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董雪兵 《经济研究参考》 2023年第6期16-19,共4页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布局 统一大市场 区域协调发展 生产力布局 新型城镇化战略 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 国土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实验室体系与科技企业超融合创新体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房汉廷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国家实验室体系和国家科技企业群体无疑是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两大主体。如何将国家实验室体系的创新力量与科技企业群体的创新力量有机协同起来,为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涌流和高水平发展创造条件,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中之重。为促进国... 国家实验室体系和国家科技企业群体无疑是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两大主体。如何将国家实验室体系的创新力量与科技企业群体的创新力量有机协同起来,为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涌流和高水平发展创造条件,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中之重。为促进国家实验室体系与国家科技企业体系两大创新系统产生“1+1”大于2的创新力量,提出建构“国家实验室体系与国家科技企业超融合创新体”的思考与建议。“超融合创新体”主旨是从根上打通科研与产业、科研主体与企业主体之间的壁垒及障碍,让所有主体的主要创新活动都能够在“超融合创新体”内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实验室体系 科技企业 超融合创新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边界跨越到使命达成:全国重点实验室双聘人员组织认同机制研究
3
作者 周翔宇 吴伟 辛越优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8,共11页
全国重点实验室大范围汇聚创新资源,跨越学科边界和组织边界,承担着国家重大创新使命。双聘人员作为人员主体,其组织认同程度直接决定了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创新使命达成度,因而这一问题在平台治理中具有根本性。瞄准现有研究缺口,本文运... 全国重点实验室大范围汇聚创新资源,跨越学科边界和组织边界,承担着国家重大创新使命。双聘人员作为人员主体,其组织认同程度直接决定了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创新使命达成度,因而这一问题在平台治理中具有根本性。瞄准现有研究缺口,本文运用边界跨越理论和双案例对比分析方法,探究全国重点实验室推动双聘人员形成组织认同的基本过程。研究发现,这一过程可分为目标牵引、边界跨越、使命效价3个阶段,并在制度设计上呈现独立化、宽跨度、集约化的基本特征。其中,基础研究型实验室着力于构建学术社区型组织认同模式,应用基础研究型实验室注重形成创新枢纽型组织认同模式。本研究丰富了边界跨越理论,并对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与内部建设具有政策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跨越 全国重点实验室 组织认同 案例研究 双聘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创新探索——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视角 被引量:5
4
作者 史晋川 董雪兵 潘士远 《经济研究参考》 2022年第9期5-16,共12页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活动对地理空间的依赖和两者的相互影响及相应的区域经济空间形成和变化。本文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下,坚持理论、历史与实践逻辑统一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研究中自然、技术与制度三...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活动对地理空间的依赖和两者的相互影响及相应的区域经济空间形成和变化。本文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下,坚持理论、历史与实践逻辑统一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研究中自然、技术与制度三者互动的研究主线及相应的研究框架,结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丰富实践,借鉴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聚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互动,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技术与制度三者互动的内在机理,探索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理论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学 市场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大国竞争看我国军民融合发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志新 邹大挺 《云梦学刊》 2019年第6期79-87,共9页
当前中国崛起尚处于起步阶段,经济领域仍然是我国与美国等世界大国竞争的重点,其中高端制造业是大国竞争的焦点所在;我国制造业主要通过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体系而发展起来,目前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国... 当前中国崛起尚处于起步阶段,经济领域仍然是我国与美国等世界大国竞争的重点,其中高端制造业是大国竞争的焦点所在;我国制造业主要通过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体系而发展起来,目前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国家竞争优势升级面临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多重围堵”;国防科技工业是军民融合的重点领域,其核心目标就是通过军民融合发展形成统一的国家技术和工业基础。当前,国防科技工业是大国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也是全球创新最具活力的领域,我们应以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为重点,通过加快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开放国防军工市场、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以及整合军民价值链等途径内源式推动国家竞争优势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竞争 军民融合 国家竞争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董雪兵 《经济研究参考》 2023年第11期18-19,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被列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被列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进一步提升了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的成渝城市群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位势。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再一次把成渝一体化发展推到新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布局 成渝城市群 生产力布局 成渝经济区 新型城镇化战略 经济圈 成渝地区 国土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技术及其全生命周期解构
7
作者 房汉廷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共19页
