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博弈论组合赋权和云模型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多价值链协同成本管理效益评价
1
作者 许晓敏 王之怡 +4 位作者 杨梦琪 张勇 郑世鹏 牛东晓 斯琴卓娅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8,共14页
随着市场竞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大,电力装备制造企业需要更加准确和科学地控制成本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益能力。为此,构建了基于改进博弈论组合赋权和云模型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多价值链协同成本管理效益评价模型。首先,探讨了... 随着市场竞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大,电力装备制造企业需要更加准确和科学地控制成本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益能力。为此,构建了基于改进博弈论组合赋权和云模型的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多价值链协同成本管理效益评价模型。首先,探讨了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的系统构成,从供应、生产、营销和服务多个价值链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结合博弈论思想对最优最劣法(best worst method,BWM)确定的主观权重和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法确定的客观权重进行组合优化。利用云模型对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多价值链成本管理效益进行评价,并划分了评价等级指标。最后,以某电力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为企业在实践中优化成本管理效益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价值链协同 成本管理效益 组合赋权 博弈论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过程的高空间分辨率振型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宾宾 叶挺 兰春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8,共8页
为解决有限数量传感器条件下的结构全场振型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过程先验的贝叶斯模态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贝叶斯推断原理,有效融合了有限元模型与模态识别数据。首先,通过不确定性有限元分析或工程经验,考虑多物理约束,建立... 为解决有限数量传感器条件下的结构全场振型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过程先验的贝叶斯模态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贝叶斯推断原理,有效融合了有限元模型与模态识别数据。首先,通过不确定性有限元分析或工程经验,考虑多物理约束,建立了全场振型的高斯过程先验模型。其次,引入振动测量数据,在高斯过程先验基础上融合贝叶斯模态识别结果,构建全场振型的后验概率分布模型。最后,利用实验室剪切模型和广州塔标准模型进行全场振型识别,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利用有限振动测点获得结构的高空间分辨率振型,并实现其不确定性定量分析,可有效应用于结构健康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高斯过程 振型扩展 不确定性量化 物理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跟网型逆变器稳定性的滤波器参数优化方法
3
作者 刘展宁 刁瑞盛 +2 位作者 阿敏夫 孙方圆 曾睿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共12页
新能源发电并网逆变器常采用LCL型滤波器以抑制电网的多次谐波。为提高跟网型并网逆变器在弱电网条件下的稳定性,首先对跟网型并网逆变器进行建模,采用PQ外环控制+电流双内环的控制结构,通过小信号导纳模型分析滤波器参数对系统稳定性... 新能源发电并网逆变器常采用LCL型滤波器以抑制电网的多次谐波。为提高跟网型并网逆变器在弱电网条件下的稳定性,首先对跟网型并网逆变器进行建模,采用PQ外环控制+电流双内环的控制结构,通过小信号导纳模型分析滤波器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利于增强弱电网稳定性的参数选择标准。其次,提出一种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算法来设计滤波器参数,根据传统试凑法与典型参数作为限制条件,结合多维度优化目标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所设计滤波器的谐波抑制能力和弱电网条件下的稳定性,证实了所提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LCL型滤波器 跟网型控制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点冲击荷载下快速贝叶斯FFT模态参数识别
4
作者 李宾宾 刘亚飞 +1 位作者 王佩祥 郭善知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共9页
