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HA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司维 谭茜宇 +3 位作者 徐玲芸 罗廷荣 李晓宁 顾金燕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39-1749,共11页
【目的】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头部结构域HA1蛋白,并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HA1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扩增A型SIV(A/swine/Guangdong/04... 【目的】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头部结构域HA1蛋白,并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HA1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扩增A型SIV(A/swine/Guangdong/04/2005(H3N2))毒株的HA1片段,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对HA1蛋白表达条件(诱导温度、诱导时间、IPTG浓度)进行优化,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将获得的重组蛋白与QuickAntibody-Mouse3W佐剂混合后以肌内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制备H3N2亚型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通过ELISA、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试验(IFA)对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反应性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H3N2亚型SIV HA1重组蛋白在1 mmol/L IPTG 26℃诱导10 h时表达量最高,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蛋白分子质量大小约为39.5 ku。成功制备5株H3N2亚型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均为1∶1 638 400。Western blotting和IFA鉴定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真核表达的H3N2亚型SIV HA1蛋白,与H1N1亚型SIV、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等其他亚型流感病毒的HA1蛋白均不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及特异性。【结论】本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SIV HA1蛋白,制备了反应性及特异性良好的鼠源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H3N2亚型SIV HA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SIV) H3N2亚型 HA1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2
作者 叶蒂 王鹿敏 +4 位作者 李琦 张华 师福山 林琳 王华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8,共5页
犬卵巢颗粒细胞瘤在我国较为罕见。本院接诊了1例因咳嗽、呼吸急促转诊的患犬病例。经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卵巢肿瘤并伴有右肺中叶实变、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肿瘤经手术切除后进一步做组织病理学检查。苏木精-伊红(H.E.)染色... 犬卵巢颗粒细胞瘤在我国较为罕见。本院接诊了1例因咳嗽、呼吸急促转诊的患犬病例。经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卵巢肿瘤并伴有右肺中叶实变、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肿瘤经手术切除后进一步做组织病理学检查。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卵巢组织结构消失,肿瘤细胞形态多样,呈实性片状、索状、小梁状或巢状排列,肿瘤细胞胞质丰富,细胞核呈空泡状,核分裂罕见,可见核仁,染色质粗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卵巢颗粒细胞瘤特异性标记物抑制素-α(INH-α)表达5%阳性,非特异性标记物肾母细胞瘤蛋白1(WT1)和白细胞分化抗原10(CD10)表达阳性。患犬最终确诊为卵巢颗粒细胞瘤,临床分期判定为恶性。该犬在切除肿瘤后第3年复查,状态良好,未见复发,但仍需持续观察。本文旨在对犬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疗流程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肿瘤 卵巢颗粒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猫鼻神经内分泌恶性肿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3
作者 郑艺蕾 沈冯婷 +6 位作者 辛良 袁希望 林琳 曹迪 吴旧生 师福山 王华南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48-2956,共9页
