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1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剑桥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系实验室安全管理启示 被引量:14
1
作者 朴莹 江寅申 +2 位作者 喻涵之 唐建斌 申有青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7-290,共4页
实验室安全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先进的实验室安全保障措施和全面的监管体系有利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剑桥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系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为例,从硬件设施、安全培训制度、监督管理、安全理念的角度,总结归纳其特点,... 实验室安全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先进的实验室安全保障措施和全面的监管体系有利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剑桥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系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为例,从硬件设施、安全培训制度、监督管理、安全理念的角度,总结归纳其特点,并与国内现状进行对比,对目前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的方法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室 实验室安全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浙江大学UPP课程的设计与启示 被引量:6
2
作者 梁君英 张明方 +6 位作者 欧阳宏伟 邢华斌 朱永群 高超 余倩 胡海岚 严建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41,共8页
在推动“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生亟须具备更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和学术交流能力。浙江大学于2018年冬季学期开设了“英文期刊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Understanding Publication&Presentation”跨学科课程,作为... 在推动“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生亟须具备更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和学术交流能力。浙江大学于2018年冬季学期开设了“英文期刊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Understanding Publication&Presentation”跨学科课程,作为对传统学术英语课程的全方位改革尝试。课程由多个学科的资深专家学者合作讲授,面向全校研究生开放,以学术研究创新、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学术论文发表、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为研究生的学术研究生涯提供全过程指导。该课程针对性地解决了学术英语课程普遍存在的形式化严重,互动性、融合性和学生学习主体性不足等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为推动科教融合、师生协同以及“金课”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科教融合 学术研究 论文写作 学术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基因线路的工程化设计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歌 边旗 王宝俊 《合成生物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64,共20页
合成基因线路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将生物元件进行重新设计与构建,使人工设计的生物分子线路在活细胞中行使特定生物功能,在生物制造、医疗健康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其工程化设计仍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包括正交... 合成基因线路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将生物元件进行重新设计与构建,使人工设计的生物分子线路在活细胞中行使特定生物功能,在生物制造、医疗健康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其工程化设计仍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包括正交元器件数量有限、大规模线路组装困难、线路行为预测性低等。根据研究者们开发的各种调控元件工具箱和组装方法,本文逐点阐述了工程化设计基因线路所需遵循的几个核心原则:正交化、标准化、模块化与自动化。文章从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层面介绍了正交基因元件库的构建和改造方法;全面总结了基因元件的标准化定量表征方法与标准元件设计方法;并介绍了本团队与其他团队在模块化基因线路设计方面的相关进展;分别从软件、硬件和人工智能角度展示如何实现基因线路的自动化设计。最后,本文探讨了基因线路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需要进一步融合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等信息技术来加速基因线路“设计-构建-测试-学习”循环的迭代,提高线路设计的功能可预测性和复杂性,高效设计出符合目标需求的人造生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基因线路设计 正交化 标准化 模块化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变电工程含油废水高效处理一体化装置研究
4
作者 王亦昌 梁樑 +5 位作者 黄世晅 杨昀 邱程 李有智 李中坚 屠锋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74-2782,共9页
