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行时间法三维成像摄像机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潘华东 王其聪 +2 位作者 谢斌 许世芳 刘济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9-1056,共8页
飞行时间法三维成像摄像机测量结果存在中心点偏移、距离歧义性和混合像素等问题,且易受曝光时间和主动光源影响.为提高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如下处理:对摄像机进行校正,减小了球面距离到三维坐标转换过程中引入... 飞行时间法三维成像摄像机测量结果存在中心点偏移、距离歧义性和混合像素等问题,且易受曝光时间和主动光源影响.为提高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如下处理:对摄像机进行校正,减小了球面距离到三维坐标转换过程中引入的误差;采用2个不同光源调制频率交替进行测量,根据2次测量结果差值消除距离歧义性;过度曝光时测量幅值随曝光时间增大而减小,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兴趣区域的快速自动曝光控制方法;边界混合像素以单点或单线形式出现,根据某像素邻域内各像素位置分布情况判定该像素是否为混合像素;由测量幅值判定噪声大小,根据对主动光源成像时测量幅值很大、偏移值很小的特点辨别主动光源.实验结果表明:以上方法能有效提高数据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法 三维成像摄像机 距离歧义性 自动曝光 混合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机制动系统故障的信息融合诊断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正友 刘济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0-654,共5页
对提升机制动系统的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针对制动系统卡缸故障进行了实验研究,详细地介绍了试验的思路,即一个完整的诊断过程包含三大步:从闸瓦间隙-时间特性曲线中运用小波包的3层分解和重构,提取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向量分别训练神经网... 对提升机制动系统的失效机理进行了分析.针对制动系统卡缸故障进行了实验研究,详细地介绍了试验的思路,即一个完整的诊断过程包含三大步:从闸瓦间隙-时间特性曲线中运用小波包的3层分解和重构,提取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向量分别训练神经网络,将训练稳定后得到的权值矩阵加以保存;分别针对正常和卡缸情况的测试样本,利用各网络的识别结果,作为彼此独立的证据,运用证据理论进行合成,根据合成结果,给出最后判决,并给出相应的试验装置.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融合诊断的方法对多源证据的利用更为有效,诊断结果也更为精确.虽然试验针对两路同质传感器进行,但方法本身可推广到多个异质传感器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机制动系统 故障诊断 小波包 神经网络 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反转处理用于目标探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洁 潘翔 李建龙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44-2047,共4页
为提高工作在浅海的声纳性能,提出了基于时间反转处理的微弱目标信号探测的新方法.利用稳定声场的时反不变性和空间互易性,时间反转处理将接收的信号时反发射回去,使之在目标处聚焦,实现混响抑制、信混比提高,同时根据聚焦点的位置信息... 为提高工作在浅海的声纳性能,提出了基于时间反转处理的微弱目标信号探测的新方法.利用稳定声场的时反不变性和空间互易性,时间反转处理将接收的信号时反发射回去,使之在目标处聚焦,实现混响抑制、信混比提高,同时根据聚焦点的位置信息获取目标的距离和深度参数.时反处理将"海洋自身"而不是"海洋模型"引入信号处理,具有较好的宽容性,是常规匹配滤波和匹配场处理的进一步发展.在被动时反源定位计算机仿真的基础上,利用实验室波导,构建了一个物理时反实验系统,进行了主动时反探测实验.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时反处理可以对目标进行有效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反转处理 目标探测 波导实验 声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VB-S接收系统中内码信息的快速估计 被引量:5
4
作者 易志强 黄智杰 王匡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9-553,共5页
