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置换弱毒C株非编码区的嵌合猪瘟病毒对猪的致病性研究
1
作者 陈荣 曹统 +7 位作者 叶超锋 翁一帆 贾德凯 许翰坤 毛俊勇 韩笑 李肖梁 方维焕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共8页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研究表明,CSFV的非编码区(UTR)与病毒复制和毒力相关。为了分析置换CSFV弱毒疫苗C株UTR的嵌合毒株对病毒复制和猪致病性的影响,以构建的C株和QZ14(CSFV 2.1 d型毒株)感染性克...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研究表明,CSFV的非编码区(UTR)与病毒复制和毒力相关。为了分析置换CSFV弱毒疫苗C株UTR的嵌合毒株对病毒复制和猪致病性的影响,以构建的C株和QZ14(CSFV 2.1 d型毒株)感染性克隆质粒pA-C和pA-QZ14为基础,扩增pA-C的UTR区和pA-QZ14除UTR以外的基因组序列,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A-QZ14-CUTR;将体外转录的病毒基因组RNA转染PK-15细胞,连续传代以拯救嵌合病毒株QZ14-CUTR;将其接种PK-15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和测序鉴定以确定拯救是否成功;RT-qPCR和毒价滴定法测定病毒生长趋势,分析其细胞适应性;将嵌合病毒以1×10^(5)TCID 50剂量肌肉接种试验猪以观察其致病性。结果表明,QZ14-CUTR拯救成功,基因组中稳定携带C株UTR序列;生长曲线显示,QZ14-CUTR病毒基因组拷贝数和滴度均低于亲本毒株QZ14;相较于QZ14株,QZ14-CUTR仅引起猪轻微的临床症状,不显著影响猪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病理变化程度、排毒阳性率和组织中的病毒核酸阳性率均低于QZ14株;QZ14-CUTR能诱导特异性CSFV E2抗体,且抗体水平持续上升。综上所述,CSFV流行毒株QZ14的UTR被弱毒C株UTR置换后,其在PK-15细胞中的复制能力有所下降,对猪的致病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感染性克隆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群培养组学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娜 彭先启 乐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42-2953,共12页
实验室条件下可培养的微生物约占自然界中微生物总数的1%,这限制了人们对99%未知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而研究表明,那些“不可培养的微生物”是可以被开发和利用的,未能被纯培养的微生物才是未知微生物的主体。微生物培养组学探索利用多... 实验室条件下可培养的微生物约占自然界中微生物总数的1%,这限制了人们对99%未知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而研究表明,那些“不可培养的微生物”是可以被开发和利用的,未能被纯培养的微生物才是未知微生物的主体。微生物培养组学探索利用多种培养条件和长时间的培养,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和16S核糖体RNA(rRNA)测序可以大规模鉴定各种微生物,同时利用全基因组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手段对未知微生物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微生物菌群培养组学在反刍动物胃肠道、禽类盲肠及家畜鼻腔微生物菌群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探讨将动物体内菌群培养组学方法应用于动物疾病防治领域的可行性。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法,尽管该培养组学还存在一些不够成熟的方面,但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微生物菌群培养组学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的互补已经逐渐成为发展兽医微生物学新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组学 MALDI-TOF-MS 16S rRNA 基因组测序 瘤胃微生物区系 盲肠微生物群 鼻腔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丽隐杆线虫培养特性与保存方法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庞林海 杜爱芳 +2 位作者 李孝军 侯玉慧 高翔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34-36,共3页
秀丽隐杆线虫作为一种模式线虫,已广泛应用于寄生性线虫基因功能的研究以及寄生性线虫疫苗候选抗原基因的表达。通过对秀丽隐杆线虫形态、培养条件以及保存方面的研究,发现秀丽隐杆线虫在16℃NGM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将其放入30%甘油溶液中... 秀丽隐杆线虫作为一种模式线虫,已广泛应用于寄生性线虫基因功能的研究以及寄生性线虫疫苗候选抗原基因的表达。通过对秀丽隐杆线虫形态、培养条件以及保存方面的研究,发现秀丽隐杆线虫在16℃NGM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将其放入30%甘油溶液中,在-80℃冰箱中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 形态特征 培养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氏沼虾诺达病毒TAS-ELISA检测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钱冬 刘问 +2 位作者 潘晓艺 曹铮 于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7-382,共6页