冲击振动测试因其使用方便、成本低,且单次冲击能同时激发多阶模态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模态分析中。为实现冲击振动测试中模态参数识别的高效求解和不确定性分析,提出一种快速贝叶斯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模态参... 冲击振动测试因其使用方便、成本低,且单次冲击能同时激发多阶模态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模态分析中。为实现冲击振动测试中模态参数识别的高效求解和不确定性分析,提出一种快速贝叶斯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该研究从频域结构振动方程入手,构建似然函数,基于拉普拉斯逼近算法以高斯概率分布形式近似求解模态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首先,求得各模态参数的梯度并利用坐标下降法最小化负对数似然函数(negative log likelihood function,NLLF),此时得到的模态参数值即为后验均值;然后,基于矩阵代数手段,求得NLLF在后验均值处的二阶导数矩阵,其逆矩阵给出模态参数的后验协方差矩阵;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室测试数据验证该算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以及相对于基于环境激振测试和自由振动测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振动测试 贝叶斯方法 试验模态分析 模态参数识别 不确定性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刚度测试的技术与应用
5
作者 薛转转 胡欢 Oleksiy Penkov 《物理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70,共16页
细胞刚度的测量在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理解细胞的生物力学性质及其功能,本文首先探讨了测量细胞刚度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组织工程、软骨病诊断、癌症诊断以及药物的开发,其次详细介绍了五种主要的测量技术... 细胞刚度的测量在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理解细胞的生物力学性质及其功能,本文首先探讨了测量细胞刚度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组织工程、软骨病诊断、癌症诊断以及药物的开发,其次详细介绍了五种主要的测量技术:微柱阵列(MTFM)法、光镊(OT)法、磁镊(MT)法、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法、生物膜力探针(BFP)测量法,并展望了这五种技术在现实应用中的潜力及挑战。AFM以其纳米级的空间分辨率和皮牛顿级别的力分辨率,已成为细胞力学测量领域中一个强大和独特的工具。因此,本综述重点介绍了AFM技术及其相关计算模型–微球–细胞接触的赫兹模型在此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并进一步详细阐述了各类现有AFM仪器的种类与特点,以及它们在细胞力学测量中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刚度测量 疾病诊断 微柱阵列法 光镊法 磁镊法 原子力显微镜测量法 生物膜力探针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筋工程竹梁延性提升试验与分析
6
作者 潘弘毅 ADEL M 肖岩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7,共10页
与工程木结构类似,工程竹也是弹脆性材料,相对于刚度,强度具有较大的冗余度,因此其结构设计往往是弹性变形来控制的。在结构的极限设计中,诸如超载及地震等极端荷载下,通常需要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以保障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如何通过采用... 与工程木结构类似,工程竹也是弹脆性材料,相对于刚度,强度具有较大的冗余度,因此其结构设计往往是弹性变形来控制的。在结构的极限设计中,诸如超载及地震等极端荷载下,通常需要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以保障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如何通过采用金属连接件的方式提高竹木结构的变形能力是现代竹木结构的一个重要课题。文中借鉴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原理,通过在薄篾格鲁班胶合竹(glubam)工程竹梁中植入狗骨式钢筋,并在梁下部预制裂缝的方式,试图在满足强度与挠度设计的同时增加工程竹梁的延性。通过12根工程竹梁试件四点弯曲加载试验,对比了有无狗骨式植筋,狗骨式植筋的削弱曲屈服段长度以及预设裂缝等变量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与有限元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植筋薄篾glubam梁试件具备良好的延性,同时可以保证弹性段刚度和满足挠度控制的设计要求,对诸如超载及地震等极端荷载下设计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从模拟结果来看,提出的数值模拟方法与有限元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试验结果,可以在未来设计中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竹 格鲁斑胶合竹(glubam) 延性 植筋 抗弯性能 极端荷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等离子体轰击对单晶硅表面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余天翔 薛转转 +1 位作者 武鹏远 Oleksiy Penkov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7,共9页
