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液搅拌槽内气泡尺寸与局部气含率的CFD模拟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良超 王嘉骏 +2 位作者 顾雪萍 冯连芳 李伯耿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96-2400,2415,共6页
采用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的基础上耦合气泡数密度(BND)函数模型,引入气泡破碎和聚并函数,对双层组合桨气液搅拌槽内的气泡尺寸和局部气含率进行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同时采用双电导电极探针法对搅拌槽内局部气液分散特性进行了实... 采用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的基础上耦合气泡数密度(BND)函数模型,引入气泡破碎和聚并函数,对双层组合桨气液搅拌槽内的气泡尺寸和局部气含率进行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同时采用双电导电极探针法对搅拌槽内局部气液分散特性进行了实验测量,并和CFD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较高通气量条件下搅拌槽内气泡尺寸和局部气含率分布很不均匀,气泡尺寸在叶轮排出流区较小,且沿着排出流方向逐渐增大;在两桨间区域和上层桨以上区域气泡以聚并为主;局部气含率在循环涡涡心、叶轮和挡板后部较高,叶片后部存在明显气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搅拌槽 气泡尺寸分布 局部气含率 气液比相界面积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制备——I.交联剂及填料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翠峰 方仕江 +2 位作者 罗嘉亮 詹学贵 邵月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19-1222,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的方式考察了含氢硅油、多乙烯基硅油以及补强填料对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机械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实验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含氢硅油中氢的质量分数对硫化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最显著,硅橡胶的抗张强度随含氢硅油中氢的... 通过正交试验的方式考察了含氢硅油、多乙烯基硅油以及补强填料对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机械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实验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含氢硅油中氢的质量分数对硫化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最显著,硅橡胶的抗张强度随含氢硅油中氢的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多乙烯基硅油中乙烯基质量分数的增大,硅橡胶的抗张强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采用处理气相法白炭黑(经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作为补强填料所制得的硅橡胶机械性能最好.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5.087 MPa和107%,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适合用作电子器件的灌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加成 室温硫化 灌封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液相本体聚合过程Polymers Plus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冯连芳 黎逢泳 +3 位作者 顾雪萍 王嘉骏 汤志武 刘波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7-241,共5页
依据聚合反应机理,采用ASPEN公司的PolymersPlus为软件平台,对Hypol工艺的丙烯液相本体聚合过程进行建模与流程模拟。聚合体系的物性以及相平衡采用含链扰动的统计流体理论(PC-SAFT)方法计算,参考文献值并结合工业装置的操作数据对丙烯... 依据聚合反应机理,采用ASPEN公司的PolymersPlus为软件平台,对Hypol工艺的丙烯液相本体聚合过程进行建模与流程模拟。聚合体系的物性以及相平衡采用含链扰动的统计流体理论(PC-SAFT)方法计算,参考文献值并结合工业装置的操作数据对丙烯聚合反应机理及其动力学参数进行修正。模拟分析表明,催化剂的氢活化速率常数、催化剂自失活速率常数以及链增长速率常数对单体转化率影响较大;氢气的链转移常数、活性中心向单体的链转移常数以及链增长速率常数对聚合度影响较大;催化体系的多活性中心导致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加宽,对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进行解耦得到催化剂的活性位个数为6;反应器温度的变化不仅影响产量,同时也影响产品的相对分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聚丙烯 聚合 模型化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反应体系的物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冯连芳 黎逢泳 +2 位作者 顾雪萍 汤志武 刘波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6,共5页
通过再参数化PC-SAFT状态方程,建立了丙烯-氢气-聚丙烯体系各组分物性的计算方法。以文献数据为基准,利用Polym er P lus软件平台,分别得到了丙烯、氢气、聚丙烯纯组分的PC-SAFT方程的模型参数,包括链段数m、链段直径σ、能量参数ε/kB... 通过再参数化PC-SAFT状态方程,建立了丙烯-氢气-聚丙烯体系各组分物性的计算方法。以文献数据为基准,利用Polym er P lus软件平台,分别得到了丙烯、氢气、聚丙烯纯组分的PC-SAFT方程的模型参数,包括链段数m、链段直径σ、能量参数ε/kB以及丙烯-氢气两组分相平衡的二元交互参数kij。结果表明,采用再参数化的PC-SAFT状态方程计算丙烯、氢气热力学性质的精度优于经典的Peng-Rob inson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氢气 聚丙烯 液相聚合 相平衡 热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信号测定高速流态化中的固体颗粒质量流量 被引量:5
