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3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秀导学共同体:核心要素及实现路径——基于浙江大学“五好导学团队”的扎根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林成华 陆维康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79,112,共8页
构建优秀的导学共同体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浙江大学“五好导学团队”是较有代表性的优秀导学共同体,基于团队导师和研究生的访谈提炼出情感价值、学术科研、实践生产、团队主体和保障激励这五个核心要素。其中,团队主体是... 构建优秀的导学共同体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浙江大学“五好导学团队”是较有代表性的优秀导学共同体,基于团队导师和研究生的访谈提炼出情感价值、学术科研、实践生产、团队主体和保障激励这五个核心要素。其中,团队主体是实现优秀导学共同体的主体要素,情感价值和保障激励是环境要素,学术科研和实践生产是行为要素。团队主体通过学术科研和实践生产两种行为实现优秀导学共同体建设,而情感价值和保障激励调节了两者关系。推进优秀导学共同体建设,应强化导师培训与考核制度,完善学生的多样性选拔机制;重视导学共同体文化建设,着力提升资源激励与保障;强调富有特色的育人模式,贯通产学研融合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导学共同体 核心要素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硕士创造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以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姚威 储昭卫 +1 位作者 胡顺顺 韩旭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48,共7页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工程人才的主要途径。为了克服当下工程硕士评价体系的不足,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工程创造力评价方法,从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六个维度建立了工程硕士创造力评价体系。同时...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工程人才的主要途径。为了克服当下工程硕士评价体系的不足,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工程创造力评价方法,从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六个维度建立了工程硕士创造力评价体系。同时,依托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课程,对167位工程硕士样本进行了应用验证。最后,根据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对我国工程硕士培养提出如下建议:遵循工程活动规律,建立以工程创造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根据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形成“融合创新”的评价导向;依托工程创造机理研究,加强评价体系的动态监测和诊断功能;重视成果培育,以强化创造意识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硕士 工程创造力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管理研究中的元分析方法:进展、范式与方向
3
作者 苗青 朱星魁 《公共行政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95,M0007,共22页
作为一种有效弥合研究结论分歧的方法论,元分析正在对公共管理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论文首先回顾了元分析方法的发展简史和独特优势;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公共管理重要期刊上的54篇元分析文章,再现了过去20余年的... 作为一种有效弥合研究结论分歧的方法论,元分析正在对公共管理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论文首先回顾了元分析方法的发展简史和独特优势;其次,通过梳理国内外公共管理重要期刊上的54篇元分析文章,再现了过去20余年的发表趋势和热点主题;再次,归纳总结了元分析的10项核心操作步骤;最后,推介了三水平元分析等较为前沿的三种元分析方法,就推动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创新作出了方向性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分析 研究范式 公共管理学 方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对电子书的认知、使用和态度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素芳 白雪 崔灿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72,共12页
以浙江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考察大学生对电子书的知晓度、使用行为、态度和接受程度。结果显示,大学生在休闲类和学术类电子书认知和使用行为上存在差异。大学生对一般电子书的认知度和使用率较高,对... 以浙江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考察大学生对电子书的知晓度、使用行为、态度和接受程度。结果显示,大学生在休闲类和学术类电子书认知和使用行为上存在差异。大学生对一般电子书的认知度和使用率较高,对图书馆电子书库(主要为学术类电子书)的认知度和使用率非常低。总体倾向于使用搜索引擎获得电子书,高年级本科生和博士生则主要通过图书馆目录和网站获得电子书。使用目的总体上倾向于休闲娱乐,低年级本科生较多阅读小说,博士生更多使用研究专著。多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和电脑,直接进行屏幕阅读,但对研究类电子书倾向于打印部分阅读。手持电子书阅读器使用较少,且受到大学生经济状况影响。大学生对纸本书仍存在强烈偏好。高校图书馆需要在宣传推广、激发大学生需求、与教师教学结合等方面改进电子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书 高校图书馆 用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质量评估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 被引量:52