本文旨在报道1例猫鼻神经内分泌恶性肿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4岁雄性英国短毛猫,在他院按肺炎治疗一个月未见好转遂转至本院,检查发现鼻部肿块,手术活检取鼻腔肿块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大小形... 本文旨在报道1例猫鼻神经内分泌恶性肿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4岁雄性英国短毛猫,在他院按肺炎治疗一个月未见好转遂转至本院,检查发现鼻部肿块,手术活检取鼻腔肿块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大小形态不一,异型性明显,细胞核多呈泡状,且已侵袭至周围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CD99(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99,CD99)呈阳性。根据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以及免疫组化结果,最后诊断为鼻神经内分泌恶性肿瘤,更倾向于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本病例可为诊断该肿瘤并与其他鼻腔肿瘤相区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胎盘早期发育研究进展
4
作者 林海威 胥栩 +3 位作者 朱阁 戴鹏秀 王华南 陈晨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0-721,共12页
妊娠损失是制约养牛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约50%发生于胚胎发育早期阶段,而胎盘发育异常是导致早期妊娠损失的重要原因。牛胎盘为半侵入性融合上皮绒毛膜胎盘,其独特的滋养层细胞发育和侵入模式与胎盘发育密切相关。目前,大多数研究... 妊娠损失是制约养牛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约50%发生于胚胎发育早期阶段,而胎盘发育异常是导致早期妊娠损失的重要原因。牛胎盘为半侵入性融合上皮绒毛膜胎盘,其独特的滋养层细胞发育和侵入模式与胎盘发育密切相关。目前,大多数研究聚焦于胎盘形态及功能方面,对胎盘发育异常机制及其与妊娠损失的相关性仍缺乏系统性的多组学整合分析。本文围绕牛胎盘早期发育生物学,阐述绒毛尿囊膜发育、滋养层细胞分化和胎盘小体形成等关键生物学事件,剖析遗传、辅助生殖技术、疾病等因素对胎盘发育的影响,并对空间转录组测序(spatial enhanced resolution omics-sequencing, Stereo-seq)、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等前沿技术在牛胎盘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展望,旨在增进从微观视角上对牛胎盘发育的认识,以期促进养牛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发育 妊娠损失 组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猫先天性门体分流病例的影像学和血清生化指标回顾性分析
5
作者 郑艺蕾 陈龙熙 +4 位作者 何雨桦 黄耀东 沈冯婷 袁希望 王华南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31,共6页
本文通过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浙江大学动物医学中心教学动物医院、北京宠爱国际动物医院和杭州虹泰宠物医院天目里转诊中心确诊为先天性门体分流(CPSS)的患猫病例信息,共筛选到1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CPSS患猫病例,其中胃左-膈静脉... 本文通过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浙江大学动物医学中心教学动物医院、北京宠爱国际动物医院和杭州虹泰宠物医院天目里转诊中心确诊为先天性门体分流(CPSS)的患猫病例信息,共筛选到1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CPSS患猫病例,其中胃左-膈静脉分流5例,脾-后腔静脉分流4例,左结肠-后腔静脉分流1例,肝内门静脉中央分流1例。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测量获得分流前门静脉(Caudal PV)直径、分流后门静脉(Cranial PV)直径、分流血管(S)直径和主动脉(Ao)直径,评估胃左-膈静脉分流与脾-后腔静脉分流CPSS患猫Caudal PV/Ao、Cranial PV/Ao和S/Ao的差异性;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测量获得肾脏长度(RL)和第2腰椎长度(L2),分析RL/L2值与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所有患猫的Caudal PV直径大于Cranial PV直径,胃左-膈静脉分流和脾-后腔静脉分流CPSS患猫间的Cranial PV/Ao、Caudal PV/Ao和S/Ao差异均不显著(P> 0.05)。63.6%(7/11)患猫肾脏肿大(RL/L2值升高),RL/L2与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CTA可判定CPSS的类型并准确评估门体分流的形态特征,CT可准确评估患猫肾脏是否肿大,对猫CPSS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门体分流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犬口腔肉瘤的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苏真 惠天朝 +7 位作者 韦方华 徐亚嵩 张舒六 许世军 吴旧生 师福山 林琳 王华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口腔肉瘤是犬常见的口腔肿瘤,尤其在老年犬多发。本试验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2例犬口腔肿物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H.E.染色结果显示,2例患犬肿物组织可见大量增生的梭形细胞和局部黑色素颗粒,伴随继发性出血和... 口腔肉瘤是犬常见的口腔肿瘤,尤其在老年犬多发。本试验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2例犬口腔肿物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H.E.