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隔代教养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志军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3,共5页
严格意义上的留守儿童大多处于隔代监护状态。无论为单亲教养还是隔代教养,留守儿童都面临某些方面的发展挑战,其中又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的挑战最为突出。隔代教养下的留守儿童同时面对亲子隔离与隔代亲合的正负面影响,其发展结... 严格意义上的留守儿童大多处于隔代监护状态。无论为单亲教养还是隔代教养,留守儿童都面临某些方面的发展挑战,其中又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方面的挑战最为突出。隔代教养下的留守儿童同时面对亲子隔离与隔代亲合的正负面影响,其发展结果是多维和多样的,除了心理韧性、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对欠缺外,也可能发展出更为独立的人格并减少心理抑郁风险。在传统家庭功能削弱、社会流动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宜充分挖掘和发挥儿童主任制度的功能,以儿童主任为枢纽,链接政府、社会及社区资源,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隔代教养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 留守经历 祖辈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残障统计价值,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第九届残疾人数据科学研讨会暨2024中国统计学会残障统计分会年会、2024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年会会议综述
2
作者 刘晓婷 刘嘉欣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160,共4页
党的二十大为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发挥残障统计价值,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4年11月24日,第九届残疾人数据科学研讨会暨2024中国统计学会残障统计分会年会、2024残疾人事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为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发挥残障统计价值,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4年11月24日,第九届残疾人数据科学研讨会暨2024中国统计学会残障统计分会年会、2024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年会于浙江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残障统计与残疾人社会保障”这一主题,为更好地发挥残障统计价值、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建言献策,取得了丰硕的研讨成果。本届研讨会由中国统计学会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统计学会残障统计分会、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老龄和健康研究中心、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残疾人数据科学研究院、南京邮电大学中非经贸数据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厦门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徐州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协办。来自国家统计局、浙江省统计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圆通速递有限公司等单位的15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学会 研讨会 残疾人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激励公共部门人员:强化奖惩力度还是改进考核效度?
3
作者 张思意 耿曙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8,共10页
如何提升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绩效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议题。以往研究对该项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采取新公共管理学派视角,主张借鉴私人部门加大奖惩力度;二是借鉴组织经济理论视角,针对公私部门的差别,主张侧重改进考核... 如何提升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绩效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议题。以往研究对该项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采取新公共管理学派视角,主张借鉴私人部门加大奖惩力度;二是借鉴组织经济理论视角,针对公私部门的差别,主张侧重改进考核方式。但哪一种解释在现实中更为有效,学界莫衷一是,迄今尚未定论。基于此,通过对1584份中国政府人员的问卷调查,尝试厘清政府公共部门“奖惩力度”“考核效度”与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研究发现在“奖惩力度”与“考核效度”都对人员工作积极性有显著影响的情况下,再进行分组详析与因果中介检测后发现“奖惩力度”和工作积极性间的关系其实深受“考核效度”所节制。换言之,对于工作绩效的考核效度决定了奖惩能否发挥作用,若只有低效考核手段,却一味加大奖惩,将不但无益于绩效,还有可能扭曲工作激励。综上,本研究仔细分辨了两项管理手段与公共部门绩效间的本末关系,为建设高效政府提示了具体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部门绩效 工作积极性 考核效度 奖惩力度 因果中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志愿服务: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价值与路径
4
作者 景燕春 朱健刚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要求社区居民的志愿性参与。虽然居民的志愿服务已经被视为参与式社区治理的重要形式,但在现实中,居民的志愿参与仍然很难有效持续。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通过对广州市D小区社会工作介入志愿服务过程的跟踪研究发现,...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要求社区居民的志愿性参与。虽然居民的志愿服务已经被视为参与式社区治理的重要形式,但在现实中,居民的志愿参与仍然很难有效持续。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通过对广州市D小区社会工作介入志愿服务过程的跟踪研究发现,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知识和技术,可以有效动员居民志愿服务、激发公共意识、提升契约协商与利益合作能力,从而促进多元主体协作,实现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此外,仅具备契约协商和利益合作能力不足以维系有效治理,而培育志愿精神、进行价值赋能、创建公共价值生产机制才能使社区志愿服务得以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志愿服务 社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笔谈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培林 冯仕政 +3 位作者 张翼 王宁 毛丹 成伯清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共2页
