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3篇文章
< 1 2 1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品工程学——化学反应工程的新拓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伯耿 罗英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7-340,共4页
分析了当今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正由生产规模的大型化向产品结构与性能的多样化转变。指出化学反应工程的主要研究目标应从追求时空效率和物能利用的最大化向以产品结构和性能的可控化方向拓展。阐述了化学产品工程研究的核心内容结构与... 分析了当今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正由生产规模的大型化向产品结构与性能的多样化转变。指出化学反应工程的主要研究目标应从追求时空效率和物能利用的最大化向以产品结构和性能的可控化方向拓展。阐述了化学产品工程研究的核心内容结构与性能关系、结构的制造与表征,提出化学产品各层次形态结构的形成与稳定应成为化学反应工程研究的另一条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产品工程 结构与性能关系 多层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型实验的改革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雪萍 朱耕宇 +1 位作者 浦群 杜旭英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0期131-133,共3页
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本科实验以验证型实验为主,且专业实验之间相对独立等现状,就高分子方向综合型实验的改革提出了目标及实施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高分子方向 综合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领域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评审工作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晨 傅杰 张国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3-558,共6页
总结了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B08)领域科学基金各类项目的申请、受理和资助概况,对B08下属16个二级代码的基金申请与资助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为下一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 申请 受理 资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评审工作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傅杰 赵志坚 张国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3-518,共6页
总结了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科学基金各类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分析了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科学基金各类项目在实施新学科代码后的变化,并为下一年的项目申报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申请 资助 化学工程与工业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工程中的膜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茉娥 朱自强 《化工进展》 EI CAS 1987年第5期20-25,19,共7页
膜技术适合于生物活性物质的提纯和浓缩,已在酶的精制、发酵培养液的提纯和生物制品中杂菌和热精的脱除等过程中得到应用。利用超滤膜可进行细胞循环发酵,固定化细胞(酶)发酵,还可实现发酵过程的连续化,提高发酵产率。研究污染机理、研... 膜技术适合于生物活性物质的提纯和浓缩,已在酶的精制、发酵培养液的提纯和生物制品中杂菌和热精的脱除等过程中得到应用。利用超滤膜可进行细胞循环发酵,固定化细胞(酶)发酵,还可实现发酵过程的连续化,提高发酵产率。研究污染机理、研制性质优良的抗污染膜材料和膜组件结构,是当前生物工程中膜技术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技术 杂菌 培养液 中空纤维膜组件 膜反应器 电渗析 电透析 生物工程 生物学 细胞 UF 生物反应器 浓差极化 微孔过滤 精细过滤 渗透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乙烯聚合化学和聚合工程
6
作者 潘祖仁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561-566,共6页
一、前言聚氯乙烯(PVC)是我国产量最大的聚合物品种,目前年产量占聚合物总产量的40%以上。1990年悬浮法 PVC 的生产能力将超过百万吨/年,其中160万吨/年为国内开发的技术,另有2套各20万吨/年的装置则自日本信越公司引进。从聚合化学或... 一、前言聚氯乙烯(PVC)是我国产量最大的聚合物品种,目前年产量占聚合物总产量的40%以上。1990年悬浮法 PVC 的生产能力将超过百万吨/年,其中160万吨/年为国内开发的技术,另有2套各20万吨/年的装置则自日本信越公司引进。从聚合化学或化学工程单一方面来研究聚合过程,多少带有一定局限性,不易取得成效。70年代以来,作者梯队注意到这一情况,就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烯 聚合 聚氯乙烯 P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电子化学品先进制造的研究进展与产教融合趋势
7
作者 武朝艳 魏晨军 +1 位作者 杨立峰 锁显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5-590,共16页