5
作者 魏舸裔 周业丰 +2 位作者 廖祖维 王靖岱 阳永荣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3-779,共7页
固体颗粒质量流量是工业生产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以空气-聚丙烯颗粒体系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流动为例,根据颗粒撞击壁面时,在特定频段下产生声发射信号的原理,利用声发射(AE)信号检测技术,结合小波包-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 固体颗粒质量流量是工业生产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以空气-聚丙烯颗粒体系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的流动为例,根据颗粒撞击壁面时,在特定频段下产生声发射信号的原理,利用声发射(AE)信号检测技术,结合小波包-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分别考察了表观气速及静床高度对固体质量颗粒流量的影响,并对0~900kHz频率范围内的声发射信号进行4尺度小波包分解,将112~450kHz的特征频段内的能量值作为观测数据,采用PLS拟合得到固体颗粒质量流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值与称重法获得的质量流量相比,在考察的气速范围和静床高度范围内,平均相对误差为6.5%。声发射检测技术能实现高速流态化中固体颗粒质量流量快速准确的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AE) 高速流态化 质量流量 偏最小二乘法(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雾化效果的检测及流体力学模拟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婧元 楼佳明 +3 位作者 黄正梁 王靖岱 蒋斌波 阳永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8-225,共8页
为获得一种快速灵敏的液体雾化效果检测方法,利用置于挡板后方的声发射传感器,采集液体喷雾撞击挡板产生的声信号并进行多次扫描累加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不同流量下的声能量值和功率谱图.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临界良好雾化状态... 为获得一种快速灵敏的液体雾化效果检测方法,利用置于挡板后方的声发射传感器,采集液体喷雾撞击挡板产生的声信号并进行多次扫描累加的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不同流量下的声能量值和功率谱图.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临界良好雾化状态的声能量判据,即随着流量的增加,当液滴撞击挡板产生的声能量趋于平稳并开始缓慢上升,雾化准数由缓慢增加转变为迅速增大以及声能量均方差开始上升并趋于平稳时,液体喷雾处于良好雾化的临界状态,进一步增大流量,雾化效果的提升不明显.同时,对雾化效果采用摄像法测定和基于Eulerian-La-grangian耦合算法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结果与声发射实验的结果吻合很好,由此说明采用声发射方法对液体雾化效果进行定性检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雾化效果 功率谱 计算流体力学(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锥形双螺杆挤出机混合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7
作者 徐俊杰 张先明 +1 位作者 陈文兴 冯连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8-132,共5页
微型锥形双螺杆挤出机(MCTSE)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新型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但对其共混过程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文中首先数值模拟MCTSE挤出聚丙烯(PP)熔体的过程,考察了加工参数和螺杆构型对MCTSE输送能力和沿着轴向平均压力分布的... 微型锥形双螺杆挤出机(MCTSE)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新型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但对其共混过程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文中首先数值模拟MCTSE挤出聚丙烯(PP)熔体的过程,考察了加工参数和螺杆构型对MCTSE输送能力和沿着轴向平均压力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螺杆转速和螺距的增加均有利于提高熔体输送能力,沿着螺杆挤出方向,平均压力是先增加后减小。由求解得到速度场的时间积分获得粒子从入口到出口的运动轨迹,统计结果表明,MCTSE的螺杆结构有利于改变剪切或拉伸流动形态,螺杆转速更有利于调控停留时间分布(RTD)。文中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点对点分析MCTSE内高聚物熔体沿着轴向流动的分散、分布和轴向混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锥形双螺杆挤出机 混合指数 停留时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信号多尺度解析与催化剂结焦的检测 被引量:4
8
作者 虞贤波 刘烨 +2 位作者 王靖岱 阳永荣 谢在库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1-585,共5页
