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叙利亚沿海地区土壤侵蚀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英文) 被引量:7
1
作者 Mohammad Al-Abed 史舟 +1 位作者 Yaghi A 王人潮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1-196,共6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融合技术应用于土壤侵蚀评价的研究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本研究采用遥感资料、土壤和土地调查数据、数字地面模型和气象观测数据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分别产生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 USLE)的各个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融合技术应用于土壤侵蚀评价的研究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本研究采用遥感资料、土壤和土地调查数据、数字地面模型和气象观测数据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分别产生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 USLE)的各个参数 ,从而来评价水土流失量和空间分布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遥感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53
2
作者 史舟 梁宗正 +1 位作者 杨媛媛 郭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7-260,共14页
遥感技术具有覆盖面积大、重访周期短、获取成本相对低等优势,对大面积露天农业生产的调查、评价、监测和管理具有独特的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出现民用资源卫星后,农业成为遥感技术最先投入应用和收益显著的领域。特别是随着高空间、高... 遥感技术具有覆盖面积大、重访周期短、获取成本相对低等优势,对大面积露天农业生产的调查、评价、监测和管理具有独特的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出现民用资源卫星后,农业成为遥感技术最先投入应用和收益显著的领域。特别是随着高空间、高光谱和高时间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出现,农业遥感技术在长时间序列作物长势动态监测、农作物种类细分、田间精细农业信息获取等关键技术方面得到了突破。但是农业生产的分散性、时空变异性等特点,对当前农业遥感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诸多挑战。本文简要回顾了农业遥感发展历程以及其应用的理论基础;再从农作物估产、农业资源调查、农业灾害监测和精准农业管理4个领域阐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应用情况。最后提出农业遥感应加强与地面农业观测网技术的结合,推动新一代低空无人机遥感平台的发展,强化多源传感器融合以及农业过程模型与遥感数据同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农作物估产 无人机 农业灾害 土壤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大学罗忠奎研究员课题组揭示了有机碳响应全球变暖的土层深度依赖性
3
作者 罗忠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有机碳的“源”“汇”状态取决于植物碳的输入和碳库分解输出之间的动态平衡。然而,气候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对植被、土壤、微生物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非线性的特点。从观测的角度,需要在几十年甚至百... 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有机碳的“源”“汇”状态取决于植物碳的输入和碳库分解输出之间的动态平衡。然而,气候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对植被、土壤、微生物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非线性的特点。从观测的角度,需要在几十年甚至百年尺度进行连续监测,才能完全刻画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但是,目前室内增温培养、野外地表土壤增温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土壤剖面增温等主流研究手段都是短期和骤然增温,忽略了植被、微生物和土壤对缓慢变暖的调节和适应过程,因此并不能完全捕捉土壤剖面有机碳对变暖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剖面 土层深度 气候变化背景 全球变暖 连续监测 植物碳 土壤增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水稻产量时空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敬峰 王秀珍 王人潮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3-218,共6页
将地理信息系统引入浙江省的水稻产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它能定量、直观地表达水稻产量空间变化。1987年与 1977年相比 ,浙江省有 87%的县市增产 ;而 1997年与 1987年相比 ,有 76 %的县市减产 ,而且减产幅度大。1977~ 1987年水稻总... 将地理信息系统引入浙江省的水稻产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它能定量、直观地表达水稻产量空间变化。1987年与 1977年相比 ,浙江省有 87%的县市增产 ;而 1997年与 1987年相比 ,有 76 %的县市减产 ,而且减产幅度大。1977~ 1987年水稻总产增加以单产为主要驱动力 ,而 1987~ 1997水稻总产减少以面积为主要驱动力。近十年来水稻总产呈下降趋势 ,未来浙江省水稻面积将进一步减少 ,总产也随之减少。浙江省水稻单产和趋势产量呈上升趋势 ,气象产量的年际变化呈剧烈波动特征 ,水稻播种面积变化呈抛物线型。在单产的年际变化中 ,技术水平和社会因素对水稻、早稻及早中稻、晚稻及迟中稻的影响不足 30 % ,气象条件的影响 70 %以上 ,即在水稻单产的年际变化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时空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其发展战略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人潮 黄敬峰 史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1-7,共7页