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Whitish muscle diseases of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近年来流行于罗氏沼虾苗种阶段的严重疾病,该病病原已确定为罗氏沼虾诺达病毒(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Nodavirus,MrNV).作者在病毒超离提纯的基础上,制... 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Whitish muscle diseases of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近年来流行于罗氏沼虾苗种阶段的严重疾病,该病病原已确定为罗氏沼虾诺达病毒(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Nodavirus,MrNV).作者在病毒超离提纯的基础上,制备了罗氏沼虾诺达病毒兔抗血清,并应用抗罗氏沼虾诺达病毒单克隆抗体2B5,建立了三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检测方法(TAS-ELISA).TAS-ELISA最适反应条件为:兔抗体以1μg/mL包板,小鼠单抗2B5的工作浓度为1∶50000,该法检测MrNV的灵敏度达0.98 ng,对WSSV、TSV及其他细菌感染死亡的罗氏沼虾苗没有非特异性反应.通过对2000—2002年病虾及疑似病虾的病毒检测,表明TAS-ELISA法比间接ELISA法和核酸电泳法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和符合率;此外还摸索了降低孵育温度和缩短孵育时间对病毒检测的影响,表明各步孵育温度和时间分别为25℃和20 min对于白浊症状的病苗检测无明显影响,使得本法更加适合于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痛 罗氏沼虾诺达病毒 TAS-ELISA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2口服免疫佐剂增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DNA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谢荣辉 万旺军 +2 位作者 李龙 李建荣 于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7-242,共6页
将含萧山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IL-2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ZJ111(ZJ111/pCI-IL-2)口服接种小鼠和雏鸡,并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DNA疫苗联合免疫雏鸡观察其免疫效力.结果表明:利用减毒沙门氏菌作为载体的鸡白细胞介素... 将含萧山鸡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IL-2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ZJ111(ZJ111/pCI-IL-2)口服接种小鼠和雏鸡,并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DNA疫苗联合免疫雏鸡观察其免疫效力.结果表明:利用减毒沙门氏菌作为载体的鸡白细胞介素2口服免疫增强剂具有相对的安全性.重组ZJ111/pCI-IL-2菌能明显增强IBDV DNA疫苗对强毒株攻击保护率;增强IBDV DNA疫苗诱导的抗体的效价(P<0.05);增强IBDV DNA疫苗所诱导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P<0.05).上述结果初步表明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白细胞介素2免疫增强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增强作用,为研制低成本、实用化的禽类口服免疫增强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细胞介素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免疫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溶血素基因PCR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马有智 李肖梁 方维焕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82,共5页
根据猪链球菌2型的溶血素(haemolysin)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成功地扩增了溶血素基因,并建立了检测溶血素的PCR方法.用EcoR 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获得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869bp和633bp的两个片段.同时另设计一对内引物,进行巢式PCR,... 根据猪链球菌2型的溶血素(haemolysin)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成功地扩增了溶血素基因,并建立了检测溶血素的PCR方法.用EcoR 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获得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869bp和633bp的两个片段.同时另设计一对内引物,进行巢式PCR,亦能扩增出预期片段.PCR检测的敏感程度可达100个细菌;对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猪丹毒杆菌和猪放线杆菌等的PCR检测结果均呈阴性.表明建立的猪链球菌2型溶血素PCR检测方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很高,可作为猪链球菌病快速诊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溶血素 PCR 限制性内切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L-2对H_5亚型AIV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岩 由振强 +2 位作者 许健 郑江涛 于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7-801,共5页
鸡白细胞介素2真核表达质粒pCI-IL-2及原核表达重组鸡白细胞介素2(rChIL-2)分别与H5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联合使用,25日龄首免,40日龄时加强免疫.MTT法检测各组鸡外周血淋巴T细胞增殖,HI试验监测H5亚型禽流感抗体水平的消长规律,结果... 鸡白细胞介素2真核表达质粒pCI-IL-2及原核表达重组鸡白细胞介素2(rChIL-2)分别与H5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联合使用,25日龄首免,40日龄时加强免疫.MTT法检测各组鸡外周血淋巴T细胞增殖,HI试验监测H5亚型禽流感抗体水平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pCI-IL-2及rChIL-2均能显著增强AIV疫苗的免疫效果(P<0.05),pCI-IL-2和rChIL-2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证实鸡白细胞介素2对H5亚型禽流感疫苗有免疫增强作用.rChIL-2协同免疫组MTT及HI试验均在第四周达到峰值,pCI-IL-2协同免役组峰值出现时间稍晚,但随后质粒免疫组可维持在更高的水平值.提示IL-2蛋白的作用更迅速,IL-2质粒作用更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AIV MTT HI 免疫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2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表达及对AIV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由振强 于涟 +2 位作者 翁继锋 许健 徐根亮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6期350-353,共4页