为了研究低能等离子体轰击对单晶硅表面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刻蚀时间和真空腔内气体压强等因素,使用低能等离子体对单面抛光单晶硅(100)进行刻蚀。通过测量刻蚀后硅片的刻蚀深度、硅片表面粗糙度、拉曼光谱以及接触角,研究硅片表... 为了研究低能等离子体轰击对单晶硅表面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刻蚀时间和真空腔内气体压强等因素,使用低能等离子体对单面抛光单晶硅(100)进行刻蚀。通过测量刻蚀后硅片的刻蚀深度、硅片表面粗糙度、拉曼光谱以及接触角,研究硅片表面物理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刻蚀时间的增加,硅片刻蚀深度基本不变,而随着刻蚀压力的增加,硅片刻蚀深度先减小后增加。当刻蚀电流为0.1 A,气体压力为2 mTorr时,硅片表面粗糙度在刻蚀时间为40 s时达到极小值。对刻蚀后硅片的拉曼光谱进行测量,发现拉曼二阶峰在总体上随刻蚀时间的增加而略微降低。分别使用氩离子和氮离子对硅片进行刻蚀,发现两者在空气中保存一段时间后水滴角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将刻蚀后的硅片分别置于氩气、氮气和空气环境中保存,硅片表面水滴角变化趋势几乎完全一致。证明低温等离子体轰击在较短的刻蚀时间内对硅片厚度没有明显影响,对硅片表面的粗糙度有一定的提高效果,对硅片表面的润湿性也起到了一定的减小作用,其中氩离子轰击处理的硅片更是在保存一段时间后发生了由亲水性到疏水性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 等离子体轰击 刻蚀深度 表面粗糙度 拉曼光谱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IGBT模块温度观测的3-D降阶混合型热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田野 卜凯阳 +2 位作者 李楚杉 李武华 何湘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104-5120,共17页
IGBT模块温度在线监测是提高大容量变流器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在IGBT模块在线温度监测方法中,热阻模型法可对IGBT模块内部的温度分布进行估计,因而受到关注。结合了传感器数据的温度观测器可基于热阻模型,实时修正材料老化、参数温度依... IGBT模块温度在线监测是提高大容量变流器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在IGBT模块在线温度监测方法中,热阻模型法可对IGBT模块内部的温度分布进行估计,因而受到关注。结合了传感器数据的温度观测器可基于热阻模型,实时修正材料老化、参数温度依赖性和功率损耗计算误差等不确定因素对温度估计造成的影响。然而现有热模型无法同时兼顾系统可观性和建模准确性,且阶数相对较高,难以应用于温度观测器的在线运行。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风冷散热多芯片IGBT模块3-D温度观测器,同时满足可观性、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的混合型降阶热模型。首先,分析了热阻模型的拓扑结构及其参数辨识的方法,并探究了模型的状态空间生成规律;然后,基于非线性优化算法对该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正,以减小因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模型参数与实际参数不一致所引入的热阻模型与实验物理对象间的误差;随后,使用平衡截断法对热阻模型降阶,相对于现有集总参数热阻模型,进一步提高了实时求解效率;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模块 温度监测 热网络模型 温度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变量模型及其在贝叶斯运营模态分析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朱伟 李宾宾 +1 位作者 谢炎龙 陈笑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76-1484,共9页
贝叶斯FFT算法是运营模态分析的最新一代算法,以其准确性高、计算速度快、可有效进行不确定性度量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贝叶斯FFT算法针对不同情况(稀疏模态、密集模态、多步测试等)需采用不同优化算法,且编程实现极为复杂。为... 贝叶斯FFT算法是运营模态分析的最新一代算法,以其准确性高、计算速度快、可有效进行不确定性度量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贝叶斯FFT算法针对不同情况(稀疏模态、密集模态、多步测试等)需采用不同优化算法,且编程实现极为复杂。为此,本文旨在提出针对不同情况的贝叶斯FFT算法的统一框架,并实现模态参数的高效求解;视结构模态响应为隐变量,建立贝叶斯模态识别单步测试和多步测试的隐变量模型框架;针对提出的隐变量模型运用期望最大化算法实现各种情况下模态参数的统一贝叶斯推断,利用隐变量解耦模态参数优化过程,采用Louis等式间接求取似然函数的Hessian矩阵。通过两个实际工程测试案例,并与现有方法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与现有方法结果相同,但其推导简单、易编程,尤其对于密集模态识别问题具有明显的计算优势。本文为贝叶斯模态识别建立起统一的隐变量模型框架,在很大程度上简化原本繁琐且冗长的推导过程,提高计算效率,同时也为应用变分贝叶斯、吉布斯采样等算法求解贝叶斯模态识别问题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模态分析 参数识别 隐变量模型 期望最大化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中压直流变换器的高可靠自供电架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楚杉 方恒 +3 位作者 龚青苑 李成敏 李武华 何湘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0-681,I0020,共13页