5
作者 王素芳 白晋铭 黄晨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38,共13页
回顾相关研究,修正并提出了包括"实体空间""信息控制"和"服务效果"三个层面21个指标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浙江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 回顾相关研究,修正并提出了包括"实体空间""信息控制"和"服务效果"三个层面21个指标的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浙江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用户使用模式和满意度等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信息共享空间用户群体主要为低年级本科生,用户到信息共享空间主要从事自修、利用设施设备和小组研讨活动。信息共享空间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和欢迎,但是满意度有待提升。用户对实体空间层面的重要性期望和满意度评价最高,其次为信息控制层面,服务效果层面评价最差,资源和服务提供不足似乎成为制约信息共享空间发展的瓶颈。建议图书馆减少噪音,将讨论区和学习区有效隔离,加强共享空间促进合作研究和创新等理念的宣传推广。更重要的是,提高数字资源和服务提供的丰富度和专业化。图书馆需要探索学生社团参与运营的机制、形成日常评估文化,以及在制度方面寻求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信息共享空间 服务质量LibQU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创造的协同创新本质研究——以浙江大学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项杨雪 梅亮 陈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1-26,共6页
"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高等院校创新能力,将协同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凸显了协同创新在实践领域的重要意义。理论研究在探讨协同创新基本内涵的同时,认为协同创新是创新研究的新范式。尽管学术界对协同创新作了... "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高等院校创新能力,将协同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凸显了协同创新在实践领域的重要意义。理论研究在探讨协同创新基本内涵的同时,认为协同创新是创新研究的新范式。尽管学术界对协同创新作了大量讨论,但未回答协同创新的根本目的与研究意义。通过回溯协同创新的内涵,认为研究与实践协同创新的根本意义在于价值创造。由此,以价值创造为视角,构建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浙江大学煤炭资源化利用发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案例,从效率、互补性、锁定效应和新颖性4个维度分析了浙江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的价值创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2011计划 价值创造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知识协同与研究能力提升机制——基于斯坦福大学与浙江大学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能丽 陈劲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123,共5页
从高校知识创新的基本属性以及科学研究的基础职能出发,结合已有理论,构建了高校知识协同与研究能力的整合模型框架,并通过对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与浙江大学的实践案例对比,分析了高校知识协同核心要素——知识资源属性、组织学习、界... 从高校知识创新的基本属性以及科学研究的基础职能出发,结合已有理论,构建了高校知识协同与研究能力的整合模型框架,并通过对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与浙江大学的实践案例对比,分析了高校知识协同核心要素——知识资源属性、组织学习、界面管理、信息化与高校科研能力核心要素——基础研究能力、应用研究能力的互动及提升机制,进而提出了知识协同与科研能力提升的对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知识协同 研究能力 斯坦福大学 浙江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拓新 雄安使命--第三届浙江大学雄安发展论坛综述
8
作者 石敏俊 林思佳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1年第5期20-25,共6页