染色结果显示,2例患犬肿物组织可见大量增生的梭形细胞和局部黑色素颗粒,伴随继发性出血和坏死性囊变,高倍镜下细胞具多形性和异型性,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初步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或软组织肉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2例患犬口腔肿物中广谱细胞角蛋白(CKp)表达均呈阴性,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均呈阳性,1号犬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和2号犬人角蛋白抗原决定簇(Cam5.2)表达均呈阴性,可知肿瘤是间质来源;黑色素-A(Melan-A)、钙结合蛋白(S-100)和人类黑色素瘤标志物-45(HMB45)等特异性抗体表达均呈阴性,故黑色素瘤和神经鞘肉瘤的可能性不高。1号犬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中间丝状体蛋白(Desmin)在部分区域呈阳性,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呈阴性,考虑部分肌源性分化;2号犬无肌源性标志物表达。综合分析,2例患犬口腔肿物均为高级软组织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组织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组和宿主转录组整合分析香砂六君子汤对ETEC诱导断奶腹泻仔猪回肠损伤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肖乐 刘峻源 +8 位作者 曾雯玉 汪芹 韩雯珏 刘彦泠 范誉 徐雨婷 杨贝妮 肖雄 王自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7-808,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x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诱导的断奶仔猪腹泻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将24头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和香砂六君子汤组(XS),连续14 d给XS组灌服香砂... 本研究旨在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x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诱导的断奶仔猪腹泻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将24头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和香砂六君子汤组(XS),连续14 d给XS组灌服香砂六君子汤(1 mL·kg^(-1),1 g·mL^(-1)),其余组灌服等量无菌水,第15天给MOD组、XS组仔猪按1 mL·kg^(-1)连续3 d灌服1011 CFU·mL^(-1) ETEC菌液,XS组继续灌服香砂六君子汤。分别记录各组仔猪腹泻评分,HE法检测回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回肠组织IL-1β、IL-6、IL-8 mRNA水平,转录组学分析回肠组织RNA差异表达情况,微生物宏基因组学分析回肠菌群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回肠组织p-p38/p38、p-ERK/ERK、p-JNK/JNK蛋白水平。结果表明,灌服ETEC后,MOD组腹泻评分极显著高于CON组(P<0.01),回肠组织结构破坏,V/C值极显著下降(P<0.01),且IL-1β、IL-6和IL-8 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肠道菌群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极显著上调(P<0.01),厚壁菌门极显著下调(P<0.01),属水平上乳酸菌属下调,志贺菌属上调,回肠组织p-p38/p38和p-JNK/JNK比值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MOD组相比,XS组腹泻评分极显著下降(P<0.01),回肠组织结构完整,V/C值极显著升高(P<0.01),回肠组织IL-1β、IL-6和IL-8 mRNA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肠道菌群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极显著下调(P<0.01),厚壁菌门极显著上调(P<0.01),属水平上乳酸菌属上调,志贺菌属下调,回肠组织p-p38/p38和p-ERK/ERK比值极显著降低(P<0.01)。肠道组织基因转录组学筛选出与炎症免疫相关的差异显著的10个基因,分别为TNFAIP8L2、TRIM67、CXCL2、EGF、NOX1、CCL28、FABP2、FABP6、IL1RAP和CEBPB。微生物组学筛选出各组可能的标志物种分别为CON组的Lactobacillaceae,MOD组的Shigella,XS组的Deinococcus和Eubacterium。综上所述,香砂六君子汤可有效缓解ETEC诱导的断奶仔猪腹泻,提高肠道菌群中有益菌的丰度,逆转ETEC诱发的菌群结构的改变,并可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缓解ETEC诱导的肠道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六君子汤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断奶仔猪 腹泻 肠道菌群 转录组学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下颌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
8
作者 郑智杰 潘嘉臻 +3 位作者 王鹿敏 李越鹏 鲁彦 吴海冲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7-150,共4页
恶性黑色素瘤是犬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但难以根治。本院接诊了1例因门齿间出现1个红色肿物而前来就诊的拉布拉多巡回犬。通过超声检查发现患犬脾脏肿大,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进行辅助诊断,并行左侧下颌部分... 恶性黑色素瘤是犬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但难以根治。本院接诊了1例因门齿间出现1个红色肿物而前来就诊的拉布拉多巡回犬。通过超声检查发现患犬脾脏肿大,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进行辅助诊断,并行左侧下颌部分切除术和脾切除术治疗,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为口腔恶性黑色素瘤和脾脏慢性充血。2023年1月回访,患犬预后良好未见复发。本文通过对该病例的病史、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国内兽医诊治该类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恶性黑色素瘤 脾脏慢性充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的可溶性表达与多克隆抗体反应性鉴定