随着大容量中压直流配电技术的迅速发展,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换器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实现高可靠的辅助供电是实现直流变换器在中压直流配电场景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之一。为此,提出一种面向模块化多电平中压直流变换... 随着大容量中压直流配电技术的迅速发展,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换器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实现高可靠的辅助供电是实现直流变换器在中压直流配电场景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之一。为此,提出一种面向模块化多电平中压直流变换器的高可靠自供电系统架构。该架构实现主控制器、子模块等辅电系统的中压直联馈电,从而无需额外低压直流电源,并且大幅提升系统启动速度。基于此架构设计,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换器的子模块控制器和旁路开关辅助供电均实现3倍冗余,提高系统容错运行的能力。在子模块电容预充电阶段,提出一种基于辅助电源自主控制的子模块电容均压方法,保证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换器可靠预充电。最终通过实验验证所提辅助供电系统架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换器 自供电 中压直联馈电 子模块电容均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励磁电感的SiC串联器件型中压双有源桥变换器的软开关技术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润田 李楚杉 +2 位作者 姚文熙 李武华 何湘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32-3745,共14页
基于SiC串联器件的双有源桥变换器因具有开关损耗小、功率密度高、能量控制简单等优势,有望成为中压变换场景中实现高频隔离的优选方案。为保证SiC串联器件的可靠均压,各器件上并联大容值缓冲电容,然而该设计使变换器在传输功率较低时... 基于SiC串联器件的双有源桥变换器因具有开关损耗小、功率密度高、能量控制简单等优势,有望成为中压变换场景中实现高频隔离的优选方案。为保证SiC串联器件的可靠均压,各器件上并联大容值缓冲电容,然而该设计使变换器在传输功率较低时难以实现零电压开通,严重影响变换器的整体效率和串联器件的可靠运行。该文通过构建SiC串联器件型中压双有源桥变换器多模态运行模型并深入分析其运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等效励磁电感的无源软开关技术。所提技术可通过优化外接传输电感位置的方式实现中压侧等效励磁电感参数调节,从而在无额外控制前提下实现SiC串联器件的软开关范围扩展。最后,设计了4 kV/1 kV实验样机,实现了100 kW下运行。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软开关技术能显著地扩展变换器中SiC串联器件的软开关范围,在保证SiC串联器件均压稳定性的同时能够大幅降低变换器在轻载运行时的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双有源桥变换器 SiC MOSFET 串联器件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嵌入式直流的受端电网动态响应智能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之伟 黄俊辉 +3 位作者 孙文涛 孙方圆 兰图 刁瑞盛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5,99,共10页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嵌入大型交流系统,将进一步增加换相失败、直流闭锁等故障对系统安全稳定的影响,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的交互作用,将使系统动态更加复杂。针对电网不同运行方式下大扰动后系统复杂动态响应特性分析难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嵌入大型交流系统,将进一步增加换相失败、直流闭锁等故障对系统安全稳定的影响,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的交互作用,将使系统动态更加复杂。针对电网不同运行方式下大扰动后系统复杂动态响应特性分析难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机电-电磁混合仿真与机器学习的智能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降维、基于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K-means等算法建立二阶段聚类模型,可针对直流落点近区严重故障后大量混合仿真动态曲线在高维空间中自动聚类,并给出相应标识与严重程度;提取交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下的典型动态模式,自动标注并识别各模式下主导安全稳定问题。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2025年华东电网运行方式中得以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提取不同故障下系统动态模式,将有效支撑后续复杂故障下的交直流系统动态机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高压直流输电 交直流混联电网 机电-电磁混合仿真 无监督学习 聚类分析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磁元件的LLC变换器相关参数的整体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子航 高祎韩 +2 位作者 刘懿静 张欣 马皓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820-4829,4895,共11页