将鸡白细胞介素2(ChIL-2)基因亚克隆入pCI载体中,pEGFP-N1载体中的EGFP基因酶切后连入质粒pCI-ChIL-2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I-ChIL-2-EGFP,该载体表达ChIL-2-EGFP融合蛋白。重组质粒在脂质体作用下转染Vero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和... 将鸡白细胞介素2(ChIL-2)基因亚克隆入pCI载体中,pEGFP-N1载体中的EGFP基因酶切后连入质粒pCI-ChIL-2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I-ChIL-2-EGFP,该载体表达ChIL-2-EGFP融合蛋白。重组质粒在脂质体作用下转染Vero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和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融合蛋白在体外能稳定表达。HI试验显示,pCI-ChIL-2-EGFP与AIV疫苗共注射可明显提高AIV疫苗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细胞介素2 EGFP 真核表达 A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垂直传播可能性评价
9
作者 许翰坤 曹统 +6 位作者 王作欢 张鹏超 蓝胜芝 吴桃芬 杨香林 李肖梁 方维焕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探究猪瘟病毒(CSFV)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在猪群中的垂直传播能力,采用二次免疫方案,以5.0×10^(3.5)TCID_(50)的RecC-M1经颈部肌肉注射接种12头后备母猪,另从试验猪场随机挑选20头按常规免疫程序以750 RID剂量给后备母猪接... 为探究猪瘟病毒(CSFV)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在猪群中的垂直传播能力,采用二次免疫方案,以5.0×10^(3.5)TCID_(50)的RecC-M1经颈部肌肉注射接种12头后备母猪,另从试验猪场随机挑选20头按常规免疫程序以750 RID剂量给后备母猪接种猪瘟弱毒C株疫苗作为对照。接种后观察试验母猪临床症状并记录其产仔情况;首免后3、5、7、14 d采集母猪鼻拭子和肛拭子样品,并于母猪妊娠中期和分娩当日进行尾静脉采血,qPCR检测各组猪的病毒血症及排毒情况,ELISA检测猪血清中分别针对BVDV1和CSFV相应抗原的抗体水平;所有接种RecC-M1的母猪在生产当天留取2头新生仔猪(共24头)并在其吮吸初乳前安乐死后剖检,观察主要脏器大体病变情况,采集扁桃体、淋巴结、脾脏和膀胱组织用于组织病理学观察,血液样品用于猪瘟病毒抗体和核酸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母猪免疫后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接种后2周内的拭子样品中未检测到病毒核酸,妊娠中期和分娩时血清中的RecC-M1 E2和BVDV1-E rns特异性抗体均维持在较高水平,RecC-M1接种母猪的胎均仔数、死胎数和弱仔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对RecC-M1接种母猪所产24头新生仔猪的剖检发现,扁桃体、淋巴结、脾脏、肾脏和膀胱均未见出血、肿大等病变;组织学结果显示,扁桃体、淋巴结、脾脏和肾脏的组织结构正常,均未见有出血性变化;仔猪血样和组织样品均无病毒核酸检出,亦未见抗体阳性。结果表明,CSFV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对母猪及仔猪都是安全的,不发生病毒的垂直传播,为该疫苗后选株的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弱毒标记疫苗 垂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IL-18对IBDV多聚蛋白DNA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余夏萌 寿春波 +2 位作者 章晓栋 徐根亮 于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8,共6页
为进一步评价鸡IL-18的免疫增强作用,用鸡白细胞介素18(IL-18)的真核表达质粒(pCI-IL-18)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多聚蛋白DNA疫苗分别免疫SPF鸡,14日龄时首免,2周后二免,二免后5周用IBDV标准强毒株BC6/85攻击.研究发现,鸡IL-18能显... 为进一步评价鸡IL-18的免疫增强作用,用鸡白细胞介素18(IL-18)的真核表达质粒(pCI-IL-18)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多聚蛋白DNA疫苗分别免疫SPF鸡,14日龄时首免,2周后二免,二免后5周用IBDV标准强毒株BC6/85攻击.研究发现,鸡IL-18能显著促进T、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增强IBDV多聚蛋白DNA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及其对强毒攻击的保护力.结果提示,鸡IL-18(200μg)对IBDV多聚蛋白DNA疫苗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IL-18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DNA疫苗 免疫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2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吉刚 周继勇 张德勇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4期36-40,共5页