针对输变电工程施工产生的泥浆废水含泥量多、浊度和含油质量浓度高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耦合气浮与电化学氧化的旋流澄清一体化装置,以实现高效降浊与快速除油。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絮凝剂投加比例和水力停留时间对旋流澄清效果... 针对输变电工程施工产生的泥浆废水含泥量多、浊度和含油质量浓度高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耦合气浮与电化学氧化的旋流澄清一体化装置,以实现高效降浊与快速除油。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絮凝剂投加比例和水力停留时间对旋流澄清效果的影响。此外,在装置中添加溶气气浮单元和电化学氧化单元,以强化其处理性能并确保稳定出水。试验结果显示,旋流澄清一体化装置在耦合溶气气浮作用下,能显著降低出水浊度并提高除油效率。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0 min,溶气压力为200 kPa时,除油效率为92%,浊度低于10 NTU。在尺寸稳定电极的强氧化作用下,除油效率可达95%,化学需氧量低至7 mg/L,具有稳定的除浊除油的性能。该一体化装置具有除油效率高、分离效果稳定、水力停留时间短和操作维护简单等优点,在不同地区的输变电工程施工场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旋流澄清 溶气气浮 电化学氧化 含油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领域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评审工作综述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晨 傅杰 张国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3-558,共6页
总结了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B08)领域科学基金各类项目的申请、受理和资助概况,对B08下属16个二级代码的基金申请与资助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为下一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 申请 受理 资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评审工作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傅杰 赵志坚 张国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3-518,共6页
总结了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科学基金各类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分析了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在实施新学科代码后的变化,并为下一年的项目申报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申请 资助 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产品工程再认识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兴贵 李伯耿 +2 位作者 袁希钢 骆广生 袁渭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497-4504,共8页
化学产品工程作为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新方向或化学工程学科的新范式已提出很多年,但学术界对其学科内涵理解不一。本文对化学产品工程的学科内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其核心是通过过程和设备对产品的纳微结构和复杂大分子结构进行调控... 化学产品工程作为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新方向或化学工程学科的新范式已提出很多年,但学术界对其学科内涵理解不一。本文对化学产品工程的学科内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其核心是通过过程和设备对产品的纳微结构和复杂大分子结构进行调控;化学产品工程仍隶属过程工程,是面向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产品结构可控、定向、高效制备的过程工程。通过与传统的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的过程开发和放大的化学工程研究类比,提出了化学产品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并讨论了其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以推动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工程 化学工程 学科范式 化学工程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和化学成像的技术与应用
8
作者 贺静 郑娜 +4 位作者 徐丽 沈素丹 浦群 房尔园 介素云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56-2171,共16页
探讨了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技术(AFM-IR)的核心机制、技术进展及其在多个学科中的广泛应用。AFM-IR技术融合了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纳米级空间分辨率与红外光谱(IR)的化学分析能力,基于光热诱导共振(photothermal induced resonance,PT... 探讨了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技术(AFM-IR)的核心机制、技术进展及其在多个学科中的广泛应用。AFM-IR技术融合了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纳米级空间分辨率与红外光谱(IR)的化学分析能力,基于光热诱导共振(photothermal induced resonance,PTIR)原理,其不仅延续了AFM在微观形貌表征上的优势,还克服了传统红外光谱在空间分辨率上的局限,并且补充了AFM在化学组分分析上的空白。文中阐述了AFM-IR的工作原理和三种成像技术(接触、轻敲和峰值力轻敲),随后着重讨论了其在聚合物复合材料、生物组织、环境污染物检测以及压电铁电材料和电池材料表征等领域的应用实例。同时,也提出了AFM-IR技术在提高信噪比和软物质研究中应用的挑战。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推动AFM-IR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其在材料的设计与性能优化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 纳米结构 聚合物 电池材料 生物工程 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式双联流化床钙循环生物质富氢气化典型案例