主持人按语: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 主持人按语: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党的二十大全面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 创新突破 社会学 体系的构建 内涵特征 主持人 新中国成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低工资的社会学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冯钢 刘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3-150,共8页
低工资现象伴随着我国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经历,但其潜在的危害性一直没能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A·伊曼纽尔关于“不平等交换”理论、沃勒斯坦对马克思“资本原始积累”理论的发展以及马克斯·韦伯关于“不适者生... 低工资现象伴随着我国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经历,但其潜在的危害性一直没能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A·伊曼纽尔关于“不平等交换”理论、沃勒斯坦对马克思“资本原始积累”理论的发展以及马克斯·韦伯关于“不适者生存”理论的分析和解读,试图对低工资现象所谓的“优势”进行剖析,对低工资现象在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民族未来前景中潜在的危害做出分析,以引起国人对此的警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工资现象 社会学 市场经济 社会劳动阶层 比较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逸出结构的文化——文化社会学的新发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冯婷 《学术论坛》 2001年第4期124-127,共4页
在社会学研究中 ,文化一直被当作结构的“配角”,但是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却使文化获得了自主 ,甚至凌驾于结构之上 ,这引起了当代社会学家们对文化研究的高度重视 ,也导致了他们对文化内涵的重新理解 ,从而推动了当代文化社会学的... 在社会学研究中 ,文化一直被当作结构的“配角”,但是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却使文化获得了自主 ,甚至凌驾于结构之上 ,这引起了当代社会学家们对文化研究的高度重视 ,也导致了他们对文化内涵的重新理解 ,从而推动了当代文化社会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 文化 文化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社会学中的路径依赖:两种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钱力成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2-190,共9页
路径依赖理论是近二十年来西方历史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析框架。基于对休厄尔、马奥尼等学者作品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将"路径依赖"理论总结为广义和狭义两个视角,并从理论特点、适用场合、分析方式(解释还是解读)等维度具体比... 路径依赖理论是近二十年来西方历史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析框架。基于对休厄尔、马奥尼等学者作品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将"路径依赖"理论总结为广义和狭义两个视角,并从理论特点、适用场合、分析方式(解释还是解读)等维度具体比较了两个视角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路径依赖理论不仅把时间性带回了历史社会学,也体现了赵鼎新所说的结构叙事和时间叙事的结合。本文同时认为路径依赖两个视角所蕴含的解释和解读分析其实并不互斥;解释和解读的融合、结构和时间叙事的结合都是历史社会学的题中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依赖 事件 时间性 解释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科学的因果推论与实验方法——评Field Experiments and Their Critics:Essays on the Uses and Abuses of Experimenta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s 被引量:3
9
作者 余莎 耿曙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8-188,共11页
一、引言:关于实验方法的大辩论 在过去三十年,实验方法的崛起为社科研究掀起了一场方法论革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社科研究都是基于现实世界的观察性数据来建立与检验因果关系.然而,这一研究途径(Routine)的局限很大:现实中的社会... 一、引言:关于实验方法的大辩论 在过去三十年,实验方法的崛起为社科研究掀起了一场方法论革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社科研究都是基于现实世界的观察性数据来建立与检验因果关系.然而,这一研究途径(Routine)的局限很大:现实中的社会现象,要么多个因素同时变化,要么很难发生变化,使得基于经验观察的因果推论(Causl Inference)不太可靠;更为重要的是,经验观察难以排除不可观测或未知的干扰因素,使得自我选择、遗漏变量、反向因果等问题困扰因果推论(Prcworki,2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关系 实验 推论 社会科学 the on of 社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助悖论:疾病众筹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 被引量:21
10
作者 程诚 任奕飞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4-156,共33页
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疾病众筹平台改变了传统的疾病社会救助体系,疾病救助的发起方从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延展至亿万百姓,为社会底层获得紧急救助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利用我国某大型疾病众筹平台上1930个求助案例,探究了疾病众筹目标达成... 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疾病众筹平台改变了传统的疾病社会救助体系,疾病救助的发起方从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延展至亿万百姓,为社会底层获得紧急救助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利用我国某大型疾病众筹平台上1930个求助案例,探究了疾病众筹目标达成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差异。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病患,其众筹项目越可能被转发与捐赠、所筹善款总额和目标完成度也更高。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线下人际关系网络在上述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中介角色,而以文案质量为代表的文化资本虽有助于众筹成效,但并非连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众筹效果的中介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当求助途径从基于熟人关系的微信圈子扩展至公共网络平台后,筹款效果的地位差异得以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众筹 健康不平等 社会资本 文化资本 移动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对民间调解功能实现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麻鸣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5期88-91,共4页