从农业生产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出发 ,在农业信息科学和农业信息技术的产生及其概念与组成等学术问题讨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农业信息系统工程概念框图 (以种植业为主 )。从农业资源、农业灾害、农作物估产、环境监测评价 ,以及农业生产管理... 从农业生产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出发 ,在农业信息科学和农业信息技术的产生及其概念与组成等学术问题讨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农业信息系统工程概念框图 (以种植业为主 )。从农业资源、农业灾害、农作物估产、环境监测评价 ,以及农业生产管理与技术咨询服务等 5个方面 ,概述了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其作用。针对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存在的 4个主要问题。最后 ,从战略角度提出加快发展农业信息技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科学 农业信息技术 农业信息系统工程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唐延林 王人潮 《现代化农业》 2002年第2期33-35,共3页
精准农业是一种“三高”农业 ,也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精准农业需要相关技术支持。重点阐述了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遥感技术 精准农业 农业现代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大数据的省域休闲农业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26
7
作者 叶晗 吴博文 +3 位作者 许红卫 干牧野 张晶 王珂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64-1274,共11页
目前,国内外关于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的研究大多基于传统调查数据开展。随着网络电子地图的发展,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数据和通行时间数据为此类研究提供了新的大数据来源,但运用这些数据进行省域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研究的实例较少... 目前,国内外关于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的研究大多基于传统调查数据开展。随着网络电子地图的发展,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数据和通行时间数据为此类研究提供了新的大数据来源,但运用这些数据进行省域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研究的实例较少。为此,以高德地图POI数据和百度地图驾车通行时间数据为基础,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结合地理探测器分析工具,研究了浙江省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休闲农业在浙江省省域尺度上呈多核集聚分布,形成了杭州-湖州核心密集区和安吉县核心密集区,以及其他都市依托型密集区和景区依托型密集区。休闲度假类、田园农业体验类、农家乐类、回归自然类休闲农业项目呈现连片集聚,民俗风情类、村落乡镇类休闲农业项目分布较为均匀,科教旅游类休闲农业项目数量较少。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和消费能力、农业发展水平是影响休闲农业密集分布的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休闲农业分布的都市依托性和景区依托性明显:田园农业体验类等依赖地理区位和地形特征的类型连片集聚,而民俗风情类等与地理区位和地形特征联系较弱的类型则分布较为均匀。整体上,资源禀赋丰富、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水平高、居民消费能力较高、客源市场较大、交通较为便捷的区域,休闲农业发展环境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休闲农业 空间分布 地理大数据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水稻遥感估产区划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许红卫 王人潮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7-422,共6页
从水稻遥感估产的特点出发,在分析浙江省自然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以稻作制度为主导因子的分区指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邻接分析与图论的树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浙江省水稻遥感估产区划研究。
关键词 遥感估产 区划 地理信息系统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技术实现 被引量:5
9
作者 祝国群 王珂 史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1,共5页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当前我国农业建设中的重点领域,现大多侧重对园区的工程建设和园区内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而园区的管理信息化及示范推广网络化等相对滞后.本文以绍兴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例,通过利用Geodatabase,WebGIS...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当前我国农业建设中的重点领域,现大多侧重对园区的工程建设和园区内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而园区的管理信息化及示范推广网络化等相对滞后.本文以绍兴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例,通过利用Geodatabase,WebGIS等相关新技术,建立了一个基于网络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理信息系统(MADAMIS),可以实现园区的信息查询、信息发布、咨询决策、地图发布、多媒体教学等功能,系统的建立为农业示范园区的管理、技术示范、咨询决策等提供新的技术和服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DATABASE WEBGIS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构建农业灾害监测信息系统 被引量:29
10
作者 张金恒 朱德柱 《灾害学》 CSCD 2002年第2期76-81,共6页
本文从介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在建设农业灾害监测信息系统中的特点和优势出发 ,阐述了“3S”技术在农业灾害监测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3S”
关键词 “3S”技术 农业灾害 监测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农作物遥感估产软件平台开发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勤学 黄敬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6114-6116,6125,共4页
