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型大学如何实现筹资价值——基于教育基金会的筹资模式探析
1
作者 沈黎勇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1,共8页
探索科学合理的高校教育基金会筹资模式,被赋予了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实现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肩负高等教育资源保障体系多元化使命的新定位。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在目标导向性、协同性、适用性等三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文献研究识别... 探索科学合理的高校教育基金会筹资模式,被赋予了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实现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肩负高等教育资源保障体系多元化使命的新定位。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在目标导向性、协同性、适用性等三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文献研究识别了初始构成要素,借由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修订了构成要素,形成了研究型大学教育基金会筹资概念模型。基于此,不仅就目标子系统、过程子系统、支撑子系统的各个具体要素进行深入剖析并予以优化,同时进一步深入挖掘了筹资模式运行的内在逻辑。为探究筹资理想构建模式与实际运行情况间的距离,从筹资环境、组织治理、现实利益等方面揭示了制约筹资模式运行的因素,并据此从战略规划、运行管理、资源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要加快迭代筹资战略理念、着力提升筹资专业化水平、全方位构建筹资支撑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期助力研究型大学教育基金会发挥其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教育基金会 筹资模式 构成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