9
作者 张丹 卢舒婷 +8 位作者 卢辰赫 王子仪 徐丽华 陈伊玄 王圣文 金子安 倪成章 周继勇 郑肖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4-434,共11页
为制备猫冠状病毒(feline coronavirus, FCoV)核衣壳(nucleocapsid, N)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本研究将Ⅰ型FCoV(ZJU1709)的N蛋白基因全长c DNA亚克隆到pCold TF原核表达载体上,通过低温诱导表达、镍柱亲和纯化获得可溶性重组N蛋白;进一步以... 为制备猫冠状病毒(feline coronavirus, FCoV)核衣壳(nucleocapsid, N)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本研究将Ⅰ型FCoV(ZJU1709)的N蛋白基因全长c DNA亚克隆到pCold TF原核表达载体上,通过低温诱导表达、镍柱亲和纯化获得可溶性重组N蛋白;进一步以纯化的重组N蛋白为免疫原制备兔多克隆抗血清(多抗血清),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WB)、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等多种方法对兔多抗血清进行反应性鉴定。结果显示: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 IPTG)和低温诱导,成功表达出分子量约为100 kDa的可溶性重组N蛋白,在非变性条件下亲和纯化获得的重组N蛋白质量浓度达到1.4 mg/mL;N蛋白兔多抗血清的ELISA效价可达1×10^(6),与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Flag-N以及FCoV感染细胞中的N蛋白均具有良好的WB和IFA反应性。交叉反应性结果显示:该多克隆抗体能与α属冠状病毒中不同亚型的FCoV以及犬冠状病毒(canine coronavirus,CCo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的N蛋白发生反应,但不与β属冠状病毒中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related coronavirus 2, SARS-CoV-2)和γ属冠状病毒中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的N蛋白发生反应。综上所述,以pCold TF原核系统表达的可溶性重组N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以该蛋白制备的FCoV N蛋白兔多抗血清能识别多种来自不同物种的α属冠状病毒N蛋白,但与β、γ属冠状病毒N蛋白没有交叉反应性,这为进一步研究FCoV复制机制以及开发高效的抗原和抗体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冠状病毒 核衣壳蛋白 可溶性表达 多克隆抗体 交叉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的鉴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忠斐 周建卫 +4 位作者 张焕东 彭莉 颜焰 周继勇 廖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2-950,共9页
为制备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S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重组S2蛋白,将其免疫BALB/c小鼠并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到4株能够稳定分泌S2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A7、4F12、4A7、4D1。亚类... 为制备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S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重组S2蛋白,将其免疫BALB/c小鼠并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到4株能够稳定分泌S2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A7、4F12、4A7、4D1。亚类鉴定结果显示4株MAb的重链均为Ig G1,轻链均为κ。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上清及腹水效价,结果显示MAb细胞上清效价均不低于1∶12 800,腹水效价均不低于1∶51 200。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制备的S2蛋白MAb与IBV感染鸡胚尿囊液后天然表达的S2蛋白的反应原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IBV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后天然表达的S2蛋白的反应原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感染IBV的鸡胚尿囊液中出现了90 ku左右的特异性条带;IFA结果显示,感染IBV的Vero细胞中出现绿色荧光。以上结果表明,制备的S2蛋白MAb能够与天然表达的S2蛋白反应,反应原性较强。利用间接ELISA检测MAb与S2蛋白的亲和力,结果显示4株MAb对S2蛋白均有良好的亲和力。利用一系列表达部分重叠的重组S2片段并经western blot鉴定4株MAb识别的抗原表位,结果显示,1A7、4F12、4A7 MAb识别的抗原表位是^(69)VQINCLQYVCGSSLECRKLFQQ^(90),4D1MAb识别的抗原表位是^(175)YKKCTAGPLGTLKDLI^(190)。