为缩短数字视频广播卫星标准(DVB-S)接收系统中内码信息的估计时间,提出了两套解决方案.方案一:根据维持比译码过程中,从当前时刻回溯到译码深度以前时刻的各条幸存路径基本重合的原理进行判定;方案二:利用"二次编码"的特性,... 为缩短数字视频广播卫星标准(DVB-S)接收系统中内码信息的估计时间,提出了两套解决方案.方案一:根据维持比译码过程中,从当前时刻回溯到译码深度以前时刻的各条幸存路径基本重合的原理进行判定;方案二:利用"二次编码"的特性,对译码数据进行再编码,并采用置信度结合有限状态机构成的判定机制,加快了估计过程.经过仿真发现,方案一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估计时间,但可靠性受到信道条件和译码深度的限制;而方案二不仅缩短了估计时间,而且避免了方案一所受到的限制,保证了估计过程的可靠性,因此方案二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VB-S 内码 删节 二次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EST ATTACK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与对策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杰 刘济林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28-534,547,共8页
针对 TEMPEST ATTACK对计算机信息安全构成的威胁 ,建立了基本的电磁辐射模型 .详细讨论了TEMPEST ATTACK对计算机显示单元、外部设备和主机的信息窃取以及利用 TEMPEST ATTACK计算机病毒窃取信息 .最后介绍了防止 TEMPEST
关键词 电磁辐射 TEMPEST ATTACK 信息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沉底小目标时的反探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潘翔 周洁 +1 位作者 李建龙 宫先仪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87-1191,共5页
在浅水波导环境下,时反处理利用声场的时反聚焦特性,基于收发合置阵,将接收信号在时间上反转后,再向介质中发射回去,时反信号能量会在目标处聚焦,同时使混响降低.在接收增强的目标回波信号之后,通过多路径补偿波束形成,继续提高信混比.... 在浅水波导环境下,时反处理利用声场的时反聚焦特性,基于收发合置阵,将接收信号在时间上反转后,再向介质中发射回去,时反信号能量会在目标处聚焦,同时使混响降低.在接收增强的目标回波信号之后,通过多路径补偿波束形成,继续提高信混比.再将波束形成的输出与发射信号的拷贝进行相关处理,以其输出作为检验统计量进行目标检测判决,并根据到达信号的时间延迟对目标行距离进行估计.在湖上实验中,通过比较BS发射和TR发射两种情况下的混响和目标处的入射能量,发现时反处理具有抑制混响、提高信混比的能力.在实验室波导中,利用时反处理的优点进行了沉底小目标探测实验.波导实验结果表明,主动时反探测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地检测到沉底小目标,而且可以对目标进行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底小目标 信混比 时反处理 主动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脸序列图像的特征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云海 虞露 姚庆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2-146,共5页
提出了一种从粗糙到精细估计脸部特征点和表情区域的方法 .利用帧间的运动信息把分析的对象分割出来 ;在得到的整个运动对象后 ,分割出头部 ;对头部边沿图像作进一步分析 ,得到脸部区域 ;再在脸部区域定位下巴、嘴角、鼻孔和眼睛中心的... 提出了一种从粗糙到精细估计脸部特征点和表情区域的方法 .利用帧间的运动信息把分析的对象分割出来 ;在得到的整个运动对象后 ,分割出头部 ;对头部边沿图像作进一步分析 ,得到脸部区域 ;再在脸部区域定位下巴、嘴角、鼻孔和眼睛中心的位置及嘴巴和眼睛的表情区域 .这种逐级定位的方法 ,以前级结果作为知识 ,从而降低了计算量 ;同时 ,也提高了参数估计的可靠性 .采用综合帧内和帧间分析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析 模型基图像编码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距离与彩色信息的草丛中障碍物检测 被引量:2
8
作者 项志宇 王伟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9-83,共5页
提出了一种融合激光雷达和单目摄像机的草丛中障碍物检测方法。首先由三维激光雷达测得一系列作为训练样本的距离数据,统计障碍物与杂草的形状特征参数,并利用期望最大(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算法求得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提出了一种融合激光雷达和单目摄像机的草丛中障碍物检测方法。首先由三维激光雷达测得一系列作为训练样本的距离数据,统计障碍物与杂草的形状特征参数,并利用期望最大(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算法求得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来表征该特征值分布情况。利用该高斯混合模型可以从待测场景提取出候选障碍物区域。同时,采用均值偏移算法对场景的彩色图像进行分割,获得场景的区域信息。借助激光雷达和摄像机联合标定的结果,将激光雷达获得的候选障碍物区域投影至分割后的彩色图像,并进行融合获得最终障碍物判别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出草丛中的障碍物,并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低的虚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碍物检测 高斯混合模型 信息融合 均值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信息融合模型及其神经网络描述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正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0-83,共4页