平面磁心和印制电路板(PCB)绕组的可定制化设计和可重复性制造,为进一步提高LLC变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提供条件。对于工作频率、谐振腔参数、平面磁元件尺寸等数量多、连续性强、对变换器整体效率影响存在耦合关系的设计参数,采用传统... 平面磁心和印制电路板(PCB)绕组的可定制化设计和可重复性制造,为进一步提高LLC变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提供条件。对于工作频率、谐振腔参数、平面磁元件尺寸等数量多、连续性强、对变换器整体效率影响存在耦合关系的设计参数,采用传统的分步优化设计方法难以实现变换器最高整体效率。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平面磁元件的LLC变换器工作频率、谐振腔参数和平面磁元件尺寸的整体优化设计方法,在满足实际工程要求的前提下,以实现理论最高峰值效率为目标,可进一步得到全局最优的设计参数。基于此方法设计一台3 kW高效率、高密度LLC变换器,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变换器功率密度510 W/in^(3)(1in3=1.63871×10^(-5) m^(3)),峰值效率99.0%,满载效率98.3%,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得到的理论结果接近,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变换器 平面磁元件 参数设计 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桥串联欠谐振变换器的最小回流电流控制
14
作者 高祎韩 周子航 +1 位作者 张欣 马皓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480-4494,共15页
该文采用时域分析法对双有源桥串联欠谐振电路进行了分析,得到电感电流在稳态时的表达式并推导所有开关管实现软开关的条件。由于电压增益偏离1时仅采用移相控制难以实现所有开关管的软开关,因此,该文在传统移相控制的基础上,引入额外... 该文采用时域分析法对双有源桥串联欠谐振电路进行了分析,得到电感电流在稳态时的表达式并推导所有开关管实现软开关的条件。由于电压增益偏离1时仅采用移相控制难以实现所有开关管的软开关,因此,该文在传统移相控制的基础上,引入额外的变频控制策略,使得电路在不同的电压增益和负载条件下都能有较好的软开关性能。然而,软开关的实现会增加电路的回流电流,影响电路的传输效率。该文对所提出的变频移相控制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使其可以在确保电路实现软开关的同时产生最小的回流电流和电感电流有效值。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一台2 kW的样机中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串联欠谐振变换器 软开关 最小回流电流控制 变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振动监测系统测量噪声现场标定
15
作者 李宾宾 朱伟 +1 位作者 谢炎龙 朱作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7,共8页
分析振动监测系统的测量噪声水平是结构健康监测设计的重要步骤,有利于优化测试方案和后期模态参数识别。本文从数据采集全过程入手分析测量噪声的主要来源和统计特性,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提出标定硬件噪声水平的“n信道”方法和估计多... 分析振动监测系统的测量噪声水平是结构健康监测设计的重要步骤,有利于优化测试方案和后期模态参数识别。本文从数据采集全过程入手分析测量噪声的主要来源和统计特性,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提出标定硬件噪声水平的“n信道”方法和估计多信道同步误差的方法。前者允许以任意数量的信道组合进行噪声估计,能够充分利用所有信道的信息,增强结果的稳定性;后者运用时滞测量信号的频域特性,通过互功率谱密度的比值实现信道间亚毫秒级同步误差估计。所提方法的正确性、鲁棒性和实用性通过某桥梁振动监测系统的测量数据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结构健康监测 拾振器 测量噪声 同步误差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约束方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倚天 肖岩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0-56,共7页
通过对8个不同FRP材料(碳纤维、玻璃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约束的钢管混凝土方柱的轴压试验研究,揭示此类构件的受力机理与破坏形态,探讨不同FRP约束材料对约束方钢管混凝土的轴向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约束试件强度和延性提... 通过对8个不同FRP材料(碳纤维、玻璃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约束的钢管混凝土方柱的轴压试验研究,揭示此类构件的受力机理与破坏形态,探讨不同FRP约束材料对约束方钢管混凝土的轴向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约束试件强度和延性提高最为明显.FRP材料的约束强度越大,约束钢管混凝土的轴向承载力越高并且延性越好.在相同约束强度下,玄武岩纤维约束试件的延性优于玻璃纤维约束试件.针对FRP约束钢管混凝土方柱,提出了承载力计算公式.与本试验和其他学者试验结果对比显示,该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钢管混凝土 承载力 FRP 约束 CCFT 方形截面 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谐振变换器多自由度调压控制及子模块电容均压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盛景 陈聪 +2 位作者 向鑫 李楚杉 李武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6216-6229,共14页
