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传染性产蛋减少症(暂定名)的病原分离初报 被引量:29
1
作者 廖敏 牟小东 +6 位作者 耿阳 边葶苈 陆新浩 陈秋英 任祖伊 丁铲 周继勇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22-26,共5页
本文对2010年在成年蛋鸭中流行的以产蛋下降为特征的未知疫病病原进行了初步鉴定。病原能在鸭胚、鸡胚和细胞上复制增殖,对鸭胚、鸡胚的致死率达100%。鸭胚病毒分离物不具有血凝性,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直径为50~100 nm、有囊膜带突起... 本文对2010年在成年蛋鸭中流行的以产蛋下降为特征的未知疫病病原进行了初步鉴定。病原能在鸭胚、鸡胚和细胞上复制增殖,对鸭胚、鸡胚的致死率达100%。鸭胚病毒分离物不具有血凝性,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直径为50~100 nm、有囊膜带突起的病毒粒子。病毒对酸敏感、能耐受pH9的碱性环境,50℃1 h可使病毒失去感染能力。SPF鸡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感染鸡生长缓慢、致死亡率低、能回收病毒。说明引起鸭产蛋量下降的疫病病原是病毒性的,并导致鸡感染发病,我们将此病暂称为鸭传染性产蛋减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鸭 产蛋下降 病毒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猪场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免疫程序检测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志平 朱晓路 +1 位作者 范坤晓 周继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合成肽疫苗 猪口蹄疫 疫苗免疫 规模猪场 程序检测 O型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口蹄疫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恩诺沙星对实验性鸡大肠杆菌病及沙门氏菌病的药效 被引量:6
3
作者 唐一鸣 姜中其 +1 位作者 方兰勇 陈俭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1110-1113,共4页
对乳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开展鸡实验性大肠杆菌病及沙门氏菌病的药效研究,为临床合理应用乳酸恩诺沙星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乳酸恩诺沙星及盐酸环丙沙星对鸡大肠杆菌C84051的MIC均为0.062 5μg·mL-1;对鸡沙门氏菌C79-13的MIC分别为0.... 对乳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开展鸡实验性大肠杆菌病及沙门氏菌病的药效研究,为临床合理应用乳酸恩诺沙星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乳酸恩诺沙星及盐酸环丙沙星对鸡大肠杆菌C84051的MIC均为0.062 5μg·mL-1;对鸡沙门氏菌C79-13的MIC分别为0.125和6.4μg·mL-1。对雏鸡进行攻毒,按75、125及175mg·L-1的乳酸恩诺沙星及100 mg·L-1的盐酸环丙沙星混饮给药,连续用药3 d,对鸡大肠杆菌病的保护率分别为100%、100%、100%及90%,而攻毒不给药组雏鸡死亡率为100%;乳酸恩诺沙星各剂量组及盐酸环丙沙星药物对照组对鸡沙门氏菌病的保护率均为100%,而攻毒不给药组雏鸡的死亡率为100%。研究提示,乳酸恩诺沙星可溶性粉能有效控制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降低感染鸡群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恩诺沙星 药敏 药效 大肠杆菌病 沙门氏菌病 雏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在Bac-To-Bac/AcMNPV杆状病毒系统的表达 被引量:6
4
作者 尹伟 徐洁萍 +2 位作者 张金阳 颜焰 周继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6-89,115,共5页
为真核表达狂犬病病毒的核蛋白,本研究通过RT-PCR克隆狂犬病病毒ERA株核蛋白基因,将其克隆于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B中,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HTB-NP并将其转化DH10Bac细胞,得到重组穿梭质粒reBacmid-NP;通过转染昆虫细胞sf9包装重... 为真核表达狂犬病病毒的核蛋白,本研究通过RT-PCR克隆狂犬病病毒ERA株核蛋白基因,将其克隆于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B中,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HTB-NP并将其转化DH10Bac细胞,得到重组穿梭质粒reBacmid-NP;通过转染昆虫细胞sf9包装重组杆状病毒。SDS-PAGE、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对表达的蛋白进行鉴定和反应原性分析。分别以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核蛋白、原核表达核蛋白为包被抗原进行ELISA检测。结果表明,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狂犬病病毒重组核蛋白能与鼠抗RV核蛋白单克隆抗体和R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其相对分子量约为50.5ku。以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核蛋白为抗原建立的rNP-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86.36%,89.83%,90.00%,优于大肠杆菌表达的RV核蛋白。说明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的核蛋白是建立RV核蛋白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理想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核蛋白基因 Bac—To—Bac/AcMNPV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单异尖线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5