分析了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现代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指出了研究企业信息融合的必要性。回顾了信息融合的含义、产生和发展 ,介绍了信息融合的分层结构 ;对网络环境下现代企业的信息流进行了层次刻画。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企业信... 分析了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现代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指出了研究企业信息融合的必要性。回顾了信息融合的含义、产生和发展 ,介绍了信息融合的分层结构 ;对网络环境下现代企业的信息流进行了层次刻画。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企业信息融合的一般模型 ,阐述了模型的三个特点 ,即并行性、动态性和交互性。运用神经网络 ,对此融合模型进行了描述。最后 ,指出了企业信息融合的研究视点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信息融合 一般模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卫星电视标准中解调算法的研究
10
作者 黄智杰 易志强 +1 位作者 张明 王匡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07-1110,1131,共5页
通过分析8PSK调制方式的载波恢复、定时恢复算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一代数字卫星电视标准DVB-S2的全数字解调算法,改进了相位频率检测(PFD)算法以适合于8PSK解调.载波恢复采用频率检测(FD)和相位频率检测相结合的结构,跟踪范围超过1倍... 通过分析8PSK调制方式的载波恢复、定时恢复算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一代数字卫星电视标准DVB-S2的全数字解调算法,改进了相位频率检测(PFD)算法以适合于8PSK解调.载波恢复采用频率检测(FD)和相位频率检测相结合的结构,跟踪范围超过1倍符号率.采用GardnerTED算法进行定时恢复.通过分析及计算机定点仿真,确定了解调系统中各环路的最优参数,并给出在AWGN信道条件下的误符号率曲线.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解调结构性能接近于理论值,且在该解调系统中所采用的算法均易于硬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调算法 DVB-S2 8PSK 误符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复杂度的码率控制算法研究
11
作者 刘云海 林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10-715,742,共7页
针对采用运动估计/补偿(MC/ME)技术的具有多种宏块划分模式的视频编码标准,提出一种基于运动复杂度的码率控制(MBRC)算法.该算法在宏块级把运动估计、模式选择后得到的运动矢量信息(MV)、纹理信息以及宏块编码模式信息作为运动复杂度,... 针对采用运动估计/补偿(MC/ME)技术的具有多种宏块划分模式的视频编码标准,提出一种基于运动复杂度的码率控制(MBRC)算法.该算法在宏块级把运动估计、模式选择后得到的运动矢量信息(MV)、纹理信息以及宏块编码模式信息作为运动复杂度,并利用它确定宏块的类型,再根据宏块类型调整每个宏块的量化参数,使得人类视觉系统(HVS)更为敏感的运动区域分配到更多的目标比特;利用每帧图像编码后的反馈信息进行帧级码率控制,在信道码率受限的情况下,获得了较好的视觉效果.MBRC不需要额外计算运动矢量信息、纹理信息和宏块编码模式信息,提高了编码器的时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运动复杂度的码率控制 H.264编码器 感兴趣区域 运动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rth-death动态信道的路径延迟估计研究
12
作者 黄爱苹 葛小慧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1-275,共5页
假设复振幅估计是理想的,研究了宽带CDMA(移动通信多址技术)移动通信系统中路径搜索和延迟估计对RAKE接收机性能的影响.采用3GPP建议的幅度和相位恒定、路径延迟跳变的Birth-death动态信道模型,用稳健实用的时域相关方法进行了路径搜索... 假设复振幅估计是理想的,研究了宽带CDMA(移动通信多址技术)移动通信系统中路径搜索和延迟估计对RAKE接收机性能的影响.采用3GPP建议的幅度和相位恒定、路径延迟跳变的Birth-death动态信道模型,用稳健实用的时域相关方法进行了路径搜索和延迟估计,考察了3GPP下行专用物理信道(DPCH)的性能,得到了路径跳变/不变、不同估计窗长时的路径捕获率、延迟估计值概率分布和链路误块率.结果表明,延迟估计的非理想使性能下降2.3~5.0dB,交织对性能的贡献大于1dB(路径不变)或2dB(跳变),估计窗长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噪声滤除和路径跟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估计 动态信道 宽带C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中的用户合作通信 被引量:4