9
作者 王方军 李蒙 +2 位作者 向文国 陈时熠 段伦博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4-240,共7页
针对清洁高效能源转化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以叠式双联流化床为反应装置,通过钙循环技术路线,将生物质燃料转换为氢气和甲醇的负碳排放系统。该系统由生物质气化系统、变压吸附(PSA)系统、甲醇合成系统和电解水系统组成。采用Aspen Plus... 针对清洁高效能源转化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以叠式双联流化床为反应装置,通过钙循环技术路线,将生物质燃料转换为氢气和甲醇的负碳排放系统。该系统由生物质气化系统、变压吸附(PSA)系统、甲醇合成系统和电解水系统组成。采用Aspen Plus对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建模,基于建模结果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气化炉的运行模式和控制钙载体的加入量,可直接调制出氢碳比为2.1的合成气用于甲醇合成,且叠式床的设计能够明显降低合成气中的焦油含量。此外,该系统通过与电解水制氢工艺耦合,通过电解为再生炉提供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电解氢合成甲醇,可形成互补型的绿色甲醇合成新模式,说明该新型钙循环生物质气化系统是一种清洁、高效、经济的能源转换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气化 富氢合成气 钙循环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计量反应的FTIR法快速检测食用油中的过氧化值
10
作者 叶沁 严海萍 +2 位作者 傅晓勇 刘睿杰 孟祥河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0-175,共6页
为了开发食用油过氧化值(PV)的快速测定方法,本研究基于对苯磺酰异氰酸酯(TSI)与食用油中氢过氧化物反应,及其在2235cm^(-1)处的异氰酸酯(-N=C=O)反对称吸收峰变化的原理,通过透射傅里叶中红外光谱法构建过氧化值模型。研究校正了水分... 为了开发食用油过氧化值(PV)的快速测定方法,本研究基于对苯磺酰异氰酸酯(TSI)与食用油中氢过氧化物反应,及其在2235cm^(-1)处的异氰酸酯(-N=C=O)反对称吸收峰变化的原理,通过透射傅里叶中红外光谱法构建过氧化值模型。研究校正了水分副反应引起的误差,分析了模型的准确度,并与化学滴定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其模型验证集FTIR法的重复性(SDr=0.0037g/100g)和优于滴定法(SDr=0.0046g/100g);不同种类食用油实际样品的外部验证结果表明,FTIR法的重复性(SDr=0.0037g/100g)要明显好于滴定法(SDr=0.0079g/100g),预测值和标准滴定值高度相关(R^(2)=0.9966),回归系数1.004,截距0.001,标准差为0.0065,显示所建方法与国标法测定过氧化值结果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光谱 食用油 过氧化值 对苯磺酰异氰酸酯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电子化学品先进制造的研究进展与产教融合趋势
11
作者 武朝艳 魏晨军 +1 位作者 杨立峰 锁显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5-590,共16页
高纯电子化学品是半导体、平板显示和光伏等领域专用的精细化学品,产品纯度和品质要求高,目前国产化率较低。文中介绍了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和光刻胶等电子化学品的种类、结构功能及品质要求,重点剖析了关键电子化学品的纯度及杂质... 高纯电子化学品是半导体、平板显示和光伏等领域专用的精细化学品,产品纯度和品质要求高,目前国产化率较低。文中介绍了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和光刻胶等电子化学品的种类、结构功能及品质要求,重点剖析了关键电子化学品的纯度及杂质限量指标,分类分析了电子化学品的产业规模、竞争格局与行业壁垒。综述了亚沸精馏、反应精馏、吸附分离、膜分离等技术在高纯度电子化学品制备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电子化学品中痕量杂质深度脱除的体系特点和分离难点,以及各技术的分离机理及其优缺点,归纳总结了吸附/膜等分离材料结构与金属脱除性能的关系。面向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的迫切需求,浅析了电子化学品分离纯化及先进制造领域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挑战,以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动电子化学品技术创新的重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化学品 分离纯化 电子特气 湿电子化学品 光刻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透性化处理谷氨酸脱羧酶工程菌制备γ-氨基丁酸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伟睿 柯丕余 +4 位作者 胡升 黄俊 彭春龙 梅乐和 姚善泾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8-144,共7页
为了降低细胞壁和细胞膜的传质阻力对全细胞催化过程的不利影响,采用有机溶剂对表达重组谷氨酸脱羧酶(GAD)的工程菌BL21(DE3)-p ET28a-gad B进行了透性化处理。结果表明,菌体GAD表观催化活力的改善程度与有机溶剂的介电系数和疏水性具... 为了降低细胞壁和细胞膜的传质阻力对全细胞催化过程的不利影响,采用有机溶剂对表达重组谷氨酸脱羧酶(GAD)的工程菌BL21(DE3)-p ET28a-gad B进行了透性化处理。结果表明,菌体GAD表观催化活力的改善程度与有机溶剂的介电系数和疏水性具有较强相关性,低介电常数(<6),高疏水性(log P>0.68)的有机溶剂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菌的GAD催化活性,其中最有效的透性化试剂为二甲苯(介电常数为2.4,log P为3.1)。当二甲苯的用量为5μL?mg?1(干重细胞)、处理时间5 min时,菌体表观催化活力达到最优值,为7.94 U?mg?1(干重细胞),是处理前表观催化活力的12.4倍。为了充分利用菌体的催化活力,采用海藻酸钙包埋的方法对二甲苯处理过的菌体进行固定化,结果发现固定化的透性化菌体可以较好地保持催化活力,反复催化10次后发现,第10次的GABA产率为第1次GABA产率的72.04%。研究为系统的选择有机溶剂来有效提高GAD工程菌表观催化活性提供了参考,同时制备的固定化的透性化菌体显示了良好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脱羧酶 有机溶剂 透性化处理 Γ-氨基丁酸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产品工程研究内容与方法的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伯耿 罗英武 刘平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905-3909,共5页
