,5年生存率〈5%。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根据基因突变的分子病理特征对胶质瘤进行分型,指导患者的管理和药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模型构建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5年生存率 小鼠 低级别胶质瘤 恶性程度 分子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