13
作者 毛小矛 余官定 仇佩亮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5,122,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认知通信的传输速率,将用户合作通信技术引入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建立了保护主用户的传送不被干扰前提下的认知中继通信模型,并分析了认知中继通信信道的容量.给出了应用认知中继通信的约束条件,并讨论了最佳认知中继伙... 为了进一步提高认知通信的传输速率,将用户合作通信技术引入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建立了保护主用户的传送不被干扰前提下的认知中继通信模型,并分析了认知中继通信信道的容量.给出了应用认知中继通信的约束条件,并讨论了最佳认知中继伙伴的选择方法,以及多认知中继节点进行空时编码时的最佳功率分配策略.在仿真实验中,给出了在高斯环境下提高认知通信速率的中继节点的可能位置,从而证明了应用认知中继传送信息的可行性.比较了使用认知中继时和直接传输时的速率,结果表明,采用认知中继传送可有效提高认知通信系统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用户合作通信 中继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肤色及深度信息的人脸轮廓提取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岗 沈晔湖 +1 位作者 胡静俊 刘济林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513-517,共5页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提取人脸封闭轮廓的方法.首先通过三目立体视觉系统获得彩色图和深度图,然后利用彩色图的肤色信息和深度图的深度信息而惟一确定的面部区域,最后再通过对面部肤色区域轮廓提取并结合活动轮廓模型(Snake)提取下巴,...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提取人脸封闭轮廓的方法.首先通过三目立体视觉系统获得彩色图和深度图,然后利用彩色图的肤色信息和深度图的深度信息而惟一确定的面部区域,最后再通过对面部肤色区域轮廓提取并结合活动轮廓模型(Snake)提取下巴,从而完成整个人脸轮廓的提取.该算法能够较好地提取人脸的轮廓线,克服了下巴边界难以从颈部区域提出的困难,定位精度高,边缘连续性好,满足了人脸轮廓特征提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觉 人脸检测 轮廓提取 活动轮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VSF码分配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恺 黄爱苹 +2 位作者 樊江 刘中立 沈乐乐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6年第5期32-35,共4页
提出1种优先选择极左碎片的信道化码分配算法,该算法用很简单的方式降低了码阻塞率。将新算法与已有的极左法和权重法进行比较,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极左碎片法具有与极左法相近的简单性,在码阻塞率和公平性方面几乎与权重法一样好... 提出1种优先选择极左碎片的信道化码分配算法,该算法用很简单的方式降低了码阻塞率。将新算法与已有的极左法和权重法进行比较,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极左碎片法具有与极左法相近的简单性,在码阻塞率和公平性方面几乎与权重法一样好,是简单、高效和公平的综合性能最好的算法。该算法可应用于以OVSF码作为信道化码的各种DS-CDMA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 正交可变扩频因子 码阻塞 码分配 极左碎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合深度网络的抗噪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璟尧 刘云海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3-217,共5页
实际图像识别场景中样本易受噪声的影响,且大量训练样本的获取比较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结构的深度学习网络。选择合适稀疏限制算法运用到自动编码器中,将其构造在混合结构的深度学习网络的底层和高层,解决一般自动编码... 实际图像识别场景中样本易受噪声的影响,且大量训练样本的获取比较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结构的深度学习网络。选择合适稀疏限制算法运用到自动编码器中,将其构造在混合结构的深度学习网络的底层和高层,解决一般自动编码器无法有效降低背景噪声影响的问题。在深度学习网络的中间层插入改进的无向高斯伯努利受限玻尔兹曼机,进行无监督学习得到低层输出的抽象表示。混合结构的深度学习网络利用最高的回归层进行有监督的微调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浅层算法和经典深度学习网络相比,该混合结构的深度网络在大、小样本量的训练下均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结构 深度网络 噪声 稀疏限制 小样本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SIMD控制核的设计研究