聚合物产品结构具有明显的多层次性和多分散性,产品的性能也非常丰富。本文提出,应当把产品结构与性能间量化关系的构建,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产品结构的理性设计与精准制造,作为聚合物产品工程的核心研究内容与创新开发途径;为更精确... 聚合物产品结构具有明显的多层次性和多分散性,产品的性能也非常丰富。本文提出,应当把产品结构与性能间量化关系的构建,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产品结构的理性设计与精准制造,作为聚合物产品工程的核心研究内容与创新开发途径;为更精确地描述聚合物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未来应重视聚合物数据库建设及由此衍生的聚合物信息学,注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更精准地进行聚合物结构的制造,未来应重视聚合物产品生产过程中分子的数控制造;同时,要不断创新发展软测量技术,提升聚合物制造过程中产品结构在线检测的广度、精度和速度。文章还指出,要注重聚合物的反应器内原位合金化、复合化方法,以及反应挤出在聚合物分子修饰、基团转换、扩链、交联以及合金化、复合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充分发挥它们在多相多组分聚合物产品精准制造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工程 聚合物 结构 性能 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学品的生物合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林建平 吴坚平 杨立荣 《生物产业技术》 2016年第5期7-16,共10页
精细化学品在所有化学品中的占比是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精细化学品供应国。但是,当前的精细化工产业还普遍存在技术落后、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问题。进入21世纪,以蛋白质工程和合成生物学... 精细化学品在所有化学品中的占比是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精细化学品供应国。但是,当前的精细化工产业还普遍存在技术落后、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问题。进入21世纪,以蛋白质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等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的进步,为高性能工业生物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了有效手段。酶或全细胞催化技术已经在医药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农药及其中间体、日用化学品、助剂等精细化学品生产领域展示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生物制造有望成为精细化学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应用领域,分别介绍了近年来生物合成技术在各类精细化学品制造方面取得的典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工产业 日用化学品 工业发展水平 生物合成 应用领域 生物催化 生物制造 蛋白质工程 化学催化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生物活性聚醚醚酮化学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俊俊 费昌恩 +3 位作者 段金汤 顾雪萍 冯连芳 张才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015-4028,共14页
由于聚醚醚酮(PEEK)表面疏水及生物惰性,用作骨科材料难以与周围细胞、骨组织结合。通过化学改性在PEEK分子链中引入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化基团是提高其表面细胞黏附、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基于功能化基团引入位置的不同,本... 由于聚醚醚酮(PEEK)表面疏水及生物惰性,用作骨科材料难以与周围细胞、骨组织结合。通过化学改性在PEEK分子链中引入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化基团是提高其表面细胞黏附、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基于功能化基团引入位置的不同,本文将PEEK化学改性分为苯环位改性、酮基位改性和共聚改性等三种,并且重点综述了这些不同化学改性方法的原理和特性及其对PEEK材料生物活性的影响。苯环位改性主要是通过强酸处理引入羧基等官能团,但会残留含硫或含硝化合物,对细胞有一定的毒害作用;酮基位改性是通过胺类、硼氢化钠等试剂与酮基反应,进一步接枝引入功能化基团,但是会破坏PEEK主链上的醚酮比,影响物理性能和热性能。通过亲电、亲核及卤代改性等共聚方式在PEEK侧链引入功能化基团,能保持聚合物主链醚酮比基本不变,同时提升材料生物活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化学改性的基础上,研究多种功能基团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引入物理改性,优化面向不同场景的综合性能,是拓宽其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化学改性 共聚改性 功能化改性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性化酪氨酸脱羧酶工程菌制备酪胺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伟睿 胡升 +5 位作者 喻毅 许汉良 黄俊 姚善泾 梅乐和 金志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64-1371,共8页