高纯电子化学品是半导体、平板显示和光伏等领域专用的精细化学品,产品纯度和品质要求高,目前国产化率较低。文中介绍了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和光刻胶等电子化学品的种类、结构功能及品质要求,重点剖析了关键电子化学品的纯度及杂质... 高纯电子化学品是半导体、平板显示和光伏等领域专用的精细化学品,产品纯度和品质要求高,目前国产化率较低。文中介绍了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和光刻胶等电子化学品的种类、结构功能及品质要求,重点剖析了关键电子化学品的纯度及杂质限量指标,分类分析了电子化学品的产业规模、竞争格局与行业壁垒。综述了亚沸精馏、反应精馏、吸附分离、膜分离等技术在高纯度电子化学品制备中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电子化学品中痕量杂质深度脱除的体系特点和分离难点,以及各技术的分离机理及其优缺点,归纳总结了吸附/膜等分离材料结构与金属脱除性能的关系。面向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的迫切需求,浅析了电子化学品分离纯化及先进制造领域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挑战,以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动电子化学品技术创新的重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化学品 分离纯化 电子特气 湿电子化学品 光刻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压环境工程应用研究关键技术问题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91
8
作者 闫克平 李树然 +12 位作者 冯卫强 郑钦臻 杜艳艳 沈欣军 戴绍龙 寇艳芹 徐羽贞 王仕龙 韩平 朱安娜 冯文强 黄逸凡 刘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28-2544,共17页
高压(HV)放电技术通过施加高压电场来产生大量自由电子和活性物质,使之能控制和去除环境污染物。为此,介绍了高压放电在脱硫、脱硝、除尘、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去除、臭氧发生、水处理和灭菌等方面的应用。高压放电脱硫脱硝采用流光电... 高压(HV)放电技术通过施加高压电场来产生大量自由电子和活性物质,使之能控制和去除环境污染物。为此,介绍了高压放电在脱硫、脱硝、除尘、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去除、臭氧发生、水处理和灭菌等方面的应用。高压放电脱硫脱硝采用流光电晕形式在气相或异相中氧化气态污染物,后者效率高于前者。随其处理风量的不断增加,应研发脉冲电源和交直流叠加(AC/DC)电源以提高反应器能量密度和脱除能力。静电除尘技术发展历史长,其除尘能力进一步的提高受到本体设计不合理、电源技术落后和2次扬尘等问题的限制。以电除尘指数取代传统Deutsch公式,并指导本体设计选型和电源优化,能有效提高除尘效率。高压放电还可用于臭氧发生,短脉冲电源研发、气源组分添加和装置冷却是其研发重点。高压放电能处理VOCs和污染废水,前者以放电结合催化为主,后者则兼有液下和沿面放电,目前仍需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放电除了能杀灭微生物外,还能在保持活性的前提下收集微生物。高压放电技术仍需向工业示范和联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脱硫 脱硝 电除尘器 VOCs脱除 臭氧发生 水处理 微生物灭活 微生物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7
9
作者 金涛 陈建良 童水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6期1430-1436,共7页
逆向工程是指从实物样件获取产品数学模型、进而开发出同类的先进产品的技术 ,目前逆向工程技术已和 CAD/CAM等先进制造技术结合 ,并发展为 CAD/CAM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其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 :形状表面数字化、3维模型... 逆向工程是指从实物样件获取产品数学模型、进而开发出同类的先进产品的技术 ,目前逆向工程技术已和 CAD/CAM等先进制造技术结合 ,并发展为 CAD/CAM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其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 :形状表面数字化、3维模型重建、集成逆向工程系统等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商业软件开发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模型重建 曲面拟合 特征 数据测量 系统集成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工程菌产细胞色素P450 BM-3的发酵条件 被引量:26
10
作者 陆燕 梅乐和 +2 位作者 陆悦飞 盛清 姚善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87-1192,共6页
采用快速有效的数学统计方法对工程菌产细胞色素P450BM3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众多影响产P450BM3的因素中筛选出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FeCl3含量、诱导时机、诱导时间和接种量.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响应面法中的... 采用快速有效的数学统计方法对工程菌产细胞色素P450BM3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众多影响产P450BM3的因素中筛选出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FeCl3含量、诱导时机、诱导时间和接种量.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响应面法中的杂合设计进行优化,通过拟合得到响应曲面函数,获得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在该实验条件下,P450BM3酶活从37.6×10-3U·ml-1提高到57.9×10-3U·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P450 BM-3 PLACKETT-BURMAN设计 杂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床甲醇制丙烯技术的工艺与工程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严丽霞 蒋云涛 +5 位作者 蒋斌波 廖祖维 黄正梁 王靖岱 阳永荣 汪燮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1,共10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移动床甲醇制丙烯工艺(MMTP)并进行工程化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器必须与催化剂的反应失活速率相匹配的原则,认为移动床是与失活速率处于中等水平的ZSM-5催化剂相匹配的最佳反应器。