探讨了利用ION集成JESSI、DL、ENVI软件开发基于WEB的农作物产量预报平台的开发方案以及实现的关键技术,研究表明它是一种省时省力、功能强大、适应性强的农作物产量预报平台开发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ION ENVI 遥感估产 W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业信息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25
12
作者 王人潮 黄敬峰 +1 位作者 史舟 王珂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5-360,共6页
在"论农业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对农业信息系统工程的学科基础,即农业信息科学学科发展的科学背景、技术背景和应用背景作了较详细的讨论;进而提出了农业信息科学的定义及其科学体系、学科位置及分类的初步设想;最后简... 在"论农业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对农业信息系统工程的学科基础,即农业信息科学学科发展的科学背景、技术背景和应用背景作了较详细的讨论;进而提出了农业信息科学的定义及其科学体系、学科位置及分类的初步设想;最后简要介绍了农业信息技术体系的主要技术及其应用于农业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科学 形成 发展 学科建设 农业信息技术体系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卫星遥感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谱数据挖掘技术的土壤有机质高光谱预测建模研究 被引量:50
13
作者 纪文君 李曦 +2 位作者 李成学 周银 史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393-2398,共6页
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技术与建模方法是当前土壤近地传感器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可应用于土壤养分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农田作物的精确施肥管理。以浙江省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利用以非线性模型为核心的数据挖掘技术,包括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人... 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技术与建模方法是当前土壤近地传感器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可应用于土壤养分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农田作物的精确施肥管理。以浙江省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利用以非线性模型为核心的数据挖掘技术,包括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分别建立了不同建模集和验证集的原始光谱与有机质含量的估测模型。结果表明:研究比较的1∶1,3∶1和全部样本建模并全部验证的三种样本模式划分对建模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相较于目前常用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模方法而言,非线性模型RF和SVM也取得了较好的建模精度,三种模式下其RDP值均大于1.4。特别是采用SVM建模方法所得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模式二下其RDP值达到2.16。同时引入ANN方法改进建立的PLSR-ANN方法显著提高了PLSR的模型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有机质 可见近红外光谱 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环境质量评价及其研究展望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伟武 王人潮 朱利中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8-584,共7页
论述了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类型、“3S”技术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明确了今后基于“3S”技术的环境质量评价应用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 ,特别关注了近年来数据挖掘技术、数据融合技术。
关键词 环境质量评价 高光谱遥感 数据挖掘 知识发现 数据融合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技术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RS GIS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波段的SPOT-5卫星影像耕地信息自动提取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邓劲松 王珂 +1 位作者 沈掌泉 许红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5-148,共4页
首先分析了SPOT-5卫星影像中植被和其它主要背景地物的光谱特征,发现利用原有波段难以提取复杂的植被信息,同时植被信息中的耕地(水田和旱地)和园地在所有波段上都有重叠很难区分。因此考虑到植被信息的复杂性和波段信息的不足以及研究... 首先分析了SPOT-5卫星影像中植被和其它主要背景地物的光谱特征,发现利用原有波段难以提取复杂的植被信息,同时植被信息中的耕地(水田和旱地)和园地在所有波段上都有重叠很难区分。因此考虑到植被信息的复杂性和波段信息的不足以及研究区内地势平坦,该文提出了利用植被特征波段:加和比值植被指数(PRV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新的波段融入原始影像中,在增加有效信息量的同时运用简单决策树模型提取耕地信息,并参照最新的航测数据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总体提取效果较好,能够在快速、准确提取植被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旱地和水田,并且去除容易混淆的园地。与常规的监督分类方法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只是在耕地和园地交界处有误判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信息提取 特征波段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IS的农业园区水稻施肥推荐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炼清 史舟 +1 位作者 王珂 王人潮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5-179,共5页
以浙江省绍兴县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为对象,运用ASP技术和JAVA/JavaScript/VBScript编程语言,将水稻推荐施肥模型与ArcIMS4.01WebGIS进行了有效集成,成功实现了基于WebGIS的地图式水稻施肥推荐系统.