制备具有高表观酪氨酸脱羧酶(TDC)催化活力的全细胞催化剂对于酪胺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都至关重要。为此,研究构建了表达有Lactobacillus brevis CGMCC 1306 TDC基因的工程菌(Origami(DE3)-p ET21a-tdc),并在此基础上,采用9种有... 制备具有高表观酪氨酸脱羧酶(TDC)催化活力的全细胞催化剂对于酪胺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都至关重要。为此,研究构建了表达有Lactobacillus brevis CGMCC 1306 TDC基因的工程菌(Origami(DE3)-p ET21a-tdc),并在此基础上,采用9种有机溶剂对该工程菌进行透性化处理,来提高其菌体表观催化活力。结果表明,菌体表观TDC催化活力的改善程度与有机溶剂的疏水性具有较强相关性,高疏水性(log P>2.28)的有机溶剂能有效提高菌体表观TDC催化活力,最有效的透性化溶剂己烷的最适处理条件为:1%己烷处理工程菌10 min,在此条件下菌体细胞被膜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但细胞整体形态仍保持完整,菌体表观TDC催化活力可达1.48 U?mg-1。在pH 5.5,40℃的条件下,0.47 g?L-1透性化Origami B(DE3)-p ET21a-tdc菌体在4.5 h内可将18 g?L-1酪氨酸完全转化为酪胺。研究为系统地选择有机溶剂来提高TDC工程菌表观催化活性提供了参考,同时制备的透性化菌体显示了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脱羧酶 有机溶剂 透性化处理 酪胺 全细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级总组合曲线的化工过程功-热公用工程设置
17
作者 董轩 彭肖祎 +4 位作者 廖祖维 孙婧元 蒋斌波 王靖岱 阳永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823-4831,共9页
采用微分法计算能级,由此生成新的能级组合曲线,获得全流程的总能量目标。提出新的热-功集成图形方法——能级总组合曲线,在获得加热/冷却公用工程目标的同时得到系统所需功量目标,以及过程?损。以甲醇合成工艺为例,通过能级组合曲线和... 采用微分法计算能级,由此生成新的能级组合曲线,获得全流程的总能量目标。提出新的热-功集成图形方法——能级总组合曲线,在获得加热/冷却公用工程目标的同时得到系统所需功量目标,以及过程?损。以甲醇合成工艺为例,通过能级组合曲线和能级总组合曲线分析,获得功需求量为28 MW,冷公用工程用量为137 MW,减少能量消耗71.1%,并选择电能和循环冷却水作为甲醇工艺的公用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级 [火用] 集成 优化 系统工程 功-热 能级总组合曲线 公用工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材料应用于界面光热水蒸发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赛男 闫卿 +1 位作者 汪倩倩 李洲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1,共12页
太阳能驱动界面光热水蒸发技术是一种新型绿色节能的清洁水再生技术。光热转换材料作为关键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其中,生物基光热材料因其丰富性、生物可降解性、低导热性、天然独特的结构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引起广泛研究关... 太阳能驱动界面光热水蒸发技术是一种新型绿色节能的清洁水再生技术。光热转换材料作为关键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其中,生物基光热材料因其丰富性、生物可降解性、低导热性、天然独特的结构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引起广泛研究关注。旨在展望基于生物基材料的界面光热水蒸发技术发展趋势,该文首先介绍了界面光热水蒸发系统基本机制,根据材料来源详细综述了生物基光热材料的类型,对生物基界面光热水蒸发系统结构进行简要论述。最后,针对目前生物基界面光热水蒸发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几个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生物质 蒸发 光热转换 水传输 海水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伴侣工程:P450低效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
19
作者 张岩峰 叶丽丹 于洪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23,共14页
细胞色素P450酶(CYPs或P450s)可将O_(2)的一个原子插入有机底物同时将另一个原子还原为水,广泛参与各种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过程,所以一直以来都是生物技术领域关注的焦点。在催化循环底物的氧化依赖于氧化还原伴侣向血红素铁传递电子,... 细胞色素P450酶(CYPs或P450s)可将O_(2)的一个原子插入有机底物同时将另一个原子还原为水,广泛参与各种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过程,所以一直以来都是生物技术领域关注的焦点。在催化循环底物的氧化依赖于氧化还原伴侣向血红素铁传递电子,因此电子转移是P450s催化过程中的限速步骤。利用不同方法优化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以提高P450系统的电子转移效率,被称为“氧化还原伴侣工程”,是目前工程化P450s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本文将着重介绍关于氧化还原伴侣组分替换组装、P450酶与氧化还原伴侣融合及P450酶与氧化还原伴侣作用界面修饰等方面的进展,期望为未来该方面的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酶 氧化还原伴侣 电子转移 组件替换 融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耦合化学除硬技术在循环排污水零排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建强 张智超 +2 位作者 董庆华 毕飞 张林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5,共5页
创新性地运用膜耦合化学除硬技术,代替传统的“高密池+V型滤池+超滤”组合工艺,使多晶硅循环冷却排污水经过膜耦合化学除硬、除浊预处理后,直接进入“阳床+反渗透系统”,提出了“膜耦合化学除硬+阳床+多段反渗透”的高水回收率短流程技... 创新性地运用膜耦合化学除硬技术,代替传统的“高密池+V型滤池+超滤”组合工艺,使多晶硅循环冷却排污水经过膜耦合化学除硬、除浊预处理后,直接进入“阳床+反渗透系统”,提出了“膜耦合化学除硬+阳床+多段反渗透”的高水回收率短流程技术路线.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路线运行可靠,可大幅缩短工艺流程、降低运行能耗、延长阳床的再生周期、同时可使整体系统水回收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却排污水 膜耦合化学除硬 除硬 短流程 零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