根技术创新是一个尚未纳入技术经济学和创新经济学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创新元动力原理和生物学隐喻,发展并再定义了根技术概念,即根技术(root technology)是从一个技术种子引发,经过向下筑根,实现向上涌现,继而在某个临界点产生爆... 根技术创新是一个尚未纳入技术经济学和创新经济学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基于创新元动力原理和生物学隐喻,发展并再定义了根技术概念,即根技术(root technology)是从一个技术种子引发,经过向下筑根,实现向上涌现,继而在某个临界点产生爆发,最终成为泛在的元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根技术本质上是其所在领域技术体系的“基因源代码”,是创造技术体系的技术,具有独特的生命周期——分期与变态同步发生,具有弱根技术、中根技术和强根技术3种分型,尤其是强根技术创新对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价值。这项研究成果是一项开拓性工作,为构建根技术创新范式、掌控创新链、把控产业链、操控价值链给出了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技术 根技术分期 根技术分型 根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经济新政及溢出效应研究——基于时变VAR可视化模型和有向无环图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谢家泉 陈丰 彭成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112,共15页
拜登上台后,美国采取强财政货币的政策组合,其对中国的溢出效应受到广泛关注。以美国财政货币政策、中美经济基本面和资产价格核心数据为基础,运用时变VAR可视化模型和有向无环图方法,系统分析美经济新政对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汇率和国... 拜登上台后,美国采取强财政货币的政策组合,其对中国的溢出效应受到广泛关注。以美国财政货币政策、中美经济基本面和资产价格核心数据为基础,运用时变VAR可视化模型和有向无环图方法,系统分析美经济新政对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汇率和国内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同时选取2000-2020年间四个特殊点进行趋势比较,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中国外汇市场影响因素已经日趋多元化,不再是2000年的单一因素——贸易顺差,其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跨境资金流动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成本推动渠道三个方面;从边际变化来看,拜登上台后经济复苏,财政政策逐步退坡,美联储退出量宽节奏持续加快,未来需关注其带来的负面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经济新政 溢出效应 时变VAR可视化网络模型 有向无环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数据潜能驱动创新发展
9
作者 房汉廷 《中国科技财富》 2023年第7期25-26,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核心,是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加快挖掘数据潜能,无疑是盘活全社会生产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核心,是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加快挖掘数据潜能,无疑是盘活全社会生产要素存量,进而创造全社会生产要素增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融合 产业集群 创新驱动发展 驱动创新 国际竞争力 实体经济 潜能 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金融40年:跃迁、困顿与未来
10
作者 房汉廷 《中国科技财富》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从1985年至2020年,科技金融先后完成了1.0和2.0时代。进入2021年以来,科技金融3.0逐步显现出未来之像。科技金融3.0是基于金融科技领域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性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创新而带有明显未来产业特征的新金融,是基于赋能创... 从1985年至2020年,科技金融先后完成了1.0和2.0时代。进入2021年以来,科技金融3.0逐步显现出未来之像。科技金融3.0是基于金融科技领域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性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创新而带有明显未来产业特征的新金融,是基于赋能创新驱动发展所需要的技术资本化和金融资本高能化而带有明显未来使命特征的新范式;是基于数字经济时代所有个体数字李生化现实而带有明显信息革命特点的新业态。其模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未来科技金融大脑×未来科技金融终端+未来科创企业及科创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技术资本化 科创企业 新业态 颠覆性技术 创新驱动发展 产业特征 金融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祥东:颠覆性创新改变世界
11
作者 房汉廷 曹祥东 《中国科技财富》 2024年第6期38-39,共2页
从世界500强企业首席科学家到归国创业主持人:您曾經在美国留学,在西门子、北电都有多年的研究、管理、开发的经验,这对您整个人生和事业的发展,以及回国创业、创新产生了哪些影响?曹样东:我觉得在外企学到的这些方法,如一些科技方面的... 从世界500强企业首席科学家到归国创业主持人:您曾經在美国留学,在西门子、北电都有多年的研究、管理、开发的经验,这对您整个人生和事业的发展,以及回国创业、创新产生了哪些影响?曹样东:我觉得在外企学到的这些方法,如一些科技方面的管理,对于我们国内的企业来讲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我们学习西方科技,学的是知识,但是产生知识的方法没有学透,我们很少有机会透过表而看到人家是怎么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回国创业 美国留学 首席科学家 世界500强企业 外企 归国创业 主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措并举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夏杰长 刘培林 +1 位作者 王娴 毛中根 《农村金融研究》 2021年第12期3-7,共5页
2021年10月27日,西南财经大学、农工党中央研究室、农工党中央经济金融专委会联合主办的推进共同富裕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全国2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就共同富裕话题从不同角度展开了深入研讨。《农村金融研究》杂志作为支持单位受邀参加会... 2021年10月27日,西南财经大学、农工党中央研究室、农工党中央经济金融专委会联合主办的推进共同富裕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全国2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就共同富裕话题从不同角度展开了深入研讨。《农村金融研究》杂志作为支持单位受邀参加会议,现将部分与会专家观点摘编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研讨会 西南财经大学 专家观点 农工党 农村金融研究 共同富裕 多措并举 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数字经济更好地服务于共同富裕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湛 刘培林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157,共7页
数字经济发展从全社会和长期角度看,与共同富裕目标是一致的,但从局部行业和中短期看,与共同富裕并不具有或很大程度上并不天然具有内在一致性。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做大蛋糕,也需要应对好数字经济发展在中短期内对局... 数字经济发展从全社会和长期角度看,与共同富裕目标是一致的,但从局部行业和中短期看,与共同富裕并不具有或很大程度上并不天然具有内在一致性。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做大蛋糕,也需要应对好数字经济发展在中短期内对局部行业的就业和劳动者收入的负面影响。为此,需要提出新的理论基础,并采取相应政策弥合数字鸿沟,改善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和劳动保障、劳动监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就业 劳动者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