白细胞介素 - 2 ( interleukin- 2 ,IL- 2 )主要是由激活的 T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 ,具有激活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 ( L AK)和自然杀伤细胞 ,刺激 T辅助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促进细胞因子的繁殖以及刺激 γδ... 白细胞介素 - 2 ( interleukin- 2 ,IL- 2 )主要是由激活的 T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 ,具有激活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 ( L AK)和自然杀伤细胞 ,刺激 T辅助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促进细胞因子的繁殖以及刺激 γδT细胞在体外生长等功能 ,因此它是免疫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鸡 IL- 2基因克隆成功 ,使鸡 IL- 2的研究及应用得到一定的发展 ,同时也使鸡 IL- 2作为免疫佐剂和构建新型的基因工程疫苗呈现出一定的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对鸡 IL - 2研究取得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克隆 受体 生物学活性 纯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附红细胞体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侯玉慧 李肖梁 +2 位作者 杜爱芳 蔡渭明 赵现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3-637,共5页
根据GenBank上已报道的猪附红细胞体16S rRNA的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将产物克隆到T-vector后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到的目的基因片段为404 bp,与GenBank上Mycoplasma suis序列同源性为97%.试验建立的PCR诊断方法特异性强,... 根据GenBank上已报道的猪附红细胞体16S rRNA的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将产物克隆到T-vector后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到的目的基因片段为404 bp,与GenBank上Mycoplasma suis序列同源性为97%.试验建立的PCR诊断方法特异性强,与健康猪血液、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弓形虫、猪圆环病毒DNA无交叉反应,能检测出的最低DNA浓度是8.6 fg?μL-1.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敏感等特点,为浙江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附红细胞体 PCR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舟山地区水产品及其养殖环境中霍乱弧菌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培培 李俊 +3 位作者 俞盈 胡伟昭 陈健舜 吴蓓蓓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24-126,共3页
为了解浙江省舟山地区水产养殖环境及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污染状况,于2007年与2009年采集水样、泥样及多种水产品等176份样品。用TCBS选择性培养基从样品中分离弧菌,并应用基于编码胶原酶的霍乱弧菌看家基因(vcc)的特异性PCR方法检测霍... 为了解浙江省舟山地区水产养殖环境及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污染状况,于2007年与2009年采集水样、泥样及多种水产品等176份样品。用TCBS选择性培养基从样品中分离弧菌,并应用基于编码胶原酶的霍乱弧菌看家基因(vcc)的特异性PCR方法检测霍乱弧菌。霍乱弧菌的总检出率为5.1%(9/176),其中2007年的检出率(5.5%)稍高于2009年(4.5%)。9株霍乱弧菌分离株中,5株来自环境,4株来自水产品。虾类产品中检出3株,而检出这3株霍乱弧菌的虾类产品均为南美白对虾。由此可见,水产品及其养殖加工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PCR 水产品 污染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傅玲琳 帅江冰 许梓荣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对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 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 病理机制 诊断 重组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鸡白介素18真核表达质粒(pCI-ChIL-18)胚胎接种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冬梅 章晓栋 +2 位作者 徐弘 魏永伟 于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5-280,共6页
通过对孵化率、平均囊指数、脾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白介素18(IL-18)蛋白水平表达的检测,评定了重组鸡真核表达质粒(pCI-ChIL-18)胚胎接种的不同接种剂量和接种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pCI-ChIL-18质粒接种18日龄鸡胚不影响孵化... 通过对孵化率、平均囊指数、脾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白介素18(IL-18)蛋白水平表达的检测,评定了重组鸡真核表达质粒(pCI-ChIL-18)胚胎接种的不同接种剂量和接种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pCI-ChIL-18质粒接种18日龄鸡胚不影响孵化率,对鸡的生长发育无影响,不同的接种途径和接种剂量对鸡体内IL-18的表达有影响。与1日龄雏鸡肌肉接种比较,胚胎接种可明显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早期增殖,而且呈剂量依赖性,但相同接种途径的200μg接种组与300μg接种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IL-18 胚胎接种 接种剂量 绒毛尿囊膜接种 尿囊腔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核酸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德勇 周继勇 陈吉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反义核酸技术具有高特异性、无毒性等特有的优点 ,近年来一直是抗肿瘤、抗病毒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反义核酸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抗病毒、抗肿瘤、细胞凋亡。
