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竺可桢与浙江大学导师制 |
杜祥锋
何亚平
|
《现代大学教育》
|
2003 |
22
|
|
2
|
中国传统休闲审美哲学的现代解读 |
潘立勇
陆庆祥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9
|
|
3
|
现象学哲学视野中的精神疾病——对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的解读 |
徐献军
庞学铨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4
|
主体形而上学解体的三个维度——从20世纪法国哲学看 |
杨大春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4
|
|
5
|
休闲审美哲学的儒家话语及其体系 |
潘立勇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6
|
“情”:传统儒家道德哲学的现实基础 |
何善蒙
樊宏法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7
|
试析马克思哲学发展中的伊壁鸠鲁元素 |
王鹏飞
包利民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8
|
从法国哲学看身体在现代性进程中的命运 |
杨大春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4 |
10
|
|
9
|
宋代士人的休闲之境--宋代士人日常生活哲学描述 |
潘立勇
陆庆祥
|
《哲学分析》
|
2013 |
3
|
|
10
|
终末的哲学与美好生活——论希腊化哲学的终末论 |
褚潇白
章雪富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1
|
梅洛-庞蒂哲学中的诗意之思或非哲学倾向 |
杨大春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2
|
“道”、“因”、“权”、“义”与《淮南子》政治哲学的结构 |
何善蒙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3
|
创新的基点和文化环境——兼议创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三者关系 |
茹春亚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4
|
试论塞涅卡“治疗哲学”的多重维度 |
包利民
徐建芬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5
|
社会科学哲学与方法论问题(笔谈) |
陈嘉明
应奇
张留华
徐竹
贺敏年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6
|
厌倦与拯救——重读胡塞尔《欧洲人的危机与哲学》 |
王俊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7
|
文学性叙事与主体的第三种命运 |
高礼杰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8
|
梅洛·庞蒂对时代政治的哲学反思 |
杨大春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9
|
斯多亚主义的治疗性哲学和自我的观念 |
章雪富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20
|
塞涅卡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从《论发怒》谈起 |
丁智琼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2 |
3
|
|