基于声波检测技术,结合频谱分析及小波分析方法,实现了催化剂结焦的在线检测。通过150mm冷模流化床实验发现,常温下以空气为流化气体时,FCC新鲜催化剂和结焦催化剂颗粒撞击流化床壁面产生的声信号频谱具有明显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两种... 基于声波检测技术,结合频谱分析及小波分析方法,实现了催化剂结焦的在线检测。通过150mm冷模流化床实验发现,常温下以空气为流化气体时,FCC新鲜催化剂和结焦催化剂颗粒撞击流化床壁面产生的声信号频谱具有明显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两种信号十尺度小波分解后的能量分率发现,两者在特征频段上同样存在差异,说明声信号多尺度方法能够清晰指示催化剂的结焦,有效地监控催化剂的结焦过程。由此获得了一种实时在线、非侵入式的催化剂结焦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 多尺度 结焦 FCC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釜串联丙烯连续聚合牌号过渡的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文义 任聪静 +1 位作者 王靖岱 阳永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6-331,共6页
以Spheripol工艺(环管-环管-流化床)为例,在获得聚丙烯性能指标(熔融指数与乙烯的摩尔分数)累积值与瞬时值的微分关系和动态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以切换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多釜串联的聚丙烯产品牌号切换优化模型.通过同时优化各反应器中... 以Spheripol工艺(环管-环管-流化床)为例,在获得聚丙烯性能指标(熔融指数与乙烯的摩尔分数)累积值与瞬时值的微分关系和动态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以切换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多釜串联的聚丙烯产品牌号切换优化模型.通过同时优化各反应器中氢气的质量浓度、乙烯的摩尔分数和聚单体温度等操作变量,使得产品牌号的切换时间最短.研究表明,通过对环管反应器中氢气的质量浓度和流化床中乙烯的摩尔分数的过调能分别有效地调控产品的熔融指数和乙烯的摩尔分数;维持各反应器中的聚合温度平缓地变化,能有效抑制聚合过程的剧烈变化,保证切换生产过程的安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牌号切换 目标函数 聚丙烯 多釜串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异丁烯的一步法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蒋斌波 陈楠 +4 位作者 郑来昌 王靖岱 柯云龙 伏喜胜 阳永荣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1-508,共8页
以氨水为催化剂,以硫磺和异丁烯为原料一步法合成了硫化异丁烯.采用红外、拉曼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了硫化异丁烯的化学组成,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建立了各集总组分相对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考察了产物组成随反应时间(0~18... 以氨水为催化剂,以硫磺和异丁烯为原料一步法合成了硫化异丁烯.采用红外、拉曼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了硫化异丁烯的化学组成,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建立了各集总组分相对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考察了产物组成随反应时间(0~180 min)和反应温度(160~200℃)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简化的硫化异丁烯合成反应网络,并以线性曲线拟合法求解参数,建立了动力学模型,为全面剖析烯烃硫化反应过程和进一步的反应器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异丁烯 反应动力学 一步法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法合成含异氰酸酯基的聚丙烯大分子相容剂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浩 朱士洋 +3 位作者 张先明 徐俊杰 唐红艳 冯连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23,共5页
采用溶剂热法将含有异氰酸根官能团的单体3-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TMI)接枝到聚丙烯(PP)上,利用红外光谱(FI-IR)、动态流变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TMI、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苯乙烯(St)用量对PP接枝率、流变性能... 采用溶剂热法将含有异氰酸根官能团的单体3-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TMI)接枝到聚丙烯(PP)上,利用红外光谱(FI-IR)、动态流变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TMI、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苯乙烯(St)用量对PP接枝率、流变性能和熔融与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MI单体成功接枝到PP链上;St能有效提高TMI的接枝率和抑制PP的降解;PP接枝率随TMI、St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DCP用量的增加先增大而后趋于稳定。随TMI、St用量的增加,PP黏度不断增大,而DCP用量的增加则会降低PP的黏度。改性后PP相比于纯PP结晶温度有所升高,熔融温度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剂热法 聚丙烯 异氰酸酯 相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密度颗粒气固流化床的微观尺度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江茂强 赵永志 郑津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03-1708,共6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相耦合的CFD-DEM方法对两种表观气速下三维非等密度颗粒流化床内的气固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比了两种气速下流化床内颗粒的分层和混合现象,发现在非等密度颗粒流化床内,有不同程度的颗粒分层现象存在...