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气中烷烃、烯烃新型分离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马士珍 苏宝根 +3 位作者 鲍宗必 苏云 杨亦文 任其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6-405,共10页
综述了二十年来烯烃烷烃新型分离吸附剂的研究进展,与传统的π络合吸附剂相比,优先吸附烯烃的吸附剂包括金属有机材料(MOF)、Engelhard Titanosilicate(ETS)、高硅分子筛和介孔分子筛,主要是利用氢键作用、孔径大小、分子扩散速率差异... 综述了二十年来烯烃烷烃新型分离吸附剂的研究进展,与传统的π络合吸附剂相比,优先吸附烯烃的吸附剂包括金属有机材料(MOF)、Engelhard Titanosilicate(ETS)、高硅分子筛和介孔分子筛,主要是利用氢键作用、孔径大小、分子扩散速率差异或π络合作用,将烷烃烯烃分离;而优先吸附烷烃的吸附剂包括AlMePO-α、ZIF-7和凹凸棒黏土,主要利用吸附剂上甲基与烷烃的相互作用。MOF对烯烃吸附量大,但选择性较差;高硅分子筛对烯烃的动力学分离效果良好;介孔分子筛经过渡金属改性后,对烯烃有优良的选择性;ETS类对烯烃有较高的吸附量和选择性,且稳定性强,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烃 烯烃 吸附剂 吸附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联合光催化治理喷漆废气 被引量:13
2
作者 邵振华 魏博伦 +2 位作者 叶志平 何奕 施耀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7-1131,共5页
针对木门制造业喷涂过程产生的有机废气,探究利用等离子体联合催化降解有机废气的机理与工程应用可行性,并探索涂装废气降解装置的最优组合方式.在实验室小试和工业中试的基础上,研发一套处理5 000m3/h的涂装废气等离子体联合光催化装置... 针对木门制造业喷涂过程产生的有机废气,探究利用等离子体联合催化降解有机废气的机理与工程应用可行性,并探索涂装废气降解装置的最优组合方式.在实验室小试和工业中试的基础上,研发一套处理5 000m3/h的涂装废气等离子体联合光催化装置.该废气处理装置可使总可挥发性有机物和二甲苯的降解率分别达到70%和60%以上,治理示范工程的调试和运行结果表明该技术的运行成本较低.通过对木业涂装排放的有机废气进行低能耗、高去除率的无害化处理后,实现了废气的达标排放.因此,该装置可作为一种解决涂装过程中有机废气污染问题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光催化 喷漆废气 有机废气 二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旋转弧氢等离子体裂解丙烷制乙炔 被引量:4
3
作者 苏宝根 房建威 +3 位作者 闻光东 马杰 邢华斌 任其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039-4045,共7页
通过合理的简化计算,建立了物料与能量衡算模型,优选工艺条件,并进行了MW级旋转弧氢等离子体裂解丙烷制乙炔的实验研究,考察了碳氢比与氢气比焓对裂解反应的影响。实验中输入功率的最大值为794.2kW,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丙烷的转... 通过合理的简化计算,建立了物料与能量衡算模型,优选工艺条件,并进行了MW级旋转弧氢等离子体裂解丙烷制乙炔的实验研究,考察了碳氢比与氢气比焓对裂解反应的影响。实验中输入功率的最大值为794.2kW,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丙烷的转化率维持在99.8%以上,裂解气中乙炔的最高含量达到了12.65%;碳氢比增加时,乙炔收率和比能耗均存在最佳点;氢气比焓增加时,乙炔收率存在最佳点,而比能耗则逐渐增加;实验中得到的最高乙炔收率为85.4%,最低比能耗为8.85kW·h·(kg C2H2)-1。实验结果验证了物料与能量衡算模型可以用于指导工艺条件的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等离子体 旋转弧 丙烷 裂解 乙炔 大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