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学年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晨阳 李梦涵 +4 位作者 谷志广 赵祥凯 王彭彭 刘足云 王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451,共7页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准确度量个体衰老程度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关键。生物学年龄是指通过整合多维度生物标志物数据所构建的超越传统实足年龄的衰老评估体系。本文系统综述了生物学年龄评估体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评估生物...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准确度量个体衰老程度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关键。生物学年龄是指通过整合多维度生物标志物数据所构建的超越传统实足年龄的衰老评估体系。本文系统综述了生物学年龄评估体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评估生物学年龄的主要算法包括Klemera-Doubal方法、表型年龄、代谢年龄评分、深度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等。Klemera-Doubal方法具有广泛适用性,其死亡率预测效能优于传统方法,但该方法依赖于参考人群生物标志物分布,跨群体泛化性弱;表型年龄的临床可及性强且具有跨亚群的稳健性(如无疾病人群),但缺乏纵向数据验证;代谢年龄评分能够反映代谢通路动态变化,但跨种族适用性受限。通过不同方法整合多维度生物标志物数据可更精准量化衰老进程并预测疾病风险。生物学年龄的精准评估有望推动个性化健康干预、疾病风险分层管理及社会政策优化,助力实现“健康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生物学年龄 健康老龄化 算法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临床常规标志物的中国人群生物学年龄模型的构建
2
作者 李梦涵 高晨阳 +5 位作者 秦琅 赵祥凯 谷志广 王彭彭 王威 刘足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使用多种临床常规标志物构建生物学年龄(BA)模型。方法:从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库中选取8133人(男3788人,女4345人),年龄20~79岁。对12种临床血液生化指标与体格检查指标进行数学组合,对每种组合采用Klemera-Doubal... 目的:使用多种临床常规标志物构建生物学年龄(BA)模型。方法:从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库中选取8133人(男3788人,女4345人),年龄20~79岁。对12种临床血液生化指标与体格检查指标进行数学组合,对每种组合采用Klemera-Doubal方法构建生物学年龄(KDM-BA)。以12种标志物组合为最优模型,估算的BA为KDM-BA_(12)。以与KDM-BA_(12)差异小于3岁的KDM-BA为优质组合。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优质组合的KDM-BA与KDM-BA_(12)的相关性。将KDM-BA_(12)与实足年龄的差值定义为KDM-BA_(12)加速,采用广义线性回归分析吸烟、饮酒与KDM-BA_(12)加速的关联性。结果:12种标志物共有4083种组合,优质组合668种,其中与KDM-BA_(12)相关系数大于0.990的组合达到232种。广义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吸烟和饮酒与KDM-BA_(12)加速有关联,β(95%CI)分别为0.77(0.67~0.86)和0.59(0.49~0.68)。结论:成功构建了基于多种临床常规标志物的KDM-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年龄 Klemera-Doubal方法 动态组合筛选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萧山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及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现况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余开心 朱飞宇 +3 位作者 谢亚羽 周丹 朱益民 喻森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10期41-48,共8页
目的对杭州萧山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及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进行现况描述,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6月至8月来自杭州萧山区进化镇953例老年居民,对其骨质疏松情况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平均年龄(71.32... 目的对杭州萧山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及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进行现况描述,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6月至8月来自杭州萧山区进化镇953例老年居民,对其骨质疏松情况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平均年龄(71.32±5.39)岁,其中男性383例,女性570例。采用双能X射线技术测量研究对象全身、四肢等各部位的骨密度,应用竞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了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其中血清25-羟维生素D<50nmol/L为维生素D缺乏,血清25-羟维生素D≥50nmol/L且<75nmol/L为维生素D不足,血清25-羟维生素D≥75nmol/L为维生素D充足。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了维生素D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关联。结果在953例研究对象中,发现骨质疏松患者193例,占20.3%,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9%,女性则高达31.2%。维生素D充足340例,仅占35.7%,维生素D不足498例,维生素D缺乏115例。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人群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24.1%和30.4%,高于维生素D充足的11.2%。通过Logistic回归矫正协变量后结果显示,女性每增加1个标准差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患骨质疏松风险降低为原来的0.821倍(OR=0.821,95%CI:0.679~0.994,P=0.043)。各部位骨密度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与手臂、左腿、右肋骨的骨密度呈正向关联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杭州萧山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维生素D不足/缺乏比例较高,血清25-羟维生素D不足与骨密度下降存在密切联系,特别是在女性老年群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25-羟维生素D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