作者 曹庭盛 李孝军 +1 位作者 蔡渭明 杜爱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9-282,共4页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简单异尖线虫核糖体DNA的内转录区(ITS-1、5.8S、ITS-2)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线虫样品进行PCR扩增并将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后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目的片段大小为430bp,与预期扩增序列同源性为99%。该PCR检测体...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简单异尖线虫核糖体DNA的内转录区(ITS-1、5.8S、ITS-2)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线虫样品进行PCR扩增并将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后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目的片段大小为430bp,与预期扩增序列同源性为99%。该PCR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强,不能在宫脂线虫、伪地新线虫DNA中扩增出条带;敏感性高,最低检测的DNA含量为0.4pg。该检测体系的建立为简单异尖线虫的检测、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异尖线虫 内转录区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在Vero细胞中表达弓形虫SAG1基因 被引量:3
6
作者 曲道峰 王素华 +1 位作者 蔡渭明 杜爱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8-192,共5页
将PCR扩增获得的弓形虫SAG1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构建成pcDNA3-SAG1真核表达质粒,高压电转化入dam和phoP基因双突变的减毒沙门氏菌(ZJ111株)中,并直接转染Vero细胞,胰酶消化、收集细胞,SDS-PAGE和western blot可检测到30ku... 将PCR扩增获得的弓形虫SAG1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构建成pcDNA3-SAG1真核表达质粒,高压电转化入dam和phoP基因双突变的减毒沙门氏菌(ZJ111株)中,并直接转染Vero细胞,胰酶消化、收集细胞,SDS-PAGE和western blot可检测到30ku左右的蛋白条带和印迹带。结果表明减毒沙门氏菌能将外源基因呈递给Vero细胞并进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G1基因 PCDNA3.1 真核表达 VERO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疫苗株H52的全基因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肖朝庭 时莉 +3 位作者 宋翥远 刘然 阿合买提.买买提 周继勇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7-23,共7页
采用RT-PCR方法克隆测定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ns Bronchitis Virus,IBV)疫苗株H52全基因组序列,并与其它已知全基因组序列的我国分离株进行比较分析,以分析我国IBV地方分离株与疫苗株的分子遗传关系。结果表明,H52基因组... 采用RT-PCR方法克隆测定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ns Bronchitis Virus,IBV)疫苗株H52全基因组序列,并与其它已知全基因组序列的我国分离株进行比较分析,以分析我国IBV地方分离株与疫苗株的分子遗传关系。结果表明,H52基因组全长为27630bp(不包括polyA),A+T含量为61.8%,它与我国IBV分离株全基因组同源性在83.9%~95.2%之间,其中与KQ6的同源性最高(95.2%),与其余株均在88%以下。在基因组内基因的同源性中,以S1、S2与E变异最大,除KQ6外,其余各株(含台湾株)与H52在S1蛋白上的同源性只有72.4%~80.7%,在S2蛋白上的同源性为85.5%~88.1%,E蛋白为82.9%~93.3%。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国内分离株,除KQ6外,在进化分支中已独立于H52和其它Massachusetts型衍生毒株。H52与我国地方分离株存在较大的分子遗传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单纯Massachusetts型疫苗(如H120,H52)不能有效地免疫保护我国的鸡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疫苗株H52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恩诺沙星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唐一鸣 姜中其 陈俭 《中国兽药杂志》 2010年第4期29-30,60,共3页