17
作者 吴松 章勇 姚庆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7-151,共5页
SIMD阵列需要一个控制器 ,把宏指令转换成阵列操作指令 ,提供控制信号如改变阵列拓扑连接 ,输入输出控制等 ,构成系统还需要宿主机作系统控制以及后继信息处理 .由此 ,针对嵌入式 SIMD阵列结构的特点 ,引入嵌入式 SIMD控制核的概念 ,将... SIMD阵列需要一个控制器 ,把宏指令转换成阵列操作指令 ,提供控制信号如改变阵列拓扑连接 ,输入输出控制等 ,构成系统还需要宿主机作系统控制以及后继信息处理 .由此 ,针对嵌入式 SIMD阵列结构的特点 ,引入嵌入式 SIMD控制核的概念 ,将宿主与阵列控制器结合 .把嵌入式 SIMD控制核做成专用芯片 ,可以方便地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D 微处理器核 阵列控制器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域DSLA主动时反通信
18
作者 王颖恒 赵航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0-235,共6页
通信系统建立在香农源-信道模型基础上,信道本身面临着两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信道多径传播引起的符号间干扰;噪声/干扰。因而接收端的信号是发射的信号失真和染污的复本。为此,从阵几何设计和信号处理角度两个方面考虑,采用空间宽带阵—... 通信系统建立在香农源-信道模型基础上,信道本身面临着两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信道多径传播引起的符号间干扰;噪声/干扰。因而接收端的信号是发射的信号失真和染污的复本。为此,从阵几何设计和信号处理角度两个方面考虑,采用空间宽带阵——双螺旋线阵(DSLA)发射/接收数据,并利用波传播时反不变性这一宽容的空-时结构特性作DSLA主动时反通信。同时在通信系统中调制信号、随机海洋噪声具有非寻性。因此,对信号做复增广表征,打破一般补相关为零的隐含假定,作复域DSLA主动时反通信。仿真结果验证了复域DSLA主动时反通信性能优于常规主动时反通信,尤其在小信噪比下能有效减小通信误码率,提高水声通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时反 宽线性估计 双螺旋线阵 非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数据挖掘的聚类算法 被引量:69
19
作者 姜园 张朝阳 +1 位作者 仇佩亮 周东方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5-662,共8页
数据挖掘用于从超大规模数据库中提取感兴趣的信息。聚类是数据挖掘的重要工具,根据数据间的相似性 将数据库分成多个类,每类中数据应尽可能相似。从机器学习的观点来看,类相当于隐藏模式,寻找类是无监督学 习过程。目前已有应用于统计... 数据挖掘用于从超大规模数据库中提取感兴趣的信息。聚类是数据挖掘的重要工具,根据数据间的相似性 将数据库分成多个类,每类中数据应尽可能相似。从机器学习的观点来看,类相当于隐藏模式,寻找类是无监督学 习过程。目前已有应用于统计、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不同领域的几十种聚类算法。该文对数据挖掘中的聚类算法 进行了归纳和分类,总结了7类算法并分析了其性能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聚类 分层聚类 分割聚类 K-ME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着陆的无人机俯仰角与高度估计 被引量:11
20
作者 潘翔 马德强 +2 位作者 吴贻军 张光富 姜哲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2-696,共5页
为提高无人机(UAV)自主着陆的能力,提出了一种新方法,仅依靠视觉传感器数据,基于空时处理估计UAV的俯仰角和高度参数.构建双目立体视觉导航系统采集视频数据.利用Hough变换和RANSAC方法从单目图像序列中计算灭点;再利用灭点几何模型计... 为提高无人机(UAV)自主着陆的能力,提出了一种新方法,仅依靠视觉传感器数据,基于空时处理估计UAV的俯仰角和高度参数.构建双目立体视觉导航系统采集视频数据.利用Hough变换和RANSAC方法从单目图像序列中计算灭点;再利用灭点几何模型计算无人机着陆的俯仰角.基于双目图像序列,提取Harris角点进行特征点匹配,获取无人机的深度信息.联合无人机的俯仰角与深度信息,基于三维重建方法获得无人机的高度参数.根据UAV的运动规律,采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进一步提高UAV高度估计的精度.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估计UAV着陆的俯仰角和相对跑道的高度参数,而且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仰角 高度估计 计算机视觉 自主着陆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