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疫苗株H52的全基因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朝庭 时莉 +3 位作者 宋翥远 刘然 阿合买提.买买提 周继勇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7-23,共7页
采用RT-PCR方法克隆测定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ns Bronchitis Virus,IBV)疫苗株H52全基因组序列,并与其它已知全基因组序列的我国分离株进行比较分析,以分析我国IBV地方分离株与疫苗株的分子遗传关系。结果表明,H52基因组... 采用RT-PCR方法克隆测定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ns Bronchitis Virus,IBV)疫苗株H52全基因组序列,并与其它已知全基因组序列的我国分离株进行比较分析,以分析我国IBV地方分离株与疫苗株的分子遗传关系。结果表明,H52基因组全长为27630bp(不包括polyA),A+T含量为61.8%,它与我国IBV分离株全基因组同源性在83.9%~95.2%之间,其中与KQ6的同源性最高(95.2%),与其余株均在88%以下。在基因组内基因的同源性中,以S1、S2与E变异最大,除KQ6外,其余各株(含台湾株)与H52在S1蛋白上的同源性只有72.4%~80.7%,在S2蛋白上的同源性为85.5%~88.1%,E蛋白为82.9%~93.3%。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国内分离株,除KQ6外,在进化分支中已独立于H52和其它Massachusetts型衍生毒株。H52与我国地方分离株存在较大的分子遗传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单纯Massachusetts型疫苗(如H120,H52)不能有效地免疫保护我国的鸡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疫苗株H52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肝浸润^(31)P磁共振波谱学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建忠 王志康 +3 位作者 余日胜 黄连生 徐秀芳 张敏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6,共7页
目的:通过对白血病肝脏浸润(LIL)病例与正常对照组的肝脏二维化学位移磁共振31磷波谱成像(2D CSI31P MRS)对照研究,探讨LIL的肝脏磷化合物代谢特征变化。方法:收集LIL15例,并与12例正常肝脏作对照,进行2D CSI31P MRS肝脏扫描,检测各种... 目的:通过对白血病肝脏浸润(LIL)病例与正常对照组的肝脏二维化学位移磁共振31磷波谱成像(2D CSI31P MRS)对照研究,探讨LIL的肝脏磷化合物代谢特征变化。方法:收集LIL15例,并与12例正常肝脏作对照,进行2D CSI31P MRS肝脏扫描,检测各种磷代谢物包括磷酸单酯(PME)、磷酸双酯(PDE)、三磷酸腺苷(ATP)、无机磷(Pi)的相对值,经体模所测校正系数校正后,分析PME、PDE、Pi、ATP的校正相对值(以下简称相对值),及PME/PDE、PME/ATP、PDE/ATP、Pi/ATP、PME/(PME+PDE)的比值变化。结果:在所测的肝脏磷代谢物相对值中,仅LIL组的PME相对值升高,为1.992±0.876,与对照组(1.167±0.42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各磷代谢物相对值均无差异。比较LIL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磷代谢物比值,发现LIL组中与PME相关的比值包括PME/PDE、PME/ATP和PME/(PME+PDE)比值升高,分别为0.551±0.339、1.402±0.654和0.326±0.13,与对照组(分别为0.254±0.059、0.792±0.232和0.199±0.049)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LIL组的其它磷代谢物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肝31P MRS检查为LIL提供新的非创伤性检测和评价方法,肝脏PME相对值及其相应比值升高提示白血病患者肝浸润存在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病理学 肝/病理学 磁共振波谱学/方法 磷化合物/代谢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包被免疫磁珠分离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方法学研究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岚 金焕英 +4 位作者 王萃 吴玲玲 戴铁颖 樊丹君 郑筱叶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 应用抗体包被免疫磁珠分离CD4 +T淋巴细胞亚群,并检测其效果。方法 运用直接包被法制备免疫磁珠,并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 CD4 +T淋巴细胞亚群分离率>95 %。结论 用直接包被法制备的免疫磁珠具有较好的分离CD4 +T淋巴细胞... 目的 应用抗体包被免疫磁珠分离CD4 +T淋巴细胞亚群,并检测其效果。方法 运用直接包被法制备免疫磁珠,并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 CD4 +T淋巴细胞亚群分离率>95 %。结论 用直接包被法制备的免疫磁珠具有较好的分离CD4 +T淋巴细胞亚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珠 CD4+T淋巴细胞亚群 直接包被法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磷蛋白在杆状病毒系统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许运斌 徐洁萍 +3 位作者 张金阳 昝洁 阮系真 周继勇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7-22,共6页