尽管调解是一种在充分尊重当事人个人意愿前提下进行的纠纷解决方式 ,但纠纷的有效解决需要有权威的介入。在1949年以前和1949至1982年这两个时期 ,由于调解人员的权威均具有制度上和个人素质上的双重保障 ,民间调解功能得到了较好的发... 尽管调解是一种在充分尊重当事人个人意愿前提下进行的纠纷解决方式 ,但纠纷的有效解决需要有权威的介入。在1949年以前和1949至1982年这两个时期 ,由于调解人员的权威均具有制度上和个人素质上的双重保障 ,民间调解功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但在1982年以后这个时期 ,由于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个人素质上都难以确保调解人员拥有足够的权威去从事调解工作 ,乡村社会的民间调解制度未能充分有效地实现其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 社会结构 民间调解 调解人员 人民调解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权视野下的社会保障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小章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2-96,107,共6页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基础是公民权利的理念;社会保障制度所直接对应和满足的是公民的社会权利,但是它实际上支持着包括法律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在内的整个公民权利体系,反过来,基本的法律权利、政治权利,则既确保了公民之享有...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基础是公民权利的理念;社会保障制度所直接对应和满足的是公民的社会权利,但是它实际上支持着包括法律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在内的整个公民权利体系,反过来,基本的法律权利、政治权利,则既确保了公民之享有社会保障具有“应享权利”意义上的正当性,也为公民主动争取更多的应享权利提供了手段意义上的可能性;包括享有社会保障在内的公民权利必须要由公民的义务来对应和平衡,但这主要是在整体意义上的对应和总体水平(而非个体水平)上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公民权利 公民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规民约的文本和背后的治理议题及演变——以浙江省衢州市上洋村十版“村规民约”为例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郎友兴 陈文文 薛晓婧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72,126,共15页
村规民约文本内含着村庄治理的基本内容,前后不同的版本忠实地记载着治理变迁的历史信息。对衢州市上洋村十版村规民约进行文本分析来追寻三十年来乡村治理变化的轨迹。从文本的内容、功能、语言表达等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其修订是以问题... 村规民约文本内含着村庄治理的基本内容,前后不同的版本忠实地记载着治理变迁的历史信息。对衢州市上洋村十版村规民约进行文本分析来追寻三十年来乡村治理变化的轨迹。从文本的内容、功能、语言表达等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其修订是以问题与政策、共治与共享、限制村域内权威为导向,其背后治理议题逐渐地从整合控制论、义务论、整体利益论、村落身份认同论走向权利论、主体论和平权论,从工具论走向工具与权利、价值融合的治理轨道上。这些印迹与村治演变过程恰恰是中国多数村庄所经历着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洋村并非是独一无二的,借其可以窥见乡村社会之普遍表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规民约 文本 乡村治理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共同体·正当性——经典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的三个核心问题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小章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6-110,共5页
形成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经典社会理论是对于现代性问题的知识反应;从经典社会理论的现代性话语中浮现出了三个现代性的核心问题,即共同体问题、自由问题、正当性问题。这三个问题同时也是没有被所谓的后现代性以及全球化所终结的... 形成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经典社会理论是对于现代性问题的知识反应;从经典社会理论的现代性话语中浮现出了三个现代性的核心问题,即共同体问题、自由问题、正当性问题。这三个问题同时也是没有被所谓的后现代性以及全球化所终结的、在今天依然具有核心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社会理论 现代性 自由 共同体 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权利、市场的两重性和社会保障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小章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1-136,共6页
公民权利的观念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当性基础,而社会保障则是促进和实现公民权利的一个基本手段;市场作为生产组织机制和作为分配机制的两重性使它与社会保障之间处于一种多面的复杂关系之中;如何确保社会保障在发挥保护公民权利功... 公民权利的观念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当性基础,而社会保障则是促进和实现公民权利的一个基本手段;市场作为生产组织机制和作为分配机制的两重性使它与社会保障之间处于一种多面的复杂关系之中;如何确保社会保障在发挥保护公民权利功能的同时又维持与市场之间相互依存扶持的良性关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权利 市场的两重性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本土经验研究中自主抽象普适性理论 1949—1956年社会组织体系研究提纲 被引量:3
16
作者 毛丹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66,共11页