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相耦合的CFD-DEM方法对两种表观气速下三维非等密度颗粒流化床内的气固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比了两种气速下流化床内颗粒的分层和混合现象,发现在非等密度颗粒流化床内,有不同程度的颗粒分层现象存在。当表观气速较低,处于最小密度颗粒的临界流化速度和最大密度颗粒的临界流化速度之间时,颗粒体系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层现象,整体上为重颗粒在下、轻颗粒在上的分层结构;当表观气速较高,大于最大密度颗粒的临界流化速度时,分层现象不再明显。采用Lacey混合指数分析了流化床内颗粒之间的混合状况,发现颗粒密度差越小,混合指数越大,越难分离;颗粒密度差越大,则混合指数越小,分离越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离散单元法 计算流体力学 计算颗粒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氯乙烯二元体系的泡点、露点和临界点的测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坚 黄志明 +1 位作者 包永忠 翁志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3-695,共3页
针对常用恒容法测定混合物临界性能存在过程复杂、对加料精度要求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恒容法测定混合物泡点、露点和临界点的新方法.通过一次加料,在组成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恒容釜内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测得泡点、临界点和露点,并... 针对常用恒容法测定混合物临界性能存在过程复杂、对加料精度要求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恒容法测定混合物泡点、露点和临界点的新方法.通过一次加料,在组成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恒容釜内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测得泡点、临界点和露点,并得到混合物的饱和蒸汽压曲线.将此法应用于二氧化碳/氯乙烯二元混合物体系,当22-97℃、CO2摩尔分数为0.377-0.964时,测量了泡点、临界点和露点.用Peng-Robinson状态方程对实验得到的临界点进行了拟合,求得二元相互作用参数为0.029,平均偏差为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氯乙烯 临界点 泡点 露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ZSM-5催化甲醇制丙烯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坤 严丽霞 +2 位作者 蒋斌波 王靖岱 阳永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90-1696,共7页
在等温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HZSM~5分子筛催化剂催化甲醇制丙烯(MTP)反应产物分布随空时(0.5~12min)和反应温度(400500℃)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新的产物集总方法.将反应产物集总为甲烷、乙烯、乙烷、丙烯、丙烷、C4... 在等温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HZSM~5分子筛催化剂催化甲醇制丙烯(MTP)反应产物分布随空时(0.5~12min)和反应温度(400500℃)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新的产物集总方法.将反应产物集总为甲烷、乙烯、乙烷、丙烯、丙烷、C4、C5+等物质;结合HZSM-5催化剂上MTP反应的特点,在平行反应网络的基础上加入了高碳烃类与低碳烯烃间的转化步骤,以Runge—Kutta法求解动力学方程,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得到模型参数,建立考虑产物间相互转化的HZSM-5催化甲醇制丙烯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统计检验验证了所建模型以及估值结果的可靠性.模拟值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MTP反应主要产物分布随温度和空时的变化规律,并能体现产物间的相互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丙烯 集总 动力学 HZSM-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杆挤出机中停留时间分布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先明 许忠斌 冯连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共5页
停留时间分布(RTD)对聚合物反应挤出加工具有重要的影响。介绍了经典理想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对螺杆不同部位模型选择的原则,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一些新的模型。从单螺杆的简单几何模型到双螺杆的复杂模型,综述了数值模拟在RTD方面应... 停留时间分布(RTD)对聚合物反应挤出加工具有重要的影响。介绍了经典理想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对螺杆不同部位模型选择的原则,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一些新的模型。从单螺杆的简单几何模型到双螺杆的复杂模型,综述了数值模拟在RTD方面应用,阐述了其难点和优势。最后比较了反应器流动模型和数值模拟的优缺点,指出二者的结合将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留时间分布 螺杆挤出机 数值模拟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释气对甲醇制丙烯反应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斌波 严丽霞 +6 位作者 魏令泽 冯翔 廖祖维 黄正梁 王靖岱 阳永荣 汪燮卿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6-562,共7页