为了建立狂犬病毒磷蛋白(phosphoprotein,P)的体外表达系统,本研究将RT-PCR扩增的狂犬病病毒ERA株P蛋白基因克隆于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A,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HTA-P,并转染昆虫细胞Sf9包装形成重组杆状病毒。SDS-PAGE分析显示重... 为了建立狂犬病毒磷蛋白(phosphoprotein,P)的体外表达系统,本研究将RT-PCR扩增的狂犬病病毒ERA株P蛋白基因克隆于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A,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HTA-P,并转染昆虫细胞Sf9包装形成重组杆状病毒。SDS-PAGE分析显示重组质粒pFastBacHTA-P转染的Sf9细胞中出现了分子量约为42 kDa的蛋白条带,Western blot证实分子量约为42 kDa的蛋白能与抗His的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分析进一步显示Sf9细胞表达的P蛋白与抗P蛋白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结合。这些实验证明,狂犬病病毒P蛋白不仅在Sf9细胞中获得表达,而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狂犬病病毒P蛋白杆状病毒表达体系的建立,为蛋白结构的解析和诊断试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P蛋白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饥饿死亡过程中肝脏^(31)P MRS磷代谢物变化特征与病理改变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徐秀芳 余日胜 +4 位作者 刘蕊 孙建忠 陈益红 陈健 张敏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3-149,共7页
目的:探讨家兔饥饿死亡过程中肝内31P磁共振波谱学(MRS)磷代谢物变化特征与病理改变相关性。方法:建立家兔饥饿死亡模型22只,分成2组,即病理组和MRS检测组。病理组12只:分成4个亚组,即正常对照组、过度饥饿组、濒临死亡组和死亡组,每组3... 目的:探讨家兔饥饿死亡过程中肝内31P磁共振波谱学(MRS)磷代谢物变化特征与病理改变相关性。方法:建立家兔饥饿死亡模型22只,分成2组,即病理组和MRS检测组。病理组12只:分成4个亚组,即正常对照组、过度饥饿组、濒临死亡组和死亡组,每组3只,取肝组织作病理检测。MRS检测组10只:分别于饥饿前、过度饥饿期、濒临死亡期及死亡期行31P MRS检测4个阶段的磷代谢物含量变化,检测内容包括磷酸单脂(PME)、无机磷(Pi)、磷酸二脂(PDE)、三磷酸腺苷(ATP)的相对值,并与病理检测结果作对照分析。所有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 H统计学方法进行非参数χ2检验,并用Sperman方法进行等级相关性检验。结果:家兔饥饿死亡过程分的4个阶段,即从正常-饥饿-濒临死亡-死亡,4种肝内磷代谢物相对量从正常至死亡过程中均出现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为23.13~35.41,P值均<0.01;ATP相对值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即随着病程加重呈明显下降趋势至最后耗尽,其相对值分别为2.54±0.53、1.73±0.14、0.88±0.23、0.05±0.08,经等级相关性检验,rs=1.0,P<0.01;而PDE和Pi相对值均呈正相关,即随着病程加重呈明显上升趋势,死亡后最高,PDE相对值分别为1.25±0.54、2.76±0.23、3.33±0.49、3.87±0.43,Pi相对值分别为0.42±0.02、0.65±0.05、0.89±0.15、0.99±0.08。经等级相关性检验,rs=1.0,P<0.01;PME相对值与病程无明显相关性,经等级相关性检验,rs=0.4,P=0.6。家兔从正常-饥饿-濒临死亡-死亡4个阶段的病理改变为:肝细胞形态逐渐变小、数量减少;肝细胞肿胀、变性逐渐加重,并最终出现不同程度肝出血和肝细胞坏死。结论:31P MRS可动态监测并准确反映家兔从饥饿到死亡过程中磷代谢变化特征,肝细胞的损伤程度与多种磷代谢物含量变化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 磁共振波谱学/方法 磷/代谢 磁共振成像/方法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鸡群H5N1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及H9N2亚型病毒进化分析
6
作者 曾嘉梅 房栋 +3 位作者 卞学兵 王俊桦 颜焰 周继勇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65-70,共6页
本研究分析了免疫鸡群H5N1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混合感染中H9N2亚型分离毒株A/chicken/Yuyao/01/2010(H9N2)的基因组特征。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HA蛋白裂解位点为PSRSSR/GL,具有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特征,HA受体结合位点出现了人流感病毒... 本研究分析了免疫鸡群H5N1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混合感染中H9N2亚型分离毒株A/chicken/Yuyao/01/2010(H9N2)的基因组特征。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HA蛋白裂解位点为PSRSSR/GL,具有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特征,HA受体结合位点出现了人流感病毒结合位点226L,D基因出现了S31N的突变。遗传分析表明,A/chicken/Yuyao/01/2010病毒的HA基因、NA基因和NS基因在进化上属于CK/BJ/94-Like谱系,D基因和PB2基因属于G1-Like谱系,NP基因、PA基因和PB1基因属于Ck/SH/F/98-Like谱系。结果表明,从H5N1和H9N2亚型混合感染鸡体内分离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是一株来源于CK/BJ/94-Like谱系、G1-Like谱系和Ck/SH/F/98-Like谱系的重组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混合感染 H9N2 分子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Rep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鑫 尹伟 +3 位作者 金玉兰 何嘉玲 颜焰 周继勇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构建Rep蛋白真核表达质粒,研究PCV2复制过程中的亚细胞分布。本研究借助PCR方法扩增PCV2的Rep基因,并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中,并转染PK15细胞和Vero细胞。结果显示,重组的pEGFP-PCV2-Rep融合蛋白能够在PK15细胞和Vero... 为了构建Rep蛋白真核表达质粒,研究PCV2复制过程中的亚细胞分布。本研究借助PCR方法扩增PCV2的Rep基因,并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中,并转染PK15细胞和Vero细胞。结果显示,重组的pEGFP-PCV2-Rep融合蛋白能够在PK15细胞和Vero细胞中表达。结论认为pEGFP-PCV2-Rep质粒转染PK15细胞和Vero细胞后48h,PCV2的Rep蛋白主要定位在PK15细胞和Vero细胞的细胞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 REP蛋白 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