关键词 WEBGIS 推荐施肥模型 水稻 地图式 农业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集成BP神经网络进行田间土壤空间变异研究 被引量:34
17
作者 沈掌泉 施洁斌 +1 位作者 王珂 John S.Bailey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39,共5页
以英国北爱尔兰Hayes的一块牧草地为研究区,将所有样点分为独立的训练和检验数据集,并在训练样点集的基础上设计了其他4种样点布局方案,以研究神经网络集成技术应用于田间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性的可能性。与广泛应用的克里格法的试验结果相... 以英国北爱尔兰Hayes的一块牧草地为研究区,将所有样点分为独立的训练和检验数据集,并在训练样点集的基础上设计了其他4种样点布局方案,以研究神经网络集成技术应用于田间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性的可能性。与广泛应用的克里格法的试验结果相比,集成BP神经网络的插值结果精度与之基本相当,尤其是在样点分布较稀疏和样点数较少的情况下,集成BP网络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由于神经网络集成方法对样本数据的分布没有任何要求,因此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力,并在不符合克里格法对样本数据分布要求的情况下是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集成 BP网络 土壤性质 空间变异 克里格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进行土壤空间变异研究 被引量:55
18
作者 沈掌泉 周斌 +1 位作者 孔繁胜 John S.Bailey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1-475,共5页
关键词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土壤性质 空间变异 空间插值技术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精准施肥模式实现路径及其技术和方法研究展望 被引量:30
19
作者 何山 孙媛媛 +1 位作者 沈掌泉 王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14-1524,共11页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展了田间养分精准管理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养分测试和作物营养诊断,积累了大量土壤类型、肥力等基础数据以及农村地籍调查、农业普查、作物需肥规律等田间养分管理相关数据。但田间...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展了田间养分精准管理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包括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养分测试和作物营养诊断,积累了大量土壤类型、肥力等基础数据以及农村地籍调查、农业普查、作物需肥规律等田间养分管理相关数据。但田间养分精准管理目前依旧存在重研究、轻应用,重理论、轻技术,专业分工太细,分割化、碎片化严重,传统与现代融合不够,可实际应用的产品、技术较少,农户体验差等问题。日渐成熟的信息互联、互通、互享技术与平台,功能日益强化的人工智能技术等,为实现田间养分管理走向精细化、信息化与系统化,进而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从我国农田经营分散的实际国情出发,根据精准施肥原理、认识与定位,提出了"基准+精准"模式的田间养分管理方案,以测土配方施肥为基础,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对现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更新制定当年田间养分管理"基准"施肥方案,包括基肥和追肥的施用数量及施用时间,同时利用云GIS可实现农田数据的空间信息化和施肥方案田块化管理的可视化,为移动端施肥方案的推送和实现田块尺度上的信息化精细管理奠定基础。以数字图像无损诊断作为技术支撑,通过机器学习作物数字图像特征参数来建立营养诊断模型,判断得出作物营养胁迫种类及程度,从而对当季田间作物长势及营养状况进行准实时监测与评价,进而实现对田间"基准"施肥方案特别是追肥施用的"精准"修正。最后通过构建"云+手持终端+数字图像"系统架构实现"基准方案推送—无损诊断—精准修订—成效反馈—方案优化"的动态实施和更新,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进行完善,同时实现相关成果更新和持续利用,解决成果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精准施肥 大数据分析 光谱营养诊断 “基准+精准”养分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倒伏水稻识别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占宇 王大成 +1 位作者 李波 黄敬峰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2-345,共4页
运用可见光/近红外光谱仪获取正常的和受稻飞虱、穗颈瘟危害而倒伏的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反射率光谱进行降维处理,提取2个主分量光谱.其中,第一主分量PC1代表了水稻冠层的光谱特性,第二主分量PC2反映了倒伏水... 运用可见光/近红外光谱仪获取正常的和受稻飞虱、穗颈瘟危害而倒伏的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反射率光谱进行降维处理,提取2个主分量光谱.其中,第一主分量PC1代表了水稻冠层的光谱特性,第二主分量PC2反映了倒伏水稻的冠层光谱变化信息.将前2个主分量作为支持向量分类机(SVC)的输入向量,建立分类模型.结果表明,对受稻飞虱危害倒伏的水稻验证数据的识别精度为100%,对受穗颈瘟危害倒伏的水稻验证数据的识别精度为90.9%.研究表明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倒伏水稻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穗颈瘟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反射率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分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