采用IFA检测MAb的中和活性,结果显示,4株MAb均不具有中和活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Ab的反应谱,结果显示,MAb均能够与所选不同基因型(GI-1、GI-7、GI-13、GI-19、GI-22、GI-23) IBV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制备的MAb反应谱较广。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IBV S2蛋白的功能及病毒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2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原核表达载体对非洲猪瘟病毒CD2v蛋白可溶性表达及免疫反应性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梦珂 王星博 +3 位作者 林璐璐 崔明仙 颜焰 周继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3-880,共8页
本研究旨在系统性地探究不同原核表达载体对非洲猪瘟病毒CD2v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差别,并利用临床非洲猪瘟病毒抗体阳性血清比较包涵体和可溶性CD2v蛋白的免疫反应性。利用5种原核表达载体pCold-TF、pET28a、pMAL-C6T、pGEX-4T-1、pET32a... 本研究旨在系统性地探究不同原核表达载体对非洲猪瘟病毒CD2v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差别,并利用临床非洲猪瘟病毒抗体阳性血清比较包涵体和可溶性CD2v蛋白的免疫反应性。利用5种原核表达载体pCold-TF、pET28a、pMAL-C6T、pGEX-4T-1、pET32a分别表达去除信号肽和跨膜区的非洲猪瘟病毒CD2v蛋白,利用镍-氨三乙酸(nickel-nitrilotriacetic acid,Ni-NTA)亲和层析法分别纯化源自pET28a和pCold-TF表达载体的包涵体和可溶性CD2v蛋白,并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比较纯化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显示,pCold-TF载体以表达可溶性蛋白为主,pMAL-C6T载体同时表达包涵体和可溶性蛋白,而其他载体主要表达包涵体蛋白。临床非洲猪瘟病毒抗体阳性血清检测数据显示,可溶性蛋白的免疫反应性显著优于包涵体蛋白(P<0.05)。pCold-TF载体的触发因子(trigger factor,TF)标签可促进CD2v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其表达蛋白的免疫反应性优于包涵体蛋白。本研究结果为CD2v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奠定了基础,亦为其他重要抗原的可溶性表达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CD2v蛋白 原核表达 可溶性表达 免疫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3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亚细胞定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子仪 金子安 +5 位作者 卢辰赫 乔治 王圣文 颜焰 周继勇 郑肖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4-754,共11页
冠状病毒的非结构蛋白3(non-structural protein 3,Nsp3)是复制/转录复合体的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潜在抗病毒靶标之一。本研究在对Nsp3进行跨膜区、信号肽和抗原表位预测的基础上,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Ⅱ型猫冠状病毒(feline coronaviru... 冠状病毒的非结构蛋白3(non-structural protein 3,Nsp3)是复制/转录复合体的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潜在抗病毒靶标之一。本研究在对Nsp3进行跨膜区、信号肽和抗原表位预测的基础上,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Ⅱ型猫冠状病毒(feline coronavirus,FCoV)代表毒株(WSU 79-1683)Nsp3蛋白中抗原性较好的区段(第50—550位氨基酸),随后将其亚克隆到pCOLD-TF原核表达载体上。在低温条件下,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成功表达分子量约为130 kDa的His-Nsp3重组融合蛋白。在非变性条件下,采用镍柱亲和层析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目的重组蛋白。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Nsp3多克隆抗血清(多抗血清),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结果显示,Nsp3多抗血清能特异性识别FCoV感染细胞中的Nsp3蛋白。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FCoV感染细胞中Nsp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FCoV感染细胞中Nsp3发生聚集现象,并与内质网存在共定位现象。Nsp3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制备以及亚细胞定位研究为进一步开展Nsp3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冠状病毒 非结构蛋白3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海醇对不同体型犬脊髓造影的最佳剂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雅楠 温贵林 +1 位作者 高劲松 张子威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7-101,共5页