雄安新区已步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非首都功能同步进行的阶段,应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抓手,加速形成城市创新发展的核心功能。一方面,加快建成与京津相应的域内“第三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承上启下的辐射带动和纽带节点作用... 雄安新区已步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非首都功能同步进行的阶段,应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抓手,加速形成城市创新发展的核心功能。一方面,加快建成与京津相应的域内“第三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承上启下的辐射带动和纽带节点作用,支撑三省市的协调发展、协同创新和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加快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努力建设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典范城市,探索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 京津冀协同发展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全球标杆城市 绿色低碳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社嵌入促进农户“肥药双减”行为了吗——以浙江省非木质林产品经营为例
9
作者 朱臻 姚瑜晨 +3 位作者 沈汉 张寒 钱文荣 朱哲毅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5-230,共16页
【目的】探究合作社嵌入对农户“肥药双减”行为的影响,剖析合作社内部不同功能对农户化肥农药减量化的影响机制及其差异,精准化提出减少农户化肥农药施用量的有效办法,以推动营林绿色生产行为、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保障林产品质量安全... 【目的】探究合作社嵌入对农户“肥药双减”行为的影响,剖析合作社内部不同功能对农户化肥农药减量化的影响机制及其差异,精准化提出减少农户化肥农药施用量的有效办法,以推动营林绿色生产行为、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保障林产品质量安全。【方法】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基于产业组织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利用2023年浙江省7县(区)688户非木质林产品经营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分析合作社嵌入对农户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过程中化肥农药施用的影响,剖析合作社的技术支持、组织约束和溢价激励3种功能对农户社员非木质林产品化肥农药减量行为的影响机制,揭示3条路径对合作社社员化肥农药施用的差异性,提出促进农户化肥农药减量化的政策建议。【结果】1)加入林业合作社能够显著减少非木质林产品经营户化肥和农药施用量,且对不同林地规模、林业收入依赖度和采纳生态化经营技术的农户减量效果存在差异,尤其对小规模农户和林业收入依赖度低的农户,参与合作社可有效减少该部分农户对化肥的施用量;2)依托合作社技术支持、组织约束和溢价激励等功能可有效促进农户“肥药双减”行为;3)合作社内部3种不同功能对核心社员化肥农药的减量效果较普通社员更明显,其中合作社组织约束和溢价激励2种功能对核心社员“肥药双减”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好。【结论】首先,应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广绿色生产行为;其次,应不断完善合作社内部多元服务功能,激励农户开展“肥药双减”行为;最后,在“肥药双减”行为推广中,应充分发挥规模户等核心社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并引导更多农户尤其是小农户加入合作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 技术支持 组织约束 溢价激励 肥药双减 非木质林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创新举措: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以美国密歇根大学拉克哈姆研究生院为例
10
作者 张炜 徐沛鋆 林永春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10,共11页
美国密歇根大学拉克哈姆研究生院,在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上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创新实践探索,现已成为美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典范。组织模式上,灵活部署研讨会项目、跨学科课程证书项目、双学位项目和跨学科学位项... 美国密歇根大学拉克哈姆研究生院,在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上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创新实践探索,现已成为美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典范。组织模式上,灵活部署研讨会项目、跨学科课程证书项目、双学位项目和跨学科学位项目。运行机制上,创造性形成了人才识别机制、个性化与建制化并存的设计机制、多向学分认证和转换机制以及跨学院教师联合聘任机制。在我国加速培养高素质跨学科人才的背景下,其经验可为我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些许借鉴,以加速跨学科人才培养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校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密歇根大学 组织模式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理论坐标、实践表征与未来进路
11
作者 胡税根 刘娟 结宇龙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共12页