一、引言:本土化与普适度持续了好几代人的社会学本土化倡议、自主进行理论创新和推动中国特色理论话语体系建设的倡议表达了一种期望,即在中国社会的经验研究中产生中国社会学理论,解释和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我一向赞成这个倡议,并且... 一、引言:本土化与普适度持续了好几代人的社会学本土化倡议、自主进行理论创新和推动中国特色理论话语体系建设的倡议表达了一种期望,即在中国社会的经验研究中产生中国社会学理论,解释和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我一向赞成这个倡议,并且认为本土化研究及其理论的普适性并非是对立的,因为社会学是社会科学经典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体系建设 社会学本土化 普适性理论 本土化研究 本土经验 社会组织体系 社会学理论 研究提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科学的“脱价值化”及“价值中立”问题 被引量:4
17
作者 赖金良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共6页
社会科学的"脱价值化"及"价值中立"问题,是一个与社会科学观及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迄今仍然众说纷呈且歧义丛生的话题。以自然科学为典范塑造社会科学,否定价值的客观实在性或事实特... 社会科学的"脱价值化"及"价值中立"问题,是一个与社会科学观及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迄今仍然众说纷呈且歧义丛生的话题。以自然科学为典范塑造社会科学,否定价值的客观实在性或事实特性,是支撑"脱价值化"主张的基本前提;这个前提并不具有可普遍化的公理意义,在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传统之外,虽说拒绝"脱价值化"的具体思路往往不同,但许多思想家都肯定了价值的客观实在性和价值知识的可能性。实证论意义上的"价值中立"与韦伯意义上的"价值中立"并非同一个概念,前者派生于社会科学的"脱价值化",后者立足于社会科学的"价值关联",韦伯并未主张把价值问题从社会科学领域中排除出去,他所说的"价值中立"可解读为"评价中立",意在强调社会科学家应"不作评价"地进行研究,以便遵从科学本身的要求即在事实和理性的引导之下得出客观的结论。问题不在于社会科学是否应该"价值中立",而在于"价值中立"在何种意义上是合理的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 脱价值化 价值中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领域”与市场经济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钢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一) 前些年,一场因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性变化》一书引起的争论在中国学术界颇有些影响,哈贝马斯把"公共领域"定义为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但这个定义无疑是以预设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为前提的,这显然不太适合用来... (一) 前些年,一场因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性变化》一书引起的争论在中国学术界颇有些影响,哈贝马斯把"公共领域"定义为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但这个定义无疑是以预设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为前提的,这显然不太适合用来讨论中国的问题。作为一种折中,黄宗智提出了一个"第三领域"的概念,从而消除了"公共领域"这个概念给中国带来的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沟口雄三 私人领域 二元对立 资产者 阿伦特 黄宗智 公众舆论 现代经济生活 经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与社会心态:历史经验的考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连连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3,共5页
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是迄今为止最伟大而深刻的历史进程。这场波澜壮阔、席卷全球的发展与变革浪潮,引发了从欧洲到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区和国家史无前例的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人,如今正在经... 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是迄今为止最伟大而深刻的历史进程。这场波澜壮阔、席卷全球的发展与变革浪潮,引发了从欧洲到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区和国家史无前例的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人,如今正在经历这场伟大变革,正在体验社会急速变迁所带来的惊喜、焦虑、失落乃至沮丧等等复杂的社会心态。当今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及其嬗变作为数千年一遇的社会变迁的产物,在引发诸多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的同时,也日益吸引着学者们的关注目光。“社会心态既是社会变迁的表达和展示,也是社会建构中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与条件,是社会群体成员共享的心理现实性和社会现实性”,藉此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给予正当性的评价。因此,对社会变迁中社会心态的关注和把握,不仅关乎我国社会变迁与社会稳定问题的解决与否,而且关乎十几亿中国人拥有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可能与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态 社会变迁 历史经验 改革开放三十年 心理现实性 社会稳定问题 社会现象 中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力激活:服务学习优化青年志愿服务的机制研究
20
作者 朱健刚 高锦涛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3,111,共11页
服务学习作为一种将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日益成为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梳理青年志愿服务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服务学习相关理念及其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的基础上,以“赋能”和“激励”为核心构建了服... 服务学习作为一种将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日益成为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梳理青年志愿服务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服务学习相关理念及其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的基础上,以“赋能”和“激励”为核心构建了服务学习促进青年志愿服务的“协力激活”模型,探讨了服务学习对青年志愿服务持续参与的“赋能”和“激励”影响机制及具体路径。本文通过引入“协力激活机制”这一概念,阐释了赋能与激励如何实现联动从而推动青年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通过协力激活机制,服务学习不仅能提升青年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更能在情感和认同上形成长效激励,为青年志愿服务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学习 青年志愿服务 赋能 激励 协力激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