分别考察了N2与H2O作为稀释气对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制丙烯(MTP)反应的影响。比较了N2与H2O在不同稀释比下新鲜剂催化MTP反应的产物分布,阐述了N2气氛与H2O气氛的稀释机理;通过比较这2种气氛持续作用下,催化剂酸性及产物分布随时间的变... 分别考察了N2与H2O作为稀释气对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制丙烯(MTP)反应的影响。比较了N2与H2O在不同稀释比下新鲜剂催化MTP反应的产物分布,阐述了N2气氛与H2O气氛的稀释机理;通过比较这2种气氛持续作用下,催化剂酸性及产物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进一步考察了水蒸气老化处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2O的化学吸附致使分子筛脱不稳定铝的过程主要发生在MTP反应初期;由于H2O对不稳定铝具有快速脱除的作用,对新鲜剂进行24h的水蒸气老化处理,既削弱了H2O对催化剂酸性位的化学作用,又保留了相对稳定的骨架铝结构,同时还可降低MTP工艺的水/醇比,达到节水节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丙烯(MTP) 稀释气 水蒸气老化 积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场作用下团聚体分散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4
17
作者 邵雷霆 冯连芳 许忠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9-193,共5页
利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了三种简单立方网格上的三维分形团聚体的团聚过程,并对团聚体在简单剪切流场中分散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团聚体在简单剪切场作用下的分散与其团聚机理和分形维数有关。分形维数较小的DLA团聚体分散所需的临界... 利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了三种简单立方网格上的三维分形团聚体的团聚过程,并对团聚体在简单剪切流场中分散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团聚体在简单剪切场作用下的分散与其团聚机理和分形维数有关。分形维数较小的DLA团聚体分散所需的临界应力随团聚体增大而减小;分形维数最大的Eden团聚体的临界应力随其增大而增大;LTA团聚体的临界应力随其增大而变化不大。研究还表明,随着破裂面位置向团聚体内部推进,三种团聚体分散所需的流场临界应力都显示了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聚体 聚合物 分散 分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固流化床中不同颗粒的流动模式及其转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聪静 王靖岱 阳永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5-309,共5页
利用声发射(AE)测量技术,针对不同的Geldart分类颗粒体系,结合声能量分析,得到不同颗粒流化时的流动模式.对于高密度聚乙烯(B类颗粒),声信号能量沿床高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流化床呈现双循环的流动模式,床内存在大小两个循环,大小两个循... 利用声发射(AE)测量技术,针对不同的Geldart分类颗粒体系,结合声能量分析,得到不同颗粒流化时的流动模式.对于高密度聚乙烯(B类颗粒),声信号能量沿床高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流化床呈现双循环的流动模式,床内存在大小两个循环,大小两个循环的分界线即为颗粒流化滞留区域;对于油菜籽(D类颗粒),流化时为单循环流动模式,流化均匀的区域较小;对于双峰聚乙烯(A/C类颗粒),颗粒流化时呈现单循环流动模式,流化均匀区域较D类颗粒大.对双峰聚乙烯颗粒,在内径为150mm的流化床中加入不同量的结块,考察正常流化以及故障情况下的流动模式.实验发现,当体系内的结块直径到达8cm时,流型将发生突变,由单循环流动模式转变为双循环流动模式,利用声信号能量的变化规律可以判定双峰聚乙烯颗粒的流化状况以及产生结块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AE) 流动模式 结块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三氯硅烷歧化、转化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谭军 范宏 +2 位作者 卜志扬 李伯耿 邵月刚 《科技通报》 2006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甲基三氯硅烷是“直接法”合成二甲基二氯硅烷单体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其规模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是实现有机硅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将甲基三氯硅烷通过歧化、转化反应法制备其它重要甲基氯硅烷单体的研究进展。其中歧... 甲基三氯硅烷是“直接法”合成二甲基二氯硅烷单体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其规模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是实现有机硅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将甲基三氯硅烷通过歧化、转化反应法制备其它重要甲基氯硅烷单体的研究进展。其中歧化法主要有一甲与三甲、一甲与高、低沸物两种反应体系;转化反应则包括甲基(氢)氯化铝法、直接加氢法、氯代转化法等;评述了以上几种甲基三氯硅烷利用途径中不同方法的特点,并对甲基三氯硅烷歧化、转化综合利用的工业化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学科 甲基三氯硅烷 二甲基二氯硅烷 歧化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化合物对硅橡胶耐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玉环 申屠宝卿 翁志学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综述了硅橡胶的热氧老化机理,金属化合物对聚硅氧烷侧链氧化的抑制作用。讨论了金属氧化物、金属羧酸盐、含金属的有机硅聚合物对硅橡胶耐热性能的影响,指出了各类金属化合物的应用范围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硅橡胶 热氧老化 金属化合物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