关键词 反义核酸 抗病毒 抗肿瘤 细胞凋亡 信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Ⅱ型圆环病毒浙江分离株全基因组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朝政 由振强 +1 位作者 卢觅佳 于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7-782,共6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猪Ⅱ型圆环病毒(PCV2)是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之一.本研究克隆了两株PCV2浙江分离株(JS2003和Zhuji2003)的全基因并对其进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组全长均为1767nt,与GenBank中...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猪Ⅱ型圆环病毒(PCV2)是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之一.本研究克隆了两株PCV2浙江分离株(JS2003和Zhuji2003)的全基因并对其进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组全长均为1767nt,与GenBank中的其它24株PCV2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94.8%~99.8%,而与4株PCV1的核苷酸同源性仅为76.5%~78.0%.虽然PCV2基因从总体上来说相对稳定,但在不同地区分离到的PCV2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基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Ⅱ型圆环病毒(PCV2) 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部分地区屠宰场待宰猪链球菌的检测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应薇芳 赵焕灿 +1 位作者 钱娅 方维焕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6期24-27,共4页
对浙江部分地区屠宰场中猪链球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猪链球菌的携带率为13.1%(38/290),其中2型猪链球菌为0.69%(2/290);不同地区之间待宰猪的猪链球菌携带率存在明显的差异,义乌地区的猪链球菌携带率为21.0%(22/139),... 对浙江部分地区屠宰场中猪链球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猪链球菌的携带率为13.1%(38/290),其中2型猪链球菌为0.69%(2/290);不同地区之间待宰猪的猪链球菌携带率存在明显的差异,义乌地区的猪链球菌携带率为21.0%(22/139),而江山为0;各地区不同分离株的耐药性无明显差异,均对β-内酰胺类药物敏感,50%以上分离株对四环素、强力霉素、红霉素、麦迪霉素等几种药物表现为多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猪 猪链球菌 流行病学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杰 杨明娴 +1 位作者 刘珂 黎满香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9期91-94,共4页
新城疫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由于其传播速度快,给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该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就新城疫诊断技术发展概况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传统的病毒分离与鉴定、血清学诊断方法以及分子生... 新城疫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由于其传播速度快,给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该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就新城疫诊断技术发展概况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传统的病毒分离与鉴定、血清学诊断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诊断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生物反应器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多聚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觅佳 于涟 +1 位作者 谢荣辉 张朝政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5-552,共8页
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浙江分离株JD1的多聚蛋白(VP2/4/3)基因克隆到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8中,重组载体与杆状病毒Bm-BacPAK6的线性化基因组DNA共转染家蚕细胞后,将获得的重组病毒BacPAK-A感染家蚕5龄起幼虫进行虫体内表达... 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浙江分离株JD1的多聚蛋白(VP2/4/3)基因克隆到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8中,重组载体与杆状病毒Bm-BacPAK6的线性化基因组DNA共转染家蚕细胞后,将获得的重组病毒BacPAK-A感染家蚕5龄起幼虫进行虫体内表达.用感染后第5日的蚕血淋巴作抗原制备油佐剂苗免疫14日龄非免疫鸡,安全性试验表明,接种1倍和5倍免疫剂量的试验鸡在临床反应和剖检中均无异常变化;在免疫-攻毒试验中设杆状病毒表达的IBDVVP2蛋白和正常蚕血淋巴免疫对照组,并于28日龄加强免疫,25d后用IBDV强毒BC6/85攻击.通过临床保护率、病理保护率及血清学试验表明,基于多聚蛋白制备的疫苗更成功地诱导了体液免疫应答,比VP2蛋白对IBDV强毒的攻击具有更高的保护力,更适于作为IBD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抗原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多聚蛋白(VP2/4/3) 家蚕杆状病毒载体 家蚕表达 安全性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