因此,MMTP工艺在充分发挥ZSM-5催化剂...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移动床甲醇制丙烯工艺(MMTP)并进行工程化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器必须与催化剂的反应失活速率相匹配的原则,认为移动床是与失活速率处于中等水平的ZSM-5催化剂相匹配的最佳反应器。因此,MMTP工艺在充分发挥ZSM-5催化剂多产丙烯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移动床的中等循环速率进行反应-再生,从而实现催化剂高产丙烯的连续化与稳定化;其次,针对MTP反应的强放热特点,对比了流化床工艺的一步法操作与固定床工艺的两步法操作,发现MMTP工艺采用两步法操作既能合理地分配反应热,又能灵活地调控产品分布;最后,通过换热网络的优化设计与醇油共炼的工艺集成,使得MMTP工艺在节水节能的同时仍具有高丙烯收率。目前,在现有的MMTP工艺技术基础上,已经完成1万吨丙烯/年的工艺包设计,技术和经济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市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丙烯 移动床 醇油共炼 两步法 失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反求工程中基于几何特征及约束的模型重建 被引量:18
12
作者 金涛 单岩 童水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207,共6页
由于大多数机械零件产品都是按一定特征设计制造的 ,同时特征之间具有确定的几何约束关系 ,因此 ,在产品的模型重建过程中 ,一个重要的目标即是还原这些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约束 .具体方法是首先进行特征识别 ,将测量数据分块 ,然后基于... 由于大多数机械零件产品都是按一定特征设计制造的 ,同时特征之间具有确定的几何约束关系 ,因此 ,在产品的模型重建过程中 ,一个重要的目标即是还原这些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约束 .具体方法是首先进行特征识别 ,将测量数据分块 ,然后基于特征约束建立优化数学模型 ,在建模过程中寻求满足特征参数目标函数下的约束最优解 ,使重建模型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求工程 几何约束 机械零件产品 几何特征 数学模型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C++的工程计算书自动生成技术 被引量:7
13
作者 钟崴 许跃敏 +1 位作者 蔡娥 童水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36-38,共3页
文章研究了面向对象的工程计算书的自动生成技术,分析了程序的设计模型,介绍了工程应用软件控制MicrosoftExcel填写表格计算书的方法。这一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工程计算软件的开发,使软件的自动化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具... 文章研究了面向对象的工程计算书的自动生成技术,分析了程序的设计模型,介绍了工程应用软件控制MicrosoftExcel填写表格计算书的方法。这一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工程计算软件的开发,使软件的自动化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计算书 VC++语言 自动生成 应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2010年压力容器与管道会议简介 被引量:9
14
作者 郑津洋 郝宇杰 +2 位作者 陈学东 陈志平 施建峰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1-54,共4页
介绍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2010年压力容器与管道会议(PVP 2010)的各主题和研究议题。通过对比2008~2010年PVP的主题、各分议题论文数量与比例,分析了近年来压力容器和管道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介绍了ASME PVPC学生论文竞赛... 介绍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2010年压力容器与管道会议(PVP 2010)的各主题和研究议题。通过对比2008~2010年PVP的主题、各分议题论文数量与比例,分析了近年来压力容器和管道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介绍了ASME PVPC学生论文竞赛要求、评比规则和2010年参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 无损检测 学生论文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求工程中产品三维模型重建技术综述 被引量:7
15
作者 金涛 单岩 +1 位作者 胡明辅 童水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87-789,共3页
阐述了反求工程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及基本过程 ,总结了反求工程中的两个关键技术问题——形状表面数字化和产品几何模型重建技术的研究现状 。
关键词 几何模型重建 反求工程 CAD 曲面拟合 数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透性化处理谷氨酸脱羧酶工程菌制备γ-氨基丁酸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伟睿 柯丕余 +4 位作者 胡升 黄俊 彭春龙 梅乐和 姚善泾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8-144,共7页