研究了乳酸恩诺沙星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用寇氏法计算实验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95%置信限。结果表明,乳酸恩诺沙星对小白鼠灌胃染毒及腹腔注射染毒的LD50分别为3579mg/kg和571.3mg/kg,其95%可信限分别为3011~4255mg/kg和498.3~655.1... 研究了乳酸恩诺沙星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用寇氏法计算实验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95%置信限。结果表明,乳酸恩诺沙星对小白鼠灌胃染毒及腹腔注射染毒的LD50分别为3579mg/kg和571.3mg/kg,其95%可信限分别为3011~4255mg/kg和498.3~655.1mg/kg。研究提示,乳酸恩诺沙星属低毒物质,其可溶性粉能用于开展药效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恩诺沙星 小鼠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1996~2008年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膜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与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时莉 肖朝庭 +3 位作者 宋翥远 张秀美 阿合买提.买买提 周继勇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31-37,共7页
1996-2008年从我国不同地区分离30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es,IBV)野毒株的M基因,采用RT-PCR方法克隆测定所分离的野毒株和澳大利亚T株的M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与GenBank中公布的部分国内外IBV毒... 1996-2008年从我国不同地区分离30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es,IBV)野毒株的M基因,采用RT-PCR方法克隆测定所分离的野毒株和澳大利亚T株的M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与GenBank中公布的部分国内外IBV毒株的M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我国IBV的分子流行学特点和分子遗传变异规律。结果发现所测毒株M基因具有4种不同长度的开放阅读框:669bp、672bp、678bp和681bp,分别编码222、223、225和226个氨基酸的多肽,这些长度的差异是由5′端的核苷酸插入或缺失造成的。30个IBV分离株间的同源性在89.5%~100%之间。以疫苗株H120氨基酸位置为参照,在被比较的73株IBVM蛋白中发现62个位点存在变异,其中以2~5、10~16、44~46、217~222等4个区域氨基酸取代率较高。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被比较的73个IBV毒株分为5个进化群,我国的IBV分属于其中的4个群,其中第一群和第四群与我国所使用的疫苗病毒株相距较远。同时发现部分近年的分离株与10多年前分离株具有很近遗传进化关系。从M基因看,在我国出现了多种基因型IBV共存的现象,分离株与疫苗株的遗传差异提示我们需要对疫苗的选用做出重新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膜蛋白基因 分子流行病学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Rep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鑫 尹伟 +3 位作者 金玉兰 何嘉玲 颜焰 周继勇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构建Rep蛋白真核表达质粒,研究PCV2复制过程中的亚细胞分布。本研究借助PCR方法扩增PCV2的Rep基因,并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中,并转染PK15细胞和Vero细胞。结果显示,重组的pEGFP-PCV2-Rep融合蛋白能够在PK15细胞和Vero... 为了构建Rep蛋白真核表达质粒,研究PCV2复制过程中的亚细胞分布。本研究借助PCR方法扩增PCV2的Rep基因,并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中,并转染PK15细胞和Vero细胞。结果显示,重组的pEGFP-PCV2-Rep融合蛋白能够在PK15细胞和Vero细胞中表达。结论认为pEGFP-PCV2-Rep质粒转染PK15细胞和Vero细胞后48h,PCV2的Rep蛋白主要定位在PK15细胞和Vero细胞的细胞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 REP蛋白 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抗鸭坦布苏病毒的药物筛选
11
作者 刘友生 陆新浩 +5 位作者 白露 陈秋英 刘鸿 廖敏 周继勇 任祖伊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51-55,共5页
为了探讨抗病毒药物对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virus,DTMUV)的作用,作者对5种常见的抗病毒药金刚乙胺、脱氧若卡素钠、病毒灵、利巴韦林、阿昔洛韦进行抗鸭坦布苏病毒体外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利巴韦林药物浓度为0.156~0.625mg/mL时在D... 为了探讨抗病毒药物对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virus,DTMUV)的作用,作者对5种常见的抗病毒药金刚乙胺、脱氧若卡素钠、病毒灵、利巴韦林、阿昔洛韦进行抗鸭坦布苏病毒体外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利巴韦林药物浓度为0.156~0.625mg/mL时在DF-1细胞中能抑制鸭坦布苏病毒的增殖,利巴韦林在体外对鸭坦布苏病毒具有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利巴韦林 抗病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