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作为一种多元协同合作机制,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通过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划、跨虚实空间等协同方式提供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创新模式。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作为一种多元协同合作机制,是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通过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划、跨虚实空间等协同方式提供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的治理创新模式。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呈现共同生产、文旅深度融合、区域竞合、数字赋能等实践表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的发展,以顶层设计与区域试点双轨护航共同体建设,以多元激励机制培植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社群,以数智技术构筑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骨架,以敏捷绩效管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质效,以共同精神价值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 公共服务治理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人一策”:一种中国式公共政策调适机制
12
作者 陈丽君 王慧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共9页
“一人一策”是中国政府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发展出的具有普遍实践和理论意义的政策理念。“一人一策”的有效性在于,政府面对多变的政策环境和政策客体,坚持人本导向,将一种灵活性强、灵敏度高的“需求—决策—资源”动态对接机制嵌入政... “一人一策”是中国政府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发展出的具有普遍实践和理论意义的政策理念。“一人一策”的有效性在于,政府面对多变的政策环境和政策客体,坚持人本导向,将一种灵活性强、灵敏度高的“需求—决策—资源”动态对接机制嵌入政策方案,于常态化运行中实现了对三种张力的调节:一是政策议程的滞后性与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的紧迫性之间的时间张力;二是行动者作为集体的一般性公共需求与个体化公共需求之间的利益张力;三是公共资源配置中公平与效率之间的价值张力。文章梳理了中国公共政策实践中“一人一策”的演进历程,分析了“一人一策”如何对公共政策进行有效调适,提出了政策调适分析框架,探讨了未来发展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人一策” 公共政策 政策调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科层与纵向非均衡赋能问题及其应对——基于浙江农村监督实践的反思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媛元 余逊达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5,156,共14页
浙江农村的数字化监督实践,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前我国数字化转型中技术运用与科层体制之间存在的互构关系。在“技术—组织”互构视角下,数字化监督平台通过技术嵌入和组织调适型构了农村监督的数字科层形态,也引发了纵向非均衡赋能问题:... 浙江农村的数字化监督实践,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前我国数字化转型中技术运用与科层体制之间存在的互构关系。在“技术—组织”互构视角下,数字化监督平台通过技术嵌入和组织调适型构了农村监督的数字科层形态,也引发了纵向非均衡赋能问题:对高位层级而言,实现了提高监督效能、加强信息对称、延伸监督链条等作用;对末梢层级而言,则出现了穿透性压力传导、单向度信息透明、村监委主体性弱化等问题。引发纵向非均衡赋能的关键在于科层体制对技术运用的反塑作用,具体表现在纵向扩权的技术执行、技术本体论的认识误区以及监督主体的避责策略等方面。对此,基层监督的数字化探索应坚持把握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价值导向,将技术赋能体现在赋权末梢监督组织、保障民主性监督以及优化监督体制机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监督 数字科层 村务监督 纵向非均衡 数字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创新视域下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科交叉中心的建设特征、困境与优化路径
14
作者 林成华 张维佳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8,61,共10页
以32所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交叉中心为研究对象,从组织结构、制度文化、学科团队和资源工具四个维度分析其建设特征与面临的困境。研究表明,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交叉中心展现了组织结构跨域联动、制度文化跨界整合、学科... 以32所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交叉中心为研究对象,从组织结构、制度文化、学科团队和资源工具四个维度分析其建设特征与面临的困境。研究表明,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交叉中心展现了组织结构跨域联动、制度文化跨界整合、学科团队分工协作以及资源工具功能互补的开放性建设特征,但仍面临组织结构的物理空间联结性有待提高,制度文化灵活性有待提升,学科团队人员构成协调性有待增强,资源工具类型单一且支持效力有限等问题。为此,学科交叉中心应搭建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结合的双层开放组织结构,塑造科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开放制度文化环境,打造教学团队与研究团队互动沟通的开放学科团队网络,开发高效识别需求和精准投放要素的开放资源工具包,以促进学科交叉中心更好地融入开放创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科交叉中心 开放创新 内容分析 跨界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激励公共部门人员:强化奖惩力度还是改进考核效度?