为了有效避免脊髓造影时因造影剂使用剂量不当造成犬神经损伤或造影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本试验采用经小脑延髓池穿刺方法,对中型、小型、超小型共15只犬进行蛛网膜下腔造影,通过比较X线数字影像效果,研究碘海醇对不同体型犬脊髓造影的... 为了有效避免脊髓造影时因造影剂使用剂量不当造成犬神经损伤或造影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本试验采用经小脑延髓池穿刺方法,对中型、小型、超小型共15只犬进行蛛网膜下腔造影,通过比较X线数字影像效果,研究碘海醇对不同体型犬脊髓造影的最佳剂量及最佳拍摄时间。结果显示:碘海醇对中型犬、小型犬、超小型犬的造影最佳剂量分别为0.25、0.35 mL/(kg·bw)和0.35 mL/(kg·bw),最佳拍摄时间分别为造影后5~10、3~10 min和3~8 min。本试验结果为优化犬脊髓造影、改进临床诊断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造影 碘海醇 最佳剂量 体型 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特征与演化分析
14
作者 崔明仙 王星博 +5 位作者 黄彦铭 卞希一 冯梦珂 颜焰 董伟仁 周继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116-4122,共7页
旨在了解浙江地区家禽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流行变异情况,采用RT-PCR技术对2021年浙江923份样品进行检测,对AIV分离株进行分子特征及遗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AIV样品阳性率为7.69%(71/923);共分离到2株鸡源和1株鸭源H3N2亚型AIVs,... 旨在了解浙江地区家禽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流行变异情况,采用RT-PCR技术对2021年浙江923份样品进行检测,对AIV分离株进行分子特征及遗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AIV样品阳性率为7.69%(71/923);共分离到2株鸡源和1株鸭源H3N2亚型AIVs,其HA和NA基因相似性分别为93.4%~100%和94.0%~99.9%,分离株内部基因片段来源复杂,与H1N2、H1N4、H10N7等亚型亲缘关系密切;遗传进化分析显示,H3N2亚型AIV主要流行于华东地区,鸭是其主要宿主,3株H3N2亚型分离株HA和NA基因均属于禽源进化分支;分离株HA蛋白裂解位点均为PEKQT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特征,HA蛋白与受体结合相关位点为226Q和228G,PB2蛋白与哺乳动物适应性相关的氨基酸位点为627E,均不同于人流感病毒对应蛋白的相关位点(226L、228S和627K),推测其跨种传播至人的潜力较低;分离株PB1蛋白的66位氨基酸突变为S,提示其对哺乳动物的致病性可能增强。综上所述,本研究分离的H3N2亚型AIV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特征,基因片段来源复杂,跨种传播至人的潜力较低,但是否影响对宿主的致病性仍需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 浙江地区 遗传进化 氨基酸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调控宿主天然免疫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晓炼 李涵 朱书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30,共15页
哺乳动物肠道栖息着数以亿计的共生细菌,在与宿主共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微生态系统,称之为“全功能体”。越来越多研究证实:肠道细菌作为一个整体,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诱导、学习及调节至关重要;而菌群失调将导致多种... 哺乳动物肠道栖息着数以亿计的共生细菌,在与宿主共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微生态系统,称之为“全功能体”。越来越多研究证实:肠道细菌作为一个整体,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诱导、学习及调节至关重要;而菌群失调将导致多种免疫失衡相关的炎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细菌代谢产物,包括食源性代谢产物、经菌群修饰后的宿主细胞代谢产物以及菌群从头合成的代谢产物,均在宿主的免疫应答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综述围绕天然免疫细胞调控机理、细菌主要代谢产物调控机制以及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调控机制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免疫稳态 天然免疫 免疫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在人类重大疾病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涵 朱书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6-214,共9页
肠道菌群结构与宿主健康息息相关,菌群失调将导致多种炎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保健领域。近年来,双歧杆菌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临床功效也逐渐为人所知。本综述围绕双歧杆菌在酒精性肝病、... 肠道菌群结构与宿主健康息息相关,菌群失调将导致多种炎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保健领域。近年来,双歧杆菌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临床功效也逐渐为人所知。本综述围绕双歧杆菌在酒精性肝病、炎性肠病、肾病、肥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肠道相关疾病中的调控机制展开论述,并讨论了以其为代表的益生菌在保健功能上需要深入探索的研究领域,以便进一步解析其在肠道相关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双歧杆菌 免疫稳态 免疫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犬糖尿病继发白内障的诊治 被引量:2
17