为了降低细胞壁和细胞膜的传质阻力对全细胞催化过程的不利影响,采用有机溶剂对表达重组谷氨酸脱羧酶(GAD)的工程菌BL21(DE3)-p ET28a-gad B进行了透性化处理。结果表明,菌体GAD表观催化活力的改善程度与有机溶剂的介电系数和疏水性具... 为了降低细胞壁和细胞膜的传质阻力对全细胞催化过程的不利影响,采用有机溶剂对表达重组谷氨酸脱羧酶(GAD)的工程菌BL21(DE3)-p ET28a-gad B进行了透性化处理。结果表明,菌体GAD表观催化活力的改善程度与有机溶剂的介电系数和疏水性具有较强相关性,低介电常数(<6),高疏水性(log P>0.68)的有机溶剂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菌的GAD催化活性,其中最有效的透性化试剂为二甲苯(介电常数为2.4,log P为3.1)。当二甲苯的用量为5μL?mg?1(干重细胞)、处理时间5 min时,菌体表观催化活力达到最优值,为7.94 U?mg?1(干重细胞),是处理前表观催化活力的12.4倍。为了充分利用菌体的催化活力,采用海藻酸钙包埋的方法对二甲苯处理过的菌体进行固定化,结果发现固定化的透性化菌体可以较好地保持催化活力,反复催化10次后发现,第10次的GABA产率为第1次GABA产率的72.04%。研究为系统的选择有机溶剂来有效提高GAD工程菌表观催化活性提供了参考,同时制备的固定化的透性化菌体显示了良好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脱羧酶 有机溶剂 透性化处理 Γ-氨基丁酸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分子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晏华 李伯耿 +1 位作者 解孝林 潘祖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7-32,共6页
综述了近几年侧链液晶高分子(SLCP)的分子工程研究的最新进展,从SLCP的分子设计与液晶行为和材料性能的关系、SLCP及基于SLCP的新型材料的应用前景、SLCP的合成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侧链液晶高分子 分子工程 液晶高分子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γ-干扰素基因工程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靳挺 关怡新 姚善泾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24-728,共5页
对表达重组人γ-干扰素的基因工程菌的培养条件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培养及诱导时间,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和重组人γ-干扰素表达的条件如培养基中葡萄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的量及摇床转速、装液量、接种量... 对表达重组人γ-干扰素的基因工程菌的培养条件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培养及诱导时间,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和重组人γ-干扰素表达的条件如培养基中葡萄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的量及摇床转速、装液量、接种量、pH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表达的γ-干扰素包涵体占菌体总蛋白的60%以上,每升发酵液可获得包涵体约为1.6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Γ-干扰素 培养条件 高效表达 基因工程菌 包涵体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逆向工程的对称平面重建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涛 许跃敏 童水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2-706,共5页
在对称实物测量造型中,基于对称面进行模型重建可以减少测量数据量、精确重建对称特征和保证实物的对称性.由此提出了一种用于实物测量造型的对称基准平面重建方法.首先选择一组对称特征,然后将测量数据点投影在一初始平面上并用折线连... 在对称实物测量造型中,基于对称面进行模型重建可以减少测量数据量、精确重建对称特征和保证实物的对称性.由此提出了一种用于实物测量造型的对称基准平面重建方法.首先选择一组对称特征,然后将测量数据点投影在一初始平面上并用折线连结,旋转初始平面使两条折线重合,可以得到一个与对称平面平行的平面.接着再移动平行平面,使对称特征到它的距离相等,这时的位置平面即为所求的对称平面.此方法已在逆向工程数据前处理系统中实现,并应用于摩托车外形塑件的逆向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平面重建方法 逆向工程 对称面 对称特征 模型重建 实物测量造型 机械产品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 工程应用软件系统的集成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蔡娥 许跃敏 童水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27-28,共2页
本文根据CAD工程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巨大信息量和众多功能模块等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产品/零件信息模型,基于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CAD工程应用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大型CAD工... 本文根据CAD工程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巨大信息量和众多功能模块等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产品/零件信息模型,基于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CAD工程应用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大型CAD工程应用软件系统的集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 数据库 数据模式 部件 软件系统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