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氟脲嘧啶对大肠癌细胞内胆酸活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俊涛 余湢 +3 位作者 洪文兵 许沈华 钱丽娟 牟瀚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0-142,共3页
将抗癌药物5-氟脲嘧啶(5-FU)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大肠腺癌细胞(HR-8348),以癌细胞内胆酸代谢为动态监测点.采用新发展的胆酸微电极,观察抗癌药物的药理效应。实验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5-FU(500 mg·L^(-1).... 将抗癌药物5-氟脲嘧啶(5-FU)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大肠腺癌细胞(HR-8348),以癌细胞内胆酸代谢为动态监测点.采用新发展的胆酸微电极,观察抗癌药物的药理效应。实验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5-FU(500 mg·L^(-1).250mg·L^(-1))时,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癌细胞内胆酸活度明显降低,高浓度5-FU组,癌细胞胆酸活度(25.2×10^(-5)mol·L^(-1))在24h后开始下降,3 d后为(2.6~5.3)×10^(-5)mol·L^(-1).并一直处于此水平。低浓度5-FU组,癌细胞胆酸活度在3d后有明显下降,一直处于(14.4~17.2)×10^(-5)mol·L^(-1)水平。肠癌细胞胆酸活度被抑制程度与药物浓度成正比。本文也简要描述了进行活细胞生理实验的胆酸离子选择性微电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胆酸 5-氟脲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