15
作者 张思意 耿曙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8,共10页
如何提升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绩效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议题。以往研究对该项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采取新公共管理学派视角,主张借鉴私人部门加大奖惩力度;二是借鉴组织经济理论视角,针对公私部门的差别,主张侧重改进考核... 如何提升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绩效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议题。以往研究对该项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采取新公共管理学派视角,主张借鉴私人部门加大奖惩力度;二是借鉴组织经济理论视角,针对公私部门的差别,主张侧重改进考核方式。但哪一种解释在现实中更为有效,学界莫衷一是,迄今尚未定论。基于此,通过对1584份中国政府人员的问卷调查,尝试厘清政府公共部门“奖惩力度”“考核效度”与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研究发现在“奖惩力度”与“考核效度”都对人员工作积极性有显著影响的情况下,再进行分组详析与因果中介检测后发现“奖惩力度”和工作积极性间的关系其实深受“考核效度”所节制。换言之,对于工作绩效的考核效度决定了奖惩能否发挥作用,若只有低效考核手段,却一味加大奖惩,将不但无益于绩效,还有可能扭曲工作激励。综上,本研究仔细分辨了两项管理手段与公共部门绩效间的本末关系,为建设高效政府提示了具体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部门绩效 工作积极性 考核效度 奖惩力度 因果中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如何实现筹资价值——基于教育基金会的筹资模式探析
16
作者 沈黎勇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1,共8页
探索科学合理的高校教育基金会筹资模式,被赋予了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实现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肩负高等教育资源保障体系多元化使命的新定位。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在目标导向性、协同性、适用性等三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文献研究识别... 探索科学合理的高校教育基金会筹资模式,被赋予了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实现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肩负高等教育资源保障体系多元化使命的新定位。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在目标导向性、协同性、适用性等三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文献研究识别了初始构成要素,借由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修订了构成要素,形成了研究型大学教育基金会筹资概念模型。基于此,不仅就目标子系统、过程子系统、支撑子系统的各个具体要素进行深入剖析并予以优化,同时进一步深入挖掘了筹资模式运行的内在逻辑。为探究筹资理想构建模式与实际运行情况间的距离,从筹资环境、组织治理、现实利益等方面揭示了制约筹资模式运行的因素,并据此从战略规划、运行管理、资源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要加快迭代筹资战略理念、着力提升筹资专业化水平、全方位构建筹资支撑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期助力研究型大学教育基金会发挥其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教育基金会 筹资模式 构成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测度及空间格局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39
17
作者 范柏乃 傅衍 卞晓龙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147,174,共8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民生,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基本需求理论和产出视角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选取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05-2012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泰尔指数法测算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并利用TOPSI...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保障民生,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基本需求理论和产出视角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选取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05-2012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泰尔指数法测算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并利用TOPSIS法对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浙江省整体均等化水平稳中有升,浙东北、浙西南两大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尚不均衡,区域间差异比重呈扩大趋势,区域内部差异演变呈现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泰尔指数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镇扩权:浙江省近年来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 被引量:46
18
作者 陈剩勇 张丙宣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5-221,共7页
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现行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成为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制度瓶颈。改革乡镇政府体制,加快小城镇发展,已经成为学界和政界的共识。在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市场化改革... 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现行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成为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制度瓶颈。改革乡镇政府体制,加快小城镇发展,已经成为学界和政界的共识。在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市场化改革"先行一步"的浙江省,近年来因地制宜地实施了以增强重点镇(中心镇)权能为中心的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于近期全面推开了以"强镇扩权(中心镇培育工程)"为内容的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这一改革给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必将推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镇扩权 小城镇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浙江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新的起点上推动规划学科发展--城乡规划与公共管理学科融合专家研讨 被引量:18
19
作者 黄艳 薛澜 +14 位作者 石楠 叶裕民 张庭伟 邹德慈 周婕 姜晓萍 崔功豪 郁建兴 何志方 陆军 武廷海 施卫良 唐子来 吕斌 杨开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21,31,共14页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重新召开并作出加强城市工作的总体部署,明确提出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要求。2016年6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重新召开并作出加强城市工作的总体部署,明确提出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要求。2016年6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城乡规划和公共管理学科融合发展研讨会”,会议对城乡规划工作内涵变化、城乡规划公共政策属性、城乡规划中的管理学规律、城乡规划与公共管理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和学位设置办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对今后的学科发展与规划工作具有战略意义。现将经发言人整理的此次研讨会专家发言集结刊登,以飨读者,希望推动城乡规划在新的起点上不断革新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融合 公共管理 城乡规划 规划学 专家 城市发展 城市规划师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参与与地方公共政策的制定——以浙江省温岭市民主恳谈会为例 被引量:37
20
作者 陈剩勇 吴兴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39,共10页
探寻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关键所在。约翰.克莱顿.托马斯提出的"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为我们研究我国地方公共决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本文选取温岭... 探寻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关键所在。约翰.克莱顿.托马斯提出的"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为我们研究我国地方公共决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本文选取温岭市民主恳谈会的两个个案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托马斯模型,探讨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有效参与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参与 地方公共政策 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 民主恳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