模块化多电平谐振变换器(MMRC)因具备模块化多电平拓扑和谐振电路的共同优点而在中压领域得到广泛研究,但在宽范围输入下的配用电场合,针对该拓扑的高效调控方法仍缺少相关深入探究。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压宽范围输入的模块化多... 模块化多电平谐振变换器(MMRC)因具备模块化多电平拓扑和谐振电路的共同优点而在中压领域得到广泛研究,但在宽范围输入下的配用电场合,针对该拓扑的高效调控方法仍缺少相关深入探究。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压宽范围输入的模块化多电平谐振变换器多自由度调压控制方法。首先,分析开关频率和调制比应用于电压增益调节的效果和特点。接着,结合调频和调制比两种控制自由度提出多自由度组合的宽范围调压方法,并且揭示变调制比控制引发的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大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一种监督式电容均压算法以降低纹波。最后,基于输入电压8~16kV、输出功率60kW的实验样机验证所提调控方法的有效性,并实现了全输入电压范围满载效率大于96%,子模块电容电压纹波幅值降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谐振变换器 宽范围中压 多自由度调控 电容电压纹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偏移容限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朱浩伯 徐德鸿 +1 位作者 PHILIP T.Krein 马皓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应用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凭借其安全可靠、灵活方便的特点受到广泛研究。该技术所使用的松散耦合变压器通常存在较大的漏感,从而大幅降低变压器的耦合系数和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当变压器的原副边在电动汽车泊车后...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应用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凭借其安全可靠、灵活方便的特点受到广泛研究。该技术所使用的松散耦合变压器通常存在较大的漏感,从而大幅降低变压器的耦合系数和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当变压器的原副边在电动汽车泊车后发生偏移时,该特性尤为突出。提出了一种具有高偏移容限特性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其松散耦合变压器结合了螺线管型和双解耦绕组型线圈结构的耦合特性,可以实现更大的偏移范围;另外,给出了与所提变压器结构相匹配的电路拓扑适用条件,并分析总结了原副边采用不同的补偿拓扑以及电路输出端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时系统的输出特性。通过三维有限元仿真工具,在正对以及偏移条件下对变压器的耦合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并在具有200 mm气隙间距的3 kW实验平台上进行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电动汽车充电 偏移容限 补偿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交通中的微型燃机及其电能变换技术综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贺 包贤哲 +3 位作者 王连杰 李楚杉 李武华 赵梦恋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2年第2期2-18,共17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与节能减排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商用车辆、军用载具为代表的重载车辆也在逐步向电气化迈进。然而,在常规交通工具中广泛使用的锂电池、柴油发电机等普遍存在能量密度低、供电质量差等问题,无法满足新一代重载车辆...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与节能减排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商用车辆、军用载具为代表的重载车辆也在逐步向电气化迈进。然而,在常规交通工具中广泛使用的锂电池、柴油发电机等普遍存在能量密度低、供电质量差等问题,无法满足新一代重载车辆的长续航、高机动、低噪声需求。微型燃机系统因其多燃料适配、低燃料消耗、低噪声、低排放、低振动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关注与快速发展,并在多个民用与军用电气化交通领域成功应用。围绕交通电气化背景,介绍了微型燃机技术在电气化交通的重要地位,并重点对微型燃机中的电能变换拓扑与控制技术进行总结归纳,通过凝练微型燃机中电能变换技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挑战与亟待解决的问题,指出现有面向微型燃机应用的电能变换方案效果和优劣势,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燃机 电能变换技术 功率密度 控制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和犹豫模糊理论的复杂产品设计知识检索系统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宇飞 王宏伟 +2 位作者 翟翔 牛东晓 曹孟媛 《高技术通讯》 CAS 2023年第2期208-220,共13页
针对复杂产品设计知识检索系统的检索精度低、人员使用要求高、匹配知识粒度大等问题,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KG)和模糊相似度的设计知识检索系统。结合设计知识需求及历史设计数据,开发知识表示模型以建立设计知识网络;基于知识... 针对复杂产品设计知识检索系统的检索精度低、人员使用要求高、匹配知识粒度大等问题,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KG)和模糊相似度的设计知识检索系统。结合设计知识需求及历史设计数据,开发知识表示模型以建立设计知识网络;基于知识图谱的三元组存储形式,构建设计知识检索框架;设计基于犹豫模糊理论的句子检索算法,从词和句子层面融合句子的特征属性,并给出不同属性的隶属度计算公式,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平均准确率优于其他相关算法。在上述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以柴油发动机设计知识为例开发设计知识检索系统,通过两类设计知识检索实例,验证了所开发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知识 知识图谱(KG) 犹豫模糊相似度 知识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