作者 薛观宏 朱新颖 +1 位作者 乐萱 吴海冲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2年第4期63-66,共4页
犬糖尿病多发于中老龄阶段,具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典型症状。本文对1例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且两眼晶状体轻度浑浊的患病犬进行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糖尿病继发白内障。通过采用胰岛素疗法,结合绝育手术及处方... 犬糖尿病多发于中老龄阶段,具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典型症状。本文对1例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且两眼晶状体轻度浑浊的患病犬进行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糖尿病继发白内障。通过采用胰岛素疗法,结合绝育手术及处方粮饲喂方式,患病犬血糖得到控制。本文就犬糖尿病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犬糖尿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载脂蛋白A-Ⅰ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18
作者 王圣文 张丹 +2 位作者 邬雨倩 周继勇 郑肖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 A-Ⅰ,Apo A-Ⅰ)在动脉粥样硬化、病毒感染、脂质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关于鸡载脂蛋白A-Ⅰ(chicken Apo A-Ⅰ,chApo A-Ⅰ)的研究较少,对其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在对chApo A-Ⅰ进行生物... 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 A-Ⅰ,Apo A-Ⅰ)在动脉粥样硬化、病毒感染、脂质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关于鸡载脂蛋白A-Ⅰ(chicken Apo A-Ⅰ,chApo A-Ⅰ)的研究较少,对其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在对chApo A-Ⅰ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p ET-28a原核表达系统对chApo A-Ⅰ的重组蛋白进行表达和纯化。利用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鼠多克隆抗血清(多抗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其效价,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鉴定其反应性,随后利用多抗血清对chApo A-Ⅰ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chApo A-Ⅰ蛋白在第1—18位氨基酸处含有信号肽,由N端的连续α螺旋构成。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chApo A-Ⅰ蛋白与火鸡的同源性最高,与鱼类的同源性最低。利用成功表达和纯化的重组蛋白His-chApo A-Ⅰ制备多抗血清,其ELISA效价达1×10^(5)以上,与真核表达的chApo A-Ⅰ蛋白有WB和IFA反应性,能识别鸡血清中的Apo A-Ⅰ蛋白,而与鼠、兔、牛、猪血清中的Apo A-Ⅰ蛋白无交叉反应性。利用该多克隆抗体对全长片段chApo A-Ⅰ-FL和不含信号肽的片段chApo A-Ⅰ-NS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chApo A-Ⅰ-FL蛋白大多分布在细胞膜附近,而chApo A-Ⅰ-NS蛋白则定位于细胞胞浆中,且多数呈弥散分布。chApo A-Ⅰ蛋白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和亚细胞定位结果为进一步开展Apo A-Ⅰ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载脂蛋白A-Ⅰ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疑似犬脾淋巴瘤的病理学分析
19
作者 潘尧 许若言 +5 位作者 许立场 曹迪 张舒六 金玉兰 林琳 陈晨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10期41-46,共6页
为提高犬脾淋巴瘤鉴别诊断准确性与效率,研究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例疑似犬脾淋巴瘤病例的组织细胞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与鉴定。结果显示:所有病例均存在脾脏结构异常及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现象;1号犬病变... 为提高犬脾淋巴瘤鉴别诊断准确性与效率,研究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例疑似犬脾淋巴瘤病例的组织细胞学特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与鉴定。结果显示:所有病例均存在脾脏结构异常及淋巴细胞异常增生现象;1号犬病变区域巨噬细胞呈星空样改变,4号犬肿瘤细胞具泡状核且核分裂相常见,5号犬肿瘤细胞呈边缘区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1号、2号、4号、5号犬分子标记CD20阳性率高于80%、CD3阳性率低于20%,明确为B细胞来源,结合其组织细胞学特征后分别诊断为弥漫性大细胞性B淋巴瘤(1号、2号、4号犬)及边缘区淋巴瘤(5号犬);3号犬分子标记CD20/CD3比例相对较低,且两标记分布模式与正常脾组织一致,诊断为反应性增生。研究表明,CD20与CD3联合检测可有效区分犬脾脏B淋巴瘤与反应性增生,结合生发中心标志CD10及补体受体CD21等辅助标志物可进一步细化亚型,为犬脾淋巴瘤的标准化诊断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肿瘤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B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